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人心渙散

荒涼、肅殺、寂靜、狼藉血腥的戰場。夕陽下,遠處河水像一條彎曲的綢帶,山巒起伏,薰風呼嘯,日色昏沉,野草低頭,聞到血腥味的虎豹豺狼紛紛從山中跑出來,啃食死亡戰士的屍首,大口大口的吸吮他們的骨髓。愁雲慘淡,屍橫遍地。陰森森的地獄氣息撲到李嚴的臉上。這種氣息,在他一生的征戰中也不知聞到了多少次,比這次慘烈的比比皆是。可是自從目睹了趙子龍發威。他的那顆強橫的心,就戰慄了。

雖然有些戰慄,但李嚴還是要裝下去的。他不會無條件的投降,那樣不是他的性格。

牙門將王衝、偏將李盛、謀士陳震一起來到李嚴的房中。

李盛剛從朱提打探消息回來。知道劉皇叔的軍隊被袁軍驍將、甘寧、李典等人拖住,一時半刻的來不了了。匆匆回來稟告。可李盛進城後突然改變了主意,轉了個彎,先見了王衝,目的很明確,劉備來不了了,成都也不派救兵來,我們該怎麼辦? 王衝的算盤打的最精。他早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甚至想要爬城出去投降,可是他又不願意落人話柄。聽到李盛這麼說,知道他也想要投降袁兵。便把屎盆子扣到了李盛的頭上:“老李,你的意思是投降袁兵。不行,陳震還有李太守肯定不願意。”陳震是犍爲的參軍。

李盛不置可否,卻給他說了另外一番話:“我在外面聽說,雒城保不住了,最多兩天肯定失守,蜀王已經派了許靖去袁軍大本營面見丞相袁熙,商議歸降了。”李盛順嘴胡謅。

王衝並不驚奇,只是淡淡的說:“狗日的,只顧自己。你不說我還不知道,犍爲離成都不過兩百里,居然沒人打聲招呼,坑人。”李盛坦率的說:“老王,投降吧。現在還可以撈個大官做做。遲了,好處都讓別人搶走了。我聽說,蜀王派卓膺和向存率兵三萬去援救雒城,人家兩位,直接把隊伍拉到袁軍軍營,投了敵。現在,卓膺好像是列侯、正氣將軍。向存更厲害,封白馬太守,陽平亭侯。兄弟,憑咱們哥兩兒的本事,要不趁着這個機會撈上一筆,這輩子恐怕也就是個,偏將、牙門將了,你甘心嗎?”

王衝被李盛說動了,右手中指輕輕的敲了一下桌子,不加思索的重複了一句:“投降。”他的口氣顯得平靜,既沒有熱烈奔放的張力,也不是畏畏縮縮無可奈何。李盛覺得自己一拳頭打在了棉花上,感情上對他這種不溫不火的態度很不滿足,繼續煽動:“你老早就嚷着要乘風破浪,要建功立業,而今大好的機會就在眼前。我聽這你的口氣怎麼一點不斬勁。”

王衝掩飾自己的情緒,仍然平靜:“斬勁不斬勁的甭看嘴上的功夫。我是擔心陳震和李太守他們兩個。光是我們嚇呼呼,沒啥用。”接着就給李盛介紹了最近城防的不知情況。

王衝的部隊不負責守城,李嚴給他五千兵馬,駐防在城內的古關峪口,那是一處險塞,是爲了和敵軍打巷戰用的。李盛原先指揮的五千兵馬,已經調去保護衆人的家眷了。剩下的三萬人。李嚴自將兩萬守城。還有一萬在陳震的手中。

陳震這人深藏不露。

王衝搖了搖頭;“那人咱可說不準。他是李太守鐵桿心腹,恐怕只有四成可能投降。”李盛迫不及待的問:“你說李嚴站在那邊?”王衝苦笑一下,坦率的搖頭:“難說。” 在策劃投降的具體辦法上,兩人不謀而合,其實這是根據現實情況,沒有辦法的選擇。李盛道:“咱兩兒先跟陳震攤牌,他要是願意。啥事沒有。要是不願意,就把狗日的給拾掇了。他是個文官,經不住在一招半式的。”

王衝對這個策劃做了補充:“陳震要是同意投降,李嚴就沒問題了。要是說不通,立即就把他和李嚴兩個一起收拾了。否則咱們性命難保。”說完站起身來;“我去找陳震,事不宜遲。你去召集百十名刀斧手,埋伏在我家裡,如果說不通,二話不說,給狗日的摘了腦袋。”

完全沒有內疚感。叛變一個軍閥而投降中央zf,就像女人生孩子一樣合情合理。李盛躺在王衝家舒適的榻上,美滋滋的睡着了。身上累的不得了,一顆心卻潮水般的澎湃着,他知道今天將決定他的一生。升官發財,封妻廕子;還是死亡?

李盛聽到戰靴踏地的聲音,驟的睜開眼睛,瞧見王衝身邊站着一身戎裝面色白皙的陳震。陳震也看到了他,他是被王衝從城樓上拉下來的,都沒顧得上換衣服。

嘎登、嘎登的戰靴聲音響到開門的那一瞬間,便戛然而止。陳震推門進來,站在門裡就再也擡不起腳來,臉色唰地一下子變黃了。事情的發展正好應了兩人先前的推測,陳震輕而易舉的選擇了最好的結局。陳震一看到李盛就知道不對了,他是個極品的聰明人,從小就飽讀詩書,肚子裡的鬼點子多的是了。李嚴派李盛出去打探消息,;李盛一路跑回來了,居然沒有去見太守,而是躲在王衝家裡,還把自己騙來。這種嚴峻的生死存亡的關頭,傻子也能猜到他想要幹什麼了!!

陳震的身子,像被人點了穴定格在門口。喉頭咕咕的發出乾澀的響聲。

李盛翻個身子,利索的從榻上跳起來,走向門口:“陳先生,這個參軍做的還滿意嗎,想不想挪挪窩,高升一步?”陳震似乎是捱了一錐子,身體劇烈的抖動了一下,蠟黃色的臉,瞬間變紅,笑了笑伸出手道:“我明白你們兩個叫我來的意思,形勢我也明白了。”隨之握住李盛的手;“其實,我今兒一天都在盤算這件事,真沒想到你這麼快回來了,你來的太好了!”陳震知道自己的性命只在轉念間,進一步誠懇的證實:“其實,我到這裡來就是想要和王衝兄弟商量這件事的,咱不能一條道走到黑。袁丞相未必就比劉備差了。投降誰,不是投降啊。”王衝大喜,他和李盛都沒想到,陳震如此配合,兩人一句話也沒說,事情就辦妥了。三個人的胳膊互相箍抱着肩膀達成了默契。

陳震甚至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你們在院子裡埋伏了刀斧手,準備要拾掇我是不是。我早就知道了。我不生氣,這是要命的事情,放到誰身上,都要小心謹慎。我生氣的是,老李,你我認識了快有十年了,可這麼大的事情,你信不過我,你先和王衝說,再和我說,就是那我當外人,要不就是把我給看扁了。”李盛一時語塞。

王衝笑着打圓場:“誤會,誤會,其實我們也只是談了兩句,還沒有具體說呢。”李盛苦笑道:“我要是最後跟王衝說,那他也會說出,你方纔的那番話,是不是?”三人一笑了之。心裡都想,識時務者爲俊傑,管他呢,幹了。李盛道:“現在商議投降的事情吧。”陳震笑道:“這事萬無一失,今晚我和李嚴換防,是我的士兵在守城。李盛你的士兵,正在保護太守府和衆官的家眷。先派兵把李嚴抓起來再說。”王衝道:“你讓部下卡死城門,千萬不能走漏了風聲,要堅持到天亮。”

“先安排一下,我們去見李嚴,先禮後兵嗎?”

李嚴看到王沖和陳震一起進來就眨眨眼睛滿腹狐疑了。此刻已經是三更天了,他早就睡下了,這個時候,把他叫起來不知道有什麼事?而且陳震應該在城頭上纔對呢。?

“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你們兩個一起過來?”

陳震直截了當道:“大人,成都要完了,我們投降吧。”王衝冷冷的說道:“是投降袁丞相。”

李嚴張了張嘴,沒說出話,虛汗一下子佈滿臉孔,眨了兩下眼:“我聽說李盛已經回來了是吧?”

“回來了。”李盛從門外答應了一聲,從外面闖進來,手裡還提拉着一個人。那人被打昏了,像個麥捆子一樣被扔在地上。那是李嚴的副將吳粲。李嚴方纔還想着靠吳粲來反敗爲勝了,沒想到人家先下手爲強了。李盛道:“李大人,投降吧。”

李嚴瞪起了眼睛:“我是太守,投降要以我的名義,要不,老子誓死不從。”陳震鬆了口氣:“好好,頭功當然是大人的。”

第二天一早,城頭就豎起了白旗。于禁騎馬巡視的時候,遠遠地就看到了,立即去見張郃、趙雲:“城頭掛白旗了,是不是投降了。”趙雲和張郃激動地站起來,門外有人報告:“犍爲參軍陳震拜見,說是來獻降書的。”

“快,快請。”趙雲一下子竄到門口。

雒城的戰鬥進行到第四天,距離軍令狀的期限近了。張任果然不好對付。劉璋又派了兒子劉循率兵五萬到城中做監軍,另外派大將扶楚率兵三萬,在城外大路紮下營寨和雒城形成犄角,抵抗袁兵。

文丑和張繡已經分別和張任交過手。文丑的營寨在北,靠近涪水,張任便設計派吳蘭率軍去挖通河道,水淹大寨。結果文丑軍損失慘重,退後五十里紮營。張繡陣前和張任交手,中了誘敵之計,差點被吳蘭雷銅張任任夔四人斬殺。

郭嘉拿着張鬆畫的地理圖本看了一夜,清晨叫王平來問:“這裡畫的,山北有一條路,可以攻打東門,山南有一條路可以攻入西門。不知道地勢是否平坦。”王平道:“大路平坦,小路非常難走,一般不會有人從那裡過。”

郭嘉道:去見丞相。”

我一看郭嘉進來就知道他想到了破張任的計策。慌忙問道:“是不是有辦法了。”郭嘉道:“多虧了張任的地圖。我有一計,可捉張任。”我拿眼一瞥地理圖本,心想,壞了,他是不是想要出龐統的那條找死計策。奉孝,你可千萬不能輕生啊!

“丞相,你看,我軍營寨之前,大山橫亙,過山就是雒城。正好有一大一小兩條山路可以入城。蜀將扶楚,已經率兵當道下寨,擋住了大路。我們只要去走小路。”

真是這條計策?我趕忙攔住:“既然只有這一條路走,敵人定有防備,我們還是不去了。”

郭嘉詭笑道:“要去,一定要去。嘉已經斷定,小路之上必有伏兵,而且肯定是張任親自埋伏。”

“你怎麼知道。”

郭嘉道:“很簡單。張任一向主張進攻,前幾天每天都出城劫營,一刻也不閒着。可是自從劉循到了軍前。雒城的戰略立即變成了被動防守。收縮兵力,堅壁清野,不派一兵一卒出戰。我料想,張任和劉循在軍事上有分歧。如果張任向劉循提出小路設伏的建議,劉循一定會趁此機會,趕跑這顆眼中釘的。”

我心中一動,郭嘉的目光終究是比鳳雛要高上一籌。又或者,當年的龐統在和諸葛亮較勁,太急功近利了。郭嘉道:“張任若不在小路設伏,我拿他沒辦法,若是他去了,就別想再回到雒城去。”

我斬釘截鐵道:“他一定會去。而且,我猜想,他會在落鳳坡這個地方埋伏。”郭嘉笑道:“咱兩兒不謀而合。我已經派裴豹去探過地形了。落鳳坡這裡山勢險峻,樹木叢雜,有進路而無退路,隱蔽性強,善於用兵的人都會在這裡埋伏。我們就在此地活捉張任。”

我道:“道路狹窄,敵人以逸待勞,怎麼捉。”郭嘉道:“把你的寶貝鐵浮屠借我用用,保證讓張任死無葬身之地。”我楞了一下,搖頭道:“不行——”郭嘉跳腳道:“爲什麼?”

“因爲鐵浮屠有缺陷,最怕火攻,在平原上作戰天下無敵,一進入山區就很危險了。”

郭嘉笑道:“嘉早想到了,這點你放心,張任他是不敢放火的。那裡植被太茂密了,如果放火,跑的慢點,連自己也燒死了。我估計他會放冷箭。”我擔心道:“你不能去,我派文丑和張繡去。”郭嘉奇怪道:“誰說我要去?誰說的,給我站出來?我是文官,這種事做不來。”這種態度,比龐統要強多了。

文丑和張繡接到命令之後,二更造飯,三更開拔,張繡充任先鋒,文丑在中軍壓陣。爲了保險,所有人全部挑選黑馬。連一顆白毛都沒有。人馬不多,總共三千鐵浮屠,前後軍各一千五。黑燈瞎火的,前軍只打一隻火把,摸索前行。

第26章 寸土必爭第16章 劫營偷襲第8章 草原霸主第20章 義氣深重第23章 荒唐的曹節第2章 細說原委第3章 密謀行刺第40章 毀人清白第5章 連斬三將第40章 孫策之子第1章 臨危受命第52章 西涼鐵騎第59章 意外收穫第4章 血染深山第49章 青帝之子第15章 虎豹騎兵第5章 生擒竇茂第53章 軍事改革第26章 存亡關頭第12章 親情何在第1章 笑裡藏刀第15章 虎豹騎兵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42章 孫尚香第25章 心懷不軌第6章 彈琴說愛第33章 貂蟬的結局第10章 猶豫不決第24章 螳螂捕蟬第28章 奸計得逞第28章 袁紹歸天第14章 宿將與降將第32章 曹軍潰敗第43章 威逼利誘第22章 鳳雛臥龍第18章 偷襲陰平(1)第55章 妙舞清歌第28章 天府之國入囊中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32章 曹軍潰敗第9章 鯨吞漢中第25章 過渡章節第20章 張繡賈詡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16章 拋磚引玉第26章 存亡關頭第28章 奸計得逞第27章 反間之計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44章 五日苦戰第7章 形勢危急第16章 王妃蔡琰第17章 相思疾病第2章 細說原委第16章 父子生隙第30章 司馬懿誤國第13章 我的洛神(3)第51章 喜得二子第36章 蓋世神卜第41章 袁大丞相第42章 孫尚香第12章 刺客突現第16章 父子生隙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52章 西涼鐵騎第20章 魏國內亂第20章 固若金湯第28章 天下軍閥第8章 袁氏天下第3章 密謀行刺第5章 張遼的心第18章 美酒飄香第17章 伏兵四起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20章 魏國內亂第7章 大仁大義第23章 披荊斬棘第5章 生擒竇茂第27章 三光政策第4章 氐人部落第49章 青帝之子第38章 關於夫人第27章 三光政策第13章 曹軍反撲第16章 劫營偷襲第17章 樂進之死第9章 長兄袁譚第4章 高朋滿座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32章 曹軍潰敗第42章 救人危難第4章 突來豔遇第32章 視財如命第31章 真相大白第45章 平陽陷落第31章 奇兵制勝第20章 罄竹難書第7章 形勢危急第8章 草原霸主第14章 兩軍對壘
第26章 寸土必爭第16章 劫營偷襲第8章 草原霸主第20章 義氣深重第23章 荒唐的曹節第2章 細說原委第3章 密謀行刺第40章 毀人清白第5章 連斬三將第40章 孫策之子第1章 臨危受命第52章 西涼鐵騎第59章 意外收穫第4章 血染深山第49章 青帝之子第15章 虎豹騎兵第5章 生擒竇茂第53章 軍事改革第26章 存亡關頭第12章 親情何在第1章 笑裡藏刀第15章 虎豹騎兵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42章 孫尚香第25章 心懷不軌第6章 彈琴說愛第33章 貂蟬的結局第10章 猶豫不決第24章 螳螂捕蟬第28章 奸計得逞第28章 袁紹歸天第14章 宿將與降將第32章 曹軍潰敗第43章 威逼利誘第22章 鳳雛臥龍第18章 偷襲陰平(1)第55章 妙舞清歌第28章 天府之國入囊中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32章 曹軍潰敗第9章 鯨吞漢中第25章 過渡章節第20章 張繡賈詡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16章 拋磚引玉第26章 存亡關頭第28章 奸計得逞第27章 反間之計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44章 五日苦戰第7章 形勢危急第16章 王妃蔡琰第17章 相思疾病第2章 細說原委第16章 父子生隙第30章 司馬懿誤國第13章 我的洛神(3)第51章 喜得二子第36章 蓋世神卜第41章 袁大丞相第42章 孫尚香第12章 刺客突現第16章 父子生隙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52章 西涼鐵騎第20章 魏國內亂第20章 固若金湯第28章 天下軍閥第8章 袁氏天下第3章 密謀行刺第5章 張遼的心第18章 美酒飄香第17章 伏兵四起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20章 魏國內亂第7章 大仁大義第23章 披荊斬棘第5章 生擒竇茂第27章 三光政策第4章 氐人部落第49章 青帝之子第38章 關於夫人第27章 三光政策第13章 曹軍反撲第16章 劫營偷襲第17章 樂進之死第9章 長兄袁譚第4章 高朋滿座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32章 曹軍潰敗第42章 救人危難第4章 突來豔遇第32章 視財如命第31章 真相大白第45章 平陽陷落第31章 奇兵制勝第20章 罄竹難書第7章 形勢危急第8章 草原霸主第14章 兩軍對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