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滄瀾4

對於淮鎮之主即將迎娶國朝公室嫡女的大喜事,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既有人浮於表面的覺得這是恩遇隆寵,而日益看重的徵兆而歡呼雀躍之餘,也有稍微看得遠一些的人,開始爲即將可能帶來的子嗣和後宅爭端,以及將來的一系列內患而憂心忡忡起來;

但是多數難以知曉內情的軍民百姓,還是相當沒心沒肺的各種樂見其成,或是乾脆就是衷心獻上祝福和祈願,私自在家焚香禱告這位年輕主公,能夠籍此長命百歲而子孫綿連,能夠將現有安穩太平的大好局面,給繼續世代延續下去而已。

比如喝完幾個鄉黨和同好私下碰頭聚會的小酒,有些醉意微醺回到家中的水曹庶務主事餘黔,就是其中暗自蔚爲歡欣鼓舞的一羣之一;

因爲,這也意味着國朝方面的影響力,更多的進入淮鎮這個體系當中,他們又有更多潛在的同道中人了。也許,就不要再辛辛苦苦的維持着,所謂廉潔清正簡樸自好的表面功夫,或是繼續與部門上下那些出身與卑下之流的泥腿子,而始終不怎麼對路的微賤人等,就此和光同塵和稀泥下去了。

要說起來,他在早年也是從篳路藍縷的從諸事短缺和緊張當中,一步步辛苦煎熬過來的;因此凡事都是戰戰兢兢的不敢有所絲毫懈怠,不然只要出點紕漏就是影響甚大,甚至因此通了天上去被連根問拿了去。

正所謂是事多人少而經手的層面既短且淺,在支給流轉上稍有些風吹草動,很容易就觸動到軍中那羣只喜歡看結果和成效的丘八們,而根本沒有給人上下其手的機會。

然而,現在總算是發展起來變得家大業大,經過手中流轉的款項和資源,又何止是過往數十倍、百倍之多,就算是有一點遺漏和細小的過程損耗,也是足以讓經手的下面人吃的飽飽的了。

因此,也不由他們不會起了些許別樣的心思,比如籍此嘗試性的爲自己部門和親近人等,謀取一些福利或是間接的好處,似乎也在情理當中的事情了。

但是實際上,身爲管理淮河水面的水曹五位副佐之一庶務主事的他,反而看不上這點利頭;因爲他背後自有相應的金主和扶持者,只是爲了讓他在淮鎮之中站穩腳跟,乃至籍此掌握更多的權勢和資源,根本用不上沾染這些帶有是非的利益。

至於這些鑽營和苟且的隱秘手段,也只不過是爲了拉攏和團結,本部門內的各色辦事人等,並且以此爲突破口而一點點的,將他們的利益訴求逐步的變相捆綁在一體,而更好得爲自己私下營造的小圈子和相應的利益團體,添磚加瓦乃至暗自驅使奔走於內外而已。

爲此,他甚至得以在這些資源支持和自己手腕高明的僞裝下,營造出一個相當符合淮鎮相對簡單粗暴風格,一心謀求上進的幹練能吏形象出來。

當然了,爲了萬全和妥善計,在名面上他還是得在對方的安排下,取了一名資深海商的女兒爲妻;

然後,籍此名正言順的陪嫁了一間幾十個夥計人手的商行和幾條往來東南諸道的海船,算做是名下優質產業和進項來源;以作爲公開身份上優裕而體面的生活日常相應的遮護,和各種酬酢往來的寬裕手頭,招朋喚友和供養門客的慷慨花銷,掩人耳目的手段。

當然了,餘黔他們這麼做的理由也很正當和理直氣壯;這是爲了撥亂反正而改變淮地一貫以來的,武夫當道而獨斷專行,將原本用來制約和分權的諸司衙門,視同從屬和附庸而驅使奔走的不正常局面;

更別說是在淮地各級官府當中流行的是,好用吏員而不重士人的風氣,這對於那些潛藏在體制內以國士棟樑自居的舊式士人而言,不免有些輕慢和壓抑的難過環境了。

因此,他既是需要足夠的地位和權勢,也需要培植和拉攏更多的志同道合者,才能最後形成足夠的合力和大勢,徹底扭轉這種本末倒置的局面,而將淮鎮的日常回歸到理想中,國朝已經運作了數百年的基本正軌上來。

因此他們對內宣傳的口號和主張,也格外強調最終的目的,並不是要動搖和搞亂這個體系的穩定,而是要竭盡全力的挽救和改良,已經走偏方向的淮鎮體制和法度云云;

乃至爲淮鎮廣大文官佐僚們謀求和爭取,更多與之匹配的地位和權益,使之更好的爲國效力,更好的與民謀求福祉纔是。。。。

只可惜,他們這些人在淮鎮諸司衙門當中,能夠發出的聲音或者說是語話權,還是過於微弱和有限了,甚至都沒有資格推動成爲一個,可以擺到檯面上來進行正式討論的試探性議題。

最多也就是在私下裡,籍着體制內的慣例多製造一些流程來,方便動些小手腳而籍此撈些好處,來拉攏手下和同僚而已,至於其他方面更多的事情,他們就未免有些無能爲力,或者說不敢輕易越界了。

但是,這次國朝賜給大婚的機會,卻是給了此輩一個名正言順私下串聯和鼓動、拉攏他人,並且挾以大勢而運作起來的理由和背景了。

如今淮鎮內部猶有不少天南地北的士人,在爲之效力和謀求晉身前程,按照各自出身的地域和親疏遠近,也分作三六九等的存在。

混的最好的無疑是以趙鼎爲首的河南地方投獻派、蔡元長爲首的徐州彭城故舊,加上來自其家鄉閩地那些逃避戰火的耕讀傳家子弟,還有就是虞允文爲代表,在北伐被淮軍陸續收編的將吏文僚派。

然後纔是來自嶺內、海外諸多學府,而以“畿內兩大”爲代表的學院派,其中又以辛稼軒所任教過的講武東學在軍中獨樹一幟;

然後又有來自文教傳統濃厚的江寧——潤州一帶的移民填戶,因爲文風鼎盛而識字率頗高,而在下層吏員當中當中逐漸脫穎而出,由此自成一個新興的羣體,

相比之下,反倒是那些歷年國朝各方面想辦法塞進來,或是籍着官面渠道委派、提攜過來的官吏;真正能夠吃得了辛勞之苦,耐得住平淡簡陋的寂寞,依舊堅持下來或是就此改弦更張,而站穩腳跟成爲淮鎮當中一員的,也只是相當稀少的存在。

因此,經過這些年的演變下來,最終其中殘存下來還能夠發自心底,親近國朝的士人和生員,反而只是其中的少數派中的少數派;在上述這些派系和山頭的錯綜複雜關係面前,實在有些獨力難支。

另一方面的緣故,則是營鑽羅氏的後宅路線也委實太過難以親近和攀附了。

雖然底下人通過各種方式嘗試了無數次,卻幾乎沒有走通過的可能性;偶然有所成功的地方,也因爲太過刻意和行跡昭著很快被察覺,而導致當事人等被警告乃至隔離、或是變相的流轉發配到別處去。

一方面,委實是那位宇文小主母手腕了得,而將後宅當中服侍的各色人等都看得緊緊的,平日裡就算是在女眷的圈子裡,也委實難有長期接觸和親近溝通的可乘之機;

另一方面,則是那位羅大帥收在後宅裡的女人實在太過另類獨行。不是親友絕跡的孤家寡人就是從小自家養成的主兒,或者就是外地帶回來的女奴,這就意味着沒有多少裙帶關係和攀親藉故的由頭,想要針對性的結交和討好之,都沒有可以借題發揮的地方。

但是,隨着公女嫁過來之後,這個水潑不進的局面總算是可以被打破了;而這些私下裡一心忠於國朝心向大府的忠臣義士們,也總算是有了個明確的主心骨和奉納輸誠的對象了。

他和他背後的那些恩主們,也終於可以開始暗中發力和推波助瀾了;反正,他們不求能夠真正擾亂淮鎮的正常運轉,只求能夠令其暫時無暇他顧就行了。

因此,這次在同鄉包養的粉頭家中所進行的私下小聚,也是對那兩個新調換來尚不夠熟悉的同僚和部屬,所進行一次拉攏和探查口風的試水;如果對方實在是不知趣的話,他也只能私下動用部門內親近自己的人,將其排擠開來或是構陷以公務之失了。

而他手下有一名私下營造身份,而由他作保專門安插進來的幹辦,作爲資深經驗的老吏務出身,也最是擅長這種營私苟且的事情了。

有時候,對付這種官場上的愣頭青,直接用兇殺人可不是什麼好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身邊形成一個隱隱疏遠和排擠的同盟,而借用體制的力量和名義來對付之纔是正途。

然而,滿腹心思的他在自家正廳裡端坐了已經好一會,卻始終沒有見到自己的妻子出來問候,也沒有看見親近的奴婢過來端茶侍候,心中不由有些暗惱,隨即又變成背上冒出冷汗的心中一凜。

這時候廳外的簾子再度被掀了起來,一名拿着基本書冊的黑衣武吏慢慢度步了進來,

“餘官人,你的事情發了。。”

他微微冷笑的就像只咧嘴豺狗,打量着餘黔道。

“還請於某走上一趟好了。。”

見到這一幕,餘黔已經心沉到底卻是馬上腦筋會轉過來,反正他始終沒有露出底子來,而是一直以公事上的名義進行交涉和接洽的,

第776章 萌動6第1002章 夷變2第400章 歸亦難第820章 啓新10第975章 浮夢5第1266章 又決6第1162章 滄瀾6第887章 反動7第141章 交涉第1016章 頹然6第401章 憂喜第1140章 潮新10第12章 山中日月長第664章 出援14第389章 迴轉4第852章 風動12第435章 戰局第868章 撥亂8第398章 在河北9第7章 一場富貴?(上)第57章 偶然第858章 風動18第922章 驚破2第702章 啓東2第959章 沉驚9第991章 跌宕第716章 大羅(6)第1145章 潮新15第1219章 平盧9第559章 歸還9第1235章 底定5第955章 沉驚5第515章 根本10第53章 別亦難第1118章 歸遠18第1161章 滄瀾5第909章 臨峙9第65章 再行第801章 淪沒第686章 新氣第743章 思變3第452章 天傾20第993章 跌宕3第441章 天傾7第285章 戰淮南第672章 出援22第1270章 又決10第1030章 瀾動10第307章 戰淮北二十一第1035章 瀾動15第776章 萌動6第357章 出陣第436章 天傾第1069章 零落19第732章 抉擇2第486章 漸變16第880章 撥亂20第397章 在河北8第902章 臨峙2第822章 啓新12第217章 反差第1276章 卷蕩6第746章 思變6第377章 再戰6第589章 變數9第318章 插曲第124章 夜遁逃第1195章 江寧變9第447章 天傾15第663章 出援13第660章 出援10第1147章 潮新17第274章 殷情與妥協第583章 變數3第979章 浮夢9第222章 藩奴、工坊第672章 出援22第885章 反動5第940章 驚破20第235章 酬謝、 暗示第430章 戰局13第648章 後手8第587章 變數7第874章 撥亂14第759章 徒變9第1206章 淮動6第340章 挖角和折轉第472章 漸變2第450章 天傾(18)第625章 悵懷20第223章 裁汰 機會?第359章 戰雲2第1010章 夷變10第1100章 立新30第946章 破釜6第759章 徒變9第908章 臨峙8第823章 啓新13第631章 悵懷31
第776章 萌動6第1002章 夷變2第400章 歸亦難第820章 啓新10第975章 浮夢5第1266章 又決6第1162章 滄瀾6第887章 反動7第141章 交涉第1016章 頹然6第401章 憂喜第1140章 潮新10第12章 山中日月長第664章 出援14第389章 迴轉4第852章 風動12第435章 戰局第868章 撥亂8第398章 在河北9第7章 一場富貴?(上)第57章 偶然第858章 風動18第922章 驚破2第702章 啓東2第959章 沉驚9第991章 跌宕第716章 大羅(6)第1145章 潮新15第1219章 平盧9第559章 歸還9第1235章 底定5第955章 沉驚5第515章 根本10第53章 別亦難第1118章 歸遠18第1161章 滄瀾5第909章 臨峙9第65章 再行第801章 淪沒第686章 新氣第743章 思變3第452章 天傾20第993章 跌宕3第441章 天傾7第285章 戰淮南第672章 出援22第1270章 又決10第1030章 瀾動10第307章 戰淮北二十一第1035章 瀾動15第776章 萌動6第357章 出陣第436章 天傾第1069章 零落19第732章 抉擇2第486章 漸變16第880章 撥亂20第397章 在河北8第902章 臨峙2第822章 啓新12第217章 反差第1276章 卷蕩6第746章 思變6第377章 再戰6第589章 變數9第318章 插曲第124章 夜遁逃第1195章 江寧變9第447章 天傾15第663章 出援13第660章 出援10第1147章 潮新17第274章 殷情與妥協第583章 變數3第979章 浮夢9第222章 藩奴、工坊第672章 出援22第885章 反動5第940章 驚破20第235章 酬謝、 暗示第430章 戰局13第648章 後手8第587章 變數7第874章 撥亂14第759章 徒變9第1206章 淮動6第340章 挖角和折轉第472章 漸變2第450章 天傾(18)第625章 悵懷20第223章 裁汰 機會?第359章 戰雲2第1010章 夷變10第1100章 立新30第946章 破釜6第759章 徒變9第908章 臨峙8第823章 啓新13第631章 悵懷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