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兩雄單挑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七月,躊躇滿志的曹操已是成竹在胸,於是毫無顧忌的罷去三公,將權力集於一身。引起朝臣和漢獻帝的恐慌和不滿。

八月初,劉表病逝於荊州。八月三日,蔡夫人、蔡瑁、虎威將軍張允、章陵太守蒯越、東曹掾傅公悌、西曹掾劉先合謀誅殺大公子劉琦立二公子劉琮爲荊州牧鎮南將軍。幕賓伊籍,李珪分別爲蔡中蔡和所殺。黃忠、魏延在事發之前遭到囚禁,得免一死。八月五日,劉琮即位。劉備聞聽劉表病逝,蔡氏一族殺了大公子劉琦,氣的要死。諸葛亮獻計,以弔喪爲名,奪取荊州。劉備心想,姓蔡的的賤人,殺了景升的大兒子劉琦,是她不義在先,我奪取荊州也無可厚非。便大張旗鼓的從江夏帶兵前往荊州弔喪順便興師問罪。諸葛亮手中無大將,又怕江夏被淮南和江東算計,只好留下關羽鎮守,給了關羽四五個錦囊,囑咐他在危急時刻纔可觀看。關將軍纔不理這一套,他媽的裝神弄鬼,什麼東西?老子大戰呂布,斬殺顏良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那裡呢?用得着你教我怎樣打仗!扭頭把錦囊扔進滾滾長江之中。關羽心想,他孃的孫權和魯肅要是敢派人來打江夏,老子讓他們有來無回。憑某家掌中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縱有千軍萬馬,也讓他一起了賬。

關羽看着新來的諸葛亮背影重重的哼了一聲,土老帽,你一個農民敢瞧不起我威震華夏的關二爺,我呸!

諸葛亮不是不知道此公的脾氣,可他實在是無人可派了。江夏無大將呀!

諸葛亮和劉備帶着三萬大軍,前往荊州。走到麥城,就聽到後方傳來消息,江夏被魯肅大將甘寧攻破了。諸葛亮大吃一驚,問報信的使者;“我不是留了錦囊給二將軍,怎麼他沒有打開看嗎?”

那使者連連搖頭道:“關將軍給扔了,說那玩意沒用。”諸葛亮傻眼了;“怎麼這麼快就丟了城池。”心道江夏可是一座堅城。

使者道:“關將軍覺得讓人圍着打,太丟面子,唯恐有損上將的威名,在甘寧的一再辱罵之下,出城與他決戰。不想旁邊殺出徐晃,兩人合力擊退將軍,淮南兵多,足有十萬,我軍兵少,抵擋不住,被順勢奪了城池。”

劉備哭喪着臉道:“軍師,軍師,現在該怎麼辦?”諸葛亮道:“先取荊州,在回兵江夏。”正說話間,探子來報;“荊州大將文聘,在長阪坡燒燬木橋,陳兵八萬,派人來說,請主公回江夏守禦,不必前往襄陽弔喪。”

劉備大怒:“放屁,我他孃的回得去嗎我?”

諸葛亮知道荊州方面早有準備,又有淮南兵前後夾擊,不易取勝,此刻力量還稍微不足,要積蓄力量,不宜大動干戈。淡然道:“無妨,亮可以設計先取江陵爲立足之地。江陵太守膽小懦弱,我軍鼓譟向前,其必定不敢應戰,比回軍江夏要容易的多了。”

劉備沮喪,天天搬家,居無定所。

會合了大敗而來的關羽之後,諸葛亮命劉封關平爲先鋒,攻打江陵。江陵太守鄧羲,久聞劉備大名如雷貫耳,竟然嚇破了膽,和孔明預料的一樣,不戰而逃。孔明兵不血刃的佔據江陵。他有自己的想法,從江陵順江而上通過三峽,可以直接入川收取白帝城一線。提前爲下一步的戰略作準備。劉皇叔的底子太薄了,還不是和敵人硬拼的的時候。

這一仗雖然沒能消滅劉備,卻確立了劉琮在荊州的地位。蔡夫人可以堂而皇之的垂簾聽政了。於是來信千恩萬謝,又是送金銀,又是送糧食的,信誓旦旦的保證一定全力相助袁氏攻打漢賊曹操。

耀眼的熱烘烘的陽光透過東面的木窗,印在地上,清楚地顯出縱橫的窗格子。窗外開着幾叢大麗花,濃綠的葉,錦一般光亮的花瓣,使人感覺這就是夏令時節了。

頂着毒日頭和堆絮似的白雲,裴元紹正押解這一批糧草,前往酸棗大營。經過一道狹窄山路突然聽到一聲炮響,一彪軍馬從岔路上殺來。爲首一員大將正是曹營主帥,曹洪。身旁還有新近到官渡的副將許褚。

裴元紹一看要壞,分明是來劫糧的。糧車笨重想回頭跑是不可能了,壓糧軍只有三千不到,如何抵擋對面連成一片足有幾萬的大軍。

曹洪深入後方劫糧是冒了很大風險的,主要是得到情報,說這批軍糧可以供六萬袁軍三個月之用,於是見財起意,心生歹念,和貪心的二愣子許褚一商量,劫了它!曹洪不敢耽擱,一擺鐵搠,怒吼一聲殺。當先向裴元紹拍下來。後面的士兵各自大吼一聲,奮勇向前。

裴元紹心裡着急,勉力和曹洪過了幾招,就逃走。他想去給文丑求救兵呢。甩脫曹洪,馬兒剛跑出去,十幾丈遠,迎面正碰上許褚。許褚張開血盆大口,發出狗熊一樣的怒吼;“那裡走,納命來。”揮刀便剁。

裴元紹那裡是許褚的對手,挺槍上架,轟的一聲爆響,兩件兵刃接觸到一起,震得他氣血翻滾眼冒金星虎口出血,一條胳膊竟再也舉不起來了。曹洪砍翻兩個袁兵,戰馬適時感到,鐵搠拍在裴元紹的腰眼上,疼的裴元紹發出野獸瀕死的乾嚎。許褚大笑一聲,大刀把裴元紹的鐵槍震飛。一把拽過來,橫在馬鞍上。曹洪大叫;“袁軍投降不殺,你們的主帥,已經被擒住了——”樹倒猢猻散,當兵的都一個樣。袁軍士兵一看裴元紹被捉了,一個個的拋下兵器,跪地求饒了。

曹洪打了打勝仗,繳獲糧草二十萬斛,心中高興,上表給曹操請功。曹操也是大喜,加封曹洪爲青州刺史。讓他堅守大營。曹洪自從捉了裴元紹,就狂起來了,把自己當成戰神一樣的崇拜。和許褚商量着要乘勝奪取酸棗。聽說要打仗,許褚全身就來勁,那裡會出言反對,只是連聲叫好。

第二天兩人出城直到酸棗城下挑戰。張郃文丑,急忙佈防,在城頭佈置弓弩手迎敵。居高臨下,看到曹軍大隊人馬中豎起一根高杆,杆子上挑着一個人。那人精赤着身子綁在身後的十字架上,胸口的皮膚曬的快要燃燒起來。散亂沾染着血絲的頭髮,滾燙的開始打卷。

張郃驚道:“是裴元紹兄弟,他還沒死。”文丑看了一眼張郃:“敵人想要引誘我們出城救人,切不可上當。”張郃道:“雖然如此,老裴也不能不救啊。”

此時大隊人馬已到城下,曹洪身穿鎖子金甲,手持鐵搠,二十丈外,仰起頭,面對城上,扯着嗓子大喊:“兩個匹夫,還不出城投降,更待何時?”張郃道:“等你死了,老子在出城投降不遲。”許褚得意洋洋的指着身後旗杆上挑的裴元紹道:“還敢嘴硬,你們自己看看,快看看,這就是你們袁軍的猛將,在老子手上,連兩招都支撐不了。我說張郃,你背叛丞相,也沒見姓袁的對你有多好嗎?快點棄暗投明回來吧。只要你殺了文丑匹夫,我在丞相面前保你高官厚祿。”

張郃對文丑道:“玉宇,你可別聽這白癡挑撥離間胡說八道,我不會背叛主公的。”文丑大怒:“姓許的,可敢同我文丑一戰。”

許褚最愛和高手過招了,大喜:“來,你下來,總不能讓老子爬上去吧。”文丑恨得咬牙,指着他道:“行,你等着,你給我等着。”轉身下城。張郃攔着他:“小心有詐!”文丑道:“我出去找機會救裴元紹。你守城。”

城門打開,文丑只帶一萬人出城,全都是黑龍騎騎兵。許褚已經領教多次黑龍騎的勢力了,撇嘴道:“文丑,你也就是仗着異族人打幾場勝仗,如果沒有他們,姓袁的早他孃的在丞相的刀鋒下斷子絕孫了。”

文丑冷笑道:“許褚你狗日的不服是不是?”許褚瞪眼:“老子就是不服你,就你也配稱河北第一名將,大言不慚。”

文丑迎着陽光,眯縫着眼:“瞧你丫的德行,你見過高手嗎?連曹洪都不是我的對手,更何況你這黑匹夫。”言下之意,就是說曹洪比許褚的武功高。

曹洪比較受用,裝孫子咳嗽一聲:“仲康,這個,要量力而爲。”許褚氣的呼呼喘氣,眼中血紅,嚎叫道:“別逞口舌之利,咱們手底下比劃比劃。”

兩腿一夾馬鐙,馬兒起步走,向文丑衝過來。呼,勁風直壓頭頂。許褚大刀已經當頭劈下,看氣勢似可一刀劈斷城牆。文丑嘶聲大叫;“狗日的,拿你去換我兄弟——”挺槍上架。“開——”兩人同時大吼一聲。空氣中彷彿發出一聲響雷,動作同時停頓。

文丑覺得,自己好似托起一座大山,對方刀身傳到胸口的力道讓他有點發蒙。許褚更加詫異,他這一刀劈下,力道足有七八百斤,卻好像蜻蜓撼柱一般,完全沒有反應。反而是他被反震力道弄得氣血翻滾,手臂痠麻。

許褚快速收刀,讚歎一聲:“好手段!”文丑飛雲槍夾裹着勁風似一條烏龍般直搗出去,刺許褚咽喉。許褚刀勢不變,繼續回收,猛然一橫。分毫不差,文丑的槍頭正撞在許褚的刀柄上,發出噹一聲輕響。兩人的穩當精準讓幾十萬大軍相顧駭然。曹洪心道,許褚真是膽大包天,這樣的險招也用。許褚雙手握刀,用力一擰。彷彿打開的水閘,積蓄在胸前四肢的勁頭一起衝破堤壩,順着文丑的槍頭呼嘯入身體。文丑後力不繼,飛雲槍回收,戰馬嘶鳴原地打個轉,身子在馬上一個閃撲,差一點掉下來。許褚哈哈大笑:“完了吧,不行了吧,老子讓你再吹。”晃了晃膀子,文丑振臂道:“勝負未分,你狂什麼,在打過。”縱馬斜衝,繞到許褚的身側,施展快搶,一輪強攻。一把大槍舞動的風雨不透,千樹萬樹,梨花朵朵。又好似瓢潑大雨擋人視線。一下將許褚逼退五六七八步。許褚氣沮,奮力反擊,上躥下跳,從上中下三路砍殺。熾烈的陽光下,三軍將士,看到盔甲和兵刃上散發出一圈圈耀眼的光芒,都瞧不清兩人的動作,只是耳中接收到來自沉悶的空氣中叮叮噹噹,比暴雨還密集的聲響。

文丑越打越是心驚,知道自己捉許褚交換裴元紹的計劃不可能實現了。感受到許褚的身手和自己大概也只在伯仲之間,決出勝負至少也要千招以上,就算自己在烈日下咬牙堅持,高杆上的裴元紹也受不了。到時候只怕也曬成*人幹了。

許褚變的像一頭瘋虎,呲牙咧嘴,哇哇怪叫着纏鬥文丑。文丑覺的許褚變成了一貼膏藥怎麼甩也甩不掉。心下就有些發急。兩人你來我往的轉眼之間打了一百多招。

文丑一看,裴元紹被人堵着嘴,臉孔由紅變的紫黑,已經奄奄一息了。右臂揮槍畫一道弧線,讓許褚不能近身。左臂一招:“弟兄們,殺。”

黑龍騎發出震天徹底的唿哨聲,戰鼓同時在城頭擂響。兩隻隊伍瞬間變成了兩股洪流,撞擊在一起。酸棗城頭上有排弩。張郃命令,排弩射擊,向遠處敵陣中射。殺一個算一個。

許褚一看單挑變成火併,立即舍了文丑,來殺袁兵。正合文丑的心思,他正想去救裴元紹呢!文丑衝殺了一陣就徹底的失望了,曹洪早有準備,戰端一起,綁着裴元紹的高杆,就向後撤去,片刻到了兩裡之外。

雙方絞殺了一個時辰,互有傷亡,各自鳴金收兵。文丑退回城中,連聲嘆氣:“想個辦法把裴元紹救回來纔好。”

城樓上,望了望整肅的曹營,張郃道:“明日若再來挑戰,我帶一路兵埋伏在城外,伺機救人。”

第45章 平陽陷落第4章 氐人部落第17章 垂死掙扎第16章 王妃蔡琰第20章 罄竹難書第25章 心懷不軌第9章 金字招牌第1章 臨危受命第9章 妖姬貂蟬第5章 生擒竇茂第16章 王妃蔡琰第22章 弩車威力第3章 苛捐雜稅第18章 戰略撤退第2章 困守淮南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48章 女扮男裝第33章 貂蟬的結局第3章 烏桓騎兵第7章 無敵子龍第13章 大凶之兆第18章 諸葛出山第30章 張頜逞威第22章 劉備做大第14章 兩軍對壘第6章 御賜婚姻第36章 蓋世神卜第23章 鋃鐺入獄第10章 當朝駙馬第22章 劉備做大第1章 收降徐晃第10章 劉彰封蜀王第29章 兩雄單挑第19章 激將大法第35章 翼德殞命第34章 策劃政變第40章 第二高手第18章 偷襲陰平(1)第45章 深夜劫營第36章 亡命追殺第27章 妙手回春第48章 巨星隕落第30章 三戰官渡第14章 收服李典第37章 劉備戰敗第34章 美好姻緣第15章 以身相許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25章 偷襲江夏第4章 詐死誘敵第7章 形勢危急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25章 偷襲江夏第22章 盧龍古道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27章 反間之計第52章 玩物喪志第1章 笑裡藏刀第33章 戰略要地第16章 得寸進尺第13章 大凶之兆第15章 匈奴烏桓第32章 曹軍潰敗第48章 叔侄之情第25章 偷襲江夏第19章 偷襲陰平(2)第4章 敲詐勒索第28章 蹋頓逃亡第19章 奪取居庸第21章 八路齊攻第38章 火力集中第36章 亡命追殺第4章 突來豔遇第47章 張晟其人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12章 校場閱兵第58章 背水一戰第10章 當朝駙馬第34章 美好姻緣第28章 袁紹歸天第47章 鞠躬盡瘁第28章 天下軍閥第30章 張頜逞威第24章 文丑康復第41章 整人計劃第38章 燃燒的大江第16章 拋磚引玉第42章 曹女布子第25章 外交政策第3章 密謀行刺第7章 糧食問題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21章 黑龍騎兵第15章 匈奴烏桓第19章 激將大法第19章 激將大法第24章 螳螂捕蟬第11章 廢長立幼第21章 宦官 外戚第25章 心懷不軌
第45章 平陽陷落第4章 氐人部落第17章 垂死掙扎第16章 王妃蔡琰第20章 罄竹難書第25章 心懷不軌第9章 金字招牌第1章 臨危受命第9章 妖姬貂蟬第5章 生擒竇茂第16章 王妃蔡琰第22章 弩車威力第3章 苛捐雜稅第18章 戰略撤退第2章 困守淮南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48章 女扮男裝第33章 貂蟬的結局第3章 烏桓騎兵第7章 無敵子龍第13章 大凶之兆第18章 諸葛出山第30章 張頜逞威第22章 劉備做大第14章 兩軍對壘第6章 御賜婚姻第36章 蓋世神卜第23章 鋃鐺入獄第10章 當朝駙馬第22章 劉備做大第1章 收降徐晃第10章 劉彰封蜀王第29章 兩雄單挑第19章 激將大法第35章 翼德殞命第34章 策劃政變第40章 第二高手第18章 偷襲陰平(1)第45章 深夜劫營第36章 亡命追殺第27章 妙手回春第48章 巨星隕落第30章 三戰官渡第14章 收服李典第37章 劉備戰敗第34章 美好姻緣第15章 以身相許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25章 偷襲江夏第4章 詐死誘敵第7章 形勢危急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25章 偷襲江夏第22章 盧龍古道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27章 反間之計第52章 玩物喪志第1章 笑裡藏刀第33章 戰略要地第16章 得寸進尺第13章 大凶之兆第15章 匈奴烏桓第32章 曹軍潰敗第48章 叔侄之情第25章 偷襲江夏第19章 偷襲陰平(2)第4章 敲詐勒索第28章 蹋頓逃亡第19章 奪取居庸第21章 八路齊攻第38章 火力集中第36章 亡命追殺第4章 突來豔遇第47章 張晟其人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12章 校場閱兵第58章 背水一戰第10章 當朝駙馬第34章 美好姻緣第28章 袁紹歸天第47章 鞠躬盡瘁第28章 天下軍閥第30章 張頜逞威第24章 文丑康復第41章 整人計劃第38章 燃燒的大江第16章 拋磚引玉第42章 曹女布子第25章 外交政策第3章 密謀行刺第7章 糧食問題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21章 黑龍騎兵第15章 匈奴烏桓第19章 激將大法第19章 激將大法第24章 螳螂捕蟬第11章 廢長立幼第21章 宦官 外戚第25章 心懷不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