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

正說話間,突然報說,有個叫李恢的人求見。費禕一聽李恢,警覺道:“丞相,莫非是劉璋派此人來投降?不可能,就算要投降也不可能派此人來。”心說,這是個犟驢,成都城內有名的槓頭,讓他來請降,不打起來纔怪呢。

李恢身材瘦長,面龐清癯,短鬚飄飄,一雙眼睛像快刀切出來的,細成一條縫,縫隙裡透露出的精光,讓人不敢逼視。吳蘭、雷銅兩個見他進來,趕忙把臉扭向一邊,裝看不到。鄧賢和張翼,;兩人說的口沫橫飛,似乎也沒有察覺,不過細心一點,可以看到這些人額頭都有汗珠。費禕如坐鍼氈,一個勁的清嗓子,似乎準備和李恢來一場脣槍舌劍。李恢目不斜視,昂首而來,進正廳,邁二十步,步步一般大小。挺直了瘦弱的腰桿,站在黑色的方磚石地上。抖抖灰色長袍,朗聲道:“袁丞相,恢是來歸降的。”

張繡一聽,眼睛就瞪圓了,他活了三十幾年了,從沒見過這樣歸降的。這派頭,非常酷似傳說中的神仙二大爺!

“啪”張繡拍案而起:“好膽!見了丞相爲何不跪?”李恢看了張繡一眼,眼神頗爲藐視,指指點點:“汝乃區區兵子,非英雄也。”張繡那火爆脾氣,那受得了這番奚落,拔出佩刀,從矮几後跳出來,要殺李恢。郭嘉急忙攔阻:“張將軍,且慢,且慢,主公面前,豈可放肆。讓他把話說完。”

張繡也覺得做得有點過了,可面前這個窮酸,實在可恨,他氣的要死。硬生生的將佩刀歸鞘,轉過臉道:“丞相,這個李恢,他敢罵我,你可一定要給末將做主。”我看看李恢,一副冷笑,滿不在乎。心裡奇怪,這是來投降的,還是來找茬的?這種有恃無恐的狂妄態度,莫非懷裡掖着寶貝?

“豈有此理,李恢,張將軍乃是國家棟梁,堂堂大將軍,豈容你來侮辱,你可知罪?”我裝腔作勢,想聽聽李恢有什麼說辭!他故意找茬,肯定是想出風頭的。

李恢冷笑道:“在下只知道有功,不知道有罪。”張繡急了:“丞相,你看看,他這是什麼態度,太欺負人了,罵人還有功?”我心裡苦笑,張繡今天脾氣不好,火藥味十足,要不是這個場合,說不定已經把李恢給劈了。按理說,我要給張繡出氣,可是李恢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蜀中知名的大儒,殺了他,益州的文人,肯定一窩蜂的去投狗屁劉皇叔了。

這個時候,張翼等人的腰桿也挺直了,心說,原來你也是來投降的,那我們可不怕你了。大家一般黑。

費禕忙站起來拉架,打圓場。走到李恢身邊道:“德昂公,有話好好說。張將軍,乃是河北名將,文武雙全,絕不是你口中所說的無知兵子。”張繡一聽這話還差不多,氣也消了幾分。李恢看了費禕一眼:“文偉此話當真?”費禕心說,李恢對不識字的人,一向不太客氣,不是冷嘲熱諷,就是冷言冷語,蜀中大將,對他也很不滿意。看來,毛病還是沒改。

張繡舒服了,胡車兒和王平卻急眼了,兩人同時罵道:“不識字怎麼啦,你管得着嗎?”這句話,無疑的表露出了,兩位的文化程度。

王平怒道:“平,素日最尊重有本事的讀書人了,你是無名鼠輩,不要在丞相面前大放狗屁,趕快滾吧。”胡車兒翻白眼,撇嘴:“甭跟老子來這一套,當今世上,就是有那麼一種人,分明沒什麼本事,卻硬要站出來充大尾巴狼,什麼東西?”王平怒道:“你說,姓李的,你要是真有學問,我就服你,不然——”王平轉過頭道:“就請丞相把他趕出去。”張繡餘怒未消,跟着煽風點火:“對,趕出去。誰知道他不是劉璋派來詐降的奸細。”

大廳中文官戰將,四五十人,都看着這幾個人亂咬。大多數人對李恢的傲慢,表現出憤恨,跟着起鬨。李恢眯縫着眼睛看王平,冷笑道:“你要是不服,我們可以比試一下。”王平沒說話,胡車兒搶着道:“好,你說,是比兵刃,還是比騎射,隨便你挑。”李恢不屑道:“在下讀聖賢書,怎麼做那些有失身份的勾當。我跟你比作詩,你敢不敢?”胡車兒惱羞成怒:“混賬,你是誠心搗蛋,整個河北軍誰不知道,我連名字都不會寫,做狗屁詩?我們比胸口碎大石,你敢不敢?”

李恢不願意再看他,扭過臉去,嘲笑道:“原來河北軍不過是一羣茹毛飲血的蠻子,妄想進入成都,稱霸大江,嘿嘿,真是癡心妄想。”李恢的目的顯然已經達到了,他成功的觸犯衆怒。河北軍將領,除了郭嘉外,全部都站起來對其怒目而視。拔刀的聲音不絕於耳。

我歪頭看着李恢,覺得他吃多了撐得,要是想找死的話,完全可以再成都找顆大樹一頭撞死,或者服毒、上吊、跳井、跳崖都行,爲什麼一定要選擇被人亂刀分屍呢?搞什麼名堂? 廳內一片喊殺聲。我繃着臉,沉聲道;“坐下,都給我坐下。你們這樣子,人家更加要說,河北軍不懂禮儀了。都坐下。”衆將冷哼着、怒視着,紛紛矮下去。李恢神色如常,就像剛從茅廁出來,一臉的輕鬆舒暢。我失笑道:“先生看不起河北軍以武力征服天下是不是?”李恢翻白眼:“丞相只知道殺人放火,就算是統一天下,百姓也沒有好日子過。早晚會像楚霸王一樣,功虧一簣。”

“好,先生快言快語。本相就喜歡這樣的人。你說本相是憑藉武力統一天下,完全不通學問是不是,本相就和你比試一下。”

“算了,算了,比試騎射、殺人就免了。李恢甘拜下風、自嘆不如。在下天生就不是做劊子手的材料。更加不會讓天下血流成河,這些都是你們河北軍的專長,不比也罷。”

“啪”連冷靜的文丑,都拍了桌子,冷哼出聲。幾十雙凌厲的眼神,利劍般一起向李恢戳刺過去。我心中也有氣,這傢伙是來擾亂軍心的吧?絕不能讓他達到目的,我要趁機演講一番,定了定神,不緊不慢道:“先生此言差異。河北軍是奉了當今皇帝諭旨征討不臣,所殺的,都是不忠不孝之人。這是除魔衛道,伸張正義,維護國家一統。以殺止殺,以暴易暴,目的是要儘快的結束紛亂,讓百姓從水深火熱中解脫出來。流一點亂臣賊子的血,是值得的。”李恢轉了個身子,走到門口,指着朗朗青天道:“一派胡言,古人說,天道靡常,世事變遷。我等應該順應天意民心,任自然發展。如果你不來攻打西川,劉璋也不去攻打你河北,天下無事,世道清平,老百姓就可以安居樂業。丞相逆天行事,多此一舉。” 哎呀,這種狗屁道理,也說得出口,這李恢徒有虛名。我忍無可忍,厲聲道:“本相以爲先生是個高人,沒想到,說的話還不如三歲的孩子。天下間,最不可能消失的就是名利二字,只要天下軍閥仍在,兼併土地的事情,就一刻也不會停止,老百姓,別想有好日子過。有人說,秦始皇殺的人多,其實謬論。秦始皇的統一之戰打了十幾年,死的人不過百萬。可是六國諸侯的戰爭足足打了兩百三十年,死的人何止千萬。這個道理,先生要是不懂,本相建議,你還是投入胡車兒將軍的門下,學習胸口碎大石,至於學問云云的,以後還是不要提了。”廳中大將一陣鬨堂大笑。

李恢眼神一亮,卻不羞赧,冷冷的道:“汝有何能耐,敢自比秦皇漢武?”

我心想,老子肚子裡的東西,比秦皇漢武還厲害呢!

“既然,先生問起來,本相不妨來說說,這些是我最近五六年間想好的政治經濟策略——爲的就是恢復生產、發展經濟、刺激人口繁衍。如果先生聽本相說的有道理,那麼就請幫忙傳遞給鄉間的百姓。若是先生覺得不好,袁熙也不強留,先生請自便。投劉備,回成都,絕對沒人過問。”我從絲絨錦繡的軟墊上站起來,繞過嫋嫋檀香的紅木矮几,走向大廳的中央。站在左右兩排矮几之間。

“本相要變法維新!!!”

“哐”郭嘉晃悠一下,趴在了矮几上,酒杯、酒壺滾落一地。“變法?”下面立即竊竊私語起來。

“好,好,李恢朗笑道:“暴君王莽就是變法而死,你也變法,好,有魄力。”蔣義渠算是夠沉得住氣了,聽了這話也勃然大怒:“丞相,這廝太狂妄了,他拿您和王莽比,還是趕快殺了他吧。”

我之不殺李恢,猶如曹操之不斬禰衡也!

這種人是不能殺的。曹操也不是沒幹過這種事,在兗州的時候,他曾經殺了一個書呆子。代價挺慘重的,陳宮叛逃,張邈造反。你說,我還敢嘗試嗎?

“本相將從,政治、經濟、軍事三方面對天下進行改革——第一改革朝廷官吏體制。設立六部、二院、一省。”

“何謂六部、兩院、一省。”

這太簡單了,我只把隋唐明清的一套照搬來用就可以了。“六部就是吏、戶、禮、兵、刑、工。

吏部主管官吏任免政績考察、舉賢任能。戶部掌管全國戶籍、農業、稅收,國庫盈虧。禮部,掌管;禮儀、祭祀接待、文化、書籍編纂。兵部自然是掌握天下兵馬、兵器、指揮對敵作戰,統籌調度。刑部管理天下刑獄訴訟、相當於當今的廷尉衙門,不過未來的刑部組織功能和程序會更加健全,能夠有效地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

工部,主要負責營造,修河治水,造福黎民。六部之間,各司其職,互不干擾,平起平坐。這樣的話,自秦代以來,官職太多,分工不明確,三公權柄過重,卻不能很好的解決,地方疾苦的弊端,尤其是農業、水利、書籍、禮儀方面的事情會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吏部管理官員,會更加有秩序——” 衆人的眼睛都亮了。我接道:“六部之上,是尚書省,設大學士十人,相當於如今的丞相。直接對皇帝負責,這樣不但可以避免專權跋扈,而且效率高了不少。實行科舉制度——”

這一下又把衆人給雷住了,科舉制度?

李恢目不轉睛的看着我。我笑道:“國家統一之後,本相會在地方上,層層選拔人才。然而如何選拔?若是單純靠孝廉與舉薦很多沒錢沒勢的讀書人,就會一輩子埋沒,永無出頭之日。本相想好了,我們實行科舉考試的制度。” 李恢也不狂妄了,低着頭咳嗽道:“請丞相具體的說一下。”我心想,這老小子已經服帖了。“考試分爲鄉試、縣試、州試、京試和殿試五部分——”這個我說不清楚,都是胡亂的弄一些片段出來唬人的。記得以前的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是這樣說。具體的不清楚。“考上了鄉試的就是秀才,縣試以後就是舉人、京試之後中了進士,就證明是有學問的可以做官。學問更大的,就參加殿試,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然後——”

“此外,本相要設立都察院、翰林院。都察院是專門負責監視地方官吏的機構,全國十三個州,設十三路督察,調查國計民生、可以把消息直接報告給皇帝。

翰林院就是給讀書人講學問的地方,讓他們聚在一起,著書立傳,草擬聖旨,讓更多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朝堂。”

李恢的腰彎的更厲害了,額頭上也冒汗了。郭嘉把眼睛瞪到最大的程度,看着我,彷彿以前並不認識。

李恢恭敬,有點結巴道:“丞相大才,李恢心服口服,只是還想聽聽丞相是如何改革農業經濟、發展人口的。”

第14章 宿將與降將第21章 以毒攻毒第52章 西涼鐵騎第23章 披荊斬棘第42章 救人危難第5章 司馬先生第8章 草原霸主第20章 魏國內亂第55章 妙舞清歌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8章 淮南多才第24章 草原爭鋒第14章 兩軍對壘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18章 諸葛出山第15章 匈奴烏桓第10章 當朝駙馬第42章 救人危難第28章 蹋頓逃亡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26章 存亡關頭第25章 偷襲江夏第17章 英雄救美第42章 孫尚香第38章 關於夫人第42章 曹女布子第22章 盧龍古道第20章 義氣深重第20章 張繡賈詡第16章 劫營偷襲第11章 舌辯滔滔第31章 強大的晉王第40章 孫策之子第21章 黑龍騎兵第13章 調兵遣將第27章 妙手回春第34章 三分之一第7章 無敵子龍第21章 黑龍騎兵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20章 張繡賈詡第28章 歷史車輪第6章 堅壁清野第27章 妙手回春第9章 反敗爲勝第14章 收服李典第8章 舅甥之爭第27章 反間之計第42章 救人危難第4章 高朋滿座第22章 鳳雛臥龍第15章 心狠手辣第49章 情報局長第24章 草原爭鋒第38章 火力集中第33章 得意忘形第24章 螳螂捕蟬第24章 螳螂捕蟬第53章 軍事改革第50章 趁火打劫第31章 孫權被謀殺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第6章 崇山峻嶺第10章 傳統家風第3章 烏桓騎兵第25章 日夜奮戰第17章 英雄救美第8章 文丑戰關羽第12章 萬夫莫當第21章 代理皇帝第5章 罪魁禍首第44章 渡過難關第7章 形勢危急第24章 無力迴天11第32章 水淹柴桑第26章 賄賂重臣第8章 袁氏天下第40章 孫策之子第36章 亡命追殺第51章 喜得二子第28章 蹋頓逃亡第37章 劉備戰敗第19章 滅曹戰略第5章 罪魁禍首第28章 歷史車輪第51章 喜得二子第23章 天下無敵10第7章 得償所願第6章 伏牛隘口第16章 王妃蔡琰第24章 鐵浮屠、柺子馬第8章 霧夜偷襲第1章 陽武守將第28章 天府之國入囊中第38章 燃燒的大江第54章 徐庶戰略第22章 鳳雛臥龍第18章 偷襲陰平(1)
第14章 宿將與降將第21章 以毒攻毒第52章 西涼鐵騎第23章 披荊斬棘第42章 救人危難第5章 司馬先生第8章 草原霸主第20章 魏國內亂第55章 妙舞清歌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8章 淮南多才第24章 草原爭鋒第14章 兩軍對壘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18章 諸葛出山第15章 匈奴烏桓第10章 當朝駙馬第42章 救人危難第28章 蹋頓逃亡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26章 存亡關頭第25章 偷襲江夏第17章 英雄救美第42章 孫尚香第38章 關於夫人第42章 曹女布子第22章 盧龍古道第20章 義氣深重第20章 張繡賈詡第16章 劫營偷襲第11章 舌辯滔滔第31章 強大的晉王第40章 孫策之子第21章 黑龍騎兵第13章 調兵遣將第27章 妙手回春第34章 三分之一第7章 無敵子龍第21章 黑龍騎兵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20章 張繡賈詡第28章 歷史車輪第6章 堅壁清野第27章 妙手回春第9章 反敗爲勝第14章 收服李典第8章 舅甥之爭第27章 反間之計第42章 救人危難第4章 高朋滿座第22章 鳳雛臥龍第15章 心狠手辣第49章 情報局長第24章 草原爭鋒第38章 火力集中第33章 得意忘形第24章 螳螂捕蟬第24章 螳螂捕蟬第53章 軍事改革第50章 趁火打劫第31章 孫權被謀殺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第6章 崇山峻嶺第10章 傳統家風第3章 烏桓騎兵第25章 日夜奮戰第17章 英雄救美第8章 文丑戰關羽第12章 萬夫莫當第21章 代理皇帝第5章 罪魁禍首第44章 渡過難關第7章 形勢危急第24章 無力迴天11第32章 水淹柴桑第26章 賄賂重臣第8章 袁氏天下第40章 孫策之子第36章 亡命追殺第51章 喜得二子第28章 蹋頓逃亡第37章 劉備戰敗第19章 滅曹戰略第5章 罪魁禍首第28章 歷史車輪第51章 喜得二子第23章 天下無敵10第7章 得償所願第6章 伏牛隘口第16章 王妃蔡琰第24章 鐵浮屠、柺子馬第8章 霧夜偷襲第1章 陽武守將第28章 天府之國入囊中第38章 燃燒的大江第54章 徐庶戰略第22章 鳳雛臥龍第18章 偷襲陰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