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對陣

桌王!死。對諸侯不來說,那是一場地震,讓他們心驚臨懈口

樑王是竇太后的心尖肉,驕橫過人,聳太后處處護着他。沒想到。竇太后親自下旨,處死樑王。這卓。對諸侯王的打擊比起千軍萬馬還要厲害。

諸侯王雖然都是劉姓,是宗親。可是,他再親親得過樑王嗎?連粱王都給處死了,若他們犯了事。還會有什麼好結果呢?

那些有非份之念的諸侯王不得不敢收起覷覦之心,老老實實的做安樂王爺。

當然。最擔心就要數誰南王劉安了。不久之前。樑王據守睢陽,準備與朝廷對抗時,他滿以爲雕陽城高垃厚,足以抵擋不少時日。

只要戰事久拖不決,不論誰勝誰敗,朝廷的威望都將大降,他就有機會了。一時興起,寫了幾封書信給各地諸侯王。

哪裡想得到。睢陽城一鼓而下,樑王成擒,這讓他大是驚訝,立即派人去追回書信。

送信的兵士太賣命了,竟然一路送到地頭,連追趕的兵士都沒有追上。那些諸侯集接信後,就不再歸還,還說上一大通好話,反過來安慰他。

諸侯王打的什麼主意,劉安不會不知道,一旦有利可圖,就可以把劉安給賣了。當然,諸侯王抓住了把柄,還可以威脅他,撈取好處。

對這些事,劉安是有些擔心。卻不嚴重。因爲以他想來,樑王不會有事。只要樑王不會有事,朝廷連謀逆都不能重處,他寫幾封書信。又算得了什麼?

可是,樑王竟然給竇太后處死,這無異於在向諸侯王宣告:休要謀逆,朝廷不會手軟!

如此一來,劉安就是如坐鍼氈,一想起那些書信,就心神不寧。千方百計討要,卻是討不回來。原因很簡單,朝廷沒有表明太度以前此信沒多大用處。一旦朝廷表明了態度,這書信就是奇貨可居了,誰會歸還?

且不說劉安如何心神不寧,討要書信。

朝中有了新面孔,那就是韓安國,給補了御史大夫。韓安國這人有才具,在平定七國之亂時,立下大功。再者,這次他不顧危險,跟隨樑王去長安,一路隨侍小心侍候樑王,就連樑王也是感慨“時難見真心,韓安國如此忠臣,孤沒有聽他的,致有今日之囚”

暴帝是知道韓安國這個人的。知道他的才具,就把他補了御史大夫。

跟隨樑王一起起長安的枚乘、莊忌和司馬相如三人,也給景帝賜予博士。景帝這是念在兄弟之情份上,給他們的恩賜。

可是,這三人確實有真才實學,一手好文章,天下難有人能及。枚乘和莊忌就不說了,那是名聞天下的名士,學問大家,賜他們博士,不會有人有異議。

至於司馬相如。雖是名不見經傳。聲名不顯,枚乘和莊忌對他極是推崇,景帝賜他博士也就在情理中了。

對於樑王的子女,景帝念在兄弟之情的份上,並沒有做得太絕。把他們貶爲庶民,奪了他們的爵位,卻賜給他們大筆錢財,足夠他們生。

對這般處置,竇太后也無異議,對景帝的處置,大加讚賞。

再怎麼說,樑王的兒女,是她的孫子,窒太后自然是念着他們。

樑王一死,立太子的最大障礙就不存在了,景帝立太子之事,水到渠成,只差擇機詔告天下罷了。

可是,寰太后的卻一病不起。身子一天比一天差。粱王之死,對她的打擊實在太大了。任何一個母親。不得不處死自己最心愛的兒子。都會難以忍受。

默默

浦城,帥府。

周陽面前擺滿了地圖,正撲在地圖上,眼睛睜大,仔仔細細的看着。

“大帥又在給地圖相面了”。李廣搖搖頭,嘀咕起來。

“飛將軍,你這是誇我呢,還是損我?。周陽頭也沒擡的問道。

“大帥,你聽見了?”李廣有些意外。“你嗓門大得跟打雷似的,誰會聽不見?”程不識取笑李廣。

“你也好不到哪裡去。”李廣可不服氣,頂一句嘴。馬上就問道:“大帥,你老看地冉,看來看去。看了這麼多天,你選定了戰場沒有?”

“光看地圖,還不能確定,得等趙破奴他們回來,我才能定。”周陽終於從地圖上擡起頭,打量着朱買臣道:“主簿對閩越極爲熟悉,可以說是瞭若指掌。可是,這次的打法有些不一樣,對這地理一定要熟悉,要做到心中有數。”

朱買臣雖是對閩越極熟,也不可能做到哪裡有路,哪裡有小道都知道的份上。真要如此在話。除非神仙。而周陽這一次的謀劃很宏大,就是要讓人閩越軍隊一個也逃不掉。

要做到這點,難度極高。兵敗如山倒,即使閩越軍隊不是漢軍的對手,一旦了打敗仗,腳上抹油開溜的話,漢軍要追很難。即使是在空曠無垠的大漠之上,騎着戰馬去追,也不見得能做到一個不留。

更別說,這還是閩越,地形複雜,有不少山地、從林,一旦給閱越軍隊鑽到大山裡去,漢軍就沒辦法了。

最重要的是,閩越多險關要隘。閩越軍隊分兵把守,閩越軍隊一敗。要逃非常方便,而漢軍要追擊很難。

因爲山地、叢僕卜誠的難度很大。更非漢朝新軍所善長六即使派出會稽駐仁見得能奪下來。

閱越軍隊逃得越多,後果越壞。清剿越困難。是以,周陽必須要把閩越軍隊全殲,不能有一個逃掉。

“趙破奴回來了”。周陽眼睛一翻,雙自中精光閃爍。

只見趙破奴一身的灰塵泥土。大步進來,衝周陽見禮:“見過大帥!”

隨他一同進來的,還有衛青、張通以及一干奉命查探地形的兵士。齊向周陽見禮。

周陽一打量,只見衛青他們個個一臉的疲憊,身上、臉上全是塵土。光是瞧這樣兒,就知道他們沒有偷懶。肯定是認真偵察過了。

“你們探察得怎樣?”周陽一揮手,直接問正事。

“稟大帥,沒問題。”趙破奴很是興奮:“這裡地勢雖然險要,閩越在山上築有關隘。可是,有一條隱秘小道,可以直逼關後,居高臨下,一通石塊就足以拿下來。”

趙破奴一邊說,一邊指着地圖,大聲給周陽講解起來。

“你確定?”周陽眉頭一挑。

“稟大帥,我親自攀上去了,絕對不會有錯。”趙破奴信心滿滿,略帶遺憾的道:“可是,這路太窄,不能上去太多人。”

“只要有人能上去便成”。周陽笑道:“居高臨下,這麼一通砸,必然混亂,再趁機進攻,必然礙手。衛青,說說你的。”

“諾!”衛青應一聲,指着地圖給周陽解釋起來。

他奉命之後,帶人親自偵察過的,對地理極爲熟悉。

他的講解導趙破奴完全不同。他很有眼光,哪裡可以伏兵,哪裡可以奇襲,他講來頭頭是道,深得用兵訣竅。

異着他的講解,李廣、程不識他一臉的驚訝,一個小小的軍侯,竟然有如此眼光,真是不多見。怪不得周陽親點他去,還真是有識人之明。

衛青講完。張通再來講。張通講完,其他軍官再講。

“好了,你們出去!”等他們講完,周陽手一揮,趙破奴他們施禮告退。

“大帥,現在可以確定了?”李廣一臉的希翼。

“可以確定了,戰場就選在這裡!崇谷!”周陽右手重重敲在地圖上:“此處離閩王城不遠,我們到了這裡。部那一定會前來迎戰。”

“過了這裡,無異於就到了閩王城,郜鄆他是不會讓我到達閩王城的程不識大是贊成周陽的謀劃:“他一定會率領大軍前來邀戰。”

“還有啊,他一定以爲,這裡的地形對他有利。”

李廣虎目中精光閃閃:“這裡有數十里的平地,足夠兩軍大戰了。往西是閩王城,一條大道,卻築有數道關隘。往北是一條險路,閱越一關控撫,再多的軍隊也展不開。往南,往東。都差不多。郜那一定會以爲,即使打不過我們,他還可以憑藉這些險關據守。可是,他想不到的是,大帥早就派人把這裡摸清了。只要他一到,我們展開猛攻,他肯定打不過我們。等到他想撤的時候,卻猛然發現,這些險關落到我們手裡,他就成了給關送在甕裡的烏龜。”

漢朝沒有“甕中捉鱉”的說法。李廣只能如此說。

他把周陽的用意全說出來了。周陽正是如此安排的。

閱越地形複雜,多山地、從叢。閱越軍隊即使敗了,要據守卻不難。要想全殲閩越軍隊,只有把這些險關要隘奪取了。

周陽選擇的戰場,還真是一場不錯的地方。一塊數十里的平地,地勢平坦,正適合漢軍騎兵和陌手刀發揮。唯一不足的,就是這塊平地的四周都有險關要隘,有閩越軍隊把守。可以使得閩越軍隊進退有所。立於不敗之地。

若是漢軍奪取了這些險關,閩越軍隊就成了甕中之鱉,插翅難逃。要奪取這些險關要隘,就得下一番大功夫,周陽派出趙破奴、衛青他們去偵察。

探查的結果讓周陽非常滿意,他們找到了隱秘的小道。有些更是險絕,要從懸崖上爬上去。好在,趙破奴、衛青他們都試過了,不會有

題。

“把李嚴找來!”周陽吩咐一聲。李廣飛步而去。

不多久,李廣迴轉,帶着一個個頭不小的將領進來。此人叫李嚴,是會稽駐軍的將軍。

“見過大帥!”李嚴見禮。

“免了!”周陽衝他一招手道:“你們會稽駐軍善長山地、叢林作戰。我給你一個任務,奪下這些險關要隘。”

“這個李嚴二臉的爲難之色。略一沉吟道:“大帥有令,末將自當遵行。可是,這些險關耍隘易守難攻,要奪取也難啊。”

他沒說錯,險關要隘哪是那麼容易奪耳的。周陽笑道:“這你放心,我派人探查過了,都有路上去。有些路太險絕,有些路很危險,只要小心,準備充分,一定能上去。”

接下來,周陽把探查的情形向李嚴講解一遍。

“大帥,你早就探查明白了。”李嚴聽完周陽的講解,大是歡喜,笑道:“閩越之地,地形複雜,易守難攻。可是,只要能站腳,我們就能上去,誰叫我們練的就是這個呢?鑽山越嶺,正是我們所善長”。

會稽駐軍專門針對閩越而練的,善長的就是讓日08姍旬書曬譏芥傘舊兒沫作戰,鑽山越嶺對他們來是家常便“※

“你要記住,此戰干係極大。”周陽臉一肅,語氣嚴厲:“若是你不能切斷閩越軍隊的退路,就會放跑他們。那樣的話,以後的清剿會很難。前朝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去清剿,去平定,傷亡極大。”

李嚴自然是知道秦軍當年平定嶺南付出了怎樣的代價,點點頭道:“大帥放心,末將一定切斷閩越軍的退路!絕不放跑一個!”

“那就好!我會把探查的兵士交給你,由他們帶路,就好辦多了。”周陽最後道。

安排好了這事,周陽一聲令下,漢軍開出浦城,往西開去,直取預定戰場,崇谷。

崇谷之地,週迴數十里,平坦異常。便於騎兵馳騁,便於陌刀發揮。的確是很好的戰場。

更重要的是,崇谷還有一條河流,飲水不缺。水源是軍隊紮營的先決條件,這點很重要。

來到崇谷,周陽傳下號令,漢軍紮營。這一次,周陽不再是扎個小營盤,而是紮了一個大營盤,明明三萬人,卻扎出一個八萬人的大營。

這當然是爲了迷惑郜鄆。五萬會稽駐軍早就隱秘前進。藉着山嶺河谷的掩護,悄悄向各關隘開去,隱藏在叢林中。

周陽之所以把會稽駐軍全派出去,是防範萬一沒有攻下險關要隘,他們還可以堵住退路,爲追擊爭取時間。

因爲閩越的地形複雜,險關要隘建在險要處,要攻打很難,即使漢軍找到了道路,也不一定就能成。若是這樣的話,會稽駐軍還可以險關前面列陣,阻止閩越軍隊逃進險關中去。

默熾默

“你說什麼?冉陽在崇谷紮營?”郜那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眼珠都快掉出來,瞪着進來稟報的親衛。

“矢王,是真的!”親衛忙肯定一句。

“好了,你出去!”郗那喜滋滋的揮退親衛,雙手互擊一下,聲調很高:“周陽啊周陽,你這是自尋死路!你竟敢在崇谷紮營!哈哈!都說你有兵奇詭,也不過如此嘛!”

“大王,周陽此人精通兵道。不會不知道,若是我們據關而守。他的糧草就成問題。他敢如此做,必是有所圖謀!”餘善皺着眉頭,沉”說得沒錯,周陽走有所圖謀。”郜那笑道:“你想啊。漢軍多騎兵和陌刀,若是不在崇谷打,他能發揮出威力嗎?”

此人並非無能之輩,看得很準。說到要害處了。周陽查遍了地圖。跑斷了腿,就崇谷最適合漢軍發揮。

“他這是引誘孤前去,想把孤在崇谷打敗。”郜鄆笑愕很奸猾:“即使孤敗了,那又怎樣?孤還不能憑藉險關據守?要知道,崇谷四面皆山,四面都有險關,他能攻過來嗎?”

“我們進退有據,已是立於不敗之地!”餘善對之說法大是贊成。

若是漢軍不能切退閱越軍隊的退路。即使打敗了閩越軍隊,戰果也不會太大。閩越軍隊退到關隘中去據守,反而對漢軍不利。

“是以,這一仗,我們要打!”郜鄆右手一握拳,非常興奮道:“他八萬人,孤是十五萬人,兵力是他的兩倍。除了三萬漢朝新軍厲害以外,五萬會稽駐軍,比我們強不到哪裡去。孤分出三萬去纏住會稽駐軍,集中十二萬大軍猛攻漢朝新軍。孤就不信,會打不過他們!”

漢朝會稽駐軍的戰術戰法和閩越軍隊沒區別,唯一的優勢,就是漢軍的裝備比閩越軍隊優良,因爲閩越的科技趕不上漢朝。

叢林戰對叢林戰,鑽山的遇鑽山的,誰怕誰?三萬閩越軍隊足以纏住五萬會稽駐軍。不是打敗,只要不能增援漢朝新軍便可。

四打一,那是非常高的兵力優勢。在戰爭史上,擁有如此高的兵力優勢並不多見,要郜鄆不信心滿滿都不行。

部高全軍覆沒,睢陽城一鼓而下。漢朝新軍的強悍戰力得到展現。可是,郜鄆仍是不信邪,就算漢軍個個張滿了獠牙,四打一,還打不過?

更別說了,即使打不過,還可以退走。八萬漢軍,騎兵纔不過數千人,就算新軍人人戰馬,三萬人行動如風,可是,會稽駐軍全是步兵。騎兵很少,幾乎沒有。以三萬人追殺十五萬大軍,不可能的事,閩越軍隊的傷亡不會太大,最多傷亡三五萬。

三五萬的代價,要是能啃下漢軍,部鄆願意付出。

只要能打敗漢軍,哪怕付出十萬傷亡的代價,部那也要幹。畢竟,數十年來,一直是漢朝壓着閩越。一旦打敗了漢軍,那就是另一個廣闊的天地,他可以爲所欲爲,滅東晚。並南越自是不在話下。

就算漢朝再派兵前來,那也需要很長時間,他足以成就大事了。

他要的就是一個契機!一個數十年沒有出現的契機!

這事就這麼定了,郜鄆一聲令下。他調集的十五萬軍隊開出閩王城。朝着崇谷開去。

閥王城離崇谷不過一百多裡的路程。閩越軍隊兩天之後就開到了崇谷。

部那一聲令下,閩越軍隊紮下營盤,極是堅固。

第2章 一鳴驚人第73章 屠殺,開始!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85章 揚帆出海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86章 落荒而逃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11章 滅東胡(中)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34章 蠢蠢欲動第38章 鴻瓴急使第33章 單于暴走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92章 魂兮歸來第44章 景帝佈局第45章 廢皇后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64章 來得好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83章 對陣第15章 滅門之禍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7章 猗蘭殿第48章 天賜良機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11章 初戰告捷第32章 肩負重任第23章 明白人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48 滿載而歸第24章 太子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71章 天佑大漢第12章 一山二虎第7章 惹事精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38章 鴻瓴急使第21章 直搗龍城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68章 一怒興師第28章 獻俘之儀第19章 樑王賀禮第26章 悠悠我心第52章 惜別第30章 幸福時光第13章 賜爵第22章 興師問罪第85章 奏凱而還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35章 中華瑰寶第21章 公主上門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51章 迷惑匈奴第10章 還我清白第1章 豪門公子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65章 公主遇刺第94章 血染長城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90章 臺灣歸降第72章 動手了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90章 景帝下葬第49章 風暴之前第17章 升任校尉第34章 說聲謝謝第72章 兵發閩越第28章 氣死你第64章 血染大漠第82章 誓師北進第32章 天威震怒第86章 落荒而逃第39章 滿藏而歸第72章 龍城到了!第48章 天賜良機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68章 一怒興師第52章 周陽補天第74章 血染龍城(一)第21章 公主上門第21章 由不得你第39章 凌辱之恨第53章 始皇遺詔第38章 宮中劇變第74章 橫掃第23章 出擊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63章 迎頭痛擊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91章 瘋狂吧第75章 龍城決戰(八)
第2章 一鳴驚人第73章 屠殺,開始!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85章 揚帆出海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86章 落荒而逃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11章 滅東胡(中)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34章 蠢蠢欲動第38章 鴻瓴急使第33章 單于暴走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92章 魂兮歸來第44章 景帝佈局第45章 廢皇后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64章 來得好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83章 對陣第15章 滅門之禍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7章 猗蘭殿第48章 天賜良機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11章 初戰告捷第32章 肩負重任第23章 明白人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48 滿載而歸第24章 太子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71章 天佑大漢第12章 一山二虎第7章 惹事精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38章 鴻瓴急使第21章 直搗龍城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68章 一怒興師第28章 獻俘之儀第19章 樑王賀禮第26章 悠悠我心第52章 惜別第30章 幸福時光第13章 賜爵第22章 興師問罪第85章 奏凱而還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35章 中華瑰寶第21章 公主上門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51章 迷惑匈奴第10章 還我清白第1章 豪門公子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65章 公主遇刺第94章 血染長城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90章 臺灣歸降第72章 動手了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90章 景帝下葬第49章 風暴之前第17章 升任校尉第34章 說聲謝謝第72章 兵發閩越第28章 氣死你第64章 血染大漠第82章 誓師北進第32章 天威震怒第86章 落荒而逃第39章 滿藏而歸第72章 龍城到了!第48章 天賜良機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68章 一怒興師第52章 周陽補天第74章 血染龍城(一)第21章 公主上門第21章 由不得你第39章 凌辱之恨第53章 始皇遺詔第38章 宮中劇變第74章 橫掃第23章 出擊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63章 迎頭痛擊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91章 瘋狂吧第75章 龍城決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