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震天雷

文天祥繼續道:“陛下,農業部也出臺了不少政策,在科學院和商業部的支持下,這些政策鼓勵農民進行科學種植,以提高各地的畝產量,同時,政策也鼓勵富裕勞動力因地制宜地發展手工業,以增加農民的收入,吏部、禮部、工部等傳統部門的事務和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政務院直屬的律法司就目前我朝的蓬勃發展,已經在着手製定相應的律法律規了。”

“好,各部門都有進展。”

“是,陛下。”文天祥頗爲興奮道,“五月初,國有商行已經在我朝所有省、路的治所開設完畢,下一步就準備要開到各州府了,皇家銀莊、廉政公署等分支機構也都順利地在各地成立,總體而言,我朝的形勢一片大好,從戶部統計的前四個月數據來看,完成今年的稅收是大有可能的。”

“很好,兩位愛卿,今晚先到這裡,朕有些睏乏,其它事宜明曰早朝再議。”

“是,陛下,臣等告退。”

終於可以舒舒服服地睡在自己熟悉的牀上了,和文陸兩人談完,對於這兩個月的朝政大事,我已完全清楚,閉上眼睛,在全玖的按摩下,我很快便進入了夢想,

第二天下午,我在袁棘和小七的陪同下來到獅峰商行,

“見過公子。”在此等候的楊輝、雲伯飛等四人齊聲道,

“各位,都坐吧。”

我看了看楊、雲身後的兩位陌生人道:“這位年長者就是完顏天雷先生,英俊少年就是朱世傑吧。”

楊輝起身介紹道:“回公子,正是,長者是完顏先生,年少者是朱世傑,朱世傑,我們臨安大學的絕大多數教材,當然也包括我們數學系的教材,初始作者都是這位呼延公子。”

“呼延公子。”朱世傑驚呼一聲道,“後學朱世傑見過呼延公子,沒想到博學的呼延公子竟是如此年輕,我在翻閱臨安大學的數學、化學、物理等教材時,一直以爲呼延公子是位年長者。”

我笑笑:“朱世傑,怎麼,不像嗎。”

朱世傑臉紅道:“不是,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

“朱世傑,你在北方長大,能來我朝學習生活,我代表臨安大學歡迎你,臨安大學將會爲你提供最好的學習、研究環境,我想,無論是學術氛圍還是研究條件,臨安大學都是當今世上首屈一指的。”

“公子,這點我已深有體會。”

“恩,朱世傑,你知道勾股定理吧。”

“公子,我知道。”

“那你知道射影定理嗎。”

“公子,我在大學教材上看到過,楊先生說是公子您發明的。”

“算是吧,我問你這個問題的目的並非是想誇耀自己,而是希望你能舉一反三,從勾股定理中可以引申出不少相關的類似定理,你還年輕,年輕人嘛,就應該思想活躍,敢想前人不敢想的,而不能墨守成規,在科學的領域裡,要不斷求索,數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別看都是些枯燥的數字,線條或者圖形什麼的,但如果沒有數學,那麼什麼物理學,天文學等其它自然科學都不可能得到發展,舉個簡單的例子,雲先生、完顏先生,你們是火器專家,應該知道拋擲物體時,當以45度左右的角度拋出爲最佳吧。”

“是,公子。”

“那你們知道其原因嗎。”

雲伯飛道:“回公子,這是屬下在實踐中得出的經驗。”

“恩,你們可能通過無數次實驗,得出了正確的結論,但如果知道拋體的數學理論,就會很快得出結論,加入假如你們早知道,是不是可以減少很多時間呢。”我繼續道,“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但如果事先知道了理論,有理論作爲指導,是不是能事半功倍呢。”

雲伯飛點點頭道:“公子高見。”

雲伯飛研製出來的火槍、火炮,大部分思路是來自我的設計理念,這個過程完全可以算是在理論指導下的實踐,

“在當今的數學領域裡,楊輝先生可謂領先者,朱世傑,你好好和楊先生學學,只要你努力,我敢斷定,不出十年,你的成就一定不亞於楊先生,你也一定會成爲我華夏民族的驕傲,流芳百世。”

朱世傑雖然不清楚我是何許人也,但知道臨安大學的自然科學教材大都出自我手,又見楊輝等大學著名教授對我如此尊重、恭敬,自是明白我並非常人,聽我這般斷言,也極爲高興:“多謝公子鼓勵,後學朱世傑一定努力。”

“好,楊先生,朱世傑,你們先到樓下喝點茶,我和雲先生、完顏先生再聊會,晚些一起在此吃飯。”

“是,公子。”

所謂震天雷,乃是金國末年由完顏天雷所發明的一種火炮,可以說是火炮最早的雛形,震天雷火炮以鐵罐裝盛火藥,以火點之,炮起火發,其聲如雷,既能爆炸,又能燃燒,身處中心位置,即便身着甲冑也會被穿透,只可惜金國末年的國力衰敗,剛剛研製出震天雷的初始試製品,就被滅國了,

“完顏天雷,你這個姓氏是金國皇族吧。”

“回公子,在下的確是屬於金國皇室的一支。”

我見完顏天雷有些緊張,笑道:“完顏先生,你莫要介意,我只是有些好奇。”

完顏天雷點點頭道:“公子,我知道你一定想問我來此的原因吧。”

“完顏先生,不錯,我的確有此疑問。”

“公子,在下從小就對火器製作十分感興趣,自打懂事起,就一心撲在火器研製上,兩耳幾乎不聞窗外事,所以對於宋、金、蒙三國之間的恩怨並不是很在意,在金國天興元年,也就是1233年,蒙古大汗窩闊臺率軍進攻汴京,當時的金國已經無力抵抗,北方盡失於蒙,南方受挫於宋,國土曰蹙,國力曰衰,民心已失,在窩闊臺發動的攻城戰中,金國守將完顏承將軍把在下的兩門震天雷試製品架上了城頭,發射之下,正巧擊斃了窩闊臺的義子,後城破,完顏承戰死,窩闊臺找不到發射震天雷之人,便欲拿我這個震天雷的研製者出氣,當窩闊臺親自來到我家時,我正躲在後院的密室中,而我父親卻來不及躲避,被窩闊臺抓住,那窩闊臺要我父親交出火炮的研製者,父親不從,被窩闊臺一刀斬殺。”

說到這裡,完顏天雷已是老淚縱橫,

“完顏先生,喝杯茶,慢慢說吧。”

“是,公子。”完顏天雷喝了口茶道,“公子,在下失禮。”

“無妨,父子天姓,乃是人之常情。”

“公子,自此之後,在下便對蒙古人恨之入骨,待戰事平穩後,我輾轉來到宋朝,心想,能夠和蒙古人一戰的天底下也只有大宋朝了吧,於是我把復仇的希望寄託在你們宋人身上,然而,三十年來,在下深感宋朝內部一味地消極防守,恕完顏直言,大宋沒有絲毫進取心,和後期的金國也是相差無幾,就這樣,我也漸漸失去了復仇之心,只將心思花在了研製火器上,又感江南之地景色優美,便以顏天雷的名字長期住在了臨安城外的一處小村落中,自去年以來,我隱隱約約覺得宋朝的氣氛變了,雖然我不知道詳情,但也知道大宋換了個皇帝,特別是今年三月以來,朝廷開展了科技月活動,並且讓有成就的科學家們享受到和官員一樣的待遇,這在歷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感嘆之餘,我又燃起了埋藏多年的復仇之心,但因爲我是金國人,所以又怕不妥,思前想後,在三月的最後一天,我才來到臨安大學。”

完顏天雷又喝了口茶水,繼續講道:“當時我想,碰碰運氣吧,我已經快六十歲了,如果再無機會,我便徹底死了這顆復仇之心,在臨安大學,我見到了沈逸秋沈先生,我問他,有沒有精通火器之人,我要和他談談,沒想到沈先生對於火器十分敏感,立即問我是否懂火器,我說是,沈先生問了我幾個問題,便立即讓人叫來了雲先生,這下我可算是遇到了知己,一聊就是一整夜,公子,我一直自詡爲火器研製第一,沒想到大宋的火器技術竟然如此先進,我不如也,公子,我這輩子就兩個心願,一是復仇,一是研製出最先進的火器,在和雲先生暢談後,我將自己的身份告訴了雲先生,雲先生告訴我,他所研製的火器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當今皇上的指導,我大驚,想道,宋朝的皇帝怎麼會懂火器製作,又聽雲先生言道,當今皇上重視人才,不會計較出身的,就這樣,我便說,願意爲大宋之火器製作盡一份力。”

雲伯飛道:“公子,完顏先生所言屬實,而且先生在火器上的造詣的確非凡,這兩個月來,我們火藥司的火炮、火槍還有投擲彈的技術在完顏先生和趙雲聰的幫助下,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好,完顏先生,歡迎你加入到大宋火藥監中,你的兩大心願我必會讓你達成,爲了表示我的誠意,伯飛。”

“屬下在。”

“你告訴完顏先生,我的真實身份吧。”

“是,公子。”雲伯飛道,“完顏先生,這位呼延公子就是我大宋朝當今的皇上。”

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398章 改組第261章 印應雷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377章 植物人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5章 太祖長拳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45章 劫數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37章 靈隱寺第336 故人相見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398章 改組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538章 神君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354章 後天爲實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465章 閉關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471章 火槍火炮第465章 閉關第404章 恭喜發財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284章 東康坊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422章 加封制置使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77章 金華剿匪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458章 火攻第132章 李北洋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220章 軍務院第33章 李庭芝的三個問題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285章 臨安府第336 故人相見第517章 功成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261章 印應雷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141章 多維空間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484章 大理城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17章 龍牙第149章 分別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31章 四象之說第416章 抓捕第520章 戰俘第469章 鬥將第261章 印應雷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100章 贈字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149章 分別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504章 戰書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167章 宋無心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534章 參議院第28章 帶兵之道第61章 開源節流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480章 解放昆明第241章 破虜軍第224章 鐵觀音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137章 政務院第436章 祭拜岳王廟
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398章 改組第261章 印應雷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377章 植物人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5章 太祖長拳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45章 劫數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37章 靈隱寺第336 故人相見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398章 改組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538章 神君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354章 後天爲實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465章 閉關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471章 火槍火炮第465章 閉關第404章 恭喜發財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284章 東康坊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422章 加封制置使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77章 金華剿匪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458章 火攻第132章 李北洋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220章 軍務院第33章 李庭芝的三個問題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285章 臨安府第336 故人相見第517章 功成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261章 印應雷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141章 多維空間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484章 大理城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17章 龍牙第149章 分別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31章 四象之說第416章 抓捕第520章 戰俘第469章 鬥將第261章 印應雷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100章 贈字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149章 分別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504章 戰書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167章 宋無心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534章 參議院第28章 帶兵之道第61章 開源節流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480章 解放昆明第241章 破虜軍第224章 鐵觀音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137章 政務院第436章 祭拜岳王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