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公孫堂主

經過帝王谷所謂的石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十數間簡易且毫無規律的茅草屋,其中靠近石門的一間草屋前站着兩位身穿黑袍的老人,兩人的年紀看上去比起道法、吉雅還要大上幾歲,左邊那位黑袍人和我在少帝陵前見到的那位老人容貌很像,就連神態也頗爲相似,

草屋後面有一條小溪貫穿其中,小溪四周盡是四季不謝的花草,清雅中不失絢爛,遠處有許多高大的樹木,古樸中不失深幽,只是不知道帝王谷的邊沿又在哪裡,

除此之外,谷裡並沒有成規模的山村、農舍,也沒有稻田、菜園農家風光,只讓人覺得自然、簡約,

整個帝王谷顯得寂靜安詳,經過的飛鳥偶爾留下清脆的叫聲,才讓人覺得這並不是一幅山水素描,

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我以爲帝王谷會像《桃花源記》中描寫的場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右邊的黑袍老人一見我們,便露出笑容道:“火龍師弟,你回來了。”

袁棘連忙上前,行禮道:“火龍見過公孫堂主,見過火離師兄。”

火離真人看了一眼我們這羣人,對袁棘道:“今曰一早,公孫堂主便來告訴我,說今曰午時左右會有貴客臨門,沒想到一下來了這麼多人,火龍,給我們介紹下吧。”

袁棘首先指着站在最前面的我道:“兩位師兄,這是臨安獅峰商行的呼延公子。”

“呼延公子,歡迎前來帝王谷做客。”帝王谷術堂堂主公孫昂一臉平和地看着我道,

“晚輩呼延東海不請自來,打擾各位清修,還望兩位先生見諒。”

“公子客氣。”火離真人也盯着我道,

袁棘繼續介紹道:“這位是蒙古神醫吉雅前輩。”

公孫昂稍顯驚訝道:“蒙古人。”

“正是。”吉雅拱手行禮道,“吉雅見過兩位先生。”

公孫昂點點頭,淡淡道:“歡迎吉雅神醫來此做客。”

吉雅道:“謝謝兩位先生。”

“兩位師兄,其餘各位也都是我的朋友。”

“恩,歡迎。”火離道,“火龍,將客人請至迎賓屋吧。”

“是,師兄。”

袁棘將我們帶到了旁邊的一間草屋中,這間迎賓屋陳設簡單,只有一張簡易長桌和十多張木凳,落座後,就見兩位童子分別拿着水杯和茶壺入內,並給我們每人到了一杯茶水,袁棘道:“各位,山中簡陋,薄茶一杯,不成敬意,請。”

方晨異喝完一杯後,忙道:“公子,是否可以先去見見華一品華神醫。”

袁棘知道我也心急方靈之事,便道:“公子,那你們坐會,我這就去找師兄。”

“恩,去吧。”

沒多久,袁棘返回了屋裡道:“吉雅神醫,請隨我去下華神醫的住所,方先生、林姑娘,你們二人帶着方姑娘,全一、修顏,你們也一起,順便給兩位神醫打打下手。”

袁棘等人走後,我和道法又喝了一會茶,就見公孫堂主和火離真人走了進來,

帝王谷外堂又分爲術堂和武堂,作爲兩堂堂主的公孫昂和火離,實際上也就是帝王谷外堂的谷主,

火離真人先道:“道法大師,一別二十年,聽說你已經晉升爲龍虎宗散人,可喜可賀。”

道法笑笑:“謝謝火離真人。”

“道法,你現在身爲散人,便可以和人切磋了,走,我們去外面活動活動吧。”

“好,火離真人相請,道法膽敢不從。”

火離真人“恩”了一聲,又對文璋和沈墨道:“你們兩位也一起來觀摩觀摩。”

文璋大喜,能夠見到火離真人和自己師傅之間的切磋,無疑就是觀賞一次龍虎山論道,和沈墨對視一眼後,兩人齊齊看着我,

“去吧。”我當然明白兩人之意,笑笑道,“這是帝王谷,我的安全自是毫無問題。”

公孫昂示意一旁的兩位童子也一併離去,隨後衝我行了半個大禮道:“帝王谷術堂堂主公孫昂見過大宋皇帝陛下,方外之人,禮數不周,還請陛下海涵。”

“公孫堂主客氣。”

“陛下,帝王谷乃是漢人始祖軒轅黃帝所留,其作用火龍真人也告訴過陛下,就是要延續我漢人之傳承,自百年前高宗南渡後,我朝帝星便不再耀眼,乃至越來越弱,近數十年來,北方蒙古帝星異軍突起,幾乎就要吞噬掉我朝帝星最後的那點光芒,於是在五年前,帝王谷派出火龍真人前往臨安,看看能否化解此劫,直到前年的十月末,大宋命星突然在瞬間產生了變異。”

“當時,我們還以爲是迴光返照,心下大驚。”公孫昂繼續道,“當夜,我們便集術堂之合力,推演了天象,發覺並非如我們的想象,相反,是和天象中極爲罕見的浴火重生之象頗爲相似,之後,每隔七七四十九天,我們便會觀天象,行推演之法,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基本上已經確定,十月末的那次變異就是傳說中的鳳凰浴火重生之象。”

我微微點頭道:“鳳凰盤涅乃是好兆頭啊。”

“是啊,陛下,儘管目前依舊維持着雙星閃耀的局面,但蒙古命星的光芒已經收縮了不少,漢蒙雙方基本上算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公孫昂看着我,有些激動道,“或許,陛下就是守護者選中的傳承者吧。”

我也沒有否認,笑笑:“堂主,那從天象來看,最終的勝負會怎樣。”

公孫昂道:“從眼下的情況來看,尚且推斷不出,宋蒙之間的結局到底如何,或許只有守護者才知道吧,陛下,我有一言相告,古人雖雲,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我認爲,任何一件事的成敗,天、人各佔一半,而且在很多情況下,人的分量要超過所謂的天意,儘管我們不能說人定勝天,但人是絕對可以影響天意的。”

“說得好,多謝堂主教誨。”

“呵呵,愚見,愚見而已。”

“非也,非也,堂主,我也堅信,人是能夠影響天的。”我繼續道,“公孫堂主,我曾經聽苗家大巫師姜央講過,帝王谷內堂和苗家九黎山是天下兩大聖地,也即是守護者所在之地,今年的九月二十九曰,就是今曰,乃是聖地之封印最弱的時候,相對而言,是兩界最易溝通之際,是這樣嗎。”

“陛下,姜央大巫師之言說對了一半。”公孫昂笑笑,“如果是常人想進入聖地,那今曰就是最好的時機,但如果是守護者想要聯絡世人,則隨時可行,陛下,莫非你也想去聖地。”

“是有這樣的想法,作爲大宋皇帝,我很想聆聽我漢人守護者的指示。”

公孫昂道:“陛下,火龍師弟一定講過,世間並無固定之門進入帝王谷內堂吧。”

“不錯,袁棘先生說過。”

“三百年前,大宋開國皇帝太祖帝曾經到過帝王谷,也是在那年的二十九曰,不過最終和聖地無緣,今陛下至此,能否進入內堂,就要看陛下的緣分了。”

“堂主,那我該去哪裡試試這種緣分呢,我聽袁先生言及,數百年前,帝王谷外堂有位前輩就進入到了內堂。”

“陛下,進出聖地既無固定之門,那麼在哪裡都是一樣的,今夜陛下就留宿帝王谷,有緣的話自會有奇蹟發生,至於當年那位前輩,蒙守護者召喚,進入了內堂,但卻再也沒有回到外堂,據我們猜測,那位前輩已經成爲了守護者。”

“公孫堂主,這聖地究竟是怎麼回事,莫非和上古神話一樣,有三十三重天不成。”

公孫昂笑道:“陛下,我們也無從知曉確切的原因,但據我們外堂上千年來的研究,聖地應該是處特殊的空間,也就是所謂的天外天,嗯,這樣講吧,守護者的所在和我們的所在或許是兩個相互交錯的異面空間,各自有各自的發展軌跡,天外天雖然比我們所在的空間遠爲領先,但卻不能隨意越位,影響我們的空間,而守護者具有橫跨兩界的特殊能力,機緣巧合之下,便會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守護者的每一次臨世,就會形成神話的來源。”

“堂主所言有理,這大約就是多維空間吧。”

我也不知道公孫昂是否明白多維空間的意思,繼續道:“能否見到守護者,只能看緣分了,公孫堂主,這次我是因爲靈兒之故才來到帝王谷,卻不知華神醫是否有能力醫治這種‘活死人’狀。”

公孫昂遲疑片刻道:“陛下,恕我直言,即便是華一品和吉雅聯手,也只能暫緩方姑娘的症狀擴散,至於根治,也是沒有辦法的。”

我心裡一沉,心道,如果連兩位神醫聯手也不能醫治,那還有誰能治好靈兒呢,

公孫昂接着道:“陛下,說雖如此,但我看過方姑娘之相,似乎不該命絕於此。”

“莫非公孫堂主另有它法。”

公孫昂搖搖頭道:“冥冥中自有天意,我也無法勘破,或許方姑娘另有一番造化吧。”

我嘆了口氣,連續喝了兩杯茶水,緩緩神才道:“對了,堂主,我總覺得你和我曾經見過的一位故人長相、神態都十分接近,不知堂主以前是否見過我。”

第49章 張世傑?第469章 鬥將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298章 神醫真金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37章 靈隱寺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58章 火槍雛形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8章 御書房第45章 劫數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494章 五陣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383章 守護者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536章 重燃戰火第344章 舍利畏第100章 贈字第454章 樊城第209章 雖遠必誅第337章 兄弟民族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27章 三招不倒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76章 初出茅廬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287章 第一場雪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58章 火槍雛形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227章 臨安夜市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504章 戰書第505章 雙龍會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176章 寶藏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493章 高瞻遠矚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5章 太祖長拳第273章 紅會會歌第409章 壽和第329章 科技興國第379章 北上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40章 火器之論第118章 同盟會?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227章 臨安夜市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132章 李北洋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260章 面試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198章 結義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454章 樊城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135章 蒸汽機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191章 陣破第481章 喜事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176章 寶藏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291章 法律和慣例第29章 賈似道的內心世界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244章 逼宮成算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40章 火器之論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101章 土地改革
第49章 張世傑?第469章 鬥將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298章 神醫真金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37章 靈隱寺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58章 火槍雛形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8章 御書房第45章 劫數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494章 五陣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383章 守護者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536章 重燃戰火第344章 舍利畏第100章 贈字第454章 樊城第209章 雖遠必誅第337章 兄弟民族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27章 三招不倒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76章 初出茅廬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287章 第一場雪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58章 火槍雛形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227章 臨安夜市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504章 戰書第505章 雙龍會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176章 寶藏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493章 高瞻遠矚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5章 太祖長拳第273章 紅會會歌第409章 壽和第329章 科技興國第379章 北上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40章 火器之論第118章 同盟會?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227章 臨安夜市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132章 李北洋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260章 面試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198章 結義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454章 樊城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135章 蒸汽機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191章 陣破第481章 喜事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176章 寶藏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291章 法律和慣例第29章 賈似道的內心世界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244章 逼宮成算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40章 火器之論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101章 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