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荀伯之後

荀城與新絳隔汾水相望,距離不過三十里。西周時這裡有姬姓的荀國,到了春秋時代荀國因爲奉周天子之命討伐曲沃,被晉武公報復性地攻滅。晉滅荀國後,將荀國故地賜予大夫原黯,這就是晉國荀氏的由來。

開春以後,秦魏聯軍進駐荀城,作爲進攻新絳的前線陣地,但一直無法突破趙軍防線,此時秦魏有後撤之勢,又在荀城留兵斷後,以防不測。

新絳趙軍發現敵軍後撤後,穆夏立刻讓田賁帥前鋒三千先去追擊,他自己帶着兩萬大軍後行。途徑荀城時,本來只打算留下千餘人盯着此城,等追殲敵軍主力後再回頭攻克不遲,誰料趙軍旗號剛剛渡過汾水,隱隱約約望見遠處地平線上的城池時,卻見一隊人從荀城方向行來。

穆夏行軍以謹慎持重出名,見有人靠近,趙軍一部列陣以待,弓弩瞄準了那些人,騎兵則從側面繞了過去,將他們圍了起來。等那些人被押到近前自報姓名後,卻發現不是敵軍,而是荀城百姓。

百餘人的隊伍除了少數攜帶兵器的丁壯外,基本由老人、婦孺組成,他們牽着牛羊,擡着酒罈,誠惶誠恐地停到趙軍陣前,紛紛下拜稽首。其中一個穿戴大夫衣冠,頷下有長鬚的俊朗中年站出來拱手說道:“荀氏大夫與邑中父老、百姓共迎上卿之師。”

穆夏心中有疑,繼續站在車上,而讓董安於的兒子董白去與之交涉。

董白一問,又接過那人的印綬查看,來者的確是荀城的大夫荀瑁。

晉文公時期,荀氏的家主逝遨生庶子荀林父與荀首二人,分別獨立爲中行氏和知氏。故而荀氏、中行氏、知氏,實爲一家,不過荀氏大宗漸漸衰弱,反倒不如小宗混的好。誰料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六卿內戰中,中行氏和知氏相繼滅亡,反倒是荀氏僥倖逃過一劫,他們以大夫的身份繼續領有荀城,向魏氏納賦。

但荀瑁對魏氏並無忠心,他痛斥秦人爲外寇,對魏駒則一口一個“叛賊”,極力想要表明他是站在趙氏這邊的。

他對董白訴苦道:“去年的大災,荀城因爲靠近汾水,受災不算嚴重,還有點餘糧,但叛賊魏氏在城中橫徵暴斂,不僅強行徵糧,還命每戶都出一丁去轉運輜重,吾等早已不堪其苦,奈何秦寇勢大,故不敢反抗。今聞上卿發兵征討,叛賊狼狽西逃,我便帶着家兵驅逐守城叛賊,迎軍將前鋒入城,但那位田司馬說要繼續追擊敵軍,很快就走了……”

正說話間,穆夏派到前面的斥候也飛奔返回,說荀邑的確已經掛上了趙氏的旗號,而且城門大開。

這下子,事情的來龍去脈就清楚了,能少打一個城邑自然是件喜事,而且出此次追擊開了個好頭。

說明事情因果後,荀瑁又朝穆夏一拱手,笑道:“上卿之師抵達,邑民歡喜雀躍,下臣特備上牛酒若干來此相迎,以稍慰大軍征戰之苦。”說完便向後招了招手,牽牛、擡酒的百姓們將牛酒送了過來。

穆夏卻婉拒了:“大夫有心了,但********,吾等尚有軍務在身,若要犒勞,等將敵軍殺敗歸來之日,再與大夫暢飲何如?”

荀瑁一愣,他聽說這位趙氏軍將出身貧寒,只是個馬廄裡的牧童,誰想言談卻一點不像容貌那麼五大三粗。其實他巴巴地來送牛酒,擺出一副“攜壺漿以迎王師”的架勢,除了表明降服趙氏之意,也是怕趙軍進城後擾亂領地。穆夏卻對他心裡的小算盤故作不知,爲防有詐,還是讓幾百人跟着荀瑁去荀城駐守。

荀瑁知道自己的小算盤落空了,卻只能唯唯諾諾,心裡悲涼不已。

他們荀氏百年前如日中天,荀息的假途伐虢天下聞名,後來大宗人丁不旺,但兩個支系中行、知獨攬晉國大權,荀林父、荀偃、荀首、荀罃、荀吳,強卿輩出,趙魏韓也要仰其鼻息。可如今中行、知氏相繼覆滅,剩下荀氏獨木難支,只能像牆頭草一樣依附別人。

不過算起來,趙氏與知氏的較量還算堂堂正正,魏氏對知氏則有背叛滅族之仇,作爲知氏的親戚,如今叛魏歸趙,荀瑁內心也感到了一絲快意,在帶領趙軍去接收城池的路上,竟與趙氏校尉不停說笑。

若是他知道,趙無恤已經決定此戰之後,要在晉南建立河東郡,集小鄉邑聚爲縣,置縣令、司馬等流官,在這裡根深蒂固的大夫之家都要遷徙到邊郡去,不願意遷走的將被剝奪領地,荀瑁估計就笑不出來了。

……

在這個小插曲後,穆夏的大軍繼續向西開拔,而且還加快了行軍速度,因爲趙無恤對他說過,田賁是把鋒利的刀子,但也容易折斷,發揮好的時候能幹出雪夜下絳都的壯舉,發揮差的時候就像少樑一戰那樣,被人伏擊大敗。

河東本來是晉國最肥沃,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汾水沿岸尤甚,穆夏就是絳人,自然瞭解這裡的富庶。然而因天災人禍的緣故,塗道兩邊的田野,或一片雜草叢生,或是麥苗倒伏,只留下被人亂踩踐踏的痕跡,無人照看。道上行人稀少,偶有人跡也是避兵遷徙的流民,他們衣不蔽體,蓬頭垢面,見趙氏大軍路過,或神情呆滯地跪伏路邊,或遠遠地拔足逃走。

如此情形,今年以來穆夏看到太多太多了,這場大亂裡受苦的不止百姓,也有如荀瑁那樣的貴族大夫。

魏氏雖然學習趙氏,卻不敢大刀闊斧地改革制度,河東和趙氏各郡不同,在侯馬之盟後依然沿用過去的封建體系,魏氏儼然成了諸位大夫的主君,然而自魏曼多死後,河東大亂,各邑或陷於趙氏,或被秦魏聯軍霸佔,混得好的大夫如荀瑁還能保有領地,混得差的直接失去了一切,流亡在外,風餐露宿。

無論如何,這一戰之後,晉國貴族們最後的自留地也要打沒了。

由血統和出身決定地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到時候,哪怕是流傳數百年之久的貴族,也得對穆夏、田賁等出身卑微的趙氏官僚點頭哈腰。

所以這不僅是爲趙氏而戰,也是爲自己而戰。對士卒們也一樣,若不是爲了戰功和授田,穆夏身後的兩萬兵卒絕不會如此奮力地邁動雙腿,向前方快速行進。

但秦魏這次撤退顯然是有組織的,速度很快,趙軍連追了一天夜沒能把他追上,倒是一路的小邑不斷有人來歸降,穆夏一律讓董白所帥的後軍負責,避免減慢己方行軍速度。

到四月二日上午,當他們抵達翼邑時,前邊有斥候飛馬來報:“田司馬已在韓原追上敵軍……”

“韓原……”這是個熟悉的名字,穆夏打開地圖,找到了其位置。

韓城郊外的原野,距離此地不過二十里!

然而韓原距離大河也僅有二十里餘裡,倘若趙軍慢了一點,敵軍完全可能用大河東岸的船隻逃回河西……

“兩個時辰!”嗅到大戰氣息的穆夏一拳打在車欄上,篤定地說道:“只要田賁爲我爭取兩個時辰,大軍便能趕到韓原會戰!”

(~^~)

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110章 暴雨將至第672章 掃清門庭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79章 新絳南市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941章 他死了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91章 子產之政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701章 當國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44章 始作俑者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440章 靈鵲(下)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532章 深夜訪客番外13 秦皇紀(上)第564章 亦能絕之!番外7 羋月傳(上)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056章 西施(下)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602章 知瑤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807章 韓策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892章 過河卒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892章 過河卒第255章 募兵制第817章 河西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40章 碩鼠碩鼠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68章 少君魏姬第636章 中行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724章 張孟談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774章 搬山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439章 靈鵲(上)第347章 闞止第392章 忍第751章 反覆無常
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110章 暴雨將至第672章 掃清門庭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79章 新絳南市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941章 他死了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91章 子產之政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701章 當國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44章 始作俑者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440章 靈鵲(下)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532章 深夜訪客番外13 秦皇紀(上)第564章 亦能絕之!番外7 羋月傳(上)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056章 西施(下)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602章 知瑤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807章 韓策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892章 過河卒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892章 過河卒第255章 募兵制第817章 河西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40章 碩鼠碩鼠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68章 少君魏姬第636章 中行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724章 張孟談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774章 搬山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439章 靈鵲(上)第347章 闞止第392章 忍第751章 反覆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