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滅東胡(上)

一衆大臣發出一陣歡呼聲,這是發自內心的歡呼。

在歷史上,東胡的國力與匈奴不相上下,甚至兩度超過了匈奴。那是因爲匈奴兩次敗於華夏之手,一次是敗於趙武靈王之手,另一次是敗於蒙恬之手。導致國力下降。

自從匈奴出了一個偉大的單于冒頓之後,四分五裂的匈奴給統一了。實力大漲。而東胡卻給冒頓擊敗,奪了千里肥美的草地,百姓死,傷無數,更重要的是信心大受打擊。自此以後,東胡日漸沒落。

數十年來,匈奴雖然沒有對東胡大舉用兵小規模的衝突卻是不斷。雖是規模不大,東胡仍是失敗多,勝仗少。久而久之。東胡養成了談匈奴色變的習慣。

更別說,這次匈奴的進軍極其兇猛。一路勢如破竹,東胡死傷慘重。血流成河,屍積如山。早就給匈奴嚇破了膽。

東胡君臣早就把漢軍當作了救星,日日盼,時時盼,盼望漢軍早點到來。如今,漢軍已經渡過了饒樂水。離他們很近了,由不得他們不欣喜若狂。

東胡王就象好客的主人。帶上厚禮,數量極大的招皮、人蔘,在羣臣的簇擁下,騎着駿馬,歡天喜地前去迎接漢軍。

“大王,見了漢軍,我們不能說實話。”

“我們傷亡慘重,一定不能說。”

“我們要說,匈奴給我們殺得大敗。”

雖是窮途末路,也不能掉了身價。

君臣一邊走,一邊商議,一臉的喜悅之色,彷彿過年似的。他們卻不知道,他們這是自投羅網。

熾聯

“隆隆!”

漢軍排着整齊的隊形,隆隆開進,濺起大片大片的煙塵。

周陽騎在追風駒上,臉帶笑容:“你們說,東胡王知道我們渡過饒樂水,他會怎麼做?”

“依我看,東胡王一定很歡喜。”李廣的快嘴出了名的。大聲調笑:“我們可是他的救星!”

“我也這麼看!”公孫賀補充一句。

“衛青,你以爲呢?”周陽看着一直沒有說話的衛青。

“稟大帥,末將以爲,東胡王會來迎接我們。”衛青微一沉吟。

“迎接我們?”李廣有些不信。

“稟大帥,東胡王前來迎接口”趙破奴疾馳而來,大聲向周陽稟報。

“衛將軍,了得!”李產第一個讚揚起來。

衛青很少說話,可以說沉默寡言,卻是料事如神,這又給他料中了。李廣他們不得不服。

“偶一猜中,不敢當飛將軍稱讚。”衛青一如既往的謙遜。

“走,看看東胡王嚇成什麼樣兒了?”李廣對膽小的東胡王大感興趣。

不僅他感興趣,對東胡王,誰個不感興趣呢?巴不得馬上去把東胡王歡賞一通。

“不!”周陽揮手阻止他們:“紮營。準備擺酒席。”

“酒席?”李廣直翻白眼:“大帥,何必如此呢?東胡王如此膽之人,他配大帥爲他擺酒席嗎?”

軍人佩服的是有血性的硬漢子。於東胡王這等膽小之人,是打心裡瞧不起。不僅李廣如此想,就是公孫賀他們也是這般想,齊聲附和:“他不配!”

“來而不往,非禮矣!”周陽竟然掉起了書袋;“東胡王好心好意前來迎接我們,我們怎能失禮呢?”

“這個”李廣他們很難認同這話。“飛將軍,你們沒有明白大帥的意思。”張闢疆緩緩開口,笑呵呵的道:“這是宴無好宴。”

“鴻門宴?”李廣他們恍然大悟。齊聲叫好。

“什麼鴻門宴?說得真難聽!”周陽臉一肅,非常認真的道:“這叫胡漢一家親!”

“胡漢一家親?哈哈!”李廣他們細一品味,不由得指着周陽大笑起來。明明是要打東胡王的主意。還給周陽說得週週正正,好象東胡和漢朝是親兄弟似的。

軍令一傳下,漢軍開始紮營。漢軍的動作很是迅捷,沒多大功夫。一座堅若鐵桶似的營盤就出現在曠野之中。

營中旗幟飄揚,氣象森嚴,殺氣騰騰,讓人心生敬畏之心。

熾聯

東胡王率領羣臣,做着美夢。喜滋滋的前來。遠遠望見漢軍的營盤。一拉馬繮,停了下來,仔細觀察起來。

同樣是營盤,漢軍這營盤才叫營盤嘛,跟鐵桶似的,旗幟飄揚,氣象森嚴,一派肅殺之氣。營中的帳幕。橫成行,豎成列,秩序井然。道路暢通,一處受攻,立即就可以馳援。

東胡的營地與漢軍的營盤比起來,根本就沒法比,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東胡君臣,原本喜滋滋的心情,一下子變得沉重了起來。

“嘖嘖!”

東胡王的大嘴裡發出一陣讚歎聲:“怪不得周陽能打敗匈奴,不說別的,光這營盤就不一般,氣象森嚴。一派肅殺之氣,讓人一見就心悸!”

“是呀!”一衆大臣不斷附和起來。

“得得!”一陣急促的萍聲響起。

東胡君臣尋聲望去,只見一隊漢軍。約莫四五十人正疾馳而來。這隊漢軍人數雖然不多,卻是氣勢如虹,膘銳精悍,異於尋常兵士。

漢軍頭戴鐵兜鑑,身着新式盔甲,腰懸環首刀,身似鐵塔,威武不凡。雖只數十人,卻象數百上千人一般,那股銳氣不可阻擋。

東胡君臣看在眼裡,豔慕在心裡,暗想要是東胡有如此軍隊何

漢軍馳到近前,一拉馬繮,停了下來。漢軍的騎術精絕,說停就停。沒有什麼多餘的動作,就是自小生長在馬背上的東胡也是不得不叫好。

爲首的漢軍摘下鐵兜鑑,露出腦袋,正是趙破奴,衝東胡王一抱拳道:“見過大王!”

“免了!”東胡王一揮肥手。大馬金刀的道。趙破奴執禮極恭,東胡王很是享受,挺挺胸,鼻起頭。完全沒有求援的意思,很象個勝利者。

“大帥聽聞大王前來,無比榮幸,特立下營寨,備上水酒,敬請大王光臨。”趙破奴提高嗓門,聲音很大:“大帥在營門恭迎大王!”

“呵呵!”東胡王一張大嘴立時裂到耳根了。

東胡如今處在亡國邊緣,有求於漢朝。周陽率軍前來。完全可以端架子,漫天要價。

可是,周陽沒那麼做,而是專門爲東胡王紮營,備水酒,這是盛情款待,要他不歡喜都不行。

不僅東胡王歡喜無限,就是一衆大臣。哪個不是歡喜得眼裡直冒星星?

這可是無比榮幸呀!“不敢當!不敢當!”東胡王一張大嘴哪裡合得攏:“有勞將軍帶路!”

“大王,請!”趙破奴躬身施禮。極是真誠,好象個好客的主人似的。一拉馬頭,轉過身,帶着漢軍。在前面領路。

“呵呵!”東胡王意外被周陽隆遇。大是滿意,張着嘴直樂呵,打馬跟上。

一衆大臣皆是短視之人,以爲這是周陽真心款待他們,無不是興奮莫銘,做着當一回座上佳賓的美夢,打馬跟了上來。

“敢問將軍,大帥還有吩咐麼?”東胡王緊跟在趙破奴身邊,口問起來。

“大王言重了,大帥哪敢對大王言吩咐。”趙破奴一臉的笑容,親切之極,好象見到親人似的:“大帥說了。對大王是恭迎。”

“恭迎?”東胡王對漢語還是懂的不少,一聽這話,歡喜難言,仰首向天,大笑不已:“哈哈!哈哈!”

陣陣暢笑聲傳得遠遠的,道出了他的好心情。

“哈哈!”一衆大臣跟着歡笑不已。

趙破奴把一衆君臣的歡喜樣兒看在眼裡,暗中搖頭:“等會有你們哭的!”

東胡君臣帶着十二分的歡愉心情,來到漢軍營前。

遠遠就看見一隊人站在營門口。不用想也知道,必然是周陽他們前來迎接。漢軍現在是客軍,按理,應該是東胡給他們禮遇纔對。可是。漢軍不愧是從“禮儀之邦”來的。如此懂禮,周陽親自出營相迎,這是何等的榮耀。

接照東胡王的設想,周陽不至於對他失禮,但也不可能出營相迎,頂多在帳外相迎就不錯了。沒想到。趙破奴沒有說假話,周陽竟然真的出營相迎了,這份禮遇可就大了。

東胡王心裡早就樂開了花,忙翻身下馬,整理好衣衫,大步上前。

他的身軀肥大,走起路來蹬蹬作響,彷彿一座肉山在移動,很是煞風景。偏偏他還張着大嘴直樂呵,人未到,一股羊腔味倒是先倒了。

“羊腹味如此之濃,怎麼沒把匈奴給薰死?”李廣忍不住嘀咕一句。

“葉哧!”公孫賀他們差點笑翻在地上。此時此刻,不能失儀,不能發笑,只能強忍着,個個憋得一臉通紅。

“見過大王!”周陽上前一步。搶在頭裡,向東胡王施禮。

周陽不容東胡王先施市,而是搶在頭裡。這說明周陽對他這個大王太好了。東胡王大是受用,挺挺胸。笑呵呵的還禮:“見過大帥!大帥親自出營相迎,哪敢當呀!”

脫毛的鳳凰不如雞,東胡危亡之際。不得不向漢朝求援,無異於脫毛的鳳凰,本應不爲人重視,周陽卻是恭謹有禮,這讓東胡王受寵若驚。歡喜得真想放聲高歌一曲。

周陽的演技非常棒,臉上的笑容疊了一層又一層,好象見到至親之人似的,笑道:“大王說哪裡去了。周陽迎接你,不是正當麼?”

“呵呵!”東胡王伸出肥手。緊握着周陽的右手,不住拍着,激動的連話都說不出來了,眼淚不住滾動。要不是強忍着,肯定是滾了出來。

這也難怪,亡國之君是最爲人瞧不起的。東胡雖然沒有亡若是漢朝不出兵,那是早晚間事。東胡王一直擔心,萬一漢軍到了東胡,若有異心,那該如何是好?

如今看來,他的擔心是多餘的,要不然,周陽會如此並匕遇他麼?由不得他不激動。

“哎呀。仙長在在這裡?見過仙長!”東胡王突然看見張闢疆,好象見到親人似的,放開周陽,衝張闢疆快步過去,抱拳施禮,身子彎成了九十度,竟然對張闢疆極是恭敬。

“他們見過?”周陽大是詫異。

“要不是仙長要我向大漢求援,哪有今日之援軍吶!”東胡王一副感慨萬端的樣兒。

周陽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都是張闢疆上下其手,促成這次出兵。東胡求援,事先沒有一點徵兆,周陽一直在奇怪,東胡怎麼會突然向漢朝求援。

漢朝要收東胡之地,趁這時節出兵是最合適的,代價最張闢疆老謀深算,這是一條上上之策。

只是,他的口風也太緊了,竟然絲毫不露。其實,張闢馨不願邀功罷了。

“那是大王英明!”張闢疆忙回施。身子彎成了九十度,極是恭敬。

禮節是什麼?務虛用的。先給夠虛的,再要實的,何必

東胡君臣與一衆將軍見過禮後。周陽邀請東胡王進營。東胡王心裡正歡着呢,拉着周陽,兩人並肩入營。

從營門到帥帳,站着兩隊頂盔貫甲的漢軍,個個站得筆直,身形挺拔,好似一把出鞘的利劍。這些漢軍身材高大,膘悍異常,一瞧便知,這是精銳中的精銳。

“刷!”

漢軍拔出環首刀,舉在面前。日光下,環光,閃亮耀眼。奪人目睛。

東胡君臣看在眼裡,驚在心頭,這是何等的精銳。東胡作爲曾經強盛的遊牧民族,國中並不乏好手,真要比起動作,不見得比漢軍差。可是,漢軍除了動作整齊有力外,還有一身盔甲,這無形中增長了他們的氣勢。說到盔甲,遠非東胡所能比的,由不得他們不驚訝。

“大王,請”。

“大帥,請!”

兩人肩並肩,從刀叢中走過。東胡王膽子並不大,眼睛時不時就要瞄着漢軍,好象漢軍隨時會砍下他的脖子似的。

那些大臣就更不用說了,個個膽氣勢頓矮,適才因禮遇隆重而大好的心情蕩然無存。他們行走在刀叢中,好象在佔刀山似的,膽顫心驚。

把東胡君臣的反應看在眼裡。李廣他們暗中讚歎不已,周陽這招真是厲害,讓東胡君臣親身領教了天堂與地獄的差別,等會說起事來,就會事半功倍。

在周陽的熱情邀請下,東胡王進了帥帳。只見遇帳中擺滿了短案矮几,矮几上鋪着軟席,看來周陽爲了迎接他,沒少下功夫,行走刀叢中的驚心稍卻。

進了帥帳,周陽請東胡王入座,吩咐兵士送上茶水。

茶,對於東胡來說,那是生活必須品,一天也離不了。茶葉對吃牛羊肉的遊牧民族極其重要,因爲茶葉含有鞭酸,可以解油膩。可是。東胡並不產茶,要靠和漢朝貿易獲得。

東胡王天天喝漢朝的茶葉,卻沒有喝過如此上等好茶,茶香四溢,誘得他直流口水,端起茶盅猛喝。

飲茶要品,要慢慢的喝。

東胡君臣卻是一陣牛飲,好象渴牛奔泉似的,李廣他們暗中腹誹,不住搖頭。

飲完茶,周陽口問一陣軍情。對於軍情,東胡王就半真半假。明明傷亡慘重,血流成河,他卻說成傷亡不大。明明他畏匈奴如虎,卻給他說成爲了保存實力,不得不撤退。

李廣快嘴,當場就問他,既然東胡損失不大,東胡爲何向漢朝求援?

東胡王竟然能圓謊二振振有詞的說什麼,匈奴是大漢的敵人,東胡豈能不向大漢求援?

眼下的軍情,周陽瞭若指掌小也不揭穿,任由東胡王信口胡縐。

看看談得差不多了,周陽下令。要兵士送上酒席,要與東胡羣臣盡歡。

漢朝的美食,東胡君臣早有耳聞,據說花樣百出,佳餚誘人,醇酒飄香,遠非東胡的烤羊肉所能比。一聽說上席二字,他們的口水就順着嘴角流了出來。

果然沒有讓們們失望,兵士送上酒席,香味遠遠就飄了來,誘得他們直吞口水。

這是行軍途中,不可能有什麼美味佳餚,更不可能弄上數十上百盤。不過是七八樣菜罷了,鹿肉、羊肉、牛肉、馬肝、豬肉之類,再加上臨時在饒樂水捕的魚。

東胡以牛羊肉爲主食,這些食物也有,只是吃得並不多。哪裡想的到,經過漢軍中廚藝高超的兵士一展妙手,卻是香氣四溢,讓東胡君臣饞蟲大動。

別的不說,就說這牛羊肉,東胡除了烤以外,還是烤,就沒有別的花樣口同樣的牛羊肉,經過漢軍一處理,就不同了,聞起來更香,吃起來更香。

兵士斟上酒,周陽端在手裡。衝東胡王遙碰一下,道:“大王。請!”

“大帥,請!”東胡王飲過漢朝的美酒,那沒得說,比起東胡的馬**醇厚得多,讓他回味無窮。聞着誘人的酒香,他早就想喝個痛快了。端起酒杯,衝周陽遙碰一下,以杯就嘴,一口喝乾,不住砸舌頭。讚不絕口:“妙!妙!妙!真佳釀矣!”

“真是佳釀!”一衆大臣也是讚不絕口。

周陽口才不錯,變着法子勸酒。東胡君臣好酒之人,在周陽相勸之下,哪裡還把持得住,十分酒量要喝十二分酒,無不是放開了喝,放開了吃,杯來盞去,高聲說笑,極是快活。

不知不覺間,東胡王臉色發赤,酒已經上頭了。

周陽放下酒杯,問道:“大王。此味美否?”

“美味呀!美味呀!”東胡王不住點着碩大的頭顱,一臉的讚歎之色:“這是我這輩子吃過最美味的佳餚了!”

“此酒醇否?”周陽微一頜首。再問道。

“醇厚無比!醇厚無比”。東胡王於此等美酒哪裡飲過了,恨不得用光所有的詞彙來讚歎。可是,他是蠻夷之人,所知的詞彙有限,只能用醇厚二字。

“大王可願長飲此酒,長食此味?”周陽打量着東胡王。

“那是當然如此美味佳餚。如此美酒,東胡王這輩子吃過幾次?他是巴不得天天頓頓能吃到:“敢問大帥,可有妙法?”

“葉!”李廣他們暗笑:“自己送上門了!”

第103 帝國雄風第69章 處處烽火第64章 血染大漠第103 帝國雄風第11章 滅東胡(中)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17章 又見太子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11章 意外驚喜第18章 主父偃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2章 大義?親情?第45章 廢皇后第15章 再戰匈奴第118章 中華盛世第39章 滿藏而歸第53章 始皇遺詔第13章 魔鬼訓練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40章 人才濟濟第43章 秦朝遺民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10章 還我清白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85章 揚帆出海第29章 顛倒黑白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95章 羅馬帝國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87章 長城放歌第5章 山雨欲來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6章 急風驟雨第70章 一舉成擒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38章 鴻瓴急使第37章 天崩地裂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70章 一舉成擒第20章 龍城見第45章 始皇憾事第8章 漢武大帝第69章 處處烽火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63章 痛下殺手第23章 無敵大軍第61章 希望破滅第88章 勝利的滋味第51章 災難降臨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74章 血染龍城(一)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1章 豪門公子第79章 對陣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03 帝國雄風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30章 幸福時光第10章 兵臨城下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40章 人才濟濟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20章 待客之道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39章 滿藏而歸第72章 龍城到了!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85章 奏凱而還第19章 樑王賀禮第56章 會獵龍城第39章 凌辱之恨第81章 破敵之策第96章 太后駕崩第64章 血染大漠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9章 周陽破案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76章 不戰而退第50章 一言而決第10章 千古一帝第29章 賜婚第44章 景帝佈局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3章 舌戰羣臣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35章 中華瑰寶第76章 血!血!血!(上)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76章 血!血!血!(上)
第103 帝國雄風第69章 處處烽火第64章 血染大漠第103 帝國雄風第11章 滅東胡(中)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17章 又見太子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11章 意外驚喜第18章 主父偃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2章 大義?親情?第45章 廢皇后第15章 再戰匈奴第118章 中華盛世第39章 滿藏而歸第53章 始皇遺詔第13章 魔鬼訓練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40章 人才濟濟第43章 秦朝遺民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10章 還我清白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85章 揚帆出海第29章 顛倒黑白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95章 羅馬帝國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87章 長城放歌第5章 山雨欲來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6章 急風驟雨第70章 一舉成擒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38章 鴻瓴急使第37章 天崩地裂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70章 一舉成擒第20章 龍城見第45章 始皇憾事第8章 漢武大帝第69章 處處烽火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63章 痛下殺手第23章 無敵大軍第61章 希望破滅第88章 勝利的滋味第51章 災難降臨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74章 血染龍城(一)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1章 豪門公子第79章 對陣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03 帝國雄風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30章 幸福時光第10章 兵臨城下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40章 人才濟濟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20章 待客之道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39章 滿藏而歸第72章 龍城到了!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85章 奏凱而還第19章 樑王賀禮第56章 會獵龍城第39章 凌辱之恨第81章 破敵之策第96章 太后駕崩第64章 血染大漠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9章 周陽破案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76章 不戰而退第50章 一言而決第10章 千古一帝第29章 賜婚第44章 景帝佈局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3章 舌戰羣臣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35章 中華瑰寶第76章 血!血!血!(上)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76章 血!血!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