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小吃

常來 02小吃

林逸衣不知道那位年姑娘,是不是真的人品很好、真的安分守己,林逸衣只知道,在元長子元次子吃食一樣的情況下,元次子長的更好是事實。

元次子的輔食是年姑娘私下給的?還是下人們爲了巴結年姑娘給的?林逸衣不想過問。可有人在她的院子裡搞小動作違揹她的意思已經是事實。

可見多少人等着她死了,給未來的人讓道。

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明智’的下人所料,無論王妃的位置怎麼換,那位身在王爺身邊的第一侍女都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否則,那些人不敢把手伸到王妃這裡。

林逸衣入座,示意兩孩子也坐下。

沒有生母的元自冥小心謹慎的看母親一眼,拘謹的坐了一半,垂着頭,不敢說話。

元自浩見大哥坐下,也很恭敬的坐在大哥身邊,垂下頭,不言不語。

林逸衣的目光在元自浩身上略過,也不在意,見桌上多了幾道新鮮的菜色,目光頓時被吸引。

吃,是林逸衣畢生的追求,無論身處什麼地方,只要可以吃,都可以讓她精神十足。

林逸衣自顧的拿起筷子,帶着虔誠的恭敬,動今天第一道新菜色——一盤非常普通的香湯燉蘿蔔。

林逸衣白粉色的脣齒輕開,蘿蔔入口,下一刻,瞬間吐了出來,如果一個月來的菜色是魚雷,那麼今天的菜色就是深水炸彈!

蘿蔔本身的臭澀並沒有處理乾淨,入湯的骨頭在未出香時勾了芡粉調味,且還是直接下鍋,沒有勻調,讓蘿蔔入味時間過短,澀喂不除,口感降低。

蘿蔔確實是道上佳菜色,但能把蘿蔔處理到上國宴的大廚少之又少。

林逸衣棄了蘿蔔,改嘗最簡單的雞蛋爆蔥花,但下一秒,林逸衣重複了前面的動作,雞蛋裡的水分不足,鮮味完全沒有在爆炒後出來。

雞蛋爆蔥花,出的是大火中酥香的口感,蔥花如果爆的夠味,還能出肉質的鮮香,再與雞蛋的純鮮互調,便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菜。

身爲國際頂級大廚,林逸衣不敢說自己能把這一道小炒,炒的多出色,但至少她院裡的廚師只夠給她徒弟摘摘菜。

接下來是一道豆腐燉魚,非常經典又常吃的補鈣聖品,林逸衣只夾了一口,便知道大師傅放豆腐的時間早了,大廚用了果香沖淡魚本身的腥氣,但也掩蓋了魚的口感,有宣兵奪主之嫌。

可,比之前面的兩道菜要好的多,至少沒有凸顯食材本身的缺陷。

林逸衣吃了幾口,便與往常一樣,只選擇喝粥。

銀耳蓮子粥,雖然味道不是頂尖的入口香醇,順脾帖胃,可因爲熬的火候很足,米質上乘,所以是這一個月來林逸衣的主食。

林逸衣必須吃,只有養好身體能掌勺的時候,纔不用如此無奈。

聖國餐飲業不顯著,不是它落後、文明程度低,相反聖國有最璀璨的文明,最強大的軍隊,最野性的男子。

經過林逸衣一個月來的閱讀和理解,聖國尚文武,講無求。雖然聖國發展到今天已經十分人文化,開始注重修養自身、口腹之慾,但文武第一的追求沒有變。

就好比五千年的華國,無論時光怎麼更迭,刻在人們骨血裡的東西是根本。

聖國的餐飲文化起步非常晚,發展亦很慢。歷史上手藝傳承的產業,總是如此,即便是文明高度發展的二十一世紀也不例外,更何況是交流很少的封建時代。

林逸衣擦擦嘴角,看眼沒怎麼動筷子的元長子,瘦小的男孩垂着頭,大概只吃了幾口菜的樣子便不動了。

元自浩狹長有神的眼睛看着哥哥,見哥哥不吃,他也放下筷子,乖巧的不說話。

“不喜歡吃?”林逸衣問元自冥,這個孩子太瘦了,臉色蠟黃,眼神渾濁,是長期營養不良的重度表現,對處在成長期的孩子不好。

元自冥沒想到母親會跟他說話,嚇了一跳,渾濁的眼睛裡迸射出一道光彩,但片刻又自卑的隱去:“回……母妃,孩兒不餓。”元自冥說着,頭垂得更低,隱隱還有發抖的跡象。

元自浩見狀,頓時變的緊張,擔心的看大哥一眼,急忙垂下頭,不敢異動。

林逸衣知道,這是原主要打元長子的前奏,理由往往是‘上不得檯面’‘有辱王府威儀’什麼的,結果越打越卑微、越打越膽小。

林逸衣沒那麼有病,只是單純的覺得孩子總這麼不吃東西不好:“來人。”

元自冥抖的更厲害了。

春思上前一步。

“去向馬總管要些山楂和冰糖。”

“是。”

片刻,山楂和冰糖就到了,林逸衣安撫的看眼元自冥,淡淡一笑,彷彿在告訴他真的是山楂和冰糖不是鞭子。

元自冥蒼白的小臉恢復了些血色,如果此刻有人摸摸他的背會發現,他背後冰涼一片。

林逸衣對他們招招手,晶瑩剔透的指甲在晨光中與元自冥的臉色一樣散發着蒼白的微光:“跟我來。”

春思見狀,焦急的想說什麼,但在王妃的目光下,只好給王妃披了外衣,攙扶着王妃去了廚房。

廚房裡的下人嚇了一跳。

林逸衣沒有看任何人一眼,隨便點了一個廚子模樣的人開火,自己站在一邊吩咐。

冰糖葫蘆是華國耳熟能詳的小吃,可惜,時至今日,已經很少能吃到純正、味佳的冰糖葫蘆,更沒有人願意在冰糖葫蘆上放心思。

但林逸衣不一樣,她入門第一課便是冰糖葫蘆,足足做了半年才熬出師父要的口感和味道。

“冰糖入鍋,熱水過糖,大火烹煮,攪拌,不要停。”

偌大的廚房裡突然變得靜悄悄的,分工明確的一百多位廚子,現在除了聽着王妃一言一行在動的陳師傅,周圍的人奇蹟般的安靜着。

冰糖未化開時,必須在鍋裡不斷攪拌,讓每一滴化開的糖與水充分接觸,趁這段時間,林逸衣指使元自冥取了切板放在一旁,刷了油。

“把山渣洗好,去核,用筷子串起來,每根串三顆。”

林逸衣再看眼鍋裡的糖,讓陳師傅改爲中小火。

製作冰糖葫蘆時熬糖很重要,糖熬不好會翻砂。

林逸衣耐心的等待着,沒有理會春思搬來的板凳,目光一直注視着鍋中出香的糖色。

待鍋中的糖水呈現大水泡翻滾,糖中的水分充分釋放後,林逸衣立即吩咐起鍋。

把剛剛元自冥準備好的山楂串放入鍋中,滾糖,然後拍在切板上。

少頃,一串串色澤透亮、渾圓漂亮,冰晶如鑽美味香醇的冰糖葫蘆成型了。

林逸衣掰了一口凝固成冰晶的糖,放入口中,琉璃般的糖片入口即化,糖中活躍的甜香在味蕾上跳動,彷彿瞬間激活了天堂,讓清晨第一縷能力匯入體脈。

甜香再配上山楂的酸,酸甜入口的感覺,不用試,林逸衣也知道山楂中的山楂酸和糖中和會打開孩子的味蕾,激活孩子進食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