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羅馬帝國

“真暖和呀!”周陽靠在軟椅上,享受着冬日暖陽,格外舒暢。

“瞧你這樣,這麼冷,還要曬太陽!”南宮公主、張靈兒、衛子三女陪在周陽身側,細心照料。

望着三女美妙的身段兒,周陽只覺賞心悅目,要是能讓她們就麼這麼陪着自己,那該多好。要是能讓他進一步,不守那禮節,那就最好了。

這國喪真折磨人的,明明守着三個天仙般的美人,卻是隻能看,不能碰,還有沒有天理?

“這也叫冷?等你受夠了龍城的那鬼天氣,就覺得長安的冬季是春天!”周陽戀戀不捨的從三女身上移開目光,望着高懸在天空的暖陽,很是舒服。

長安的冬季雖然也很冷,可是,比起龍城的天氣,那是小巫見大巫,可以忽略不計了。這次出征歸來,周陽發現自己的耐寒能力有了一個質的突破,在長安根本不覺得冷了。

“你一口一個龍城,除了龍城,你還有別的事麼?”南宮公主先是埋怨一句,而後便是彎下腰,溫柔的爲周陽整理鬢邊的髮絲:“龍城那麼苦,你可累壞了!”說着說着,妙目中就出現了淚水。夫君如此受苦,哪個做妻子的不心疼呢?

“不是我要說,而是我的腦子裡還是鮮血噴濺,人頭滾落,還需要段時間才能回覆正常。”周陽左手環過,摟着伊人柔軟的纖腰,感受着伊人胴體上傳來的溫暖,很是愜意。

這話沒說錯,這麼大的仗,周陽費了多少心血,哪有那麼容易忘掉的。到如今,只要周陽一閉上眼睛,龍城大戰的情景就會浮現在腦海裡。

“你莫要想那些了,好好躺一會兒!”張靈兒溫柔一笑,伸出纖纖玉指,給周陽捏起了肩頭。

衛子夫也不甘落後,玉手按在周陽腦袋上,輕輕的『揉』捏起來。

感受着伊人的尖尖指端傳來的溫柔,周陽舒服的呻『吟』起來,閉上了眼睛。

“見過大帥!”周陽正享受間,只聽有人說話,睜開眼一瞧,是張騫,半撐起身子,懶洋洋的問道:“張騫,何事?”

“大帥,皇上要你進宮。”張騫比周陽小不了幾歲,二人年歲相若,倒也不拘謹,笑着湊上來,在周陽肩輕捶一下,笑道:“大帥,你在府裡真夠悠閒的,三房嬌妻相伴,就是神仙日子也不過如此嘛!”

“張騫,你這話就不對了!”周陽坐直身子,道:“等你上過戰場,回到家裡,就知道什麼最可貴了。”

“何事最可貴?”張騫還沒上過戰場,於這些事不是那麼瞭解。

“親情!”周陽站起身,很簡潔的回答。衝南宮公主他們歉意一笑:“這纔回來,又得進宮了。”

“你去吧!”

“小心,別吹着了!”南宮公主、張靈兒、衛子夫很是理解,叮囑一番,把周陽送出府。

出了侯府,周陽問道:“張騫,皇上召我何事?”

“品茶!”張騫的回答同樣簡潔。

“品茶?什麼時間不能品茶?偏偏這時候!”周陽嘀咕起來,他正舒服着呢,就給叫進宮了,還真是有些不捨。

“大帥,這品茶不光是品茶,還要商議軍國之事呢。”張騫笑着開解周陽:“如此大事,大帥若是不到,這國事還能商議麼?”

周陽停了下來,道:“照你這麼說,我還真不想去了。還是呆在家裡吧。軍國之事,申公他們便夠了。”

一場大戰下來,周陽是身心俱疲,很想歇息,一聽到軍國之事,便有些傷腦筋,這是人之常情。

“大帥,西羌出事了!”張騫打量一眼周陽,輕聲而言。這是機密,若不是周陽身居高位,是沒資格知道的。

“西羌出事了?出了什麼事?”周陽有些懶散的神情一掃而空,眼睛猛的瞪大,精神頭上來,彷彿一個鬥士。

“進宮了,皇上自會告知大帥。”張騫微一沉『吟』,道:“詳細的,我也不太清楚。”

如此大事,張騫雖是漢武帝的伴讀,也不一定能知曉,周陽不再問,打馬疾奔,直朝宮裡趕去。

今天,漢武帝是在養心殿裡等候周陽他們的到來。周陽趕到,只見李廣、程不識、衛青、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秦衣,申公、周亞夫、主父偃、董仲舒、張闢彊、晁錯、衛綰在座,濟濟一堂。

見禮之後,漢武帝要人送上茶水,端起茶水,道:“朕知道你們這些征戰歸來的將士,征塵未褪,身心未復,最是需要歇息。可是,國事不由人吶,朕不得不把你們叫來,商議下一步之事。如今,朕要商議的是三件事。”

“三件?”衆人一陣驚訝,可不少了。

“姐夫,你說說看,是哪三件?”漢武帝盯着周陽,賣起了關子。

“皇上,臣想第一件是來年宣兵之事,還有對大漠的治理。”周陽微一沉『吟』,侃侃而言。

“沒錯,這是一件,還是很重要的一件!”漢武帝點頭,大是讚賞:“匈奴給擊破了,大漢從此再無北顧之憂。可是,這種安寧能持續多久,就要看接下來的治理了。若是治理得好,千秋萬代都是安寧的!若是治理不好,變生肘腋,大漠再次陷入混『亂』也有可能!”

這話很有道理,可說是金石之言!開疆拓土,得其地要可以耕,得其民要可以戰,只有這樣,漢朝才能越戰越強。若是得到大漠,而又不能治理,僅僅成了一種擺設,就是得不償失,遲早有一天會丟掉,這在戰國初期的魏國已經得到驗證了。

“皇上聖明!”衆人齊聲頌揚。

“你們說說,要如何治理?”漢武帝放下茶盅,身子前傾,一副傾聽之狀。

“皇上,臣以爲要治理大漠必須依靠匈奴。”申公率先發表意見,對此事,他是深思熟慮,說來頭頭是道:“匈奴雖是大漢的死敵,那是以前!如今,仇也報了,恥也雪了,匈奴給擊破了,他們願降,便是大漢的臣民,應當一視同仁!”

周陽他們這些在邊關與匈奴廝殺的將士們,最是清楚匈奴做了多少壞事,有多可恨。可是,周陽現在再也無法恨匈奴了,因爲龍城大戰,屠戮了那麼多的匈奴,周陽的心腸不是鐵石,也不是心軟的主,最後沒有再殺匈奴的慾望,匈奴才活下來。

“申公此言極是!”李廣馬上就附和,聲音有些高:“不是末將自詡,在座這麼多人,若說最恨匈奴,莫過於末將和程將軍了。我們二人與匈奴打了一輩子,深知匈奴做的惡事壞事有多少,可是,經過龍城一戰之後,末將再無殺匈奴之心了!殺得太多了!太多了!”

“堆在龍城的屍體,太多,太多!”程不識大是贊成這話:“依末將之見,龍城在千百年以後,都會是紅的!”

這話沒說錯,千年以後,龍城的草都是紅『色』的!死在那裡的人,加上牛羊、駿馬,其數量要以千萬計!究竟是兩千萬,還是三千萬,誰也沒有準確的數字,就是周陽這個統帥也不清楚,只知道很多。

“是呀!匈奴雖然可恨,如今仇已報,恥已雪,鎮守大漠還得靠匈奴!”漢武帝點頭贊同:“匈奴畢竟自小生長在大漠中,他們熟悉那裡的一草一木,讓他們來鎮守大漠,再好不過了。若是沒有匈奴,而是靠大漢,會讓大漢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

這話很有遠見卓識!

漢宣帝時期,匈奴頂不住了,決心投降漢朝。如何接待匈奴單于一事,漢朝大臣幾乎是一邊倒的認爲,應當要單于稱臣,要單于認輸。而漢宣帝卻主張厚遇單于,要視單于爲兄弟。

漢宣帝力排衆議,真的這樣做了,讓單于大是驚喜,對漢朝感恩戴德,不敢生有二心。這是漢宣帝能夠成爲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明君的一個重要原因。事實證明,南匈奴在鎮守大漠這一點上,做得非常不錯。

“你們可有異議?”漢武帝掃視羣臣,大聲問道。

“沒有!”衆人異口同聲的回答。自古以來,對付敵人不外兩手,剛柔並濟,恩威兼施。擊破匈奴,威已立,是該用恩了。

“皇上,臣以爲,除了這一點,還當在大漠上築城!”主父偃是一個優秀的戰略家,具有遠見卓識,馬上就想到前面了:“尤其是是河套之地,更應該築城!大漢可以在河套之地蓄養戰馬,積蓄糧草,一旦大漠有變,大軍可以快速出動,撲滅事端!”

“好計較!”衆人齊聲贊同。

“依我看,不僅要在大漠築城,還要在合適的地點多築幾座。大漠太廣,光靠一座城是不夠用的!”周陽補充一句。

“大帥所言極是!極是!”衆人不敢有絲毫異議。

漢朝最大的依仗就是城池,若是沒有城池,就不是漢朝了。在大漠上築城,打造成漢軍的基地,可以威懾大漠,匈奴自會俯首帖耳。

“大的策略已經定來了,至於來年宣示兵威之事,還有點時間,你們好好想想,在這裡就不說了。你們剛剛征戰歸來,身心俱疲,要你們眼下說,那就是朕不體人情了!”漢武帝的目光在周陽、李廣、程不識他們身上掠過,雖然比起剛剛回來的時候好上許多,仍是沒有復原,他們太需要歇息了。

“謝皇上體諒!”周陽、李廣他們眼下一提起軍國之事,就是一陣頭疼,對漢武帝此舉,大是感激。

“姐夫,第二件呢?”漢武帝打量着周陽問道。

要不是得到張騫的告知,周陽不一定能回答上來:“便是西羌之事。”

“西羌?”李廣、程不識、衛青他們不知道西羌出事了,大是驚訝:“西羌有何事?”

對這個問題,也正是周陽想知道的,打量着漢武帝沒有說話。

漢武帝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站起身,恨恨的道:“西羌,是華夏的千年死敵!雖說其爲禍之烈遠不如匈奴和東胡,可是,對華夏來說,是三大北患之一,朕決心要解決西羌,使之不再爲禍邊關!”

“是呀!”程不識不住點頭:“三大北患已去其二,就留下西羌一個了,大漢是該解決西羌了!東胡、匈奴,先後被大漢擊破,若不趁此良機解決西羌,那就是對不住後世子孫!”

對這話,沒人敢說個不字,衆人重重點頭,大是讚賞。

“皇上,要解決西羌,恐怕不容易!”周陽眉頭一挑,沉『吟』着道:“西羌與匈奴不同,匈奴雖然強橫,畢竟是在大漠中。大漠雖然寬廣,卻能擺下得大軍,只要大漢打造出騎兵,便能在大漠之上縱橫馳騁!”

說到這裡,微一停頓,聲調略高:“可西羌不一樣,山高林密,容不下大軍,軍隊再多,也是展不開。山高林密,這纔是西羌最大的倚仗,若是能把西羌調出高山密林,大漢纔好下手,一舉而全殲。”

“大帥,這想法是很好,可是,要做到,卻很難!”李廣精通兵道之人,深知要把西羌調出高山密林有多難了。

這事,華夏不是沒做過,是沒有成功過!包括秦始皇在內,都想那麼幹,卻失敗了,西羌就是躲在高山密林裡不出來。

“是呀!”程不識、衛青這些將領緊擰着眉頭,思索起來。

“眼下就是機會!”周陽的聲調陡然轉高:“西羌所窺侍者,不外兩處,一處是河西走廊,另一處便是隴西之地!隴西之地,是大漢所有,西羌就算想據爲己有,也是不可能。那麼,只有河西之地可資利用!”

“哦!”漢武帝大是驚訝,明亮的眼睛打量着周陽,問道:“姐夫,如何利用?”

“西羌欲得河西走廊,如同匈奴欲得中原,不得之必不甘心!”周陽略一沉『吟』,眼中光芒四『射』:“眼下,匈奴新破,便是良機!此時的西羌必是懼大漢兵威,不敢輕易出動,眼下要下手不是時機。可是,我們可以做這個餌。大漢不取河西走廊,放在那裡,西羌一開始會驚疑,如此肥美之地,大漢爲何不取呢?”

漢武帝接過話頭,笑着往下說:“時間一長,西羌就會按耐不住,先一點點的佔領,試探大漢的反應。大漢可以佯作不知,以壯其膽。再後來,容西羌佔領得多了,大漢再調兵遣將,擺出一副要奪回河西走廊的架勢,到那時,西羌必不甘心丟掉河西之地,就會起傾國之兵前來爭奪,就是大漢下手的良機!”

“妙!妙!妙!”一片稱讚之聲響起。

貓枕着鹹魚睡覺,那是一種折磨。儘管西羌知道他們搶佔河西之地,必然引起漢朝的不滿,可是,他能忍住麼?

這絕對是一條妙計!唯一需要付出的,便是時間!

說到時間,漢朝有的是時間,一千年都等了,還在乎這點時間?如今的漢朝,沒有匈奴這個最大的敵人,等他十年八年,二十年也不在乎。

“姐夫,你盤算得真好!不愧是周大帥!”漢武帝在周陽肩頭拍拍,笑呵呵的,道:“可是,不必那麼麻煩!西羌已經出山了!”

“西羌出山了?”這可是一條驚人的消息,周陽、李廣、程不識他們聞之動容,不由得站起身來了。

西羌出山,在歷史上並非沒有過,每次西羌出山,必然會發生大戰。西羌一旦打敗了,就會縮回去。不管怎麼說,這絕是天賜良機。

“姐夫,有一位奇士叫東方朔,早已爲大漢謀劃多時了!”漢武帝笑嘻嘻的,特別開心。若是把西羌解決了,三大北患就全部不復存在,那是何等的讓人歡喜?

“東方朔?原來他在那裡!”周陽恍然大悟,怪不得漢武帝一朝,那麼多的名臣都出現了,就差他一個了,原來他去謀劃大事了。

“姐夫,你看!”漢武帝把一塊絹帛遞給周陽:“這是東方朔親手寫就,如今的西羌正做着清秋大夢,準備在河西過年呢!美吧,先讓他們美着吧!”

周陽一雙眼睛鼓得老大,把情報瀏覽一番,大是讚賞:“這個東方朔,真是了得!深謀遠慮!深謀遠慮!”

轉念一想,歷史上的東方朔給漢武帝當作徘優,並不重用他,只是聽他講笑話罷了,是不是一大失誤呢?

這又是周陽來到漢朝的“蝴蝶效應”。

衆人把情報傳看,大聲讚揚,對東方朔是推崇備至。

最歡喜的莫過於張闢彊了,他的傳人,他的得意弟子,一出手便是不凡,稱得上一鳴驚人了。

“皇上,此戰我們應當迎頭痛擊!”李廣興奮不已,搓着手掌,他原本想要解甲歸田了,沒想到,大戰又來了,這興奮起來,可不是鬧着玩的。

“皇上,末將願效命河西走廊!”程不識更進一步,都來請戰了。

一衆武將,個個興奮不已,精神抖擻,那種疲憊一掃而光。

漢武帝看在眼裡,大是歡喜:“有你們這些猛將,朕何憂?西羌何慮?至於用兵事宜,還有些時間,我們不急,容你們歇好乏再來商議。你們也可以在歇乏的時間裡,好好想想。”

“哎!”對西羌用兵,至少要等到來年春暖花開去了,還有幾個月時間,可是,等待真折磨人吶。

“姐夫,第三件呢?”漢武帝盯着周陽,問道。

“這個,恕臣想不到。”周陽思來索去,值得漢武帝把他們召集在一起商議的大事,已經不多了。匈奴一破,漢朝的事情就少了許多。

“姐夫,你想不到了吧?”漢武帝大是興奮,周陽才智不錯,連他這個周大帥都想不到,着實有些讓人小興奮:“這件事,沒人想得到!這纔是朕今日把你們全部召集起來的原委,你們一邊品茶,一邊聽人給你們講異域風情!”

“風域風情?”衆人發出一片訝異聲。

“皇上,哪個異域呀?”李廣嘴快,代表衆人問。

“羅馬帝國!”漢武帝一臉的笑容,右手一握拳,大是振奮:“朕找了好多時間,終於找到熟知羅馬帝國的人了!叫他進來!”

“羅馬帝國?”周陽猝不及防之下,嚇了一大跳,差點跳了起來。

不是周陽的膽子小,而是來得太突然。可以這樣說,在座之人,除了周陽,誰還能知曉羅馬帝國這個名字呢?(按:羅馬帝國在秦漢之際叫大秦,本書按通用稱呼處理。)。

第65章 凱旋歸來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1章 秦皇雄風第79章 對陣第47章 橫插一腳第11章 滅東胡(下)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71章 萬衆矚目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8章 亮劍第27章 惹大禍了第7章 猗蘭殿第14章 以逸待勞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78章 殺雞儆猴第73章 石破天驚第43章 一見鍾情第12章 豐碩戰果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86章 直下南越第85章 奏凱而還第61章 希望破滅第57章 惡有惡報第97章 喜得寶駒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12章 一山二虎第79章 完勝第71章 天佑大漢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96章 太后駕崩第14章 以逸待勞第36章 調教阿嬌第1章 門庭若市第5章 機不可失第51章 災難降臨第72章 動手了第14章 寒士風骨第90章 大破匈奴(九)第2章 冤家聚頭第60章 怒火滔天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27章 接納第53章 一個不留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58章 大舉南下第10章 兵臨城下第60章 漢軍出塞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12章 一山二虎第18章 別無選擇第88章 勝利的滋味第11章 滅東胡(中)第36章 正式練兵第93章 功德圓滿第97章 喜得寶駒第95章 漢家兒郎第2章 一鳴驚人第70章 一舉成擒第24章 太子第89章 單于屈服第5章 漢武軼事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88章 勝利的滋味第2章 一鳴驚人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75章 漢奸第20章 待客之道第11章 滅東胡(中)第61章 高歌猛進第68章 妙計惑敵第76章 血!血!血!(中)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39章 滿藏而歸第96章 太后駕崩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57章 太后逼宮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17章 機會來了第46章 風雲突變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69章 處處烽火第45章 始皇憾事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68章 一怒興師第93章 功德圓滿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73章 大軍壓境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10章 兵臨城下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20章 漢武帝第16章 自尋死路
第65章 凱旋歸來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1章 秦皇雄風第79章 對陣第47章 橫插一腳第11章 滅東胡(下)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71章 萬衆矚目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8章 亮劍第27章 惹大禍了第7章 猗蘭殿第14章 以逸待勞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78章 殺雞儆猴第73章 石破天驚第43章 一見鍾情第12章 豐碩戰果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86章 直下南越第85章 奏凱而還第61章 希望破滅第57章 惡有惡報第97章 喜得寶駒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12章 一山二虎第79章 完勝第71章 天佑大漢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96章 太后駕崩第14章 以逸待勞第36章 調教阿嬌第1章 門庭若市第5章 機不可失第51章 災難降臨第72章 動手了第14章 寒士風骨第90章 大破匈奴(九)第2章 冤家聚頭第60章 怒火滔天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27章 接納第53章 一個不留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58章 大舉南下第10章 兵臨城下第60章 漢軍出塞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12章 一山二虎第18章 別無選擇第88章 勝利的滋味第11章 滅東胡(中)第36章 正式練兵第93章 功德圓滿第97章 喜得寶駒第95章 漢家兒郎第2章 一鳴驚人第70章 一舉成擒第24章 太子第89章 單于屈服第5章 漢武軼事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88章 勝利的滋味第2章 一鳴驚人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75章 漢奸第20章 待客之道第11章 滅東胡(中)第61章 高歌猛進第68章 妙計惑敵第76章 血!血!血!(中)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39章 滿藏而歸第96章 太后駕崩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57章 太后逼宮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17章 機會來了第46章 風雲突變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69章 處處烽火第45章 始皇憾事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68章 一怒興師第93章 功德圓滿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73章 大軍壓境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10章 兵臨城下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20章 漢武帝第16章 自尋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