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自謀生計(總093節)

1973年以後,每年有少數知青會被推薦去上工農兵大學,但這些人大都是知青中的佼佼者,各方面表現都是百裡挑一的。另有一些知青因有某種家庭背景,只憑一紙入伍通知書,便可瀟灑地向這塊貧瘠的土地揮手告別。更多的知青只能期盼每一次的市、縣招工,用盡一切辦法去爭取那爲數極少的返城指標。春來秋去,在低矮簡陋的知青宿舍裡,一批又一批的知青揹着行囊而來,然後,他們又都拿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本事,一個又一個地打上揹包離去,各奔前程了。而留在這個小山村裡的,只有他們用白灰刷寫在知青宿舍外牆上那“到廣闊天地中大有作爲”、“紮根農村一輩子”等豪言壯語。隨着歲月的流逝,往日熱鬧的知青宿舍已是人去屋空,只剩下了四周空蕩蕩的寂寥。

到了1978年冬天,知青宿舍泥牆上的標語已被歲月的風雨剝蝕成模模糊糊的字跡,而眼前彷彿還能浮現出知青們初來插隊時的音容笑貌。可在女知青宿舍裡,只留下了孤寂的陳素英一個人。她望着昔日同伴們那一張張空鋪,一種被同時代的人無端拋棄的感覺,讓她深感無助、寂寞和絕望,有時竟抱着枕頭失聲地痛哭起來。在男知青宿舍裡,也只剩下了畢勝利一個人了。他整天喝着當地土產的木薯水酒,常常醉得不知身在何處。

在一個異常寒冷的夜晚,陳素英和畢勝利一起吃晚飯,她陪着他喝酒,他陪着她瞎聊。而此刻,他倆的心裡都想着同一樣的事情,那就是何時才能返城與家人團聚。一番閒話說到傷心處,兩人便輕輕地哼唱起當時在插隊知青中流傳甚廣的那首《知青之歌》:

藍藍的天上,

白雲在飛翔,

美麗的揚子江畔是可愛的南京古城,

我的家鄉。

啊……

彩虹般的大橋,

直上雲霄,

橫斷了長江,

雄偉的鐘山腳下是我可愛的家鄉。

——————————

告別了媽媽,

再見吧家鄉,

金色的學生時代已轉入了青春史冊,

一去不復返。

啊……

未來的道路多麼艱難,

曲折又漫長,

生活的腳印深淺在偏僻的異鄉。

——————————

跟着太陽出,

伴着月亮歸,

沉重地修理地球是光榮神聖的天職,

我的命運。

啊……

用我的雙手繡紅了地球,

繡紅了宇宙,

幸福的明天相信吧一定會到來。

————————

告別了你呀,

親愛的姑娘,

揩乾了你的淚水,

洗掉心中憂愁、洗掉悲傷。

啊……

心中的人兒告別去遠方,

щшш☢ ttКan☢ ¢Ο

離開了家鄉,

愛情的星辰永遠放射光芒。

————————

寂寞的往情,

何處無知音,

昔日的友情而今各奔前程,

各自一方。

啊……

別離的情景歷歷在目,

怎能不傷心,

相逢奔向那自由之路。

那天晚上,只因爲害怕黑夜裡的孤獨,陳素英和畢勝利彼此相伴,相互傾訴着自己的心事,從而獲得心靈上的一絲撫慰。也不知什麼時候,兩人相擁而坐地睡着了。

醒來時,東方已露出了魚肚白……

“天亮了,”畢勝利揉揉雙眼,擡頭望向窗外,心裡似在琢磨着什麼,忽然對陳素英說道:“我想,……我們應該回城了。”

“好,今天就走!”陳素英回答得異常乾脆。

在兩人做出私自返城的決定時,往昔八年裡所有的理想、信念和誓言,竟在那一瞬間像玻璃瓶似地破碎了一地……

當年那場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開始於1968年毛主席的最高指示,而告終於1978年雲南知青“我要回家”的振臂吶喊。對陳素英和畢勝利那一代的青年們來說,可謂是“十年一夢醒,青春已不再”呀。實際上,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一個相當複雜的歷史現象,到了1979年形成了知青返城大浪潮,它的實際情況更爲錯綜複雜,也就是各種社會矛盾積聚後的一次總爆發。對此,國家領導人***曾經說過:“我們花了三百個億,買了三個不滿意。知青不滿意;家長不滿意;農民也不滿意。”

下鄉插隊多年之後,大批知青才得以返回城市,可眼下的生活又將是怎能樣的呢?陳素英和畢勝利雖然返回了南疆市,但他倆卻無法通過正常渠道找到一份正式工作,因而生活仍然沒有着落。回城兩年以來,陳素英爲了解決吃飯問題,到處去找臨時工的活兒幹。她既不怕吃苦,也不怕勞累,只求自己養活自己罷了。那真是一種做人擡不起頭、挺不起胸的艱難日子,這種受盡委屈的記憶讓她一輩子都刻骨銘心而無法忘卻。

整個上山下鄉運動,先後共有1700萬城市知識青年加入此行列。而1979年2月,當800多萬上山下鄉的知青大軍返回城市時,他們的就業問題便成爲亟待解決的燃眉之急。就在當月,**中央、國務院批轉第一個有關發展個體經濟的報告指出:“各地可根據市場需要,在取得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同意後,批准一些有正式戶口的閒散勞動力從事修理、服務和手工業者個體勞動。”儘管這項政策要真正落實尚有待時日,但對於只能靠自食其力的返城知青來說,則是時不我待的。爲了爭得吃飽飯的權力,畢勝利做出一個在當時並不合法的決定:上街頭擺攤修理自行車。這個選擇雖出於無奈之舉,但卻證明他是一個願意憑藉自己雙手而過活的有志者。

從陳素英和畢勝利一起下鄉插隊至今,整整八年過去了,他們終於回到了南疆市。彼此的相遇、相識和相知,讓那埋藏已久的愛情之火猛烈地燃燒在兩人的心頭。儘管他們兩手空空,一無所有,但已經沒有什麼障礙能夠將他倆分開了。1982年春節,已有三、四個月身孕的陳素英和畢勝利舉行了一個十分簡樸的婚禮。同年八月,陳素英生下兒子畢小寶。孩子需要奶粉和保姆,而這些都需要花錢,若只靠丈夫擺攤修車的那點收入,根本無法擺脫家裡貧困的窘境。恰逢此時,社會上允許人們當個體戶做生意。這真是一個從天而降的好消息!爲了更好地生存下去,陳素英在滿月不久後,便到和平菜市場申請辦理了一本臨時個體營業執照,擺攤賣起了豬肉,從此也成爲了一個自食其力的個體戶。在當年的知青中,有人上了大學,有人進了工廠,有人當了兵,絕大部分人都有了一份可爲之努力的事業。而對於返城知青陳素英來說,她深刻地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人,首先得活下去!如今她成爲一名個體戶,自食其力,能夠過上“日求三餐,夜得一宿”這樣低要求的生活,已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爲了這個三口之家,她樂意與丈夫一起同甘共苦,忍受着暫時的貧窮和困頓。她沒有更多的奢望,只求能多掙點錢,得以養家餬口。帶着這個簡單的夢想,他們每一天都在爲之而努力奮鬥,期待未來能過上好日子、好生活。這就是支撐她活下去的全部信念。

第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總301節)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總372節)第六章 天奪之魄 (總049節)第二十一章 獨當一面(總194節)第四十四章 舐犢之愛(總417節)第四十五章 研桑心計(總439節)第十三章 狐假虎威(總113節)第二十三章 攀龍附鳳(總215節)第五十章  如日中天(總491節)第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總303節)第十八章 搖身一變(總166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76節)第十六章 我心如秤(總139節)第五十一章 人事代謝(總499節)第十五章 紅情綠意(總127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53節)第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總297節)第二十八章 善自爲謀(總260節)第二十八章 善自爲謀(總262節)第十七章 化險爲夷(總150節)第六章 天奪之魄 (總045節)第二十三章 攀龍附鳳(總216節)第十二章 投機倒把(總099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72節)第三章 如兄如弟 (總024節)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總367節)第十五章 紅情綠意(總130節)第四十四章 舐犢之愛(總421節)第五十二章 如是我聞(總512節)第四十二章 豎起脊梁(總398節)第十一章 自謀生計(總089節)第十八章 搖身一變(總159節)第三十章  亢龍有悔(總277節)第四十二章 豎起脊梁(總402節)第十四章 重見天日(總123節)第四十三章 歲月如歌(總413節)第二十六章 暗香疏影(總235節)第二十四章 風生水起(總219節)第二十五章 棄文從商(總228節)第三十一章 東山再起(總281節)第十一章 自謀生計(總092節)第十二章 投機倒把(總098節)第三十二章 半路出家(總295節)第三十章  亢龍有悔(總276節)第二十九章 分道揚鑣(總266節)第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總308節)第三十一章 東山再起(總284節)第二十五章 棄文從商(總229節)第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總300節)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總369節)第三十九章 金蟬脫殼(總359節)第十三章 狐假虎威(總118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50節)第十八章 搖身一變(總169節)第四十八章 作法自斃(總465節)第二十六章 暗香疏影(總233節)第三十九章 金蟬脫殼(總365節)第二十三章 攀龍附鳳(總215節)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總373節)第十七章 化險爲夷(總150節)第十章 醍醐灌頂 (總080節)第二十章 淡水交情(總183節)第五十章  如日中天(總488節)第七章 鋃鐺入獄 (總060節)第二十四章 風生水起(總220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73節)第一章 名落孫山 (總008節)第五十二章 如是我聞(總518節)第二十五章 棄文從商(總226節)第二十二章 始亂終棄(總210節)第三十八章 暗度陳倉(總349節)第十七章 化險爲夷(總148節)第五十一章 人事代謝(總499節)第十六章 我心如秤(總133節)第五十一章 人事代謝(總505節)第三十章  亢龍有悔(總273節)第二十六章 暗香疏影(總240節)第四十七章 你死我活(總464節)第四十一章 金盆洗手(總387節)第四十五章 研桑心計(總429節)第四十四章 舐犢之愛(總420節)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總368節)第十二章 投機倒把(總102節)第二十二章 始亂終棄(總211節)第七章 鋃鐺入獄 (總058節)第二十二章 始亂終棄(總209節)第二十一章 獨當一面(總201節)第四十四章 舐犢之愛(總427節)第四十六章 沆瀣一氣(總449節)第四十五章 研桑心計(總433節)第四章 初發芙蓉 (總030節)第十二章 投機倒把(總097節)第十六章 我心如秤(總134節)第四十四章 舐犢之愛(總419節)第四十七章 你死我活(總464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80節)第十五章 紅情綠意(總128節)第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總299節)第十六章 我心如秤(總133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49節)
第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總301節)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總372節)第六章 天奪之魄 (總049節)第二十一章 獨當一面(總194節)第四十四章 舐犢之愛(總417節)第四十五章 研桑心計(總439節)第十三章 狐假虎威(總113節)第二十三章 攀龍附鳳(總215節)第五十章  如日中天(總491節)第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總303節)第十八章 搖身一變(總166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76節)第十六章 我心如秤(總139節)第五十一章 人事代謝(總499節)第十五章 紅情綠意(總127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53節)第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總297節)第二十八章 善自爲謀(總260節)第二十八章 善自爲謀(總262節)第十七章 化險爲夷(總150節)第六章 天奪之魄 (總045節)第二十三章 攀龍附鳳(總216節)第十二章 投機倒把(總099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72節)第三章 如兄如弟 (總024節)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總367節)第十五章 紅情綠意(總130節)第四十四章 舐犢之愛(總421節)第五十二章 如是我聞(總512節)第四十二章 豎起脊梁(總398節)第十一章 自謀生計(總089節)第十八章 搖身一變(總159節)第三十章  亢龍有悔(總277節)第四十二章 豎起脊梁(總402節)第十四章 重見天日(總123節)第四十三章 歲月如歌(總413節)第二十六章 暗香疏影(總235節)第二十四章 風生水起(總219節)第二十五章 棄文從商(總228節)第三十一章 東山再起(總281節)第十一章 自謀生計(總092節)第十二章 投機倒把(總098節)第三十二章 半路出家(總295節)第三十章  亢龍有悔(總276節)第二十九章 分道揚鑣(總266節)第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總308節)第三十一章 東山再起(總284節)第二十五章 棄文從商(總229節)第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總300節)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總369節)第三十九章 金蟬脫殼(總359節)第十三章 狐假虎威(總118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50節)第十八章 搖身一變(總169節)第四十八章 作法自斃(總465節)第二十六章 暗香疏影(總233節)第三十九章 金蟬脫殼(總365節)第二十三章 攀龍附鳳(總215節)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總373節)第十七章 化險爲夷(總150節)第十章 醍醐灌頂 (總080節)第二十章 淡水交情(總183節)第五十章  如日中天(總488節)第七章 鋃鐺入獄 (總060節)第二十四章 風生水起(總220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73節)第一章 名落孫山 (總008節)第五十二章 如是我聞(總518節)第二十五章 棄文從商(總226節)第二十二章 始亂終棄(總210節)第三十八章 暗度陳倉(總349節)第十七章 化險爲夷(總148節)第五十一章 人事代謝(總499節)第十六章 我心如秤(總133節)第五十一章 人事代謝(總505節)第三十章  亢龍有悔(總273節)第二十六章 暗香疏影(總240節)第四十七章 你死我活(總464節)第四十一章 金盆洗手(總387節)第四十五章 研桑心計(總429節)第四十四章 舐犢之愛(總420節)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總368節)第十二章 投機倒把(總102節)第二十二章 始亂終棄(總211節)第七章 鋃鐺入獄 (總058節)第二十二章 始亂終棄(總209節)第二十一章 獨當一面(總201節)第四十四章 舐犢之愛(總427節)第四十六章 沆瀣一氣(總449節)第四十五章 研桑心計(總433節)第四章 初發芙蓉 (總030節)第十二章 投機倒把(總097節)第十六章 我心如秤(總134節)第四十四章 舐犢之愛(總419節)第四十七章 你死我活(總464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80節)第十五章 紅情綠意(總128節)第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總299節)第十六章 我心如秤(總133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4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