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百口莫辯

三四月的天就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剛纔還是晴空萬里,一轉眼天空就黯淡下來,風也轉涼。

我和田豐來到大廳的時候,許攸、沮授、袁尚、審配、逢紀,郭圖、辛評都在這裡。我一看壞了,來的不是時候,可到了門口說什麼也待硬着頭皮進去。

逢紀跪在地上,許攸躬着身子,不敢擡頭,大廳的氣氛有點山雨欲來,很緊張。

我走進去的時候,掃了一眼站在身邊的袁尚,袁尚身子一震,沒說話。田豐快走幾步超過我,向老爹躬身施禮;“主公,田豐有事稟奏。”

父親沒看他,卻用一種憤怒的眼神看着我,把我給看的心跳血流加速,有點不知所措。老爹把目光從我身上收回來,注視着田豐,沉聲道;“你說。”田豐完全沒聽出老爹語氣中的異樣,說道;“聽說主公要起兵與曹操決戰,田豐特來諫言。”老爹臉色一沉,冷哼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大逆不道罪在不赦,難道田先生不認爲此人該討伐。”田豐道;“應該討伐,只是豐以爲現在時機還不成熟,而且不該傾全力與其決戰,最好可以採取小股襲擾的方法,讓曹軍疲憊,徐圖緩進。”老爹大怒,厲聲道;“曹操兵馬不過二十萬,我河北雄獅五六十萬,勝過他何止一倍,今以衆擊寡,一戰可定,何必又費這麼多周折。”田豐此時才聽出老爹態度不對,但他仍然堅持;“自古道兵不貴多,要看如何運用,曹操雖然兵少,但戰術靈活,不比公孫瓚一介武夫。主公傾全國之力出擊,萬一不勝後悔莫及。”

沮授也從旁邊閃出來道;“皓碑【田豐的字】說的不錯,請主公三思。我軍歷年來征討公孫瓚,糧食軍費耗費巨大,百姓和士兵早已疲憊不堪,倉庫裡的糧草不能應付大規模的戰爭。沮授以爲,此時應該與民休息,並派人付許昌迎奉天子來鄴,如若曹操不許,就說曹操阻止主公盡忠,出師有名也。”

郭圖突然冷哼道:“危言聳聽,奮武將軍言過其實了吧。”沮授楞了一下,回頭道;“郭先生有何高見。”郭圖道;“以主公之神武,加上河北五十萬鐵騎,攻伐曹操勢在必得易如反掌,一月之內便可得勝而回,何必多此一舉。”沮授沒說話,田豐性子暴,立即跳起來,指着郭圖的鼻子道;“你諂媚惑主,沒安好心。豈不聞除暴安民謂之義兵、持槍凌弱謂之驕兵、義兵無敵,驕兵必敗。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政治上人心所向,此誠不可與爭鋒。今日出兵攻許昌,就是攻皇帝,容易落人口實,今不用萬全之策,而大興無名之師,必敗無疑。”

許攸直起身子,說道;“主公明鑑,大軍開拔在即,田豐卻出言不遜,霍亂軍心實在罪不容攝,主公若不嚴懲,這種話傳出去,必定軍心動搖將士惶恐,不戰而敗呀。”

審配趁勢說道;“不錯,田豐所言根本謬論。照他所言武王伐紂也是不義。而且攻伐漢賊曹操,怎能說師出無名,前些時日陛下不是下衣帶詔令天下諸侯討賊。正所謂天與不取,反受其咎,主公一定要拿定主意,不要被別有用心之人左右。”

我從進來到現在還沒有說過一句話,這時候才聽出來不對勁,怎麼說着說着國家大事,改身攻擊了,而且是一大幫人對田豐和沮授羣毆,這是怎麼回事。

我正在疑惑,突然跪在地上的逢紀,發出一聲淒厲的殺豬一般的慘嚎,砰砰砰砰,在地上磕頭出血,大喊;“主公——主公——忠言逆耳,臣逢紀剛纔所奏報之事句句屬實,主公現在總算是相信了吧。”逢紀哭的就像是死了親孃一樣;“主公,奮武將軍沮授監統內外,威震三軍,如今又結連別駕田豐,二公子袁熙,想要謀反,主公若不當機立斷,大事不妙啊。”我嚇了一跳,怎麼說着說着扯到我身上來了,怪不得,父親的臉色如此難看,原來逢紀在這裡告刁狀。

我還沒來得及說話,許攸立即附和打落水狗,說道;“主公,近日來二公子袁熙行蹤詭秘,結交大臣,收攬人心,的確有圖謀不軌的跡象。”我立即明白過來,原來所有的事情都是衝着我來的。

父親的眼中射出精芒,照在我身上,我立即上前一步,大聲喊冤;“父親,孩兒冤枉,許攸和我有仇,故意陷害,毫無證據惡意誹謗,實在可惡,請父親治他的罪。”

許攸屈身一顫,脫了栓一般跪在地上,大聲道;“主公,許攸一心爲公,絕無私心。”我厲聲道;“好,既然你沒有私心,那麼拿出證據來。”逢紀殺豬般的嚎叫總算是停止了,不過接下來的話,更讓我無法忍受:“主公,逢紀有人證在場。”

“人證——”我冷笑道“信口開河。”

父親冷冷的道;“既然有人證,就傳上來,熙兒,你可敢和人證對質。”我滿不在乎心想我根本沒做過,不相信你還能硬賴我。“孩兒清清白白問心無愧,有什麼不敢的。”

審配向老爹拱手,然後衝着外面喊;“把袁福帶上來。”

“袁福——”我一下子愣了,袁福是在我府中負責打掃的小廝,他來幹什麼。

袁福一進來,就跪在地上磕頭,全身哆嗦成一個,看樣子嚇得連自己姓什麼叫什麼都忘了,不過有一件事他還記得很清楚,就像是提前背誦好的一樣。

審配走進袁福,厲聲道;“袁福,本大人問你,你在那裡當差。”袁福跪着,瞥眼看了看張大嘴巴站在旁邊的我,顫聲道:“小人——小人是——是二公子的府邸,做小廝。”

審配得意的衝我笑,然後對袁福道;“二公子平素對你怎樣。”袁福的嘴巴立即就利索了:“恩重如山,那天他還給了小人一百兩銀子。”

我驚奇的道;“袁福,你瘋了吧,我何時給了你一百兩銀子,老子,欠別人錢都還不起,還有錢給你。”

袁福似乎料到我會這麼說,彎曲成蝦米的腰桿立即直起來,若有其事的道;“沒錯公子,您是不是忘了,就是那天,你讓我送了兩封信,一封給騎都尉崔琰大人,另一封給別駕田豐。事後您就給了我一百兩銀子,公子雖然忘了,小人卻不敢忘,小人永遠都記得公子的大恩大德,公子,袁福給您磕頭了,要是沒有您的銀子,小人的孃親沒錢抓藥可能就病死了。對了,您忘了,這事焦觸將軍也知道。我臨出門的時候還跟他打過招呼。”

“一派胡言,袁福,你是不是早晨起來腦袋讓驢給踢了,還是讓房門給擠住了,我何時讓你送過信,我——”我氣急敗壞的道。

父親的臉上露出痛苦的神色,低聲道;“傳焦觸過來。”焦觸是親兵校尉,每日就在袁府中值守,一會就趕過來,見到父親,跪倒在地;“參見主公。”父親也沒說讓他起來,直接問;“二公子曾送信給田豐崔琰,這件事你到底知道不知道。”焦觸不假思索道;“知道,是袁福送去的,袁福出門時曾經知會過末將,末將尋思着,主公併爲讓末將限制公子自由,所以也就未加阻攔。”

我一下子傻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些人的腦袋難道都被驢給踢了,冀州城有這麼多驢嗎?難道他們是串通好了要對付我。

我還沒想出頭緒,袁福就從地上爬過來,道;“公子要是還想不起來,小人在給公子提個醒,公子讓我送信給崔琰大人的時候,還特意的囑咐小人,見到崔大人一定要告訴他,這封信要送到淮南,當面交給一個叫做趙雲的武將,叫他早做準備——”“啪”父親一把將面前矮几上的茶碗打落在地,茶水濺了逢紀一身。

逢紀抹着眼淚道;“袁福,公子讓你送信給田大人的時候,說過什麼話?”袁福搖頭道;“什麼沒說,只說要我秘密行事,小心走漏風聲。”許攸的嘴角露出一閃而逝的猙獰冷笑。

田豐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袁福,納悶的道;“我沒有收到過二公子的書信。”袁福嘆了口氣道;“怎麼田大人的記性也不好了,我送信給您的時候,您還當我的面,把信拆開來看,看完之後,一個勁的嘆氣,然後在房裡走來走去,最後不走了,說道‘你去對二公子說,讓他先忍耐兩天,容我想個萬全之策,然後在通知沮授將軍,大事可成。”

“夠了,來人,把這個狗奴才給我帶下去,扔進牢房。”父親冷冷的道。沮授阻止道;“慢着,這人不能走。他走了所有的事情,就都說不清楚了。”

父親冷笑道;“事情不是已經很清楚了嗎?還有什麼好說的。”沮授詫異道;“主公不會是相信這人瘋瘋癲癲的話吧。沮授與二公子平時根本就毫無來往。”

父親道;“你和田豐有來往嗎?”沮授苦笑道;“這自然是有,主公覺得不妥嗎?”田豐抗聲道;“主公明察,在下實在是沒有收到過二公子的什麼書信,這袁福根本胡謅。”父親逼視着他,沉聲道;“焦觸,你說。”焦觸道;“是,主公,當日袁福的確是說過要送信給田豐別駕,至於去了沒有,末將無從得知。”

田豐臉上變色;“這——校尉——你——”焦觸神色不變,回過頭看着我;“二公子、田大人,在下只是盡本分說實話,如果有得罪的地方還請恕罪。”

沮授還算冷靜,正色道;“就算二公子給皓碑寫信,這也無可厚非,主公並未限制諸位公子和大臣結交。”田豐搶着道;“豐與二公子沒有交情,而且根本見面不多。”父親冷笑道;“毫無交情,今日爲何一同前來,你們來所爲何事。”

田豐是個直性子,腦筋雖然好使,但不夠沉穩,脫口而出道;“二公子得到密報說許攸勾結曹操意圖謀反,特地前來奏報,田豐正好有事,也覺得二公子的話有道理,就一起跟着來了。”

父親一聽,哦,許攸舉報你們兩個謀反,完了你們兩個又舉報許攸謀反,分明是惡意陷害,尋機報復,不耐煩的道;“許攸如何謀反。”許攸連連叩頭;“主公明鑑——這必定是二公子和田豐知道許攸獲悉二人謀反陰謀所以定下的計策,想要置許攸與死地。”

我道;“本公子和田先生有什麼陰謀被你獲悉,你倒是說來聽聽。”老爹一想也對,說了半天,還不知道信的內容呢?

沮授大笑,問許攸和逢紀;“你們言之鑿鑿說公子謀反,請問證據何在,那兩封信在那裡,信裡說的什麼?”許攸理直氣壯的道;“信在崔琰和田豐手上,我怎麼知道寫的什麼內容。”

老爹臉上也現出怒容,厲聲道;“沒有信件,如何斷定二公子謀反。”逢紀突然道;“雖然二公子給崔琰田豐的信我這裡沒有,不過,紀卻有另外一封信。”我心想是不是你老婆給我的情書,那和我就沒有關係了,得意的道;“別人的信,和我有什麼關係。”逢紀蹭的一下站起來,走到我面前厲聲道;“別人的信,和公子自然沒有關係,不過曹操的信,就不一定了。”

“曹操的信”我大聲道;“你說曹操給我寫信。”

逢紀冷笑道;“不是給你還能給誰。”他說着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高高舉過頭頂給大家看,只見蠟封信封上寫着大漢丞相曹操,恭請大漢安陽駙馬袁熙臺企。父親雖然隔得遠,也看的清清楚楚,厲聲道;“呈上來。”逢紀冷哼了一聲,拿着信送到父親手中道:“主公明鑑,此信是昨夜尋城兵卒在一個客商身上搜到,轉送到我的府上,紀知道此事關係重大,所以沒敢私自拆封,就請主公自行閱讀。”

父親打開信封,取出書信,一下子就從椅子上彈起來;“這——這果然是孟德的筆跡——什麼——”

父親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手指尖和嘴角都開始顫抖,頹然之間坐在椅上,把書信揚起來道,顫聲對我道;“你——你自己拿去看——”

我驚魂未定,走過去,從父親手中接過書信,只見上面寫道;“前日所約之事,不知是否辦妥。操以如約將公主許配與你,請公子務必勸阻你父袁紹,不可使其統兵前來許昌,否則許昌危險。若公子助操,操不負公子所託,即日將汝南下邳交付趙雲,並且助公子防禦你父,使你可以如願自立——

“父親,這——這信是假的,孩兒,和曹操並無來往——”我嚇得差點沒昏厥,說話連舌頭都打結。

父親看着我嘆了口氣,搖頭道;“這封信的確是出自孟德手筆,父親和他相交多年,決不會認錯,你不必狡辯。”田豐的臉色也變了,從我手中搶過信一看,瞪着眼道;“主公,這信來的蹊蹺,以豐看來必是曹操使得反間計,想要離間主公和公子夫子親情。”

我道;“父親明鑑,孩兒從來也沒想過自立之事,孩兒作爲大將軍的兒子,享受榮華富貴衆星捧月,又有嬌妻陪伴,心願足矣,爲什麼要自立反叛,這根本是曹操的奸計,請父親明鑑。”

沮授接過書信一看,立即笑道;“此乃’戰國策‘馮且殺昌他’之計,只好瞞別人,卻瞞不了我,主公千萬不可上當。”父親沉聲道;“住口,你們說曹操用計,我來問你,曹操怎麼知道你們三人書信來往圖謀不軌,卻偏偏在此時用計,世上可有這麼湊巧的事情。”

審配激動萬分的跪倒在地;“主公,二公子田豐沮授謀反自立,外結曹操,證據確鑿,主公切不可只顧父子之情姑息養奸,假若日後變生肘腋追悔莫及。”

一個意識在我腦中閃電掠過,我厲聲道;“父親說的不錯,曹操怎麼能未卜先知,偏偏在此時用計,孩兒斷定冀州城必定有內奸和曹賊相互勾結互通消息,假如孩兒所料不錯,此人就是許攸。”

“二公子不要含血噴人,說我許攸勾結曹操,可有證據。”

田豐立即站出來道;“左將軍袁術亡故之時,曾經親口對二公子說,曹操幼年時候對袁術將軍說過,他有個複姓夏侯的叔叔,曾經過繼給洛陽徐家,生了一個兒子叫做許攸。許攸應該複姓夏侯,叫做夏侯攸,是曹操族弟,必定是許攸和曹操相互勾結,陷害我和二公子,主公,不可聽信外人讒言,毒害親生兒子啊。”

父親先入爲主,那裡還肯相信我們的話,大怒道:“住口,上一次,我要懲治這個逆子,就是你個老匹夫從中作梗,這次又一起來阻止我興兵伐曹,還串通一氣陷害好人,還說什麼交情泛泛,見面不多。你們——沮授——枉費本將軍對你信任有加,你——來人——”

焦觸還在地上跪着,聞言立即拱手道;“末將在,請主公吩咐。”父親看了我一眼,轉過頭厲聲道;“把——二公子和田豐——下獄——沮授罷奮武將軍改爲左都督。分河北軍爲三,郭圖逢紀分別爲中都督右都督,同掌大軍。所有人都給我退下去,滾——滾出去——”

郭圖大驚失色,跪在地上哭道:“主公,沮授陰謀叛逆,怎能仍然給予軍權,如果他心懷怨恨報復主公如何是好。”心想,幹嘛還分成三份,直接把奮武將軍的位置給我不就完了嗎。

父親心中有他的打算,哦,沮授權柄太重容易造反,我把這奮武將軍給別人,別人就不造反了,算了,還是把軍權分成三份大家互相監視好一點。焦觸從地上站起來,揮手叫來一對親兵,對我微微一拱手;“二公子,主公之命不可違,得罪了。”我大聲叫;“父親,許攸和曹操關係非同一般,你把他留在身邊,他早晚必然叛變,父親三思。”我是真的急了,心想壞了,這下子沒能搬刀許攸,倒讓這個混賬王八蛋把我給搬到了,這可大事不妙,我自己的安危得失倒還算不了什麼,我此刻想的是母親甄宓大哥三弟。

官渡之戰能不能勝,關鍵就是這個許攸,有他在,父親必敗無疑,接下來就是父親吐血而死,冀州城陷落,曹丕進城迎娶甄宓,然後大哥袁譚死,三弟和我被遼東刺史公孫康——

袁尚似乎從始至終都沒有說過話,此時此刻,我想也只有父親最愛的兒子可以救我,就拼命地向他求助;“三弟——三弟——二哥絕無自立之心——你要——許攸心懷不軌,三弟你要萬分小心——”

袁尚就像是根本聽不到我說話,理也不理,徑直走到父親身邊,扶着他向內堂走去。

我的腦子轟的一聲,看看審配又看看逢紀,立即就明白一半,這審配和逢紀不是老三的老師嗎?怎麼會和許攸郭圖站在一起,郭圖是因爲嫉妒沮授統攝三軍權傾冀州素來與他不和,做出這樣的事情有可原,許攸和我有殺兄之仇,也有理由報復。

可是審配和逢紀,卻爲了什麼,難道真的像他們說的一樣,是爲國爲民,爲了冀州爲了主公嗎?這兩個權臣,打死我也不相信他們這麼偉大,敢平白無辜的冒着疏不間親的危險來得罪我這個二公子,除非——我不敢往下想,我似乎看到袁尚的嘴角露出一絲邪異的笑容,心一下子下沉,沉,沉到湖底。

第45章 平陽陷落第28章 航空母艦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33章 單槍匹馬第42章 救人危難第8章 無中生有第19章 偷襲陰平(2)第17章 樂進之死第15章 匈奴烏桓第30章 三戰官渡第39章 攻防血戰第13章 幷州郝昭第24章 雄心壯志第29章 百年大旱第36章 重修內政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36章 蓋世神卜第4章 血染深山第9章 鯨吞漢中第24章 文丑康復第19章 流血不止第20章 固若金湯第5章 罪魁禍首第45章 深夜劫營第24章 文丑康復第46章 瞞天過海第5章 屯田修渠第6章 崇山峻嶺第35章 誘敵之計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9章 長兄袁譚第34章 桃色事件第16章 劫營偷襲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41章 兵逼吳郡第52章 西涼鐵騎第24章 文丑康復第7章 大仁大義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21章 以毒攻毒第23章 死亡氣息第30章 司馬懿誤國第19章 激將大法第14章 華佗之死第22章 鳳雛臥龍第47章 敗退潼關第8章 舅甥之爭第19章 流血不止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50章 趁火打劫第7章 陽平天塹第28章 袁紹歸天第51章 順勢入長安第41章 袁大丞相第50章 改朝換代第34章 三分之一第9章 長兄袁譚第29章 偷襲江陽第4章 血染深山第14章 收服李典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28章 蹋頓逃亡第26章 巧施妙計第51章 喜得二子第5章 張遼的心第46章 對陣逞威第1章 臨危受命第13章 曹軍反撲第14章 宿將與降將第12章 萬夫莫當第5章 生擒竇茂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26章 存亡關頭第12章 校場閱兵第2章 細說原委第16章 事出突然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5章 生擒竇茂第39章 獻帝守城第14章 收服李典第57章 重奪倉亭第12章 刺客突現第27章 三光政策第4章 蔣幹 楊儀第13章 險象環生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15章 囤糧要地第12章 長江戰雲第46章 瞞天過海第48章 叔侄之情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36章 大江登陸戰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4章 敲詐勒索第27章 虛虛實實第8章 霧夜偷襲第48章 巨星隕落第29章 烏桓歸降第24章 雄心壯志第14章 我的洛神(4)
第45章 平陽陷落第28章 航空母艦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33章 單槍匹馬第42章 救人危難第8章 無中生有第19章 偷襲陰平(2)第17章 樂進之死第15章 匈奴烏桓第30章 三戰官渡第39章 攻防血戰第13章 幷州郝昭第24章 雄心壯志第29章 百年大旱第36章 重修內政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36章 蓋世神卜第4章 血染深山第9章 鯨吞漢中第24章 文丑康復第19章 流血不止第20章 固若金湯第5章 罪魁禍首第45章 深夜劫營第24章 文丑康復第46章 瞞天過海第5章 屯田修渠第6章 崇山峻嶺第35章 誘敵之計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9章 長兄袁譚第34章 桃色事件第16章 劫營偷襲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41章 兵逼吳郡第52章 西涼鐵騎第24章 文丑康復第7章 大仁大義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21章 以毒攻毒第23章 死亡氣息第30章 司馬懿誤國第19章 激將大法第14章 華佗之死第22章 鳳雛臥龍第47章 敗退潼關第8章 舅甥之爭第19章 流血不止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50章 趁火打劫第7章 陽平天塹第28章 袁紹歸天第51章 順勢入長安第41章 袁大丞相第50章 改朝換代第34章 三分之一第9章 長兄袁譚第29章 偷襲江陽第4章 血染深山第14章 收服李典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28章 蹋頓逃亡第26章 巧施妙計第51章 喜得二子第5章 張遼的心第46章 對陣逞威第1章 臨危受命第13章 曹軍反撲第14章 宿將與降將第12章 萬夫莫當第5章 生擒竇茂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26章 存亡關頭第12章 校場閱兵第2章 細說原委第16章 事出突然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5章 生擒竇茂第39章 獻帝守城第14章 收服李典第57章 重奪倉亭第12章 刺客突現第27章 三光政策第4章 蔣幹 楊儀第13章 險象環生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15章 囤糧要地第12章 長江戰雲第46章 瞞天過海第48章 叔侄之情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36章 大江登陸戰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4章 敲詐勒索第27章 虛虛實實第8章 霧夜偷襲第48章 巨星隕落第29章 烏桓歸降第24章 雄心壯志第14章 我的洛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