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屯田修渠

不出郭嘉所料,當他把我昏迷的消息告訴老爹之後,立即就有一大堆大夫擁入我的房間。這些人把脈的把脈,看舌苔的看舌苔,觀氣色的觀氣色,折騰了一下午,把我的腦袋都快折騰熟了,也沒看出點什麼。一個個搖頭晃腦,唉聲嘆氣的,紛紛去回稟父親,有的說是氣血不足寒溼外邪導致的虛弱。還有的說肝氣鬱結,溼熱內虛,可能是在塞外受了風寒,更有甚者,直接說成是腎臟氣血虧耗過度,需要注意休息,戒足房事一月,方可逐漸好轉。五花八門,說什麼的都有,全都是放屁的話。但,苦口良藥我確實喝了不少,就是沒有一樣管用的。

老爹一看,我的病如此嚴重,出征平叛的事情肯定是去不成了。鑑於幽州諸將回來不久也不好在讓出戰,只得派大將孟岱,率兵兩萬去平原了。監督糧草的美差,就落到袁尚頭上了。

五天之後,周倉真的被調入城中,做我的親兵隊長。我的病也有了‘起色’,可以下地走路了。。袁尚監督糧草的差事,乾的有條不紊,所有州郡都按照規定的數目,陸續上交糧草。甄宓還在孃家住着。我身體好轉之後,就把蔡琰的事情稟報了老爹,老爹很是高興,見過她之後,就賜了府邸,賞了幾千兩銀子,囑咐她好生的在冀州住下來。又說了一些和蔡邕,交情深厚,請她千萬不要見外,有事只管打招呼之類,感人肺腑的話。於是蔡琰便在冀州城住下來。

南方的戰報,雪片一般傳來,有好的也有壞的。先是子龍在汝南大破曹仁,殺敵數萬,深入百里,圍困汝南城,曹操已經派了于禁、夏侯惇率兵付援。再者孫權斬殺黃祖攻克江夏,荊州震動,劉表求和。孫權一來考慮到,江東民變日盛,自己實在騰不出手來對付劉表,二來江夏位處上游,又是孤城一座,運糧多有不便,所以就退回夏口駐防。

這樣一來,就導致了另一個壞消息的傳來。劉表待孫權退兵之後,就命伊籍、蒯良、蒯越並大將王威率兵十萬,出襄陽,和蔡瑁合兵在沔陽附近,包圍甘寧和劉曄的淮南軍。。本來王威蔡瑁,覺得自己兵力強橫,和淮南兵差不多是十比一,想要一鼓作氣,滅掉甘寧,沒想到,立定寨珊的當晚,便被悍勇無雙的甘興霸劫了營寨,連大將宋忠都被甘寧一箭射中腦門而死。王威、蔡瑁被挫了銳氣,無奈後退二十里紮營。蔡瑁夜晚又去劫營,卻被劉曄設計伏兵三路大破之。損兵折將,狼狽逃回。荀彧又派徐晃率兵接應。雙方遂在沔陽附近形成僵持之局。

幾天之後,劉子揚從淮南來,大意是帶來了荀彧老師的奏表。奏表上的意思很明確,就是此刻不適宜和劉表開戰,應該罷兵,兩家共同對付曹操。集中精力攻克汝南,打通淮南通往許昌的道路纔是正理。老爹根本不聽,一來,他本身對荀彧趙雲統兵淮南就不滿意,二來,他恨透了劉表,非滅了他不可,所以任憑劉子揚怎麼說,他也聽不進去。。劉子揚說的太多了,把他惹毛了,就冷笑着扔下一句:“休要多言,你可回去告訴荀彧,叫他即日攻克南郡,否則,我饒不了他,下去吧。沒事別來煩我。”

劉子揚出來之後,搖頭嘆息,覺得自己當初還不如去巢湖投靠鄭寶,袁紹目光短淺,早晚必爲曹操所擒,荀彧魯肅智謀在高,也難以挽回敗局。

劉子揚出來之後,直奔二公子府邸。我怕人懷疑,沒敢派人去請。劉子揚一見我面,便大聲慨嘆;“要出大事啦。”我明白他的意思。郭嘉也在,沉吟道;“淮南此刻兵力如何?”劉子揚道;“兵力倒是不成問題,自從公子走後,顧雍先生和荀彧大人便開始着手屯田,把淮南的無主田地一部分交給軍隊,另一部分,又招募散佈在淮南境內的百姓耕種。同時下令說,只要是到淮南來的百姓,不管是誰,都能得到土地,一些因爲戰亂逃到荊州江東和徐州的百姓,陸續的返回家園,還有的是從青州和關中巴蜀逃難過去的,不過短短的幾個月功夫,壽春城就變得熙熙攘攘了,再不像以前那樣冷冷清清猶如鬼域。。

剛開始的時候,困難很大,有人有地,卻沒有種子和耕牛農具。這還多虧了,顧雍和魯子敬,兩人不但捐獻出了自家的種子和農具耕牛,顧雍大人還親自繪圖帶人制作農具,子敬還乘船奔夏口,去見孫權,請他伸出援手。孫權當時正想攻伐黃祖報殺父之仇,順便在江東樹立起自己的威信,他急需要外援,所以就一口答應了。而且爲了和主公結盟,還自動把三十萬斛軍糧送到淮南,以表誠意。秋天的種子大半也是他提供的。這樣經過反覆的研究和篩選,我們最後選定了,壽春、芍坡、七門堰、蘄春、合肥、戈陽坡、潯陽七處水源豐富,土地肥沃的所在屯田。

戈陽坡和芍坡在壽春附近,原本缺水,是顧雍大人,帶領民夫從淮河開鑿一條水渠,灌溉而成。。在此地屯田,因爲它毗鄰汝南,對我軍征伐曹仁和進軍兗州,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是極重要的戰略屯田。還有七門堰是子敬主修的水利工程,從長江鑿渠引水。這個工程比較大,發動了差不多兩三萬人用了兩個月時間,才初具規模。其他的蘄春、合肥、潯陽等地都地處長江南岸,有廣闊的川原沃野和可以屯墾的丘陵地帶。這些地方氣候溫和盛產水稻,一般每年都會有兩個到三個收穫季節,是最好的屯田所在。如果能夠順利的實施下去,不但軍糧可以源源不斷的供給,百姓也可以安居樂業了。淮南將變成樂土,公子,我敢說,用不了三年五載,僅僅淮南一郡之地,戶口就可以超過五萬。加上廬江、九江幾個郡縣,可有十萬戶居民。”

“十萬戶——”我感嘆道;“冀州城不過才三十萬戶而已,能如此,真是太好了。”

劉子揚完全忘了被老爹訓斥的陰霾,興奮道;“不光是這些,這些日子,我對荀彧大人的才學真是由衷佩服,大人涉獵之廣,實在是我生平僅見。。就拿農業方面的事來說吧,他發明了在丘陵間屯墾的‘冬水稻’利用冬季長江不結冰的便利條件,在丘陵地帶,相對溫暖的地方種植水稻,此項還在研究之中,不過,理論上是可以成功的。如果成功,那麼等於是,一年四季都有收穫期,把同樣一畝地的糧食產量給翻了一番。平時能豐收五十萬斛,此刻就能收一百萬。解決了大問題了。

子敬還推薦了一個人,是他上次出訪江東,從孫權那裡帶來的,這人是他同鄉好友,名叫諸葛瑾,字子瑜。也是南陽名士,是劉表的遠房親戚。漢元帝司隸校尉,名臣諸葛豐的後人。此人本來投靠孫策,但孫策死後因爲無人舉薦,所以只在孫權姐姐的女婿‘弘諮’手下做一個書記幕僚,鬱郁不得志,子敬便把他帶回淮南來。他想了一個辦法,教給大家在水塘裡養魚,在水稻收穫期內種植荷菱,並且鼓勵百姓養牛養馬,發展禽畜牧副業,進一步的讓大家衣食無憂。。”

“諸葛瑾。”我大聲喊道。嚇了郭嘉一跳,他納悶:“公子,這人很有名嗎?我怎麼沒聽說過呢,是哪個門派的,儒家還是法家,或者兵家?”

我心想,都不是,是諸葛家。 我以前看三國演義的時候,有一個感覺,就是諸葛氏一門在三國時代,應該是無比顯赫的頂級家族了。除了四世三公的袁家之外,還有以中原曹氏、江東孫氏爲代表的寒族勢力。除此之外,隨着政權的更替,一些新興的家族也隨之發展壯大,成爲三國中的一些主要高門大閥。其中我感覺最爲著名的大概要算是琅琊諸葛氏了。三國演義上說,諸葛瑾在江東,最後被封爲大將軍,諸葛亮爲蜀漢丞相,諸葛瑾的兒子爲東吳太傅,掌握全國軍機政要,還差一點篡奪了孫氏江山。族弟諸葛誕在魏國做到大都督,一門三方爲冠蓋,天下家族無可比擬。。

這諸葛瑾本事雖然不如諸葛亮,但也不是泛泛之輩,這人文物雙全,曾經和呂蒙一起大敗關羽,又曾經擊敗曹真。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兼內政高手,最主要的是,有了他,也許諸葛亮就不遠了,畢竟是一家人嘛,不好分居兩地的。我的心裡高興地無可比擬,大喊着,讓瑤琴吩咐廚房備酒。郭嘉就賴着不走了。周倉更加挪不動腳步。

劉子揚卻突然嘆息道:“心中有事,再好的飯菜也難以下嚥。”我正想問。郭嘉卻道;“公,是否憂心,淮南與劉表的戰事?”劉子揚道;“正是。”郭嘉道;“此事的確棘手。我軍此刻大敵乃曹操,不是劉表。應該集中力量攻克汝南,打通淮南通往兗州的路徑,這樣,我軍就可以兩地作戰,前後夾擊曹操,使其首尾不能相顧。勝算大了很多。劉表嗎?胸無大志,一定會坐觀成敗,根本不會出兵干涉,待收拾了曹操在收拾他不遲。。”

“這也是荀彧大人的意思,可是,主公記恨劉表投降曹操,下了死令,一定要荀彧大人攻取南郡。想那南郡地廣人稠,城高池險,又有十幾萬大軍駐守,豈是一兩日之間就能攻克的。徐晃、甘寧雖然勇將,劉曄子敬智謀在高,也因爲要受到各方面條件的制約,而不能全力施爲,終將被兵多將廣、富足無憂的劉表軍拖垮。到那時候,曹操再從汝南徐州攻來,孫權趁機下合肥,淮南之地,註定要被三方勢力瓜分掉了。”

劉子揚說的句句在理,但老爹的執着與狹隘讓我無計可施。我看着郭嘉。郭嘉沉吟良久道;“如今形勢,唯一可以牽制曹賊的就是劉表。如此的話,曹操就徹底沒有了後顧之後,可以傾全力來對付冀州了。而,我軍新敗,士氣低落,兵源損失很大,此消彼長,曹操收斂降卒十幾萬,士氣高昂,勢不可擋,河北軍的確很難取勝。。此時唯有把希望寄託於淮南兵,希望可以兩地同時出兵,讓曹軍分心,顧此失彼,纔有勝算。主公一定要攻打劉表,此事異常棘手——”郭嘉一時也沒了主意。我想了想道:“不如我去面見父親,勸他罷兵,和劉表講和。”

郭嘉搖頭道;“絕對不行,你不能參予淮南的事情,否則,又要被懷疑圖謀不軌了。”

“那也不能眼睜睜的看着淮南被人瓜分。”我急道。郭嘉想了想道;“我去主公面前求一萬兵和子揚先生同回淮南,協助子龍攻克汝南。汝南一破,曹操必然不敢威脅冀州,主公也許一高興,就放了劉表。此計雖然是下策,但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我想了想道:“也只能如此了,不過此時已是深秋,如果短時間內拿不下汝南,就要等到明年春天了,我擔心你的身體——”

郭嘉道:“我的身體不是問題,大不了多帶上幾副,你配置的靈丹妙藥,關鍵是曹操,嘉料定他不會蟄伏太久,給機會我們養足氣力。冬季裡他不大可能會進兵,怕明年春暖花開的時節,會再次興兵,那時只怕——”

“冀州有我在。無論如何,我都會等你攻下汝南。你放心去吧。”我動情道。劉子揚突然說了一句;“聽聞大漢皇叔劉玄德現在冀州,可請他一起商議破曹,此人乃是天下英雄,見識也很不一般,一定能夠幫得上忙的。”

我和郭嘉同時翻白眼,心說大耳朵纔不會爲任何人賣命呢。郭嘉也看透了他,說道;“這幾天,我看劉備和他的兩個兄弟,有事沒事的,總是往三公子和審配那邊去,鬼鬼祟祟交頭接耳的,不知道幹什麼——”

郭嘉失笑道;“此人野心勃勃,志在天下,一方面極力標榜自己大漢皇叔的身份,另一方面又處心積慮的收買人心、左右逢源。天下間所有諸侯沒有不想借助其名望提高自己身價的,豈不知劉備眼中根本空無一物,大漢皇叔這名號他根本看不上,我看他是想做大漢皇帝纔是真的。”

劉子揚顯然是被劉備扮豬吃老虎左右逢源的假象給迷惑住了,搖頭道;“劉皇叔仁義無雙,絕不是哪種人,奉孝你一定是誤會了。”

郭嘉苦笑道;“自古道,‘能使人死力相助者可爲王’。看來劉備也是很瞭解這一點的。從他三讓徐州,能見分曉。佔據徐州對劉備來說易如反掌,但,劉備考慮到自己是客人,又是陶謙病危,有趁人之危的嫌疑。再加上考慮徐州四戰之地,自己根基淺薄,留下來怕佔不到便宜,所以拼命地推辭。徐州最後還是歸了劉備,而且他還贏得了‘仁德之名’失去徐州的時候,他拋棄妻子,卻不忘帶着百姓。可見此人的心腸,有多狠,有多硬,比較酷似於當年的高祖劉邦了。若說他沒有大志,打死我我也不信,所以我的意思,此人留在冀州,其實是個禍害,公子要嗎設法把他除掉,要嗎,把他趕出冀州,否則後患無窮矣。”

有些話,不點不明,就是一層窗戶紙。劉子揚聽郭嘉這麼一說,心裡也隱隱的感到共鳴,似乎的確有點沽名釣譽,積累政治資本的意思。不過他還是不相信,劉備有爭天下的野心,只是付之一笑。

第27章 三光政策第6章 彈琴說愛第4章 蔣幹 楊儀第24章 鐵浮屠、柺子馬第9章 反敗爲勝第14章 華佗之死第52章 西涼鐵騎第14章 收服李典第44章 渡過難關第17章 英雄救美第20章 魏國內亂第30章 討回公道第5章 張遼的心第17章 又一隻狼第6章 崇山峻嶺第5章 司馬先生第44章 渡過難關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46章 堅守待援第47章 鞠躬盡瘁第30章 士兵譁變第25章 偷襲江夏10第46章 瞞天過海第24章 鐵浮屠、柺子馬第15章 心狠手辣第35章 火燒陷陣營第21章 道破天機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22章 盧龍古道第14章 猇亭戰略第21章 代理皇帝第8章 草原霸主第44章 渡過難關第40章 第二高手第18章 豔若桃李第8章 舅甥之爭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50章 趁火打劫第10章 當朝駙馬第16章 得寸進尺第14章 猇亭戰略第7章 一舉三得第36章 重修內政第54章 反目成仇第51章 順勢入長安第35章 裡應外合第8章 無中生有第42章 救人危難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36章 大江登陸戰第58章 背水一戰第18章 諸葛出山第5章 罪魁禍首第11章 廢長立幼第24章 人心渙散第51章 喜得二子第36章 重修內政第15章 心狠手辣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17章 相思疾病第9章 金字招牌第53章 同牀異夢第24章 人心渙散第12章 萬夫莫當第9章 賑濟災民第19章 激將大法第30章 討回公道第28章 奸計得逞第49章 疏不間親第1章 收降徐晃第30章 討回公道第4章 血染深山第4章 氐人部落第16章 拋磚引玉第9章 賑濟災民第11章 舌辯滔滔第30章 討回公道第29章 英雄悲歌第8章 文丑戰關羽第38章 關於夫人第29章 英雄悲歌第22章 盧龍古道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5章 罪魁禍首第4章 突來豔遇第41章 袁大丞相第19章 穿雲排弩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第40章 毀人清白第34章 三分之一第50章 改朝換代第25章 過渡章節第32章 曹軍潰敗第10章 劉彰封蜀王第39章 獻帝守城第19章 穿雲排弩第13章 我的洛神(3)第12章 我的洛神(2)第10章 猶豫不決
第27章 三光政策第6章 彈琴說愛第4章 蔣幹 楊儀第24章 鐵浮屠、柺子馬第9章 反敗爲勝第14章 華佗之死第52章 西涼鐵騎第14章 收服李典第44章 渡過難關第17章 英雄救美第20章 魏國內亂第30章 討回公道第5章 張遼的心第17章 又一隻狼第6章 崇山峻嶺第5章 司馬先生第44章 渡過難關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46章 堅守待援第47章 鞠躬盡瘁第30章 士兵譁變第25章 偷襲江夏10第46章 瞞天過海第24章 鐵浮屠、柺子馬第15章 心狠手辣第35章 火燒陷陣營第21章 道破天機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22章 盧龍古道第14章 猇亭戰略第21章 代理皇帝第8章 草原霸主第44章 渡過難關第40章 第二高手第18章 豔若桃李第8章 舅甥之爭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50章 趁火打劫第10章 當朝駙馬第16章 得寸進尺第14章 猇亭戰略第7章 一舉三得第36章 重修內政第54章 反目成仇第51章 順勢入長安第35章 裡應外合第8章 無中生有第42章 救人危難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36章 大江登陸戰第58章 背水一戰第18章 諸葛出山第5章 罪魁禍首第11章 廢長立幼第24章 人心渙散第51章 喜得二子第36章 重修內政第15章 心狠手辣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17章 相思疾病第9章 金字招牌第53章 同牀異夢第24章 人心渙散第12章 萬夫莫當第9章 賑濟災民第19章 激將大法第30章 討回公道第28章 奸計得逞第49章 疏不間親第1章 收降徐晃第30章 討回公道第4章 血染深山第4章 氐人部落第16章 拋磚引玉第9章 賑濟災民第11章 舌辯滔滔第30章 討回公道第29章 英雄悲歌第8章 文丑戰關羽第38章 關於夫人第29章 英雄悲歌第22章 盧龍古道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5章 罪魁禍首第4章 突來豔遇第41章 袁大丞相第19章 穿雲排弩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第40章 毀人清白第34章 三分之一第50章 改朝換代第25章 過渡章節第32章 曹軍潰敗第10章 劉彰封蜀王第39章 獻帝守城第19章 穿雲排弩第13章 我的洛神(3)第12章 我的洛神(2)第10章 猶豫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