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大破匈奴(一)

景帝一身燕居之服,尋常深衣。頭戴幔頭,跪坐在矮几上,兩道濃眉深鎖,一臉的憂心仲仲。春陀侍立在側,打量着景帝。一臉的憂色。

自從得知周陽率軍北上長城後。景帝就這般呆。對,是呆。每天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催問邊關軍報,至於朝中事務,已經交給寰嬰、許昌、莊青翟他們處理了。

這幾天,景帝是吃不好,睡不香,人都瘦了一圈。一雙明亮的眼睛有些黯淡,眼圈有些黑。

這打仗,不僅僅是邊關將士們壓力大。就連遠在長安的景帝所承受的壓力也是大得出奇,景帝時時刻刻都在擔心,都在等待邊關的消息。

春陀看存眼裡,急在心頭,卻又無可如何。

戰爭啊,真是折磨人!

“篤篤!”

輕微的點地聲響起。

景帝猛的睜開眼,站起身,迎向門口。只見寰太后在南宮公主的攙扶下,顫微微的進來。在她們後面。還有一個宮女,手託銀盤,盤裡盛着一碗粥,正散着香氣。

“皇兒給母后請安!”景帝忙上前行禮,扶住寄太后。

“見過父皇。”南宮公主向景帝見禮。

“南宮啊,呵呵!”景帝打量着這個寶貝女兒,眉頭舒開了。南宮善解人意,很得景帝歡心,越看越開心。

“皇上啊,你這幾天吃得可好?睡得可香?”竇太后很是關切的問。

“回母后,皇兒吃得好,睡的香。”景帝其實這幾天毫無胃口,更是睡不着,爲了讓實太后省心,只能撒謊。

“你撒謊”。竇太后的柺杖在地上點頭,聲調有些高:“這幾天,你明明吃不下一碗飯,沒有睡一個囫圇覺。還在騙老身。”

“母后,皇兒真的很好,身子骨還硬朗着呢。”景帝挺挺胸,可是。竇太后眼盲之人,瞧不見。

竇太后在景帝父女的攙扶下。坐了下來。沉聲道:“皇上,老身知道你是不想讓老身擔心。可是。你老不吃不喝,老身能不擔心麼?不要說老身擔心,南宮也擔心得不的了。南宮這孩子,挺有孝思,給你熬了一碗粥,趁熱喝了吧

南宮公主忙從宮女手裡的銀盤裡端起粥,遞給景帝:“父皇。”

“呵呵!”天倫之樂,沒有哪個做父親的會拒絕。做皇帝的天倫之樂更加珍貴,景帝笑呵呵的。甚是歡喜,接了過來,用勺舀着一嘗,讚道:“南宮的廚藝大見長進了。”

“那還用說。”竇太后臉上泛起喜色:“老身這幾天吃南宮做的菜。胃口好着呢。”

景帝幾口喝完,把碗一放,擦擦嘴。竇太后這才道:“皇上,你爲邊關戰事擔心,做皇帝嘛,這是應該的。可是,你也不能虧了身子不是?你若是垮了,大漢誰來頂?該吃的吃,該睡的睡,天,塌不下來。”

“母后。這道理皇兒懂。可是,皇兒一想到,二十萬將士的性命。心裡就難受。不知,這一仗打下來,二十萬將士能有多少活下來?就算他們活下來,有多少人傷殘?”景帝說着說着,淚水已經在眼裡滾來滾去了。

“哎!當皇帝難啊!”寰太后感慨一句:“皇上仁慈,才掛念將士們的安危。皇上,你只要記住一點。即使二十萬將士全部戰死,哪怕周陽也戰歿了”

南宮公主一驚,臉色蒼白,差點驚呼出聲,卻是忙以手掩嘴。

“大漢也不能出事,皇上更得挺住。”竇太后的聲音微微顫:“只有這樣,大漢才能把最後的痛苦留給匈奴!”

如今的軍事形勢,依然是匈奴強漢朝弱,儘管周陽打了不少勝仗。根本局勢還沒有改變。可是。以漢朝的國力,只要決心一定,一定能夠打敗匈奴,把最後的痛苦留給匈奴!

景帝沒有說話,重重點頭。

竇太后接着道:“這一戰,明知沒多少勝算,仍是要打,就是用將士們的性命換五年時間,很痛苦!痛苦就痛着吧!該吃的吃,該睡的睡。痛苦總有結束的時候!”

站起身,道:“老身該說的說了。如何做,皇上你自個兒掂量着吧。哦,一場大戰。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沒有十天半月,不能分出勝負,皇上不必過於擔心。”

決戰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這是常識。象長平之戰,更是打了幾個月才決出勝負。

景帝送走竇太后,嘆了口氣。雖然沒有說,意思很明白了,大戰拖得越久,景帝擔心的時間越長。

“春陀,在養心殿裡放張榻。聯就在這裡吃,就在這裡睡。”景帝下定了決心。

默以默

睢陽,樑王宮。

樑王站在一張巨大的軍事地圖前。雙眉緊鎖,一雙明亮的眼睛死盯着地圖,連轉動一下都沒有,好象一尊雕像。

韓安國、公孫詭、羊勝、司馬相如、莊忌他們侍立在身後,個個站的筆直。

他們今天給樑王找來,還以爲耍象往常一樣,請他們飲宴。卻是沒有想到,樑王這個安樂王爺竟然破天荒的第一遭不飲宴,而是在看地圖。

這地圖是樑王目前能收集到的漢匈大戰兵力分佈圖,雖然與實際有不少小差距,不夠準確。可是,這已經是樑王盡了最大努力才收集到的。這也是粱王手眼通天,要是換個人。肯定收集不到這麼多有用的消息。

韓安國他們沒有說話,時間在無聲

過了許久,樑王終於轉過來身來,呼出一口氣。

公孫詭忙問道:“大王何事憂心?”

“憂心?也對,是憂心”。樑王於公孫詭的用詞略感意外:“你們說。這一仗,大漢的勝算幾何?韓安國,七國之亂時,你沒少給孤出主意,你精通兵道,你說說。”

韓安國是平定七國之亂的大功臣,樑王的戰國有一半是他的主意,深得樑王信任。第一個問的不是公孫詭,而是韓安國,這讓公孫詭很是不爽,陰陰的瞄了韓安國一眼。

“大王,以臣愚見,這一仗不論勝,還是敗,大漢都是勝!”韓安國的話很繞,一衆人一下子就糊塗了。

“韓大人,這話何意呀?。公孫詭終於逮住機會了,不無奚落之意的道:“勝便是勝。敗便是敗,勝與敗不分,那就是黑白顛到,是非不分

“讓韓安國把話說完樑王卻是眉頭一皺,阻止公孫詭再說下去。

公孫詭不敢再說了。韓安國接着道:“勝。自是不用說了。在下就說說敗也是勝的道理。此戰,大漢獲勝的成算並不多,一是兵力不佔優。二是騎兵太少,三是在長城下與匈奴打野戰,這對大漢極爲不利。

大漢雖然打了不少勝仗,可是,一旦脫離了城池依託,與匈奴打野。戰敗是註定的!”

漢軍有弩陣一事,漢朝知者不多,只有極少數幾個人知道。

“那爲何敗也是勝呢?”樑王有些不解了。

“大王請想,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漢軍明知有敗無勝,仍是北上長城與匈奴大戰,周陽的用意已經非常明白了。”韓安國長嘆一口氣:“二十萬大軍,二十萬忠魂!”

眼裡泛着淚花,甚是悲論,似欲哭泣。

他的表情痛不欲生,絕對不是作假,一衆人一下子愣住了。目先,齊刷刷盯在韓安國身上,等待他說明。

韓安國只顧着搖頭喘噓,卻是沒有解釋。

一衆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明所以。

樑王的眼睛越來越明亮,臉色越來越紅,越來越激動,健碩的身軀微微顫抖:“他們不顧性命,去拼匈奴”。

“大王英明!”韓安國點頭道:“以前,大漢要卞練騎兵,卻是苦於馬匹短少。如今,周陽繳獲瞭如此之多的戰馬,卻又苦於沒有時機。若是匈奴年年犯邊,大漢把人力、物力、財力用去抵抗匈奴,這練騎兵一事,就會擔擱。二十萬將士。不惜性命,與匈奴大戰一場。就是要用性命爲大漢換得數年練騎兵的時間!”

“戰馬有了,人力、物力、財力不是問題,再有時間,數年之後,大漢的鐵騎就會縱橫在大漠之上!”樑王右手緊握成拳,很是振奮的道:“到那時,豈容匈奴橫行!”

他這一解釋,衆人恍然,司馬相如。莊忌,齊聲長嘆:“二十萬將士。二十萬忠魂!”

“大王,周陽屢次壞大王的大事,他死有餘辜。趁這次兵敗,大王應該好好收憐他!”公孫詭時刻不忘給周陽折辱一事。

“是呀,大王!”羊勝忙附和。

“住口!”二人的獻媚,卻是換來樑王的厲斥。

周陽多次壞樑王大事。樑王對周陽極是痛恨。按理,二人這話一定能討得樑王的歡心,卻沒想到。樑王竟是喝斥他們,二人以爲聽錯了。要不是樑王臉上帶着怒氣。

“周陽屢次壞孤的大事,孤也恨他!可是,孤是高祖的血脈!不能恨爲大漢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周陽能如此,足以證明他是個英雄!”樑王的聲音很大,好似雷霆。震人耳膜:“高祖被圍平城,卻不能雪恥,那是何等的恥辱?高祖爲雪此辱,留下了一道血詔,你們可知血詔寫的是什麼嗎?周陽若敗,那是爲大漢長遠計。不得不敗!孤若還趁機落井下石,那是枉爲高祖血脈!”

略一停頓,高亢的聲音轉爲沉痛:“若周陽戰歿,孤一定會去他的墳前祭拜!感謝他爲大漢血灑疆場!”

“大王!”

韓安國、司馬相如、莊忌,很是激動。

二十萬將士明知不能取勝。爲了長遠計,不顧性命去拼匈奴那是何等的感人!

當然,這都是他們不瞭解具體情況。根據一些零星的情報得出的

論。

公孫詭和羊勝二人愣了愣。躬身道:“謝大王刮誨,臣知錯了!”

“長卿,你善屬文,可否爲孤寫一篇《格魂歌》?”樑王看着司馬相如。

招魂歌是漢朝祭莫戰死將士的祭文。

司馬相如躬身道:“大王有命,在下敢不從命。”

以爲冉陽敗定了的,不僅僅有樑王,還有一人。

熾熾

淮南,是一座大城,週迴二十餘里。城裡房屋衆多,街道縱橫,一瞧便知,是一座繁華的城池。

城中有一座巨大的宮殿,正是淮南王的王府。

如今的淮南王叫劉安,就是以修道飛昇留傳於世的淮南王。

此時的劉安,並沒有在淮南王府,而是在城北的山上。此山海拔並不高,卻是山勢雄峻,風景優美。仿若畫兒一般。

在後世。這山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八公山。”

後人贊八公止。“八公草木晚離離,彷彿成*人似設奇。老氣逼雲含霧雨,空青拔地鎮誰夷。”道出了此山景緻之美。

八公山一共有四十多座山峰。主峰最高。主峰之上,正站着一人身着尋常深衣,頭戴講賢冠,羊握象牙扇,象牙詞扇面。潔白如霜雪。

手中扇輕搖,清奇儒雅之氣乍現。

他,正是淮南王劉安。

劉安雙目清澈若水,仰視天空。只見一顆流星拖着長長的焰尾利過。消失在天際。

“天現異象,必有大凶!”劉安臉上的淡然之色頓失,略帶驚惶。大聲道:“快,有請八位仙長到王府一敘。”

他本是好黃老,信仁“道之人,流星出現,對他很有震憾力,急急忙忙的下了山,趕回王府。劉安快步進屋,略一整理衣衫,就去了廳堂。

來到廳堂,只見八個身着道袍的方士跪坐在矮几上,一見他進來,站起來施禮:“見過王爺!”

“各位仙長,不必拘禮。快快請坐。”劉安跪坐在王座上。

八人坐下,看着劉安。

這八人,就是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淮南八公”: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

八人有道高士,修仙煉道,很有名望。劉安深愛仙道,與八人深相結納。

“大王喚我等前來,不知有何要事?”說話的是蘇飛,此人煩下一綹鬍鬚,修剪得整整齊齊,身着八卦仙袍,一副飄然出塵之姿,讓人一見就生出幾分敬意。

“適才,孤在山中賞景,卻見彗星出,其長竟天,天現異象,不知作何解?”劉安說出用意。

“主刀兵!”李尚接過話頭道:“先吳軍起時,彗星出,長數尺,流血千里。今彗星其長竟天,此刀兵大起之象!”

古人把流星出現視爲異象,其影響之大小以長短計,若是流星越長,越是兇險。

“北方大戰已起,此異相正驗耳!”蘇飛重重點頭。

劉安好看的眉毛一挑:“此番大戰。吉凶如何?”

“大王,彗星竟天,兇險莫測,大漢當有大敗。”李尚雙目微閉,雙手不住掐動。嘴裡喃喃有聲,一副作法算天機之態。

劉安雙眼一亮:“若是周陽兵敗,本王再趁機參上一本,周陽之禍必牽連周亞夫。周亞夫雖不再是承相。其得聖寵比起做承相時更甚三分。若是參倒周亞夫,本王就少一阻礙!”

劉安表面上讀書自娛,遠離權謀紛爭,活脫一安樂王爺。其實。隱有不臣之心,盤算着如何奪嫡。只不過,他隱得深,不象樑王那般,急吼吼。

他要奪嫡,周亞夫必除。若是周陽兵敗,趁機參上一本,勢必會的到朝中大臣響應,周亞夫的地位會大降,這對他有莫大的好處。

周亞夫善用兵,忌憚他的盧不僅僅是樑王一個,劉安也是其中之。

“此計甚好!”蘇飛撕下了高人僞裝,直接叫好。

李尚、田由他們齊聲贊同。劉安的勢,於他們有莫大的好處,誰會與自個兒的好處過不去呢?

“不可!”

一個大嗓門響起。

衆人一瞧,正是淮南八公中的老五。雷被。雷被個頭高大。雙目似電,極是威猛,是八人中最正直的一個。

“雷仙長,爲何不可?”劉安微微有些着惱。

“大王,若大漢兵敗,大王應當上奏,請皇上安撫將士,而不是治大將之罪。”雷被聲若洪鐘。

“周陽兵敗,治他之罪,是天經的義,有何不可?”劉安眉頭一挑。臉上已現不悅之色。

“大王請想。大漢與匈奴打了數十年,可曾有今年這般勝仗?”雷被好象沒有看見劉安的臉色,大着個嗓門道:“若長城之戰失敗,非戰之過,是力有所不及。若以此而治周陽之罪,是爲不公。大王若爲大漢計,當上書爲周陽開脫。”

雷被說的是正理。即使決戰失敗。周陽率領漢軍打了那麼多的勝仗,已經很難得了,若是治周陽的罪,真的是不公了。

劉安無言以答,狠狠剜了一眼雷被。

“五弟,不許胡說!”蘇飛端起老大的架子,喝斥起來。

就在他們以爲周陽敗定了時。決戰已經分出了勝負。

默默默

“你說什麼?劇大俠把每奴的肉乾給燒了?”

這話出自周陽、李廣、程不識、馮敬、公孫賀、公孫建、秦元,悔他們之口,個個一臉的難以置信。

焚燬匈奴的肉乾,是天大的好事。可是,當餡餅砸進嘴裡的時候,誰會相信這種好事會落在自己頭上。由不得周陽他們不信。“我說的全是真的!”厲方喘着粗氣:“我奉劇大俠之命前來稟知大帥。”

火勢一成,劇孟立即要厲方前來見周陽。兩軍正在交戰,他要見周陽,還真是費了一番功夫,才見着李廣。

一見李廣的面,他就吼着要見周陽。說是有天大的軍情。

李廣哪裡相信,差點一箭把他射殺了。厲方只得說他和周陽是故人。是朋友,周陽一見他就會明白。

李廣見他說的不象是假的,半信半疑,把他押來見周陽。

周陽一見厲方,驚奇得差點把眼珠砸在地上。周陽萬未想到,這個昔日裝神弄鬼的人會出現在這裡。

不容周陽說話。厲方就說劇孟把肉乾焚燬了。

這事太突然,太難以讓人置信。李廣他們驚疑不定,看着周陽,等他決斷,信還是不信?

第18章 別無選擇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77章 一網打盡(上)第63章 迎頭痛擊第30章 反陰樑王第36章 弩陣第6章 淑女阿嬌第97章 喜得寶駒第32章 天威震怒第33章 賜官第48 滿載而歸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48 滿載而歸第90章 景帝下葬第17章 升任校尉第21章 雁門血戰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101 橫渡絕域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16章 戰力驚人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39章 滿藏而歸第31章 初承重任第23章 出擊第41章 深入大漠第13章 賜爵第29章 萬分危急第102 窮途末路第49章 風暴之前第16章 戰力驚人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11章 意外驚喜第45章 廢皇后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39章 東方朔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46章 烈烈英風第40章 飛騎,出擊!第62章 雷霆萬鈞第17章 機會來了第44章 碧血丹心第64章 朝野震動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16章 喜悅無邊第19章 千年大計(上)第82章 誓師北進第9章 重逢第50章 一言而決第86章 落荒而逃第46章 烈烈英風第85章 揚帆出海第4章 獻上一計第26章 窮追不捨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82章 誓師北進第4章 東胡第8章 破綻第75章 末日降臨(七)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17章 升任校尉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59章 一把大火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22章 匈奴震恐第27章 舉國歡騰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27章 接納第50章 一言而決第58章 龍城!龍城!第58章 龍城!龍城!第77章 一網打盡(下)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87章 百越收復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85章 王對王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39章 凌辱之恨第21章 雁門血戰第18章 主父偃第51章 災難降臨第11章 滅東胡(中)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12章 一山二虎第17章 升任校尉第30章 意外之喜第23章 出擊第5章 機不可失第86章 趁火打劫第64章 來得好第100 西羌滅亡第30章 勝利果實第76章 血!血!血!(上)第91章 瘋狂吧
第18章 別無選擇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77章 一網打盡(上)第63章 迎頭痛擊第30章 反陰樑王第36章 弩陣第6章 淑女阿嬌第97章 喜得寶駒第32章 天威震怒第33章 賜官第48 滿載而歸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48 滿載而歸第90章 景帝下葬第17章 升任校尉第21章 雁門血戰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101 橫渡絕域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16章 戰力驚人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39章 滿藏而歸第31章 初承重任第23章 出擊第41章 深入大漠第13章 賜爵第29章 萬分危急第102 窮途末路第49章 風暴之前第16章 戰力驚人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11章 意外驚喜第45章 廢皇后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39章 東方朔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46章 烈烈英風第40章 飛騎,出擊!第62章 雷霆萬鈞第17章 機會來了第44章 碧血丹心第64章 朝野震動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16章 喜悅無邊第19章 千年大計(上)第82章 誓師北進第9章 重逢第50章 一言而決第86章 落荒而逃第46章 烈烈英風第85章 揚帆出海第4章 獻上一計第26章 窮追不捨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82章 誓師北進第4章 東胡第8章 破綻第75章 末日降臨(七)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17章 升任校尉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59章 一把大火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22章 匈奴震恐第27章 舉國歡騰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27章 接納第50章 一言而決第58章 龍城!龍城!第58章 龍城!龍城!第77章 一網打盡(下)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87章 百越收復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85章 王對王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39章 凌辱之恨第21章 雁門血戰第18章 主父偃第51章 災難降臨第11章 滅東胡(中)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12章 一山二虎第17章 升任校尉第30章 意外之喜第23章 出擊第5章 機不可失第86章 趁火打劫第64章 來得好第100 西羌滅亡第30章 勝利果實第76章 血!血!血!(上)第91章 瘋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