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匈奴的盤算

龍城,依然是冰天雪地。可是,比起當初的大雪災,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如今,已經是三月了。若是在江南之地,必是草長鶯飛,雜花生樹的美麗時節。大漠的春季來得晚,寒風依然刺骨,卻也暖和了許多,積雪融化了不少。

“隆隆!”

一陣如雷的蹄聲響起,只見一隊隊匈奴騎馬馳騁,濺起大片大片的雪花。

這些匈奴軍隊的馳騁,與以往大不相同,他們手裡多了一樣東西,一根又粗又長的木棍,棍尖削得尖尖的。匈奴端在手裡,好象一條條毒蛇,若是他們面前有敵人,這木棍會毫不猶豫的刺入敵人身軀。

軍臣單于騎在戰馬上,身着狐裘,手握馬鞭,看着馳騁的匈奴,大是歡喜,臉上帶着笑容:“中行說,你這奴才,這主意不錯!”

中行說雖是騎在馬上,卻是臉『色』蒼白,右手捂着心口,臉上帶着痛苦之『色』,忙道:“謝大單于誇獎。”

自從敗歸之後,軍臣單于就在想,要如何『舔』好傷口。要『舔』好傷口,第一件事就得重建匈奴軍隊,尤其是他的本部精銳,更是重中之中。

去歲一戰,匈奴慘敗,單于本部精銳損失十之八九,若沒有本部精銳,匈奴就失去了最銳利的彎刀。

要重建匈奴軍隊,還真是棘手,戰馬不是問題,這多的是。問題是,沒有足夠的裝備,皮甲好辦,匈奴多的是皮,只要假以時日,就能製造出來。

最難辦的是彎刀與弓箭。匈奴損失的弓箭和彎刀,比起損失的軍隊要多,很多匈奴兵士隻身逃歸,弓箭彎刀早不知丟到哪裡去了。

一時之間,要造出這麼多的弓箭和彎刀,還真不容易。匈奴不象漢朝,有那麼多的工匠,這對匈奴來說,是個天大的難題。

好在,伊稚斜已經下令,善待漢人工匠。爲了讓這些漢人工匠爲匈奴效力,匈奴是威迫利誘手段全用上了,只要爲匈奴效力,就有好日子過。不爲匈奴效力,就要遭受毒打,甚至丟掉『性』命。

漢人工匠自從給擄掠後,就過着非人的生活,吃不飽,睡不好,給辱罵毒打更是家常便飯,匈奴威『逼』一招效果不大,絕大多數漢人工匠寧死不屈,不願爲匈奴出力。

可是,仍是有少部分漢人工匠投靠了匈奴,爲匈奴製作彎刀弓箭。

這些人雖然不多,還有數百上千人。軍臣單于大是後悔,早知道周陽那般能打,他早些採取這一招,有這麼多工匠爲匈奴效力,完全可以打造出足夠的攻城機械,去歲直接集中兵力攻擊漢朝一座城池,那麼一定會打得漢軍無還手之力,匈奴也就不會有今日之慘況。

他的想法不錯,就是世上哪有後悔『藥』。他去歲是志得意滿,滿打滿算,只要匈奴大軍一到,一定能攻下漢軍的城池,奪取漢朝的攻城機械,根本用不着自己打造。

光靠這麼點工匠,爲匈奴打造彎刀和弓箭,這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重建軍隊。軍臣單于急呀,中行說又給出了一個主意,要軍臣單于挑選一些對做工一事有興趣、有天賦的匈奴人,讓漢人工匠來教他們。

這主意很惡毒,不僅能在短時間內重建匈奴軍隊,還能調教不少匈奴工匠,軍臣單于大喜過望,把中行說這個奴才好好誇獎了一番,立即實行。

添加了人手,果然就不同了,彎刀和弓箭的生產就快多了。

軍臣單于意外的發現,漢人打造的弓箭和彎刀,比起匈奴自己做的要好得多,彎刀更加鋒利,弓箭的『射』程更遠,軍臣單于驚喜莫銘,還以爲是崑崙神終於顯靈了,佑護匈奴了。

說到科技,漢朝是巨人,匈奴不過是嬰兒,根本就沒法比。有漢朝工匠在,彎刀與弓箭要不更好都不行。

大喜之下,軍臣單于把這些漢人工匠好好賞賜了一通,給了他們更多的牛羊、帳幕,甚至賞給他們匈奴女人。這些叛徒謝天謝地,把軍臣單于好好感謝一通。

彎刀有了,弓箭有了,匈奴軍隊順利的重建了。

重建之時,軍臣單于記起漢軍騎兵使用手弩和長矛的情景,大是豔慕,想要打造出這樣的騎兵。

在匈奴眼裡,漢人可惡可恨可憎,可是,對於這一想法,所有的匈奴大臣卻是一致支持。匈奴引以自豪的騎兵,在漢軍騎兵面前一敗再敗,原因不在於他們的刀法不夠嫺熟,不在於他們的箭術不夠好,而是在於,他們的裝備根本沒法和漢軍比。

若是匈奴也能打造出象漢朝騎兵那樣的軍隊,其前景太美妙了,洗雪恥辱大有希望,一衆大臣要不支持都不行。

對於匈奴來說,這是一個廣闊的天地,想法絕對夠好。

可是,卻不能實現。手弩問題,有漢人工匠在,還能想到辦法。關鍵在長矛,沒法解決。長矛需要大量的鋼鐵,鋼鐵是匈奴最缺之物,在哪裡去找?

鋼鐵,漢朝雖然能產,也是奇缺無比,漢朝是禁止輸入匈奴的。匈奴以前得到的鋼鐵,主要是靠“走私”。

數十萬匈奴人手一支長矛,鋼鐵的需要量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匈奴十年,一百年也未必能弄到這麼多,軍臣單于他們只能望而興嘆,束手無策。

中行說又給出了一個主意,匈奴沒有鋼鐵,卻有樹。大漠中有一種樹,特別堅硬,經過處理之後,不在鋼鐵之下,匈奴稱爲“鐵心樹”。

中行說要匈奴把鐵心樹砍下來,做成長長的木棍,這問題就解決了。

於是乎,匈奴的軍隊就了有木棍。不計其數的匈奴端着木棍衝鋒,威力還真是不錯,比起漢朝騎兵也不差,軍臣單于要不樂都不行。

匈奴端着木棍衝鋒,衝到近前,使勁一捅,扔掉木棍,拔出彎刀砍殺起來。

望着正在訓練的匈奴,軍臣單于欣慰不已,只要匈奴『舔』好了傷口,就可以南下了。再次與漢軍對上,匈奴騎兵的威力倍增,再也不怕漢軍了。

漢軍雖然繳獲了不少戰馬,能打造大量的騎兵,可是,匈奴全是騎兵,要與匈奴比騎兵,軍臣單于雖然新敗不久,仍是不怵。到那時,匈奴可以用兩個,三個,甚至更多的騎兵打一個漢朝騎兵,要不勝都不行。

希望之火熊熊燃燒,軍臣單于臉上泛着紅光,不住點頭。

“等軍隊練好了,本單于就可以率領他們南下,攻破漢朝的城池,擄掠漢朝的家園,洗雪恥辱,砍下週陽的頭顱!”軍臣單于興奮得一揮馬鞭,發出一聲脆響。

“打進長安!洗雪恥辱!”

一衆大臣好了傷疤,忘了疼,齊聲吼叫起來。

“到了秋季,就可以南下了。”軍臣單于振奮不已。去歲之敗,那是他的奇恥大辱,時刻沒有忘記。

“大單于,奴才以爲,大匈奴如今不宜南下。今歲不宜,明年也不宜!”中行說身子一躬,非常恭敬的道。

“閉嘴!”

“漢狗胡說!”

中行說的話一如既往招來一衆大臣的喝斥。

軍臣單于一揮手,阻止一衆大臣喝罵,問道:“中行說,那你以爲大匈奴如今該當如何?”

“大單于,奴才以爲,即使大匈奴的大軍重新練好了,也不宜與漢朝大戰。”中行說開始剖析起來:“再次開戰,必是傾國之戰,漢朝將會出動更多的軍隊,與大匈奴大戰。大匈奴新敗,牛羊口衆損失太多,非三五年所能恢復過來。”

“正因爲大匈奴損失太大,這纔要去漢境擄掠。”軍臣單于不同意中行說的說法。

“大單于,容奴才說句放肆的話。去歲,大單于親率五十萬之衆,大敗而歸。若是秋季,大匈奴南下,能有所擄掠嗎?”中行說反問一句。

這一句,還真把軍臣單于給問住了,愣怔了半天,他雖然萬分不願承認,也不得不承認:“漢朝一定會堅守城池,若周陽再到邊關,很難有收穫。”

匈奴大舉南下,周陽必到邊關統兵,這沒什麼好懷疑的。對周陽,軍臣單于既恨,還懼。

“打漢朝,費力無收穫,大匈奴反而越打越弱。”

中行說下了結論:“奴才以爲,與其打漢朝,不如集中兵力來打月氏、東胡,殺了他的王,掠奪他們的口衆,佔有他們的土地,食用他們的牛羊。不出三五年,大匈奴的國力將會恢復。到那時。再與漢朝大戰,大匈奴何足懼?”

月氏和東胡和匈奴是世仇,給匈奴打得沒有還手之力。可是,月氏和東胡卻是敗而不亡,仍有不少土地、口衆、牛羊。若是先把兩個世仇解決了,匈奴不僅土地更廣,牛羊還會更多,口衆會劇增。

土地、牛羊、口衆三者中,對軍臣單于最有吸引力的就是口衆了,這是崑崙神賜予匈奴的奴隸呀。

“好辦法!好辦法!”

不僅軍臣單于、伊稚斜稱讚,一衆匈奴大臣也是讚不絕口。

“那就先打東胡,滅了東胡,再到漢境擄掠。”軍臣單于虎目中精光四『射』,精神抖擻。

東胡主要是現在的東北之地,與漢朝接壤,只要滅了東胡,就打到了漢境,同樣可以擄掠漢境,報仇雪恨。

“大單于,出兵吧!”阿胡兒忍不住了,上前一步請命:“從龍城趕去東胡之地,需要近一個月時間。那時,春暖花開,正是用兵之季。”

“大單于,請出兵!”一衆大臣請命。

“不可!”一個反對聲響起,衆人一瞧,正是中行說。

“中行說,這是你出的主意,怎麼又不可了?”軍臣單于大是奇怪。

“中行說,你是不是以爲,東胡離漢朝近。若是大匈奴現在就去打東胡,東胡打不過大匈奴,就會向漢朝求援。那麼,漢軍一動,大匈奴難以討得了好?”伊稚斜明亮的眼裡光芒閃爍:“可你忘了一點,漢軍若是深入東胡之地,與匈奴打,那是找死!”

去歲之戰,漢軍雖然也深入過匈奴腹地,畢竟人數不多。若是匈奴與東胡大戰起來,漢軍出動太少,不能建功。若是出動太多,一深入東胡之地,那裡適合匈奴作戰,不宜漢軍,伊稚斜還真是希望漢軍出動。

“左賢王英明!”中行說先是讚一句,馬上就是話鋒一轉:“奴才之顧慮不在於此,而是在於,此時大匈奴國力未復,即使與漢軍在東胡腹地大戰,也未必有勝算。若是先滅月氏,再來滅東胡,在東胡腹地與漢軍大戰一場,勝算就大多了。在東胡腹地與漢軍大戰一場,擊敗漢軍,趁勢攻打漢朝,不是更好?”

“說得好,我沒你思慮周全!”伊稚斜不住點頭。

“哈哈!”

軍臣單于開懷暢笑,手中馬鞭輕輕抽在中行說身上。

中行說忙躬着身子,一副討好嘴臉。

“哈哈!”

一衆匈奴大臣齊聲大笑。

“左賢王聽令,你留守龍城,訓練軍隊,準備滅東胡。本單于,要率領大匈奴的勇士,去滅了月氏!”軍臣單于臉一肅,開始下令了。

對月氏這個仇敵,匈奴大臣還真沒有放在眼裡,無不是振奮異常。

軍臣單于一聲令下,大軍集結,軍臣單于絕不拖泥帶水,率領匈奴軍隊朝西開去,直撲月氏。

南越,丞相府。

呂嘉跪坐在矮几上,雙眉緊皺。

他的長子呂夷,站立身側,問道:“阿父,何事不樂?”

“夷兒啊,我們要圖大事,要大漢不能騰出手來纔是。可是,去歲一戰,我們原本以爲大漢會大敗,卻沒有想到,大漢竟是勝了,匈奴五十萬之衆都敗了。”呂嘉有些想不通,匈奴數十年佔了上風,去歲怎麼就不經打呢?

“是呀!說來也怪,匈奴五十萬打不過漢軍,他們的威風都哪去了?”呂夷點頭,一臉的惋惜。

“匈奴這一敗,我們也不能輕舉妄動。”呂嘉很無耐。

“阿父,我們要圖大事,不能指望匈奴,得靠我們自己。”呂夷眼裡閃着光芒:“趙佗垂垂老矣,近百的人,還有幾年好活?趙胡昏昧,不足以成事。只要趙佗一死,這南越的天下,還不是阿父的?”

呂嘉點點頭,深表贊成。

“阿父,要讓趙佗死,其實也不難。我們不能出面,我們可以請人來做。”呂夷臉上閃過一絲狠辣。

趙佗是漢朝認可的南越王,若是給呂嘉父子殺了,漢朝肯定會過問。最有可能,漢朝以此事爲藉口,出兵南越,直接把南越給收了,呂嘉父子就是在爲他人做嫁衣。

收南越一事,漢朝一直想做,卻沒有做成。呂太后爲了收南越,直接出兵攻打,卻給趙佗擊敗,還讓趙佗打到長沙去了。漢朝見識了南越的兵威,這纔不得不採取懷柔之策。

“阿父,上次我託人送給郭解大俠的禮物,郭大俠收了。”呂夷很是歡喜的道:“郭大俠還說了,若是有事,他願出力。”

“真的?”呂嘉大喜過望:“郭大俠一諾千金,他允了,那這事就成了。快給郭大俠傳訊,此事宜早不宜遲。”

“阿父放心,我這就去安排。”呂夷振奮的一握拳,快步而去。

望着呂夷的背影,呂嘉紅光滿面,彷彿他已是南越王似的。

南越王宮,趙佗鬚髮皆白,斜靠在軟榻上,趙胡侍立在側。

“胡兒,你有話要說?”趙佗雪白的鬍鬚一翹。

“大父,你說這事怪不怪。”趙胡眉頭擰在一起:“大漢明明在練兵,我多方打聽,卻是不知道在哪裡練兵。”

“你打探這些做什麼?”趙佗有些不悅。

“大父,大漢此次練兵,必是有很多騎兵。一旦練成,大漢的軍力將猛增,孫兒哪敢不過問呢。”趙胡忙解釋,又有些奇怪:“大父,這事幹系重大,你爲何一點不擔心呢?”

“你說說,爲何干系重大?”趙佗不答所問,反問一句。

“大父,大漢一直想收我南越,卻一直不能如願。不是大漢不想,是大漢國力不濟,軍力不行。”趙胡剖析起來:“如今不同了,匈奴新敗,正宜大漢收我南越。若是大漢再把騎兵練出來,一定會先打我南越,大父,這都是你說的。”

“嗯!”趙佗微一點頭,大是讚賞:“胡兒,你有所長進了,能想到這點,不容易,不容易。可是,你要知道,南越之地本非我趙氏所有。大父不過是代始皇守這一方土,若大漢要收就收吧。”

“啊!”

趙胡萬萬想不到趙佗竟然如此說,嚇了一大跳,急急忙忙的道:“大父,這萬萬不可呀。沒了南越國,胡兒在哪裡去存身?”

“呵呵!”趙佗笑道:“胡兒啊,我趙氏是真定人,沒了南越,就回真定老家去吧。數十年來,大父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真定老家。可是,一直不能回去。若大漢收了南越,大父也可以向始皇繳旨了!”

“大父,不行,絕對不行!”趙胡一向聽從趙佗的,這次犯犟了。

“哼!”趙佗冷哼一聲道:“胡兒,你要記住,若你一心想貪亦南越王位,必將遭來大禍,我趙氏滅族之期不遠了!”

“大父,昔年呂太后要收百越,你卻與之戰大一場,打到長沙去了,爲何你如今甘願拱手讓出南越?”趙胡急急忙忙的問。

“此一時,彼一時。”趙佗臉沉似水:“那時節,呂后挖我祖墳,刁難我親朋,我豈能忍她?一個『婦』人,心思如此歹毒,不能容人,豈能讓我心服?胡兒啊,你要記住,大父那時之所以能打敗漢軍,那是因爲兄弟們都在。雖然他們上了年歲,可是,戰陣經驗仍在,銳氣還在,那是始皇的大軍,無敵於天下,豈能敗於人手!”

“砰!”

趙佗右手重重砸在軟榻上,虎目圓睜,氣勢威猛,當年那個追隨秦始皇征戰天下的趙佗又復活了!。

第24章 蓋世之兵第76章 不戰而退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6章 淑女阿嬌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11章 滅東胡(中)第31章 反目成仇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16章 自尋死路第23章 毒計第81章 《破龍城》第34章 先輩遺風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26章 成人教育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33章 單于暴走第14章 未來之路第18章 阿嬌第72章 動手了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16章 戰力驚人第37章 入宮見駕第5章 萬戶侯第22章 匈奴震恐第63章 迎頭痛擊第22章 偷雞不成第75章 漢奸第90章 臺灣歸降第12章 再勝一陣第48章 出個主意第7章 男兒行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54章 始皇偉哉第48章 出個主意第75章 末日降臨(七)第95章 漢家兒郎第49章 風暴之前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15章 再戰匈奴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30章 廢和親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22章 興師問罪第38章 墨家下山第35章 中華瑰寶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39章 東方朔第48 滿載而歸第91章 晉升列侯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76章 血!血!血!(下)第46章 景帝駕崩第83章 刻石勒功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6章 淑女阿嬌第2章 衛子夫第5章 機不可失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89章 單于屈服第29章 顛倒黑白第5章 漢武軼事第19章 中大獎了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20章 漢武帝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76章 末日降臨(五)第68章 一怒興師第71章 天佑大漢第28章 獻俘之儀第22章 興師問罪第19章 樑王賀禮第53章 始皇遺詔第64章 朝野震動第61章 希望破滅第29章 賜婚第10章 還我清白第11章 意外驚喜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17章 機會來了第12章 留侯世家第31章 初承重任第1章 霍去病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27章 接納第11章 滅東胡(下)第1章 霍去病第11章 意外驚喜第76章 末日降臨(五)
第24章 蓋世之兵第76章 不戰而退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6章 淑女阿嬌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11章 滅東胡(中)第31章 反目成仇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16章 自尋死路第23章 毒計第81章 《破龍城》第34章 先輩遺風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26章 成人教育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33章 單于暴走第14章 未來之路第18章 阿嬌第72章 動手了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16章 戰力驚人第37章 入宮見駕第5章 萬戶侯第22章 匈奴震恐第63章 迎頭痛擊第22章 偷雞不成第75章 漢奸第90章 臺灣歸降第12章 再勝一陣第48章 出個主意第7章 男兒行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54章 始皇偉哉第48章 出個主意第75章 末日降臨(七)第95章 漢家兒郎第49章 風暴之前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15章 再戰匈奴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30章 廢和親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22章 興師問罪第38章 墨家下山第35章 中華瑰寶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39章 東方朔第48 滿載而歸第91章 晉升列侯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76章 血!血!血!(下)第46章 景帝駕崩第83章 刻石勒功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6章 淑女阿嬌第2章 衛子夫第5章 機不可失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89章 單于屈服第29章 顛倒黑白第5章 漢武軼事第19章 中大獎了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20章 漢武帝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76章 末日降臨(五)第68章 一怒興師第71章 天佑大漢第28章 獻俘之儀第22章 興師問罪第19章 樑王賀禮第53章 始皇遺詔第64章 朝野震動第61章 希望破滅第29章 賜婚第10章 還我清白第11章 意外驚喜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17章 機會來了第12章 留侯世家第31章 初承重任第1章 霍去病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27章 接納第11章 滅東胡(下)第1章 霍去病第11章 意外驚喜第76章 末日降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