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侵略

“沙哈國至庫曼司可,貢榜國王阿約斯到!”??…

進入六月以來。那些各個中華屬國的國王陸續來到京師,一是妮見自己新的宗主國,二是參加中華天朝開國大典。

沙哈王朝之尼泊爾國王庫曼司可、貢榜王朝緬甸國王阿蘭約斯,在這個屬國之中姍姍來遲,而當來到京師,這兩個國王迫不及待的懇請得到中華天朝皇帝陛下接見。

鳳樣回到京師沒有多久的張震,在皇宮之中接見了這兩個國王。

“大皇帝陛下,尼泊爾形勢發發可危,請大皇帝陛下及早出兵,拯救我國於水深火熱之中!”才一見到中國皇帝陛下,庫曼司可已經放聲

“英人數次入侵。幾個年來旦夕沒有停止,尼泊爾上下雖然同心協力,但卻國小力弱,前次雖然簽訂盟約,喪土失地,但英人猶不滿足,支持莫臥爾人數次大舉入侵!若中華天國再不發兵救援,只怕尼泊爾喪期不遠,從此尼泊爾再也不屬中華屬國矣!”

張震聽了微微點頭。英國人對整個亞洲的野心昭然若揭,恨不得把全部亞洲都變成自己的殖民地,又豈止一個小小的尼泊爾?

先是那個印度。記得曾經有這麼一句話:“大莫臥兒的無限權力被他的總督們打倒,總督們的權力被馬拉特人打倒,馬拉特人的權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這樣混戰的時候,不列顛人闖了進來,把所有的人都征服了。”

英國人的運氣也實在是太好了:萄萄牙人、荷蘭人這些殖民印度的先驅正撞上強勢的莫臥兒帝國雙方一個在海上,一個在陸地,各逞擅場,誰都無法越雷池一步;輪到英國人登場的時候,莫臥兒帝國分崩離析。諸侯割據,由着東印度公司各個擊破。

763年英國解決法國勢力;80年第二次馬拉塔戰爭以英國勝利告終。

截止到80年底,東印度公司已經控制了除旁遮普和信德以外幾乎全部印度領土,下一步自然而然就該輪到喜馬拉雅國家了。

英國東印度公司以尼泊爾殺死英軍士兵爲由向尼泊爾宣戰,英尼戰爭爆發。之前發生過的尼錫戰爭後錫金南部的提斯塔河谷地兩側被尼泊爾和不丹兩國瓜分。現在東印度公司希望利用錫金割斷尼泊爾和不丹,從東面包圍尼泊爾,於走向錫金提供了一批軍火,公司官員斯考特向錫金國王楚格普德保證公司將支持錫金收復被尼泊爾侵佔的土地,並在未來的英尼條約中保護錫金的獨立。楚格普德極其爽快地與英國人結成同盟,承諾英國人錫金將在山地攻擊尼泊爾,並主動提出幫助英國人開闢通往拉薩的通道。

英尼戰爭打了十七個月,缺乏縱深、背靠喜馬拉雅山三面受敵的尼泊爾無法通過遊擊

戰取勝。英軍推進到距離加德滿都只有三天路程的地方,尼泊爾國王使出故技,與敵人簽訂城下之盟,這就是英尼索果裡條約。條約中與錫金相關的條款規定:

尼泊爾侵佔的錫金領土全部永久地割讓給東印度公司,尼泊爾與錫金之間有任何爭議時由東印度公司仲裁併遵守其決定。

錫金爲了收回失地而參戰,戰後其土地卻歸了東印度公司,

但是隨後錫金自己內部出了問題,普提亞和雷布查兩族貴胄圍繞政權展開的爭鬥,並且爭端全面激化,以滕伊克門楚爲首的普提亞貴族在老國王楚格普德默許下屠殺了國王的雷布查族舅舅當時擔任首相的昌塹克博萊克全家,他的侄兒克拉特格魯普率八百多雷布查人逃往尼泊爾避禍,與廓爾咯武士不斷襲擾錫金邊境。

錫金不勝其擾。遵循提塔利亞條約要求東印度公司干預,制止尼泊爾援助克拉特。公

司向尼泊爾政府提出這一要求,同時希望錫金善待本國的雷布查人以避免進一步的衝突。在得到國王寬恕後這批逃亡的雷布查人回到錫金,但很快又遭到當權的普提亞貴族的迫害,於是再次流亡尼泊爾。這一回逃亡者更多。而且都對故國放棄了希望,變本加厲地頻繁攻擊錫金邊境,成爲錫金始終無法解決的一塊心病。

錫金又因這股叛軍向東印度公司求援,這次英國人心裡另有算盤:他們看中了尼錫邊境上的一個不滿百人的小山村??大吉嶺。

大吉嶺的藏文意思是“霹靂之地”海拔約二千米,是連接尼泊爾和錫金的要道,也有山路通往孟加拉。如果打通從錫金的大吉嶺到藏邊的亞東之間的通道。東印度公司即可把貨物從加爾各答一路暢通無阻地輸入西藏而無須經過轉口貿易。

於是英國再度開始向尼泊爾用兵,當然這次不是英國人直接出面,而是派了他們所殖民的印度比出兵攻擊尼泊爾,英國人要做的僅僅是提供軍火以及情月

對於中國而言。如何保住尼泊爾和錫金,將會直接牽扯到未來的邊境問題,制止英國人在亞洲無限制的發展。

現在尼泊爾人自己送上門來了,這對張震來說是一今天大的機會。

那些勇猛並且能吃苦耐勞的廓爾咯人看來是頂不住了,不然國王不會千里迢迢的來到中國請求得到援助。

“我們會干涉這個問題的對於忠誠於我們的屬國我們絕對不會坐視滅亡”。張震在那沉吟一會,說道:“我們會先和英國人交涉,讓他們停止對尼泊爾的騷擾,如果我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的話那麼我們會考慮用別的方式解決

庫曼司可欣喜若狂。中國皇帝這是給了自己一個明確承諾,必要的時候,中國也會訴諸於武力來解決尼泊爾問題。

在來的時候自己已經聽說過了中國軍隊在上海打敗了英法聯軍,這讓庫曼司可心中對中國軍隊抱有了莫大希望。

但是庫曼司可不會想到,張震絕對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把自己的政府牽連到一場無邊五境的戰爭之中,專注於國內發展比任何事情都要重

至於如何解決尼泊爾的問題,張震心裡已經有了計較

“阿蘭約斯國王,你如此匆忙的到來又有什麼事情?”安撫好了尼泊爾國王,張震的目光又投到了緬甸國王身上。

阿蘭約斯國王恭恭敬敬的行了個禮:“陛下,就和庫曼司可國王一樣,我的國家也同樣正在英國人的侵略,他們的軍隊佔領着我們的國土,他們的士兵欺凌着我們的人民,他們的官員正在那裡肆無忌憚的掠奪着我們的財富。陛下。我的國家正在一點一點的被毀滅,如果中華天朝再不幫助我們,您也許同樣會失去一個屬國。

張震心裡冷笑了下。現在想起中華天朝了嗎?

自己對緬甸這個國家,可從來也都沒有什麼好感。對於中國邊境城鎮的侵略。在緬甸強盛時期那可一刻也都沒有停止過。

尤其是邊境之雲南百姓,更是在緬甸侵略之下苦不堪言。

戰爭給雲南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苦難首先,廣大無辜的居民,慘遭緬軍的屠殺。江頭城居民的遭遇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萬曆十一年緬軍“分道入寇,傷殘數郡,蹂嗬一方”留下一片“白骨青磷。”以致數年以後,人猶切齒。

緬甸最強盛之時。幾乎將遢羅滅國,當初可沒有見到緬甸國王要求中華天朝幫助什麼的。怎麼一到現在就擺出了這個嘴臉?

張震也不明說。同樣好言安撫幾句,只讓部下把兩個國王送到館舍之中休息,自己在那想了一會,讓人把李世賢叫了進來。

先把尼泊爾和緬甸情況大致說了一遍,問道:“目前情況就是這樣。你認爲應當如何處置?”

“要想援助此二國。必再度與英夾交惡”。李世賢在那微微沉吟一會,說道:“大帥曾經說過眼下我們主要注意力應當放在國內建設之上,與洋夷再度大打出手似乎不太明智,況且即便真的打了,我軍也無必勝把握。我聽大帥話裡意思,似乎也不太想打,而是另有別的解決辦法,不知職下猜的是否如此?

“不錯,我心裡的確有些別的想法張震點了點頭,也沒隱瞞自己內心真實想法:“我之所以要幫他們,不是爲了什麼天朝上國面子問題,而是要遏制英夷發展。英夷在咱們周邊發展的實在太快了,大量咱們之前屬國正在被其一點一點蠶食,再這樣下去,咱們的影響力會在周邊國家越來越弱,而英夷卻將佔據主導地位。

可是英國人非常聰明而且敢於冒險那,英國人自從踏上亞洲之後,縱觀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看到遠在倫敦的英國政府要比英印政府謹慎,而坐鎮加爾各答的英印政府又比其派駐在各地的殖民官員謹慎,正合了那句老話,天高皇帝遠。越是遠離指揮和制約,英國官員往往表現得越是富於冒險精神。

有個東印度公司駐大吉嶺專員喬治坎貝爾,就是這樣典型代表。這個專員居然能夠迫使錫金首相辭職,然後又竟然給錫金國王發放年薪。世賢,這點很值得咱們學習那。

咱們的屬國正在一個一個變成英國的殖民地,再不動手的話,咱們時間上就遠遠落後了,而下面英國人的目標必然落到西藏。

如果沒有喜馬拉雅山這一屏障,以及當時地緣政治的牽制,以西藏當時的封閉落後程度。勢必早已淪爲英國的殖民地。

有個奇怪現象。西藏本是咱們版圖,現在居然處於英國與俄國中亞大博弈的最後一環。是一個脆弱的平衡點。這就好像同一時期英法在東南亞以遢羅爲彼此間的緩衝:遣羅西面的緬甸和南面的馬來亞屬英國勢力範圍,東北面的印度支那屬法國勢力範圍,遢羅作爲該地區唯一的獨立國家倖免於難。

在西藏問題上,英俄“臺免克接衝突,因此其同承認當初滿清政府對西藏的宗有貼“但私了竭力拓展對拉薩噶廈政府的影響力。

比如隆吐山個於西藏熱日宗,錫金國王因廓爾咯人入侵而避禍於此。達賴喇嘛將此地臨時賜給他使用,後來又負五許他每年在此地居住、放牧。錫金國王自己承認這是西藏領土,西藏政府在此駐軍徵稅,只是讓他使用這片土地而已。但英國人一定要堅持它是錫金領土,因爲這樣纔有挑起衝突的藉口,諸如此類事情多的很那!”

李世贊在那聽的非常仔細,張震緩緩說道:“現在莫臥爾境內正在發生大起義,英國人正在忙着鎮壓,所有暫時放緩了對尼泊爾、緬甸等國的戰爭,而這等於給了我們一個最好的機會!我將召見英國公使普魯斯。通過他來當咱們和東印度公司之間的聯繫人,我的想法其實也非常簡單,利用尼泊爾與錫金之間的矛盾。拖住英國人,讓尼泊爾得到暫時喘息。

至於緬甸,我想滅掉這個國家!”

李世賢嚇了一跳,忽然明白了大帥爲什麼要召見自己,並且和自己說了這一些話,看來大帥準備啓用自己征服緬甸了。

“和英國人一起聯手,滅掉緬甸,然後趁着這個機會,逐漸恢復我們在這些地方的影響”。張震眼神有些冷酷,顯得不緊不慢:

“我相信在這個時候,英國人願意和我們一起瓜分緬甸,但是我需要一個將軍,既能完成這一作戰任務,又能在未來駐紮時候協調好和英國人的關係,同時,還要肩負起在我剛纔說過的,把咱們的影響力輻射到附近國家。培養我們自己的勢力,然後,一點一點的把英國人從這裡趕出去,最終達到我們完全控制的目的”。

李世賢微微點了點頭,這項任務的難度不是在如何作戰,如果和英國人聯手的話,以緬甸的實力來說根本無從抵擋?

最難的就是在那站穩腳跟之後,接下來的一連串動作應該如何去

對於滅亡緬甸,張震並不覺得有什麼內疚的地方,戰爭,根本沒有什麼正義或者非正義之分,歷史往往便是如此含糊不清,東南亞諸國史便是如此一部互相征戰的歷史。

泰國被緬甸侵略的亡國了,可是泰國同樣侵略比他弱小的老撾和束埔塞;曾經長期在東南亞強橫不可一世的緬甸王國,在大英帝國的槍炮聲中轟然倒臺,

現在自己不過定想把那裡的主人,換成自己而已。

“我給你兩萬人馬,你率領着秘密潛伏於雲南之地,我兵進剿緬甸。現在廣集兵糧,期以秋冬大舉,自必勢如破竹。”

張震把自己的計發合盤托出:“這次免不愕你要做回惡人,一旦攻破緬甸之後,以下一些事情務必都要辦到”其一,必將緬甸全部征服。打下首都阿瓦。其二,必戮其逆酋,將緬甸那些有影響的王室成員斬殺。其三,必將緬甸軍政要員全部清除。其四,消滅緬甸,與英人瓜分,使統一的緬甸從此消失。其五,決不接受投降。其六,這些事情必須和將來的英國統兵將領一齊商議之後,纔可以重點進行”。

看到李世要頻頻點頭,張震稍稍放下了心。

沒有什麼可以羞愧的,自己即便不這麼做英國人也一定會這麼做的。!82年月,英緬軍隊在卡恰爾附近發生了直接衝突。經過緊張的策劃和準備,英國以緬甸軍隊侵入孟加拉威脅英屬印度的安全爲藉口。於3月3日發動了第一次侵緬戰爭。826年2月英軍佔領蒲甘。2月2口日,英緬在緬甸首都阿瓦附近的延達波簽訂了《延達波條約》。其主要內容是:緬甸向英國支付一千萬萬盧比賠款;承認曼尼坡、卡恰爾和賈因提亞爲英國領地;將丹那沙林、阿薩姆和阿拉幹割讓給英國;同意英國向緬甸首都派駐一名駐紮官。

年7月和8月,吳屋下令逮捕了兩名犯有殺人罪的英國船長謝潑德和劉易斯,令其繳納鉅額罰金。英國認爲所控罪名毫無根據,指責緬甸公開詆譭英國的名譽,並以這一事件爲藉口。發動了第二次侵緬戰爭。

兩次戰爭已經沉重打擊到了緬甸。緬甸全部淪爲英國殖民地不過是早晚的事情,印度大起義給了緬甸喘息機會,同樣,也給了中國一次最好的機會。

和英國人聯手?這在之前有些不可思議小但是張震相信英國人一定會答應的,現在正被印度起義法的焦頭爛額的英國人也同樣需要幫助。

適當的讓步,這對於中英雙方來說都是好事。

現在,唯一要考慮的,就是李世賢能不能達到自己的要求,戰爭不是全部。戰爭之後面臨的一切問題,纔是自己的愛將最需要解決的

第170章 兩路分兵大舉“進攻”第230章 “天用國大起義!!”第383章 宮廷風雲第96章 “寧殉國,不恥辱!!”第428章 滿人整頓政務局. .第253章 張震的真正目的第184章 安義血戰第141章 利益第135章 當鋪、玉白菜.第413章 契約第315章 錢莊第374章 聯手第202章 十三太保?!第193章 風暴第569章 登陸英國第169章 屍體去了哪裡??第416章 帝制第15章 有了屬於自己的武器!第310章 “鐵路以及電報”第196章 “莫黑的婚禮”第278章 神秘來客第41章 終於知道自己是誰了第227章 選擇......第84章 講道理?第27章 向榮第227章 選擇......第118章 大丈夫功成名就,就在今朝第149章 勝敗第366章 約尼牧師......第414章 殺無赦!!!第106章 女兵第576章 突擊(下)第286章 “大帥來信”第218章 人性、獸性......第555章 世界危機來臨第195章 百戰軍和衛奉軍第388章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27章 向榮第419章 大戰第308章 內軍外軍第314章 銀行第283章 蜀地第275章 抄底歐洲第133章 符騰堡皇家兵工廠第382章 還我河山!!第179章 新兵老兵第361章 水軍出擊!第482章 君臨朝鮮第374章 聯手第109章 “初見李鴻章”第378章 千秋功過誰人說!第394章 僧格林沁第361章 水軍出擊!第447章 硫球第178章 送行第4章 出去了能去哪??第118章 大丈夫功成名就,就在今朝第164章 廣告效應第284章 挺進四川第68章 簽了一份合同!第311章 “新任領事”第248章 “中華文明大史”第123章 拜訪肅順第24章 這樣遇到石達開!!第194章 風暴第206章 百戰諸將(上)第222章 安慶決戰(中)第189章 “招降”第459章 新希望之土佐第307章 百姓、學童......第423章 最後一日......第397章 騎兵第395章 兩個地方的改革第457章 動盪的土佐藩第320章 “忠王天王”第197章 “綁架”第84章 講道理?第386章 馬斯南路之戰第332章 水師大戰!!第251章 帥營第334章 “矛盾”(上)第300章 石人第396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26章 莫黑第四百六十四章第42章 自己的家??第376章 “血戰蘇州”第94章 策反第317章 剜肉戰術第568章 法國式的投降第101章 信仰第28章 撈到了一件黃馬褂第390章 政變(上)第502章 聖彼得堡血腥十一第441章 侵略第405章 以血還血!!第423章 最後一日......第499章 四國北京神聖同第299章 “鐵路建設”第158章 張震!!
第170章 兩路分兵大舉“進攻”第230章 “天用國大起義!!”第383章 宮廷風雲第96章 “寧殉國,不恥辱!!”第428章 滿人整頓政務局. .第253章 張震的真正目的第184章 安義血戰第141章 利益第135章 當鋪、玉白菜.第413章 契約第315章 錢莊第374章 聯手第202章 十三太保?!第193章 風暴第569章 登陸英國第169章 屍體去了哪裡??第416章 帝制第15章 有了屬於自己的武器!第310章 “鐵路以及電報”第196章 “莫黑的婚禮”第278章 神秘來客第41章 終於知道自己是誰了第227章 選擇......第84章 講道理?第27章 向榮第227章 選擇......第118章 大丈夫功成名就,就在今朝第149章 勝敗第366章 約尼牧師......第414章 殺無赦!!!第106章 女兵第576章 突擊(下)第286章 “大帥來信”第218章 人性、獸性......第555章 世界危機來臨第195章 百戰軍和衛奉軍第388章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27章 向榮第419章 大戰第308章 內軍外軍第314章 銀行第283章 蜀地第275章 抄底歐洲第133章 符騰堡皇家兵工廠第382章 還我河山!!第179章 新兵老兵第361章 水軍出擊!第482章 君臨朝鮮第374章 聯手第109章 “初見李鴻章”第378章 千秋功過誰人說!第394章 僧格林沁第361章 水軍出擊!第447章 硫球第178章 送行第4章 出去了能去哪??第118章 大丈夫功成名就,就在今朝第164章 廣告效應第284章 挺進四川第68章 簽了一份合同!第311章 “新任領事”第248章 “中華文明大史”第123章 拜訪肅順第24章 這樣遇到石達開!!第194章 風暴第206章 百戰諸將(上)第222章 安慶決戰(中)第189章 “招降”第459章 新希望之土佐第307章 百姓、學童......第423章 最後一日......第397章 騎兵第395章 兩個地方的改革第457章 動盪的土佐藩第320章 “忠王天王”第197章 “綁架”第84章 講道理?第386章 馬斯南路之戰第332章 水師大戰!!第251章 帥營第334章 “矛盾”(上)第300章 石人第396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26章 莫黑第四百六十四章第42章 自己的家??第376章 “血戰蘇州”第94章 策反第317章 剜肉戰術第568章 法國式的投降第101章 信仰第28章 撈到了一件黃馬褂第390章 政變(上)第502章 聖彼得堡血腥十一第441章 侵略第405章 以血還血!!第423章 最後一日......第499章 四國北京神聖同第299章 “鐵路建設”第158章 張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