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

呂文煥、趙淮明白印應雷之意,兩人都是殺伐果斷之人,當下毫不猶豫道:“好,印將軍,皇上一旦怪罪下來,就由我們三人一起承擔吧。”

“好。”印應雷道。

第二天的大都巷戰在投擲彈的爆炸聲中拉開了序幕。

呂文煥、印應雷、趙淮各自指揮着中、東、西三路軍隊,以連和都爲單位,率先向元軍發動了攻擊,各軍的進攻方式基本一致,首先用投擲彈開道,隨即是火槍手和盾牌手輪流向前,再後面是其它軍種的步卒。

前沿部隊得到了上司的指令,不再顧忌和元軍混雜在一起的平民百姓,只要遇到阻礙或者看見前方有手持兵器之人,就會扔出投擲彈或者開槍射擊。

隨着戰線的拉長,宋軍進攻的速度逐漸減緩下來,每一處陣地、甚至每一座房屋的爭奪都變得異常激烈,投擲彈雖然頗具威力,但終究不是火炮,無法將所有的房屋全部炸燬,加上元軍士卒驍勇善戰,依靠着斷壁殘垣拼命抵抗,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宋軍前進的步伐。

我不時地走到殘破城牆的高處,舉起望遠鏡,透過火槍、投擲彈留下的陣陣煙霧向前看去,激烈的場面很像後世的戰爭大片,在巷戰中,投擲彈的作用超過了火槍,被將士們用得淋漓盡致,雖然看得不是太清楚,但我能夠查覺到,我軍的傷亡率遠遠低於敵人,並牢牢地把握住了主動權,饒是如此,軍中的衛生員卻還是忙得不可開交,四處可見。

“推進的速度慢就慢點吧。”我想道。

到了中午時分,大軍僅僅向前推進了三十多米。

不過,被強行綁押的百姓漸漸開始浮動起來,他們不甘心和元軍士兵一起成爲宋軍的槍下亡魂,有好幾處房屋裡的精壯男子趁着戰亂之際,擺脫了元軍的控制,四處狂奔,逃向北方的數人很快便被元軍的弓箭手射殺,另有七、八名百姓則選擇了向南逃竄,這數名南逃的百姓熟悉地形,沒多久便跑到了宋軍防線內,後面的元軍雖有心追殺,卻被宋軍的火槍及投擲彈逼回。

當我知道這個消息時,立即讓人將這些百姓帶了過來。

“你們自由了。”我笑着對這幾名百姓道,“你們都是漢人吧。”

這幾名百姓剛剛通過了生死線,臉色煞白,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只是點了點頭,算是回答了我的提問。

“到了我軍的陣線之內,你們就算是回家了,靈兒,先給他們喝點水。”

方靈“嗯”了一聲,將水遞給了他們,喝完後,其中一名年紀稍大者對我行了個禮道:“謝謝將軍。”

“將軍。”我愣了一下,隨即想道,我身上穿着的是鎧甲。

“放肆。”一旁的呼延德呵斥道,“這是我大宋朝的皇帝,你們還不快大禮跪拜。”

“皇上。”這次輪到幾名百姓詫異了。

我笑笑:“怎麼,朕不像嗎。”

“啊,不,不。”幾人連忙跪下道,“草民叩見皇上。”

“免禮,起來說話吧。”我溫和道。

“謝皇上,草民不敢。”

方靈見狀,向前一步道:“無妨,你們起來就是,皇上乃是所有漢人之主,自會保護你們的。”

或許是受到了方靈親和力的感染,這幾名百姓猶豫了一會,還是站了起來,並再次謝道:“謝皇上恩典。”

“朕問問你們,這大都城的百姓家裡是不是都有元軍。”

幾名百姓將眼光看向先前說話之人,只聽這人道:“皇上,大都城的南部一帶以漢人百姓或中下層的漢人官員爲主,自宋軍炮擊後的第二天,皇宮以南的所有民居中便陸續住進了元軍士兵,哪怕是官員之家也不列外,剛開始時,這些士兵尚好,並不擾民,只說借住,但從昨天宋軍入城後,他們便禁止草民等人外出,說是大都之人就該和大都共存亡。”

“忽必烈這是孤注一擲了,竟然拿老百姓的姓命來做賭注,好了,你們到城外的營地去休息吧,等戰爭結束後,我軍自會爲你們重建家園的。”

“謝皇上。”

“公孫小宸,傳令前軍,遇到百姓突圍,全力施救。”

“是,皇上。”

巷戰和野戰區別很大,戰場不再開闊,而是被無數按照一定規律排列的建築分割,任何戰術單位都處於一個相對封閉而狹窄的場景之中,這給攻擊方觀察、進攻等都帶來了限制,相對而言,守軍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只不過他們對於場景的構造更爲熟悉,並且處於守勢。

這一切都使得巷戰術成爲十分複雜的步兵戰術,街道兩側的牆壁阻礙着敵人的視線,也保護着本方戰術單位免於火力的直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巷戰戰術就是圍繞牆壁而展開的戰術,正是由於有這個特點,拐角就成爲一處相當重要的位置,無論是觀察還是攻守,都是通過拐角來實現的。

這種後世先進的步兵理論忽必烈自然不懂,但我的將領們卻都從我這裡學過。

更何況,冷熱兵器混合的宋軍在武器上的優勢是元軍無可比擬的。

午後,我軍的進攻方式開始出現新的變化。

在穩步推進的同時,一支支小型的突擊隊開始向前突擊,這些小隊以十人爲一組,每組由一名重甲步兵,三名火槍手,三名手持手弩的箭手,三名刀盾手組成,攻擊目標是前沿各處的制高點,這一支支小隊就像後世的特種部隊,在兩軍混戰中,顯得微不足道卻又意義重大。

每攻破一個據點,就立即會跟上數十名宋軍,將裡面之敵滅殺,隨後,便會有至少一個排的火槍手登上高樓,居高臨下的對外射擊,其中偶爾也會出現一兩名狙擊手,火槍手一旦佔據了有利地形,周邊的元軍就只能縮進屋裡,這就給其他進攻的宋軍創造了有利條件。

被消滅的敵人越多,老百姓的傷亡也就越大,到了這時,屋裡的百姓也弄不清楚,擊殺自己的是元軍還是宋軍,大家只有一個念頭,逃命。

有了前車之鑑,百姓們選擇的逃跑方向自然是向南,儘管元軍拼命阻止,甚至不惜揮刀相向,但還是有不少幸運之人逃了出來。

到了夜幕降臨時,宋軍向前足足推進了兩裡之遙,兩裡也就是一千米,即便慢慢行走,也就只需要十來分鐘的時間,但在大都的這場巷戰中,卻花了一個白天。

我隨便吃了點乾糧,來到呂文煥的臨時指揮所裡。

“參見陛下。”呂文煥等三人見我入內,連忙行禮道。

“今曰一戰收效頗大,而且,城內的百姓有數百人逃到了我軍陣線內,加上我軍救下的百姓,已有近五千人,儘管傷亡的百姓人數遠遠不止這些,但這也算是功德一樁了,朕感到頗爲欣慰。”

三人一聽,見我沒有責怪之意,各自鬆了口氣,呂文煥道:“陛下,今曰一戰,比昨曰的戰果大了不少,據初步估算,大致擊殺了五千名元軍,並擊毀了元軍設在近處的部分拋石機,對於巷戰技戰術的運用,我軍也逐漸嫺熟,特別是突擊隊的出擊,加快了推進的速度,如此下去,將會出現一天強過一天的局面。”

“我軍將士的傷亡情況呢。”

呂文煥道:“陛下,目前還在統計中,估計不會超過兩千。”

“陛下,還有個好消息。”負責指揮東路的印應雷說道,“臨近結束前,元軍中有一支百人隊集體反水,這支隊伍是元軍中的漢軍士卒,領頭之人名叫巫雲峰,小名巫九,說其堂兄巫六曾經見過陛下,並言及,他們全都願意加入我軍。”

“巫六。”我想了想道,“似乎有此一人,印將軍,這人現在何處。”

“陛下,就在外面不遠處,末將讓他們先去吃飯,然後換上我軍軍服。”

“恩,小宸,將那巫九叫來。”

不一會,一個黑臉大漢隨着公孫小宸走了進來。

“像,很像。”我笑道,“巫九,你和巫六長得很像啊。”

巫九看了看我,突然跪倒在地:“小的巫九叩見皇上。”

我愣道:“巫九,你怎麼知道朕就是皇帝。”

“皇上,這,,,,,。”

“有話直話,朕恕你無罪。”

“是,皇上。”巫九依舊跪在地上,誠惶誠恐道,“小的堂兄雖然長相粗魯,卻極善繪畫,返回後,便一直躲在大都西郊的老屋中,並根據記憶畫了一幅,一幅皇上之像,小的見過,是以能夠認出皇上,當時,家兄告訴小的,一旦有一天皇上北伐,打到大都時,就讓小的擇機降宋。”

私自給皇帝畫像在古代乃是誅九族之大罪,難怪巫九說話時吞吞吐吐。

“巫九,起來吧,那你堂兄現在何處。”

“皇上,堂兄已經不在世了。”巫九落寞道。

“咦,怎麼回事,朕記得巫六離開之時身體好着呢。”

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12章 雙星輝耀第108章 雙飛翼第198章 結義第551章 領路人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171章 知罪認罪第225章 鐘錶進行時第47章 沈括後人第108章 雙飛翼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135章 蒸汽機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473章 何爲勢?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414章 餞行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563章 海戰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138章 救援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469章 鬥將第554章 木馬計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524章 混戰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304章 錦衣衛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244章 逼宮成算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25章 星星之火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557章 北進第92章 與時俱進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399章 忠靖王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303章 大理段氏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456章 名將伯顏第547章 沂州戰役(二)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375章 大宋王朝第564章 機會永存第408章 秋疾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451章 同福鎮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108章 雙飛翼第454章 樊城第229章 顯文閣第409章 壽和第237章 游擊隊第450章 三箭定勝負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558章 沁園春第187章 公私合營第153章 劍痕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37章 靈隱寺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55章 日有食之第167章 宋無心第185章 狙擊手第100章 贈字第68章 以剿代練第281章 古代釘子戶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399章 忠靖王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558章 沁園春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403章 入宮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517章 功成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536章 重燃戰火
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12章 雙星輝耀第108章 雙飛翼第198章 結義第551章 領路人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171章 知罪認罪第225章 鐘錶進行時第47章 沈括後人第108章 雙飛翼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135章 蒸汽機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473章 何爲勢?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414章 餞行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563章 海戰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138章 救援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469章 鬥將第554章 木馬計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524章 混戰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304章 錦衣衛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244章 逼宮成算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25章 星星之火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557章 北進第92章 與時俱進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399章 忠靖王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303章 大理段氏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456章 名將伯顏第547章 沂州戰役(二)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375章 大宋王朝第564章 機會永存第408章 秋疾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451章 同福鎮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108章 雙飛翼第454章 樊城第229章 顯文閣第409章 壽和第237章 游擊隊第450章 三箭定勝負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558章 沁園春第187章 公私合營第153章 劍痕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37章 靈隱寺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55章 日有食之第167章 宋無心第185章 狙擊手第100章 贈字第68章 以剿代練第281章 古代釘子戶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399章 忠靖王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558章 沁園春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403章 入宮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517章 功成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536章 重燃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