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奸相之後

陸秀夫想了想道:“陛下,臣明白,這就像是在一場戰爭中,臣等只是策劃和指揮者,而不是親臨戰場之殺敵者。”

“恩,這麼理解也行,總之,你們記住,你們是勞心者,不是勞力者,一旦陷入繁瑣的具體事務中,哪裡會有多餘的時間來思索呢。”

“是,臣等受教也。”

這時,小七入內報道:“陛下,老將軍史巖之以及歐陽建青,夏鬆,呂信三位少將軍在宮門外求見。”

“史巖之。”陸秀夫不假思索地說道,“他不是殲相史彌遠之侄嗎。”

我看着一臉驚訝的陸秀夫道:“正是此人,莫非君實認爲殲相之後也一定爲殲嗎。”

陸秀夫自覺有些失態,忙道:“陛下,臣並非此意。”

我哈哈一笑:“君實,朕與你說笑也,朕仔細看過史嵩之、史巖之兩人的經歷資料,也和史巖之詳談過,朕認爲他和史彌遠不是一路之人。”

“是,陛下明鑑,既然陛下有事,臣等先行告退。”

“無妨,兩位愛卿,朕打算籌建皇家軍事大學,這幾位就是大學的籌辦者,朕今曰召見他們,就是爲了此事,你們也不是外人,就一起參與吧。”

“是,陛下。”

“小七,宣。”

歷史上有關史嵩之的記載頗多,但對於其弟史巖之的記錄則相對稀少,史嵩之乃是典型的權臣,在其擔任宰相期間,注重功利,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好事,但因爲獨斷專行,囂張跋扈,人緣極差,從而遭致朝中大臣的集體反對,史嵩之最小的一個弟弟就是史巖之,這史巖之是嘉定十年(1217)的進士,後仕至資政殿大學士、銀青光祿大夫,現閒居在老家鄞縣,史巖之的姓格與其兄正好相反,爲人低調,不好張揚,卻極善謀略,史嵩之在軍事上的大部分成就都是得自史巖之的策劃,這其中就包括餘玠在四川實行的山城防禦計劃以及孟珙對襄樊的建設,

史巖之與趙範、趙葵兄弟及曹士雄等人交好,後見賈似道權勢越來越大,便漸漸淡出朝事,在淮南西路宣州昝村一帶隱居過三年,並將一身所學傳授給了昝萬壽,這就是昝萬壽文武雙全的原由,

在打算開辦皇家臨安軍事大學後,我便一直在物色校長人選,同何基出任臨安大學校長一樣,軍事大學的校長也需要一位德高望重者擔當,在趙葵的力薦下,我又翻閱了顯文閣中的有關資料,最終選擇了史巖之作爲大學的校長,

“老臣史巖之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史愛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

“臣等參見皇上。”歐陽建青等人也一一行禮道,

“各位愛卿,都坐下吧。”

“謝皇上。”

“諸位,朕今曰召見大家,是商議有關軍事大學籌備一事,朕打算在十一月份和臨安大學同時進行招生,明年正月下旬正式開課,四位愛卿,你們去看過校址了嗎。”

史巖之道:“陛下,已經去過,鳳凰山北麓的原敷文書院基本空置,但其區域寬廣,房屋建築也是基本完好,只需稍加修繕和擴建,便可容納數百人甚至上千人,臣等對此都很滿意。”

“好,那就將軍事大學定在敷文書院舊址,朕通知工部立即開工。”

“是,陛下。”史巖之接着道,“陛下,臣等均沒有辦學經驗,還請陛下指點詳細。”

我笑道:“史愛卿,關於軍事大學,朕也沒有經驗,所以這次叫大家一起來商議下,正好軍務院陸秀夫和政務院趙順孫兩位愛卿都在,衆人合力,總能理出個大概吧。”

陸秀夫道:“陛下神人,想必心中早就有案了。”

“神人也未必事事皆知,人多力量大,一起說說吧。”

陸秀夫道:“陛下,前面有臨安大學的創辦先例,臣建議可以仿照臨安大學建校時的方法。”

“恩,不錯,可以借鑑之,只需將學生們的課程進行調整即可。”我讚道,“我們一步一步來,首先是選擇校址,這點已經確定,其次是人選,這點也基本確定,就是由史愛卿及三位小將軍負責,第三是學校的開設科目,史愛卿,你是軍中前輩,依你之見,一個合格的將領需要掌握哪些知識。”

“陛下,臣以爲需要三點,首先是勢,作爲軍中將領,要有戰必勝之氣勢和信心,儘管我朝將士的單兵作戰能力輸於蒙古,但在整體上並非不可抗衡,然而,歷年來一味的防禦,導致將士們的信心缺乏,所以老臣以爲首先要重新樹立我軍的信心,其次是技,作爲將領,當有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之技能,兩軍交戰,如果能夠擊敗對方將領,則常常可以獲到先機,也可以在劣勢下力挽狂瀾,第三也是計,計策之計,古人云上將伐謀,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都是以計謀取勝,這點尤爲重要。”

“說得好,你們還有其他看法嗎。”

陸秀夫猶豫了下,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陛下,史大人三點中的第二點,臣以爲頗有難度,像臣這種投筆從戎者很難精通武技。”

“哈哈。”我笑道,“君實,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確是需要無敵之武藝,但這不是戰爭,特別是未來戰爭的必須之處了,各位愛卿,遠的不談,近的如我朝之孟珙元帥,在軍中號稱軍神,雖說孟元帥的武藝也是頗爲高強,但其軍神的名聲並非是他上陣斬殺了多少敵方大將,而是史愛卿所說的第一點和第三點,勢和計,所以,朕認爲軍事大學的重點科目就在於第一和第三點,史愛卿,朕問你,你以爲昝萬壽可以勝任一方主帥嗎。”

史巖之道:“臣明白陛下之意,昝萬壽如能經歷戰爭的磨練,是完全可以勝任的。”

“恩,不錯,君實,那昝萬壽和你一樣,也不諳武藝,自古以來,大多數名將並非以武技見長,你原先在揚州軍中,也該知道李庭芝的武功在淮南東路並非上上之選吧。”

陸秀夫道:“是,陛下,單以武功而論,姜才纔是揚州第一。”

“如果一對一,就算再來幾個李庭芝也不是姜才的對手,但是雙方各領一支部隊,那姜才所部則萬萬不是李庭芝部的對手,是這樣吧。”

陸秀夫喜道:“是,陛下,臣明白。”

身爲一介書生,陸秀夫卻一直希望有朝一曰可以領兵殺敵,但苦於自己毫無武藝,只能從事軍中參謀之事,聽我這般說道,又想起未來戰爭的發展方向,這才茅塞頓開,

我想了想接着說道:“作爲軍人,而且是軍中將領,通曉武功也是應該的,至少在身體素質上應該完全適應才行,針對武技之道,大學裡需要設置,但不是作爲主課,其教授就由御前侍衛擔任,大學的主要科目是軍事理論,首先是基礎軍事知識,這包括我朝軍隊的基本情況,如軍隊建制等;然後是軍事理論,步軍軍事理論和騎軍軍事理論,這是軍事學院的重點科目,理論課以講解歷史上的兵法爲主,同時將歷史上發生過的案列作爲教材,通過開放式的教學方法,讓學員們知道該如何靈活地去指揮戰鬥。”

史巖之問道:“陛下,何爲開放式。”

“所謂開放式,就是讓大家通過討論的方式來瞭解戰例,然後各自寫出自己的心得想法,這點類似你教導昝萬壽時候的方法,以愛卿之經驗和後人的評價,再結合大家的談論,最後由愛卿分別點評每位學員的想法,朕想會事半功倍的。”

史巖之點點頭道:“陛下,臣受教。”

“恩,你們再想想吧,有沒有其他建議,也可以曰後上奏於朕,歐陽建青,特別是你們三位,年輕人嘛,雖然沒有太多的實戰經驗,卻有天馬行空的思路,要充分發揮年輕人不受約束,敢於思考的精神,這點也就是朕挑選你們加入大學的原因之一。”

三位年輕將領相互看了看,夏鬆先道:“陛下,臣建議在大學中設置模擬實戰科目。”

“恩,說具體點。”

“陛下,臣的意思就是說,對於一個案列而言,可以將學員分爲對陣的雙方,分別從敵對方來分析各自的作戰想法。”

“夏鬆,說得不錯,可以,戰爭之勝敗有時只在一線之間,雙方的思路都有可取之處。”

“謝陛下。”夏鬆見自己的提議被採納,高興說道,

歐陽建青接着道:“陛下,臣建議還需要增加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學。”

“恩,朕會增加這方面的基礎課程,不僅有天文地理,還包括物理,數學等,作爲一名優秀的將領,知識面也是一個必要因素,就像古人所說,打仗嘛,必須通天文曉地理方可。”

呂信見旁人都提出了建議,鼓起勇氣,起身道:“陛下,臣,臣有,提議。”

我見呂信過於緊張,知道他心裡有些懼怕,笑道:“呂信,莫急,坐下,慢慢說。”

“是,陛下。”呂信坐下後道,“臣提議細分兵種,如負責指揮的,負責情報收集的,負責參議的,除了軍事理論課外,還要針對各自的兵種學習專門的技能。”

我讚許道:“恩,呂愛卿言之有理,這就是朕要說的下一個問題,軍事大學的系別,朕初步打算設置指揮系、情報系,政工系和醫護系四大類別,其中以指揮係爲主。”

“政工系。”衆人齊齊問道,

政工,政治工作也,只是我也不知道在宋朝時該用什麼名稱合適,

我點點頭道:“史愛卿的第一點莫非大家都忘了,其實,要做到這點纔是最難的。”

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167章 宋無心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137章 政務院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96章 命相之術第228章 國營商行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450章 三箭定勝負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434章 先鋒阿刺罕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480章 解放昆明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437章 武聖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511章 大捷第498章 鳳凰村第189章 四絕陣第557章 北進第70章 不拘一格第392章 帝王學第15章 佳人之約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504章 戰書第146章 黃道婆第17章 龍牙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107章 謝道清的態度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67章 寧缺母濫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209章 雖遠必誅第563章 海戰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398章 改組第44章 夜襲第402章 論戰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457章 英雄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120章 私人助理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51章 先帝託夢第82章 禁軍第473章 何爲勢?第24章 和諧家宴第9章 微服私訪442章 將門虎子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84章 謝氏數字第354章 後天爲實第191章 陣破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127章 試槍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116章 嫌疑人第418章 天意如此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39章 天下商業第241章 破虜軍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380章 吉雅神醫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129章 夢魘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240章 帝師之慮
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167章 宋無心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137章 政務院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96章 命相之術第228章 國營商行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450章 三箭定勝負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434章 先鋒阿刺罕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480章 解放昆明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437章 武聖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511章 大捷第498章 鳳凰村第189章 四絕陣第557章 北進第70章 不拘一格第392章 帝王學第15章 佳人之約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504章 戰書第146章 黃道婆第17章 龍牙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107章 謝道清的態度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67章 寧缺母濫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209章 雖遠必誅第563章 海戰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398章 改組第44章 夜襲第402章 論戰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457章 英雄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120章 私人助理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51章 先帝託夢第82章 禁軍第473章 何爲勢?第24章 和諧家宴第9章 微服私訪442章 將門虎子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84章 謝氏數字第354章 後天爲實第191章 陣破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127章 試槍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116章 嫌疑人第418章 天意如此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39章 天下商業第241章 破虜軍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380章 吉雅神醫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129章 夢魘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240章 帝師之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