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戰火濃煙

諸葛誕聽說徐庶勢如破竹挺進陽武,心裡也很擔憂。但他從容部署,由於陽武城池太小的原因。諸葛誕考慮要設法牽制河北軍,他極爲巧妙的以陽武城爲大營,在城外的高地上各建兩座木寨,每寨屯兵三千。諸葛誕叫人砍伐樹木,在城門外豎起木樁,一共五排,每排五十顆,行距和株距都是兩步遠。把城外一塊緩衝地帶全部佔滿。這樣河北軍就無法組織大規模的衝鋒登城。城內挖壕溝一道,防止敵人地道攻城,又可爲巷戰提前打下基礎。牆外除護城河外,有壕溝三道,每道深十五尺,寬一丈。戰壕內密佈竹籤,落地即死。

城內的弓箭手只有五千,全軍一個不留,全部上城,連伙伕鐵匠也不例外。諸葛誕當着全軍將士的面發了誓,就算全城死光,也要等到曹丞相派援兵來。

第三天一早,徐庶文丑帶人來挑戰,直驚的目瞪口呆。諸葛誕如有神助,竟能在短短的幾天之內把一座小城,變成金城湯池,銅牆鐵壁一般。

高不到三丈的城樓上,垛口不過八百,敵臺兩三座,東西不過十五六裡,南北二十里,這樣的小城可以擋得住十萬鐵騎。文丑從鼻孔中發出一聲輕蔑的冷笑。諸葛瑾的大哥是否有失心瘋?螳臂當車不自量力。不過諸葛誕手下的士兵和裝備,的確可以稱的上精兵精良。城頭上拉滿弓弦的戰士各個膀大腰圓精神飽滿。身上無一例外的穿戴牛皮革甲,手中的弓箭和刀矛鋥亮閃光。陽光下折射出騰騰的殺氣,直衝雲霄,全是些不知死活的傢伙。幾千名守軍在城下看來雖很單薄,但那種咬牙切齒拼命的氣勢也讓人心生顧忌,不寒而慄。

城頭上升起黑色的煙霧,那是滾燙的桐油散發出來的。

徐庶用馬鞭指着城頭正對着他們怒目而視的威武將軍道:“那就是諸葛誕。聽聞此人多年來籠絡亡命之徒,手下多有死士,在曹軍中頗有‘田橫’之名。待我上前勸降。”

徐庶提馬來到城下,高聲叫道:“諸葛公休還記得故人否?”諸葛誕白麪有須,目深重瞳,銀盔銀甲,手按着腰間劍柄,沉聲道:“元直老友,多年不見你別來無恙。”徐庶一聽,有門。便得寸進尺道;“庶也掛念兄長,兄長一向可好。”

諸葛誕聽到身後士兵一陣私語,意識到軍心動搖,突然從守城士兵手中搶過一把弓箭,照着徐庶面門就射出去。徐庶大驚失色,慌忙間在馬背上俯身,弓箭把他頭上的束髮冠射掉,長髮立即蓬亂披散下來。諸葛誕在城頭上高聲叫道:“殺徐庶者,賞千金封萬戶侯。”

徐庶的心一下子就涼了,詫異道:“兄長這是何意?”諸葛誕低頭衝着城下喊道;“汝速回去整頓兵馬攻城,不要多費口舌了。”

徐庶嘆了口氣,駁馬回來,對文丑道:“沒戲,諸葛誕的脾氣我知道,他說了不降就絕不會投降。攻城吧。”

文丑早就不想跟他廢話了,這麼一座小城還用費唾沫勸降,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去看最新小說^胡車兒首先請戰;“將軍派我去吧,我一準兒把他拿下來。”

文丑心想,誰去都行,反正是手到擒來白給的功勞,既然老胡主動要求,那就去吧。點頭道;“帶你的人上去。”

胡車兒先用雲梯爬城。諸葛誕命士兵用鉤杆將雲梯頂翻,隨即又從城上投火焚燒雲梯,這樣,河北軍用雲梯攻城就失敗了。之後,徐庶作了一番整頓,又用鉤車、衝城車攻城,但當他們靠近城牆時,又被城上投下的石塊砸得七零八落。

第二天徐庶命人建造木塔十座,向城箭,諸葛誕命人在城上築起柵欄加強防守,然後捆草灌注桐油點燃了向河北軍木樓投擲,燒燬木塔,使河北軍無法逼近。木樓攻城之策又失敗。

午後在攻城的時候,忽然受到城外兩座木寨的弓箭手從背後襲擊,文丑不得不下令暫停攻城,先掃平左右兩座寨珊。可是,派兵去攻打寨珊的時候諸葛誕便打開城門,出城襲擾。文丑一生氣,反正兵多將廣,三路齊攻,派了胡車兒和昌豨兩人各自攻打一寨,自己主攻陽武城。可昌豨和胡車兒很快發現事情不好辦,駐紮在木寨中的曹兵根本不和他們交戰。只要兩人派兵過去,他們便毫不猶豫撒開兩腿跑掉,只要他們一回頭,這些人就跑回來。由於敵人熟悉地形,而且人數不多,非常靈活,一時間竟然拿他們沒辦法。

文丑這邊也是焦頭爛額,諸葛誕的手下都很驍勇,悍不畏死,就像狼羣一樣,死亡只會激起他們更殘忍的殺性,而不能使其有半點退縮怯懦。文丑指揮兩萬名弓箭手向城箭,箭矢成捆成捆的落在城頭上,平均每一寸地面上就有十幾二十只,但諸葛誕卻讓士兵們盯着盾牌,繼續還擊。沒有一個士兵害怕臨陣脫逃的。

最令文丑生氣的是,自己居然中了諸葛誕的‘瞞天過海’之計,連徐庶都因沒料到諸葛誕膽子這麼大,而吃了虧。

諸葛誕命士卒捆草人千餘,穿上黑衣,夜間放下城去。河北軍士卒發覺後,以爲來偷襲的,心想他媽的膽子不小,爭相放箭。當文丑發現是草人時,唐軍已得箭四五萬支。以後幾天之後,張巡精選了五百名士兵,在夜色中悄悄放下城去,叛軍以爲這次仍是草人,笑而不備。文丑也沒在意,沒對徐庶講,這五百士兵乘機襲擊河北軍軍營,河北軍被殺了個措手不及,頓時大亂,死傷無數。文丑連連中計,腦羞成怒,繼續增加兵力圍城。敵攻我守,相持五天,大小七八戰,竟不能越雷池一步。曹操的大軍已經接近官渡,我和張郃賈詡也到了陽武城下。

眼看曹操大軍馬上來到,徐庶也沒有好辦法。賈詡聽了戰報,說要去看看。來到營寨外駐足流連一下,便沉思着進來。眉頭皺了一會兒就舒展開。我道:“先生,是否有辦法破城。”

賈詡道:“要看天意。”

于禁的先頭部隊輕裝減負,快速奔襲已經到了城外百里,賈詡卻不派人攻城,直叫士兵搬運柴草到城南五里處堆放。柴堆差不多有二十丈方圓,壘的像一座小山包。大家心中納悶,如果踩着柴堆攻城,顯然距離城頭太遠了。賈詡又讓士兵割地裡的青草,捆紮成捆子,覆蓋乾柴的四周圍。然後命令士兵回營休息。天黑再來攻城。

大家都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只等天黑揭開謎底。

酉時時分,帳外忽然狂風大作,吹得人不敢張嘴睜眼,寨內的旌旗噼啪作響,旗角全部偏向西北方。

賈詡正在寨內和沮授下棋,聽到風起,立即衝出來;“太好了,我計成矣。”沮授跟出來道;“原來先生要用‘行煙’之法,倒把我搞糊塗了。”

賈詡到帥帳,對我道:“主公,天助我也,如今南風大作,可以進兵了。”我奇道:“這麼大的風,怎麼搭雲梯攻城?”

賈詡道:“主公只讓弓弩手和郝昭將軍的弩車軍準備向城頭射箭,一輪箭矢之後,命特種兵登城,打開城門,我軍便可一擁而入了。”

“哪有那麼容易,對方防守嚴密,特種兵也不見得上的去。”我擔心道。

賈詡道:“以前上不去,今天肯定沒問題了。主公不記得白天詡叫人堆放的柴草,此時點起來,必定濃煙蔽天,令人窒息,東南風會把濃煙一直送入陽武城中,諸葛誕就是鐵打的,也經不起這煙熏火燎。我軍在給他一頓攢射,他要嗎任憑士兵去死,要嗎把人撤下城頭,別無他法。”

賈詡說的沒錯,幾百名士兵點燃了澆過桐油的乾柴後,先是火光大作,等到中間的乾柴燒的差不多,火勢蔓延到外圍的青青綠草便燃不起星火,變成了一陣陣滾滾的濃煙從柴堆中突突冒出。一股股的濃煙星火只往天上冒,又被大風推動着奔陽武城頭捲去。比夜色還黑漆的濃煙就像是被風吹倒的一堵厚重的牆,席捲猙獰在空中,又變成一座座峰巒丘陵,幾百丈高的黑煙像大風天氣裡沙漠中遮天蔽日的沙礫。黑魔張開巨口把整座陽武城吞噬進去。空氣中瀰漫着讓人嗓子幹癢的糊熱味。

陽武的守軍正好處在濃煙的下風處,起初只是聞到一股子嗆人鼻膜的味道,繼而便覺得眼睛流淚,嗓子難受。眨眼間城頭上的篝火便失去了照明的作用,偌大的陽武盡皆被一陣薰死人的黑霧所籠罩。士兵的眼前彷彿蒙上了一塊黑布,吸入肺中的濃煙,立即又被拼命地吐出來,心窩裡頭火燒火燎的,像有火焰呼呼噴出,灼傷了喉嚨、口腔和舌頭,乾澀讓這些器官變硬了、變僵了、變的幹凅了。睜着的來不及閉緊的眼睛就像是突然遭到萬枚鋼針的戳刺,痛的想要摳出來。大家不約而同的發出嗷嗷的叫喊,用粗硬的指甲抓扒自己的脖頸和胸脯。嘶聲喊叫。可喊得越多就越難受,一會兒便有士兵昏死過去。

諸葛誕就在城頭上,他也有同樣的感覺。煙燻的他看不見,憋氣憋得他頭昏腦脹,好一會兒才意識過來,那裡來的濃煙呢?

眼看的很多士兵都昏倒了嗆死了,諸葛誕果斷的下令退下城樓暫避一時。等風小了在上來。可命令還沒傳出去,黑霧中就傳來一陣嗚嗚的嗡鳴聲,上萬只勁箭在黑霧中織成密不透風的漁網,插在沒有絲毫準備的曹兵身上。正在濃煙中奔跑掙扎的曹兵中箭者十之七八。連諸葛誕自己左臂上也貫穿一箭。

這下士兵們也等不得他下令了,一窩蜂的向城下跑去。這些人或許不怕死,但煙燻的苦楚比死還要難受,卻是受不了的。

郝昭的百輛弩車和文丑分派的兩萬弓弩手,並不瞄準,只是向濃煙中密集突射,射了五輪箭矢後,就停止下來。二十名特種兵,以溼布蒙臉,眯縫着眼睛,用帶着倒鉤的鐵鎖攀爬光滑的城樓,在黑霧濃煙的掩護下,成功進入毫無戒備的陽武城。別說此刻城樓上沒有守軍,就算有也沒用,大家誰也看不到誰,分不清敵我。

特種兵戰士憑藉着自己敏捷超羣的身手,和從嚴酷訓練中得來的肺活量,屏住呼吸,從城頭下到城中,在黑暗中憑着記憶的路線接近城門。

張郃和文丑帶着黑龍騎,正在城門外等着呢,他們眼前也是烏漆麻黑什麼也看不見。聽到厚重的城門發出一陣轟隆響聲,有人喊道:“弟兄們,快進城,快。”

張郃大喊一聲,第一個帶頭殺進去。因爲城中濃煙滾滾分不清敵我,所以賈詡只讓黑龍騎參戰,意思就是說,凡是沒騎馬的都殺。沒辦法,只能這樣了,誰讓咱視線受阻呢。

諸葛誕聽到城門一陣喧譁,知道敵人已經趁着濃煙攻進來了,可他沒辦法,士兵們一個個薰得直不起腰來,閉着眼睛在地上嚎叫,沒幾個有戰鬥力的。他自己也覺得身上像抗着幾塊土坯,腿腳和後背都重的不得了,連懸在腰上的劍都勉強抽出來。

黑龍騎雖然溼布蒙臉,也挺難受的,士兵們都想速戰速決。於是沒有給誰投降的機會,只要看到人影就是一刀過去。諸葛誕拼命嘶喊着帶着少數幾百士兵負隅頑抗,迎着黑龍騎衝過去,被急於完成任務的黑龍騎戰士無情的報銷掉,連一個活口也沒有留下。諸葛誕也稀裡糊塗,不知被誰端掉了腦袋。第二天打掃戰場的時候,徐庶發現了他穿着鎧甲佩劍的屍首,不免大哭一場。命人找尋頭顱。縫好了,就地安葬,然後派人通知諸葛瑾知道。我親自寫了封信,連說迫不得已,實屬誤殺,希望諸葛先生節哀順變。諸葛瑾雖然悲傷,卻通情達理,兩國交戰各爲其主,死傷在所難免,表示可以理解。

但是遠在隆中的諸葛孔明先生卻潸然淚下,很是憤慨——大呼:“吾兄休矣,吾兄休矣——”

第16章 父子生隙第35章 翼德殞命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30章 張頜逞威第8章 霧夜偷襲第32章 晉王的排場第39章 生擒司馬懿第5章 連斬三將第5章 罪魁禍首第14章 宿將與降將第42章 曹女布子第41章 兵逼吳郡第26章 巧施妙計第7章 得償所願第19章 奪取居庸第4章 詐死誘敵第8章 草原霸主第31章 奇兵制勝第7章 無敵子龍第24章 人心渙散第57章 重奪倉亭第20章 義氣深重第24章 螳螂捕蟬第29章 兩雄單挑第2章 三歲神童第2章 細說原委第51章 喜得二子第52章 西涼鐵騎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32章 水淹柴桑第15章 心狠手辣第26章 寸土必爭第1章 笑裡藏刀第21章 八路齊攻第54章 反目成仇第23章 天下無敵第26章 寸土必爭第13章 幷州郝昭第3章 密謀行刺第2章 得到密報第29章 烏桓歸降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2章 得到密報第13章 曹軍反撲第2章 三歲神童第53章 同牀異夢第11章 廢長立幼第29章 英雄悲歌第7章 形勢危急第7章 得償所願第5章 張遼的心第16章 王妃蔡琰第31章 孫權被謀殺第38章 關於夫人第29章 百年大旱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59章 意外收穫第9章 反敗爲勝第28章 奸計得逞第10章 猶豫不決第23章 天下無敵第9章 長兄袁譚第29章 英雄悲歌第12章 校場閱兵第21章 道破天機第50章 特種部隊第29章 張飛關羽第43章 威逼利誘第24章 人心渙散第7章 糧食問題第42章 孫尚香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第10章 猶豫不決第28章 蹋頓逃亡第35章 第二封衣帶詔第10章 狗熊周倉第1章 轉世輪迴第26章 寸土必爭第14章 收服李典第33章 戰略要地第32章 黑賊張燕第6章 肉搏狂殺第8章 草原霸主第22章 平定遼東第20章 魏國內亂第17章 樂進之死第38章 閉月羞花第24章 螳螂捕蟬第21章 宦官 外戚第13章 曹軍反撲第21章 以毒攻毒第5章 連斬三將第30章 張頜逞威第50章 趁火打劫第35章 火燒陷陣營第33章 首戰告捷第4章 蔣幹 楊儀第6章 崇山峻嶺第31章 奇兵制勝
第16章 父子生隙第35章 翼德殞命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30章 張頜逞威第8章 霧夜偷襲第32章 晉王的排場第39章 生擒司馬懿第5章 連斬三將第5章 罪魁禍首第14章 宿將與降將第42章 曹女布子第41章 兵逼吳郡第26章 巧施妙計第7章 得償所願第19章 奪取居庸第4章 詐死誘敵第8章 草原霸主第31章 奇兵制勝第7章 無敵子龍第24章 人心渙散第57章 重奪倉亭第20章 義氣深重第24章 螳螂捕蟬第29章 兩雄單挑第2章 三歲神童第2章 細說原委第51章 喜得二子第52章 西涼鐵騎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32章 水淹柴桑第15章 心狠手辣第26章 寸土必爭第1章 笑裡藏刀第21章 八路齊攻第54章 反目成仇第23章 天下無敵第26章 寸土必爭第13章 幷州郝昭第3章 密謀行刺第2章 得到密報第29章 烏桓歸降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2章 得到密報第13章 曹軍反撲第2章 三歲神童第53章 同牀異夢第11章 廢長立幼第29章 英雄悲歌第7章 形勢危急第7章 得償所願第5章 張遼的心第16章 王妃蔡琰第31章 孫權被謀殺第38章 關於夫人第29章 百年大旱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59章 意外收穫第9章 反敗爲勝第28章 奸計得逞第10章 猶豫不決第23章 天下無敵第9章 長兄袁譚第29章 英雄悲歌第12章 校場閱兵第21章 道破天機第50章 特種部隊第29章 張飛關羽第43章 威逼利誘第24章 人心渙散第7章 糧食問題第42章 孫尚香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第10章 猶豫不決第28章 蹋頓逃亡第35章 第二封衣帶詔第10章 狗熊周倉第1章 轉世輪迴第26章 寸土必爭第14章 收服李典第33章 戰略要地第32章 黑賊張燕第6章 肉搏狂殺第8章 草原霸主第22章 平定遼東第20章 魏國內亂第17章 樂進之死第38章 閉月羞花第24章 螳螂捕蟬第21章 宦官 外戚第13章 曹軍反撲第21章 以毒攻毒第5章 連斬三將第30章 張頜逞威第50章 趁火打劫第35章 火燒陷陣營第33章 首戰告捷第4章 蔣幹 楊儀第6章 崇山峻嶺第31章 奇兵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