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章 又決6

主管商椎和舶務諸事的海事曹正柯山夢,再次回到徐州彭城的時候,只覺得日新月異的又有一番變化了。

只見空氣中漂浮着淡淡焦煤的氣味,而遠處縱橫交錯的運河之中,拉出長長煙跡的長掛水輪拖船,正在浪花翻涌只見相互交錯着穿梭往來着,不斷從各處大小碼頭吞吐着堆積如山的貨物和轉運着成羣結隊出行的人們;

這不由讓他在心中爲之一動,曾幾何時內河船運上靠燒煤驅動,還是衆所圍觀稀罕物的水輪船,現在已經發展壯大到了這個地步了。當然了,據他所知的內部消息,在已經基本平靜下來的渤海內環,也開始使用這些鍋騾機改造過的白料、數百料海船,在風浪較小的近岸承擔起輸送往來的日常任務,而讓那些原來的風帆客舶、海鵠快船紛紛轉行他處去了。

而且,在他領下的舶務部門之中也開始有人親眼見過,來自大都督府的水師將官和軍造大匠,正在試圖在論證和實驗當中,將這種只要燒煤就能持久出力的機關之器,安裝到載量更大的海船上去,作爲遠洋行駛的助力和驅動,一邊在遇到傳統的無風帶之後或是風向、潮流不利的時候,有足夠的輔助動力幫助海船擺脫出來。

然而一想到將來有可能在海上航行的,都是這種冒着黑煙的千料、萬石大船的奇異情景,他也不由有些莫名激動和帶感的憧憬了。然後,又很快收斂心思回到了現實的目標當中。

這些年南北之間的分合既立的矛盾與衝突,期間收到影響最大的所在無疑是他所領導下的部門了;貿易萎縮、航路斷絕,財稅銳減,各處港口相關的產業和領域一片的蕭條,從帆幅如雲道門可羅雀,全靠官方的後續投入和扶助轉型,才得以以相當艱難的代價,將原有的局面和規模給勉強維持和堅守了下來。

在最艱難和困頓的時期,他甚至親自帶頭隨船出海去做那外洋捕魚的粗賤活計,成爲那些滿身魚腥和汗水的人羣中一員,而不是心安理得無所事事的待在岸上,享受他一個字也不會少的俸祿和待遇。

好容易才挺過了那段分外艱難的歲月,等到隨着淮軍水師四出遊曳的招展軍旗,重新開出新的海路和航線,也再度鋪滿和遍佈了東海、北海與黃水洋的海陸之間,而渤海也變成了淮鎮所環抱的內海;那些曾經忙不迭避而遠去或是不告而別的船商和海客,也不得不低三下四的卑言哀告苦求着做那覆水重收的勾當,只爲在淮鎮愈發廣大的治下,重獲那小小的一席之地,而不是被人淘汰在新興的海上格局之外,;

但是這番就此苦盡甘來或說是揚眉吐氣、撥雲見日的再興局面,對他而言這還遠遠不夠;曾經的登州遺民和故舊們,好歹也算是淮鎮初立之時出力甚多而舉足輕重的一股勢力。雖然這些年大都逐步安定下來,又又許多人因爲各自的職分散佈在天南地北了,但一些基本的聯繫和紐帶,還是有人在私底下繼續維持着。

而在淮鎮內部歷史沿襲所形成的這些,南北參差的大小派系與部門團體當中,這些登州遺民所代表曾經本地土族的身份,就顯得尤爲微妙與特殊了;他們的影響力和人脈資源,還是主要還是集中商業領域和海外貿易網絡和佈局上,反而在淮地本土的權力格局當中一直缺乏什麼存在感。

這原本是這些帶有故登州鎮色彩的人們,一種用以遠離是非而避免捲入紛爭的基本態度和超然立場;然而這種有所遊離在外的現狀和情態,現在卻到了不得不有所改變和的時候了。

隨着淮鎮這些年不斷的攻城略地而席捲偌大的北地,王霸之業的氣象和格局已經逐步凸顯和成型起來了,而這些登州遺民卻是依舊還是在原地踏步的保持老樣子,眼看就要落後和掉隊在新時代、新氣象的前夕,甚至可能就此缺席未來成就大業之後的權力架構,而成爲被時光給淘汰和遺忘的邊緣羣體,這怎麼又叫他能夠甘心呢。

他固然不在乎自己的譭譽得失,而不惜維持被上許多罵名和爲許多人所不瞭解唾棄之,但是他對於這些一同逃出生天而公國患難的登州故舊,還是相當掛記和牽念在心的。因此,哪怕他平時要極力的避嫌和置身事外,以免給人結黨營私的口實和嫌疑,乃至引起上位者的猜忌;但是現在也不得不爲了這個羣潛在羣體的將來與前程,豁出臉面來有所表示和作爲了。

因爲,無論是來自安東的遼東、遼西(羅藩故舊和)派,還是傳統的江寧——潤州系,或又是從新羅藩發展起來的海東派,來自夷州等地的海藩一脈,各種新舊的派系和地域羣體,都開始逐步發力和暗自競爭起來了,只爲了在未來的全新政治格局當中,獲得一個最基本先手和位置次序。

。。。。。。。。。。。。。。

而在天氣逐漸變得寒冷起來的河北道境內,沿着太行山脈分佈的全新堡壘和長牆,也由當地被用糧食布匹所徵發起來的民壯,被逐處逐段的建造起來。

隨着西軍逐步收縮兵力和相繼轉爲守勢的消息確認之後,我也由此在部分衙前軍和親直營的護衛下,開始踏上返回徐州的歸途。

畢竟,這些意外追加的戰事和計劃外的目標,已經消耗了淮鎮爲戰爭所儲備大量的資源和動員起來的人役;需要我回去後從宏觀大局上進行調整和補救,以將其後續的負面影響和潛在損失,減小到最小程度。

況且,一路馬不停蹄的北征平盧道轉戰山前山後,又折轉到河北境內做那雷霆掃穴式的全盤推進,最後又和洶洶而來的西軍打了好幾場;從自上而下的將士們也積累了可觀的疲憊與倦怠,實在需要好好的休整和補充了。

而那些徵發和調集起來的地方部隊,也需要根據其表現進行賞罰黜陟,汰去老弱傷殘以充地方而擇檢精壯整編擴充起來,加入到地方的鎮壓序列當中去;

因此,正所謂是“守有餘而進取不足”的疲沓與睏倦狀態,

儘管如此,我還是在河北、河南、淮南等地,繼續留守和維持三個方向的“重兵集團”,各有兩到三個重新補充完整的軍序,合計有十萬之衆;

在戰略上採取南守西攻的鉗擊姿態,分別以統制官王貴(坐鎮河****良臣(經營河南)和崔邦弼(守備淮南)爲鎮守使,作爲經略前沿和長期備敵的基本需要。

然後又在燕山以北已經接管的邊塞地帶,分別設立大同、武州、朔州三個次一等的延邊防禦使,以統管新編列滿員的十七個邊防營,以及地方守備團、巡護隊、武裝屯團之屬;同時撤銷已經變成腹內地區的淮泗防禦使和濟北防禦使。

再者,擴大負責河漕相關水路力量的淮上巡防使的職分與範圍,拆分爲河北、淮上、河南、淮南四路,以各專其責。

然後,在冬季即將來臨之前不斷被撲滅的反抗與騷亂的消息當中,河北道二十一州的戶口檢括和土地清丈,也剛剛被統計出來了;

讓我稍稍驚訝的是,相對於丁口凋敝的而徒有其名的平盧道,經過多次戰亂之患後的河北境內,居然還有大約七八十萬戶而將近四百萬口百姓,真不愧是歷朝歷代都號稱天下第一等的中原腹心了。

雖然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業人口,受過教育和擁有手藝的比例極少,故而並不適合立刻轉化爲產業工人或是相對合格的動員兵;

但是不管怎麼說,有了這麼多可以支配和調劑的農業人口,一旦初步習慣和接受了淮鎮的支配而穩定下來之後,就意味着可以在日常的工礦林牧漁鹽農業生產當中,將淮地更多初步打好基礎的熟練產業工人和潛在兵役給解放出來了。

正所謂是用新徵服的土地和人口來產生最基本的農業資源,而用相對馴熟而可靠和穩定的淮地人口,來充當發展工業的基石,以及將來大規模暴兵和勞役動員的潛在基礎。

這樣完全就可以以較少的人口基數,而發揮出比傳統封建社會政權和生產模式下,數倍十數倍乃至更加強大的生產力和動員效率。甚至是通過所謂的內線作戰,比較容易和輕鬆的形成局部的壓倒性優勢。

第865章 撥亂5第1164章 滄瀾8第546章 序間6第874章 撥亂14第733章 抉擇3第1218章 平盧8第338章 貯備第283章 歸心第1025章 瀾動5第964章 沉驚14第267章 不期 添頭第401章 憂喜第453章 歸亡第1088章 立新18第1144章 潮新14第1280章 卷蕩10第1257章 再決7第840章 雲起10第294章 戰淮北八第68章 入死第1186章 會江寧10第677章 出援27第753章 徒變3第710章 啓東(10)第1064章 零落14第573章 決意3第54章 相見時難第1056章 零落6第347章 應調第604章 期新9第143章 觀閱第1178章 會江寧2第1279章 卷蕩9第605章 悵懷5第452章 天傾20第818章 啓新8第59章 江寧第113章 驚夢3第333章 再進第261章 動員 炮組第442章 天傾10第66章 雨中第554章 歸還4第462章 歸亡10第232章 回程、意外第561章 營生第347章 應調第1253章 再決3第792章 肘腋2第14章 浮生夢誰客第324章 爺五死與喜當爹第1050章 殤國10第990章 浮夢20第985章 浮夢15第1205章 淮動5第342章 投獻第1214章 平盧4第287章 戰淮北第153章 捕亡?勞軍第198章 航歸上第560章 根本7第705章 啓東5第289章 戰淮北二第336章 告捷第575章 決意5第1262章 又決2第271章 文抄公的憂鬱第995章 跌宕5第733章 抉擇3第456章 歸亡4第9章 折轉第1279章 卷蕩9第739章 抉擇9第560章 歸還10第237章 邀請 劇場第721章 異夢第908章 臨峙8第553章 序間7第539章 風雨3第461章 歸亡9第785章 萌動15第1142章 潮新12第732章 抉擇2第1246章 新章6第1062章 零落12第1213章 平盧3第436章 天傾3第276章 孤城、喋血第799章 肘腋9第991章 跌宕第1048章 殤國8第1054章 零落4第456章 歸亡4第854章 風動14第445章 天傾13第286章 戰淮南二第625章 悵懷20第76章 史話第698章 履新2第1169章 滄瀾13
第865章 撥亂5第1164章 滄瀾8第546章 序間6第874章 撥亂14第733章 抉擇3第1218章 平盧8第338章 貯備第283章 歸心第1025章 瀾動5第964章 沉驚14第267章 不期 添頭第401章 憂喜第453章 歸亡第1088章 立新18第1144章 潮新14第1280章 卷蕩10第1257章 再決7第840章 雲起10第294章 戰淮北八第68章 入死第1186章 會江寧10第677章 出援27第753章 徒變3第710章 啓東(10)第1064章 零落14第573章 決意3第54章 相見時難第1056章 零落6第347章 應調第604章 期新9第143章 觀閱第1178章 會江寧2第1279章 卷蕩9第605章 悵懷5第452章 天傾20第818章 啓新8第59章 江寧第113章 驚夢3第333章 再進第261章 動員 炮組第442章 天傾10第66章 雨中第554章 歸還4第462章 歸亡10第232章 回程、意外第561章 營生第347章 應調第1253章 再決3第792章 肘腋2第14章 浮生夢誰客第324章 爺五死與喜當爹第1050章 殤國10第990章 浮夢20第985章 浮夢15第1205章 淮動5第342章 投獻第1214章 平盧4第287章 戰淮北第153章 捕亡?勞軍第198章 航歸上第560章 根本7第705章 啓東5第289章 戰淮北二第336章 告捷第575章 決意5第1262章 又決2第271章 文抄公的憂鬱第995章 跌宕5第733章 抉擇3第456章 歸亡4第9章 折轉第1279章 卷蕩9第739章 抉擇9第560章 歸還10第237章 邀請 劇場第721章 異夢第908章 臨峙8第553章 序間7第539章 風雨3第461章 歸亡9第785章 萌動15第1142章 潮新12第732章 抉擇2第1246章 新章6第1062章 零落12第1213章 平盧3第436章 天傾3第276章 孤城、喋血第799章 肘腋9第991章 跌宕第1048章 殤國8第1054章 零落4第456章 歸亡4第854章 風動14第445章 天傾13第286章 戰淮南二第625章 悵懷20第76章 史話第698章 履新2第1169章 滄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