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 帝國雄風

景帝一身燕居之服,尋常深衣。幀頭。跪坐在矮几上,看着短案上的竹簡,一雙濃眉擰着,陷入了沉思。

春陀侍立在側,他知道,這是景帝思考重大國事纔有的神態,緊抿着嘴巴,不敢發出一點聲響。

“周亞夫,簧嬰來了嗎?”景帝擡起頭問道。

“回皇上,還沒春陀小心的回答。

“要他們快點景帝眉頭一挑,似乎有些心急。

春陀應一聲,轉身就要出去催。只見周亞夫和寞嬰並肩而入。兩人邊走邊說話,竇嬰臉上帶着淡淡的笑容,周亞夫臉上泛着紅光,彷彿年輕了二十歲,走起路來龍鑲虎步。那不是走,那是在飄。

要說長安城裡誰最高興了?周亞夫絕對要算其中的一個。

周陽如此大的能耐,把匈奴數十萬大軍給打敗了,他這個做父親的能不歡喜嗎?他這段時間走到哪裡。都會聽到一句話“周大帥是條侯的三子!”

緊接着,就是一大堆恭維的話。什麼將門虎子,教導有方,家學淵源這類誇讚之辭鋪天蓋地的襲來。周亞夫一分歡喜勁頭要變成十分。

他歡喜有歡喜的本錢,誰叫周陽那麼爭氣呢?

一和竇嬰見面,竇嬰就誇讚起周陽。說起在邊關見到周陽的事情,周陽如何血戰,一一道來,很走動聽。周亞夫聽着聽着,穩重有力的步伐就變成了“太空步。”飄了起來。一路飄進了養心殿。

“臣周亞夫,臣竇嬰參見皇上。”二人上前施禮。

周亞夫本在南方對付百越,周陽此次大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包括周陽自己。這次大勝的好處很明顯,爲漢朝爭取到了練騎兵。調整國策的良機,漢朝的國策、軍事策略都將發生重大改變。周亞夫這個重臣,自然是要給景帝召回來。參與商議。

“平身吧”。景帝打量着周亞夫,笑着問道:“周亞夫,周陽立下如此大功,你這個做父親的,歡喜嗎?”

“呵呵!”周陽用歡笑聲來回答。

景帝這不是明知故問嗎?周亞夫一張大嘴裂着,嘴邊的紋路一直延伸到了脖子根上,他還能不歡喜?就差放聲歌唱了。

這是打趣,景帝又道:“呵呵!爲人之父,有子若此,又有何憾!你自然是歡喜的了

周亞夫的確是歡喜,裂着嘴直樂。竇嬰一碰他,周亞夫沒有明白過來,愣愣的看着箕嬰。不明所以。寰嬰微一搖頭,上前一步道:“皇上,周陽再然了得,若是沒有皇上擢用,授予兵柄,賜以赤霄劍。周陽也不會立下如此奇功”。

不愧是圓滑之人,能說會道,景帝的眼睛眯到一起了,非常享受。

比。,??萬

竇嬰沒有說假話,周陽做統帥。自己都沒有想到,是景帝的氣魄大。選中了他。周陽做統帥這事。朝中壓力不就是寰太后也在反對。若不是景帝氣魄夠,換個皇帝。很可能虎頭蛇尾。

對這事,景帝一想起來。還真有幾分自得。不要說景帝,換作任何人,那也是人生最大的手筆之一了。

乍聞竇嬰此言,景帝哪能不樂?

周亞夫明白過來。忙道:“魏其侯說得是,這都是皇上聖明。臣代陽兒謝過皇上知遇之恩”。跪在的上。衝景帝叩頭,很是恭敬。

“哈哈!哈哈!”景帝非常享受的接受了周亞夫的謝禮,這才道:“坐吧!”

周亞夫和寞嬰二人謝過,跪坐下來。

“說起周陽,你們歡喜,聯也歡喜,他不負聯之望!”景帝的歡喜勁更甚三分,話鋒一轉:“可是,他卻秀得聯一顆心癢癢的,把捏不定。才把你們二位找來,一起商議商議。你們先看看

把面前的竹簡遞到周亞夫面前。

周亞夫接過一瞧,驚呀一聲:“攻打河套?”

把竹簡遞給簧嬰,臉上兀自帶着驚訝之色。漢軍剛剛經歷過大戰。長城大戰的餘波還未平息,周陽又要大動干戈了,周亞夫能不驚嗎?

“啊!”竇嬰看過,也步了周亞夫的後塵,驚呼一聲。

把二人吃驚的樣兒看在眼裡。景帝笑了二“你們驚訝,聯也詫異。你們說,準還是不準?”

“皇上,匈奴新敗,河套必是無防,大漢若趁此進軍,必成大事,一舉拿下河套寰嬰一向本着讓周亞夫先說的準則,這次卻是破例了。竟然搶着說了。

景帝微一點頭,看着周亞夫:“周亞夫。你最是知兵,你說說。”

“這個”周亞夫微一沉吟,道:“皇上,河套之地與其說是一塊風水寶地,土肥水美草青,便於放牧,還不如說是一把利劍。誰抓住了劍柄,就對誰有利。河套離長安不過七百餘里,若是匈奴抓住了劍柄。那麼,河套這把利劍就對準了大漢的都城長安,大漢無論如何不能容忍,這也是前朝出兵河套的原委所在。”

河套是一塊風水寶地,正是因爲如此。中國和匈奴才歷經數百年爭奪。

也正是因爲河套的地位極爲重要,這裡成了中國與北方遊牧民族爭奪最爲激烈的地方。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爲爭奪這塊地方而死的人,沒有一千萬,也相差不遠了。

記載於史冊的爲刃誠役就有不少。趙武靈王大破匈奴、蒙恬大破匈奴、衛略刪液河套、李靖夜襲陰山、裴行儉大戰黑山,哪一仗不是發生在這裡?

這只是見於史冊的大戰,那些沒有載於史冊的小戰,不知道有多少。

周亞夫把河套比喻爲一把利劍。非常形象。景帝和竇嬰不住點頭,贊成他的說法。

“若是大漢握住了劍柄,河套這把利劍就對準了匈奴的單于庭,匈奴也不會忍周亞夫接着剖析:“若臣所料不差,大漢此次出兵。必將引來匈奴的報復。儘管長城大戰後,匈奴元氣大傷,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可是,匈奴不會容許河套落入大漢之手,不等元氣恢復,起兵爭奪,是必然之事

“那是一定”。景帝很贊同這結論:“周陽選擇的時機的確是一個。好時機,聯接到他的奏章,忤然心動。可是,再一想,大漢能守得住嗎?即使守住了,要花費多大的代價?把這些代價用來刮練騎兵,打造精銳,哪一個,方略對大漢更有利?我們好好議議,要議透。”

如今的漢朝,可供選擇的方略多了。要是在以前,只能守,根本就不可能有這麼多可供選擇的方略。這都是周陽打出來的。

景帝可供選擇的方略多了,就得把每一個方略的利弊權衡清楚。

馬上出兵河套。拿下河套不是問題,這點可以肯定。匈奴必然會來爭奪,這一打起來,就是反反覆覆。歷經數載不息。這一爭奪起來。就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些,以漢朝的國力,都不是問題。

問題是,這會把漢朝的精力能牽制在河套。若是先不解決河套。集中精力幕打造精銳騎兵,轉變國策,改變漢朝的軍事戰略,三五年後,漢朝的軍事實力將會發生一個質的飛躍。到那時再來收復河套,會更加有利。

雖然漢朝今年勝了,大勝了,可是。國策、軍事戰略都還沒有轉變。還不適宜大戰,這需要時間。只有把整個國家的策略改變。勝利才能持久,畢竟這是基礎。

景帝做爲皇帝,要把握全局。方方面面前要想好,採用最有利的方略。

“解決國策軍略,是大漢的根本。若是陷於爭奪河套,那就是得不償失。”寰嬰的歡喜勁頭少了許多,變得穩重起來:“若是周陽統兵。即使匈奴要來爭奪河套,也不會礙手。”

“那是!周陽對匈奴很有辦法。匈奴不可能礙手,正是因爲如此,聯才枰然心動景帝大是贊成這話:“可是,大漢沒有騎兵,拿下河套之後,只能守,不能攻。就象這次長城大戰一樣,周陽手裡的騎兵太少,只有一萬,纔沒有全部佔領長城。不解決騎兵,大漢只能在河套與匈奴爭奪,不能奔襲匈奴的腹心之地。即使打敗了匈奴,匈奴緩過勁。又來打,這就沒完沒了。”

騎兵這個短板,限制了漢朝的發展,這是誰也沒辦法的事情。若是漢朝現在出兵河套,一定會出現這種情況。

“要是不出兵吧,一塊肥肉就在嘴邊。只能看,不能吃,這不是要人命卿”景帝很是爲難,不住撫額頭,難以決斷。

周亞夫沉吟不語,箕嬰思索不已。他們和景帝一樣難處,不好決斷啊。

景帝率先打破沉默:“有人說過,要解決匈奴,就必須攻入漠北,打掉匈奴的巢,讓匈奴永遠不能再滋擾華夏。聯以爲,此言極是有理。聯也準備如此做

“攻入漠北?”周亞夫和竇嬰嚇了一大跳。

攻入漠北,從根本上解決匈奴問題,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周亞夫和寰嬰驚訝的不是這方略,而是這方略的難度。

漠北地處大漠深處,離漢境數千裡。數千裡外用兵,不要說在漢朝。就是在現代社會都是一大麻煩事。調兵、兵勤補給會很困難。更別說,匈奴還很強,要攻入漠北,就先得解決漠南,這就有得打了。

只有搶佔了漠南,才能進攻漠北。這是何等之難,以秦始皇的雄材偉略都沒有實現。

“怎麼?你們怕了?”把二人震驚的樣兒看在眼裡,景帝一笑:“匈奴與華夏打了數百年,總是滋擾不絕,就是因爲有漠北在。匈奴即使在漠南吃了虧,還可以逃到漠北休養生息。一旦兵強馬壯,就會再來打華夏。趙武靈王大破匈奴後,匈奴北遁;蒙恬大破匈奴。匈奴北遁,哪一次不是逃到漠北去舔好傷口?只有拿下漠北,讓匈奴無處可逃。華夏纔有安寧!聯以爲,這人的看法非常有理,雖然困難大了些,以大漢的國力能做到!”

在當時就有人提出這樣的構想。只有兩個字能形容這人,這兩個字就是“瘋子。”

周亞夫問道:“皇上,這是誰的方略?。

這話正是寰嬰要問的,一雙眼睛打量着景帝,期待景帝的回答。

“一代才智之士!”景帝卻沒有回答。反倒是大加讚揚。

攫??糕鼎騁??贊輸??婚??能聯??孫此贊柵人??絕對匙代名士,好奇心大起。

, 可

“簧嬰,你還記得聯之師?。景帝濃眉一挑,盯着寞嬰。

竇嬰臉色一緊,語調轉爲沉痛:“臣亦後悔!”

晃錯被殺,竇嬰也有份。正是他舉薦了技亞袁盎進言。才促成景帝殺旯錯一事。

…一

“不是晃大夫。”景帝微一搖頭。

“是賈誼?。竇嬰再猜。

“不是!”景帝很是感慨:“你們猜不到。若不是聯讀了他的遺書。還真不想到,一個給人罵爲殘暴不仁的人,竟然有如此宏闊深謀。爲華夏謀得如此深遠。只可惜,天不假寺,他沒有實現!”

略一停頓:“聯決心傾大漢國力。攻入漠北,把匈奴這個禍根除掉!”

攻入漠北,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那需要堅韌的意志,卓越的才幹。一旦實現,好處是不用說的。自此以後,匈奴不會再危害華夏,那是何等的讓人振奮。

漢武大帝之所以頂住壓力,發起“漠北決戰”就是爲了從根本上解決匈奴問題。那一戰的代價是很大。可是。好處也很大。從此以後。中國不再受匈奴的威脅,因爲匈奴這個民族都不存在了,只存在於歷史中。

周亞夫和竇嬰振奮異常,一齊道:“皇上,既如此,暫不對河套動手。”

竇嬰更是充分發揮辯給的口才:“河套很重要,可是,比起全局,又有所不如,不能因小失大。大漢應當集中全力,打造騎兵、轉變國策、改革軍政、選用賢才。”

“因小失大?”蘭帝猛的站起:“好!說得好!河套再好,不過是一把劍罷了。拿下漠北,河套還能跑的掉?聯就給周陽下旨,要他罷兵!”

雖然失去了收復河套的良機。可是。景帝的雄心第一次展現出來,竟然是要攻入漠北。這一構想,宏闊深遠。影響極大。

大漢帝國的雄風,從這一刻開始了!

默默

“這是哪裡?”軍臣單于昏昏沉沉。睜開眼,眼安重得跟灌了錯似的。

“大單于,大單于!”一個嬌媚的驚喜聲響起,清脆悅耳,好象明珠撞擊玉盤似的,煞走動聽。

“你是軍臣單于視線有些模糊。看不大清,揉揉眼睛。方纔看清了。眼前一個麗人,正是給軍臣單于趕走的阿胡兒之母。

軍臣單于絕對想不到,他醒來見到的第一個人,竟然是給他忍痛趕走的女人,一下子傻了,一張大嘴張得老大。

“大單于阿胡兒母親驚喜的喚一聲。

“是你!”軍臣單于這才清醒過來。能在這裡見到這個讓他心儀的麗人,很是振奮,翻身坐了起來。

阿胡兒母親上前,扶住軍臣單于,笑吟吟的打量着軍臣單于。軍臣單于握着她的手,笑道:“謝謝你!我怎麼來到這裡?這是哪裡?”

“大單于,這是阿胡部的營地阿胡兒母親輕撫着軍臣單于的頭髮:“阿胡兒出去打獵,發現大單于,這才把大單于救回來。”

“小王子?”軍臣單于這才記起。當日他一時情熱,封阿胡兒爲王子。對阿胡兒這個小王子,軍臣單于還真沒有多少印象。軍臣單于的印象是在眼前麗人的肚皮上,而不上在阿胡兒身上。

“他在哪裡?。軍臣單于問道。

“阿胡兒見過大單于!”阿胡兒進來。向軍臣單于行禮。

軍臣單于打量阿胡兒,阿胡兒還是那般俊秀,龍精虎猛:“你是怎麼逃回來的?”

“大單于,我運氣好些,沒有遇到漢軍的追殺,早早回到部族。”阿胡兒非常簡短的回答。他不是沒給漢軍追殺,而是他逃命有一套,逃得比兔子還要快,一見兵敗之勢已成,率先開溜,跑得比誰都早。漢軍能追上他嗎?

“嗯!”軍臣單于略一沉思:“你救了本單于的命,本單于要賞你。右大將給漢人俘虜了,你就做右大將。

“右大將?”阿胡兒和他母親驚呼起來。

右大將,匈奴第七號人物,位高權重。阿胡兒做夢也沒有想到。驚訝得差點一頭栽在地上了。

“謝大卓於”。

阿胡兒一怔之後,就是狂喜,忙向軍臣單于謝恩。

“有烤羊嗎?本單于餓死了。”軍臣單于肚子一陣鬧,餓得前心帖後背。

“哼哼有!”剛剛升了官的阿胡兒歡喜得嘴也合不攏了,飛也似的衝了出去。

軍臣單于把阿胡兒之母摟在懷裡,在她身上撫摸起來,她很是配合的扭動,撩得軍臣單于情慾上騰。很想馬上尋歡。可是,肚子餓得厲害。有心無力,只能暫忍。

“本單于先吃羊肉,喝馬奶子。再陪你。哈哈!”軍臣單于好了傷疤忘了疼,得意起來:“本單于好福氣”。

對眼前麗人,軍臣單于很是喜歡。上次把她逐走,那是痛下決心,要洗雪恥辱,到不是絕情。經歷過生死。軍臣單于突然回到溫柔鄉。其樂可知。

阿胡兒帶着傭人送來羊肉、馬奶子。軍臣單于大口猛吃,大口猛飲。這是兵敗之後,軍臣單于吃到的第一頓美食,風捲殘雲一般。

這是一隻烤羊,他竟然吃光了。他的食量是很大,也還沒有大到一頓吃掉一隻烤羊的地步,這都是餓的。

比。,??萬

此時,要是問軍臣單于天堂在哪裡,他一定會說就在這裡!

第53章 一個不留第43章 氣象一新第100 西羌滅亡第5章 營地第57章 惡有惡報第97章 喜得寶駒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24章 雨中激戰第20章 大漢軍略第20章 待客之道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40章 飛騎,出擊!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83章 刻石勒功第77章 兩難處境第68章 妙計惑敵第22章 華夏聖地第5章 萬戶侯第17章 機會來了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20章 大漢軍略第86章 落荒而逃第71章 萬衆矚目第99章 宣示兵威第27章 惹大禍了第38章 墨家下山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5章 山雨欲來第61章 希望破滅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35章 千年鼎革第51章 災難降臨第33章 賜官第56章 一網打盡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20章 見面禮第82章 誓師北進第85章 奏凱而還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31章 姐夫!姐夫!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81章 死亡樂章(下)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60章 浩劫降臨第2章 冤家聚頭第32章 肩負重任第29章 賜婚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79章 對陣第33章 陌刀問世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71章 萬衆矚目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90章 臺灣歸降第50章 一言而決第87章 長城放歌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64章 來得好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55章 新軍之威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33章 賜官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2章 射鵰者第11章 滅東胡(下)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13章 英雄末路第86章 直下南越第40章 飛騎,出擊!第102 窮途末路第65章 血染大漠第8章 破綻第58章 束手無策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25章 箭術訓練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28章 南宮公主第33章 賜官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34章 趙過第8章 始皇遺策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41章 董仲舒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80章 景帝血詔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20章 大漢軍略
第53章 一個不留第43章 氣象一新第100 西羌滅亡第5章 營地第57章 惡有惡報第97章 喜得寶駒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24章 雨中激戰第20章 大漢軍略第20章 待客之道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40章 飛騎,出擊!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83章 刻石勒功第77章 兩難處境第68章 妙計惑敵第22章 華夏聖地第5章 萬戶侯第17章 機會來了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20章 大漢軍略第86章 落荒而逃第71章 萬衆矚目第99章 宣示兵威第27章 惹大禍了第38章 墨家下山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5章 山雨欲來第61章 希望破滅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35章 千年鼎革第51章 災難降臨第33章 賜官第56章 一網打盡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20章 見面禮第82章 誓師北進第85章 奏凱而還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31章 姐夫!姐夫!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81章 死亡樂章(下)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60章 浩劫降臨第2章 冤家聚頭第32章 肩負重任第29章 賜婚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79章 對陣第33章 陌刀問世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71章 萬衆矚目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90章 臺灣歸降第50章 一言而決第87章 長城放歌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64章 來得好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55章 新軍之威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33章 賜官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2章 射鵰者第11章 滅東胡(下)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13章 英雄末路第86章 直下南越第40章 飛騎,出擊!第102 窮途末路第65章 血染大漠第8章 破綻第58章 束手無策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25章 箭術訓練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28章 南宮公主第33章 賜官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34章 趙過第8章 始皇遺策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41章 董仲舒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80章 景帝血詔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20章 大漢軍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