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

“龍虎山和碧落宮的武學有不少相似之處,其步伐、拳法均以輕靈爲主。”袁棘見文璋和張全一越打越快,知道我看不清楚局面,便出聲解說道,

“這倒像是同門師兄弟之間在切磋一般,看起來他們二派之間確有淵源。”

“恩,公子說得對,這二派武學的基本脈絡並無多大差別。”

正說間,場上的兩人以快打快,又拆了二十來招,

鬥得興起,文璋輕喝一聲:“看拳。”隨即只見文璋右腳略微蹬地,轉腰送肩,上身左傾,右臂由屈到伸,右拳如疾風掃落葉般擊向對方的左臉龐,那張全一不慌不忙,錯步相對,揮拳架擋,也是類似的一拳攻向文璋,

“好快的拳法。”我暗自讚道,

“公子,文璋剛纔那一拳乃是他們龍虎宗十三路沖天拳之一的‘右沖天’,速度快,力道足,而君寶所施展的拳法似乎和這套沖天拳也頗爲接近。”

我“恩”了一聲,繼續看了起來,

“先生,這兩人之間的招數開始出現區別了。”方靈邊看便說道,“文璋的招式精細,一招一式之間似乎都顯示出經過千錘百煉之功,而張全一的招式雖說和文璋的路數相似,但卻給我一種似是而非的感覺。”

“恩,靈兒不愧是高手,,,,,。”說到這裡,袁棘好像突然想到什麼,思忖了好一會才道,“是了,君寶的路數有些像公子曾經說過的太極拳精要,重意不重形。”

我和袁棘講過,太極拳的精要之一就是重意不重形,但在武學上的具體體現形式我卻是說不清,道不明,

文璋的套路棱角分明,輕靈中不失厚重,張全一的招數看上去則顯得有些粗放,甚至有種支離破碎的感覺,“莫非這就是太極拳的雛形。”我一下想道,

兩人速度依舊很快,轉眼間又鬥了數十招,張全一開始出現守多攻少的情況,從表面上看,似乎略處下風,不過卻每每在關鍵之處讓文璋無功而返,對於這場比試,因爲事先張全一已經拜在袁棘門下,所以我根本不用去考慮誰勝誰負,也無需去擔心會有傷害,僅僅只是將其當做一場表演賽來欣賞,

“君寶的實戰經驗畢竟還是少了幾許,再鬥下去便會漸漸不敵。”

對於袁棘的說法,我和方靈自然都不會懷疑,絲毫不懂武學的蕭天也知道袁棘是這行的宗師,更是十分相信,

方靈越看越興奮:“小文璋最近進步很快啊。”

我笑道:“靈兒,你和文璋相比,誰更厲害。”

“難說,沒有比過,我想勝負之數會在五五之間吧,先生,你說呢。”

袁棘也笑道:“大差不差,對半開。”

正如袁棘的判斷,場上本屬兩分的局勢開始出現變化,在兩人鬥到七、八十招之時,文璋忽地將龍虎山迷蹤步伐一下提到極致,雙拳如鬼魅般刁鑽,從不同的方向攻向張全一,

袁棘繼續講道:“文璋的身法和拳法配合得很好,對於時機的把握更是勝過君寶。”

這時,文璋突然又變拳爲掌,旁敲側擊,一連擊出了九掌,九掌連環,看似迅猛,卻全是虛招,這一下使得戰鬥經驗不足的張全一終於露出了一處破綻,間不容髮之際,文璋抓住這一破綻,使出一招“丹鳳朝陽”,但見其右拳上撥,夾住張全一攻來的雙拳,左拳在對方舊力已失,新力未張之時,迅速地擊中對方的右肩,

當然,這一拳在擊中張全一時,文璋已經收回了全部勁力,

“好了,到此結束吧。”袁棘站起來說道,

張全一點點頭,退後一步,抱拳道:“我輸了,文少俠,果然武藝高強,子衝佩服。”

“子衝,啊,君寶兄,我只是略佔上風,勝負還早着呢。”

“這只是一次切磋而已,沒有勝負之說,你們二人只需從中吸取經驗便可,先生,你來點評下。”

“是,公子。”袁棘道,“這一場比試是君寶輸了,但並非輸在單純的武技上,而是輸在實戰經驗上,當文璋的連環九掌攻來時,君寶你只需以不變應萬變即可,如此還可繼續下去,或許你當時認爲文璋的這九掌攻得太急,容易露出空門,這才反守爲攻吧。”

張全一點點頭道:“師傅,正是如此。”

“文璋雖然年輕,但實戰經驗卻是十分豐富,這九式連環虛招的時機拿捏得十分到位,君寶守多攻少,久戰之下,很想快速改變這種局面,而文璋巧妙地將這機會送給了君寶,這就造成了君寶的破綻出現,同時,文璋又及時抓住了君寶的這一破綻,從而一舉取得勝勢,君寶,守勢並不是劣勢,攻勢也並非優勢,所以說,攻和守都只是武技中的不同表現方式而已,在剛剛的比試中,文璋將攻勢轉化成優勢,再將優勢轉變爲勝勢,這點做得相當不錯。”說到這裡,袁棘拍拍手讚道,“總體而言,你們二位的武學造詣都算是相當不錯,至少老夫在你們這般年紀時還達不到如此境界,好,不愧是名門之後。”

“多謝師傅教誨。”

“多謝袁先生指教。”

“恩,君寶,你和文璋的武功路數從本質上來講,應該是同出一脈,但在細節上又略有不同,令師在教你武功時,有沒有說過什麼。”

張全一想了想,搖頭道:“家師在傳授弟子武藝時,也沒有說過什麼題外話。”

文璋問道:“君寶兄,你剛剛施展的這套身法和我所學的身法差不多,名字叫什麼。”

“叫做蓮花迷蹤步。”

方靈道:“小文璋,那你們龍虎宗的身法又叫什麼。”

“就叫迷蹤步。”

“蓮花迷蹤步、迷蹤步,聽上去就很像的。”

文璋點點頭道:“有機會定要問問師傅、師伯。”

我見天色已晚,說道,“今曰時候不早了,下次你們再來比過,對了,全一,如果你不嫌棄,就住在這裡吧。”

“公子,這,,,,,。”

袁棘道:“君寶,如果你在臨安沒有什麼親人,就暫且把這裡當做自己的家吧,待曰後有了其它想法,再行商議也不算遲。”

“是,師傅。”

“蕭天,你去找下小四,讓他安排好全一的住宿,還有,你通知下鄭虎臣,讓他明天晚上到獅峰。”

“是,公子。”

“哥,下次比武我也要參加。”

“行啊,大家相互取長補短,再經先生覆盤講解,我想對你們幾位都是有好處的吧。”

袁棘道:“公子聖明,這種方式是最能促進年輕武者進步的。”

“恩,全一,今晚好好休息。”

“謝公子。”

“張全一,張三丰。”我離開時暗自想道,“這是個大人物啊,只是他今後的路會怎麼走呢,會成爲歷史上仙風道骨的張三丰,開創武當一派,還是會成爲,,,,,。”

後世之人將賈似道列入南宋四大殲臣之一,雖說賈似道的確算是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也絕對不是罪魁禍首,如果一定要評選出南宋期間的四大殲臣,這賈似道也可以位列其中,當然,如果要我說,我只會評出南宋朝的幾大昏君,

歷史其實很少能夠全面地評價一個人,特別是在古代那種人治的封建社會裡,人們總是喜歡將歷史人物簡單地分爲好人和壞人,而且是對人不對事,遇到所謂的壞人,則不問是非,均加貶抑,反之,則盡是好評,

賈似道並非十惡不赦之人,文天祥也不是那種足以安邦定國之才,

雖然我不是歷史學家,但我卻直接來到了歷史的本來面目之中,

客觀而言,賈似道有功有過,但過大於功,其功績主要在於前期守衛兩淮和京湖地區時,在防禦、築城、營田和興修學校等方面都做出過一定的貢獻,到了賈似道入朝執政後期,其推行的公田法被一致認爲是南宋亡國的主因之一,時至今曰,對於這點我卻是已經改變了最早的想法,公田法爲南宋朝籌集了大量的軍費,本身是一件利國、利民但不利於統治階層(大地主階層)的事件,在實施過程中,因遭到這些人的強烈反對,導致過程走樣,使得一般百姓也跟着受害,但這點很難成爲其罪狀之一,至於賈似道的過就很多了,在他入朝以後,初期之時尚能禁絕宦官干政和外戚弄權,使內外肅然,然,很快之後,賈似道便犯下獨攬朝政,排斥異己,結黨營私,奢侈腐化等一系列罪行,對加速南宋的滅亡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言其爲權相或殲臣都不爲過,

宋朝的敵人,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印象中,賈似道卻是一位難得的能臣,特別是在宋理宗在位的最後幾年內,由於宋理宗不理朝政,賈似道幾乎成了南宋朝廷的代言人,

在1259年的鄂州之戰中,賈似道指揮宋軍於城內樹柵爲夾城,一夜築成,使由地洞入城之蒙軍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以至忽必烈都不得不對賈似道深爲歎服,對身邊謀士說:“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在蒙古軍檢討失利的原因時,忽必烈說道:“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賈制置,汝十萬衆不能勝,殺人數月不能拔,汝輩之罪也,豈士人之罪乎。”

對手的評價往往更爲中肯,在宋朝滅亡後,降元的宋將言道:“宋有強臣賈似道擅國柄,每優禮文士,而獨輕武官,臣等積久不平,心離體解,所以望風送款也。”這些降將也只說賈似道重文士輕武人,沒有其它“誤國欺君”的指責,

不過,這一切都只會存在於我所知道的歷史中了,隨着我的到來,以後的歷史一定會被改寫,流傳後世的《元史》勢必不會存在,《宋史》、《蒙古史》也自然會隨之改變了,

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244章 逼宮成算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473章 何爲勢?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42章 鹹淳元年第44章 夜襲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254章 新任統制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70章 不拘一格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132章 李北洋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20章 火藥司第35章 泛舟西湖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115章 線索第132章 李北洋第85章 武舉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66章 鹹淳科舉第292章 聖公洞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383章 守護者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230章 行省制第115章 線索第171章 知罪認罪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220章 軍務院第146章 黃道婆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284章 東康坊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524章 混戰第363章 特區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505章 雙龍會第185章 狙擊手第458章 火攻第551章 領路人第95章 演福寺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359章 極刑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93章 傑瑞。波羅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154章 破局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25章 星星之火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59章 鮮味第52章 蕭天加盟第325章 無頭案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359章 極刑第472章 總結會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2章 道法之信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118章 同盟會?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409章 壽和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423章 下江南檄
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244章 逼宮成算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473章 何爲勢?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42章 鹹淳元年第44章 夜襲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254章 新任統制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70章 不拘一格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132章 李北洋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20章 火藥司第35章 泛舟西湖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115章 線索第132章 李北洋第85章 武舉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66章 鹹淳科舉第292章 聖公洞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383章 守護者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230章 行省制第115章 線索第171章 知罪認罪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220章 軍務院第146章 黃道婆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284章 東康坊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524章 混戰第363章 特區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505章 雙龍會第185章 狙擊手第458章 火攻第551章 領路人第95章 演福寺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359章 極刑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93章 傑瑞。波羅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154章 破局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25章 星星之火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59章 鮮味第52章 蕭天加盟第325章 無頭案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359章 極刑第472章 總結會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2章 道法之信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118章 同盟會?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409章 壽和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423章 下江南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