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剿滅烏桓(中)

如雷的聲響,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大片大片的煙塵,好似垂地的烏雲,對着烏祖營地撲去。

十萬漢軍開進,聲威震天,方圓十餘里範圍爲紅色的浪潮淹沒。

開進中的漢軍,人如龍,馬如虎。氣貫長虹,氣象森嚴。人人眼裡閃着熾烈的戰意,殺氣沖天,戰馬嘶鳴,一派肅殺之氣。

“看!那是漢軍!”

“漢軍來了!”

“漢軍來了!”

烏狂的營地裡發出陣陣歡呼聲。是出自奴隸之口。烏桓部裡的奴隸佔了絕犬部分,漢軍給奴隸自由身,讓他們擁有財產一事。傳得比風還要快,奴隸們巴不得漢軍早點到來。

“是漢狗!”

“可惡的漢狗!”

那些奴隸主對漢軍是深惡痛絕,奴隸是他們的財產,漢軍的作爲,那是在要他們的命,讓他們難以忍受。

“迎接漢軍!”

“迎接漢軍!”

歡呼不已的奴隸,扔下手中的活計。歡天喜地朝漢軍迎去。

“回來!回來!”

奴隸主們高聲大吼,吼聲如雷。可是。奴隸根本就不鳥他們。

若是在平時,不要說吼,就是哼上一聲,奴隸也會嚇得心驚膽顫,今兒不同了,漢軍來了,奴隸們有了主心骨,膽兒壯了,誰還會鳥他們。

可是,奴隸衝到近前,卻不敢靠近漢軍。因爲漢軍殺氣騰騰,他們看在眼裡,驚在心頭,哪敢靠近。只有遠遠看着的份。

周陽騎在追風駒上,打量烏狂的營地,帳幕不少,卻是凌亂不堪,帳幕東一座,西一座,毫無章法之可言。

一聲令下,漢軍在離烏桓營地七八里的地方停了下來。之所以要留出一段距離,而不逼近烏狂營地。那是因爲烏祖營地太亂了,烏櫃軍隊一旦打了敗仗,就會縮回營地,不便漢軍發揮。

在營地裡作戰。陌刀手沒什麼影響,可是,漢軍的騎兵就沒法衝殺。不能馳騁,還是在營外打的好。

至於烏桓部會不會逃走,周陽根本就不擔心。

因爲烏桓部是無路可逃,即使逃走了,北方有匈奴,仍是免不了覆滅的命運。

對於烏桓部來說。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營地堅守,等待匈奴趕到。匈奴與漢軍是世仇,匈奴一趕到,就要與漢軍大戰,烏祖部就有機

了。

一場大戰,要打數日,甚至更長,半個月、一個月、幾個月都有可能。十幾萬烏祖軍隊,堅守一天不是問題,烏祖首領一定會如此想。

漢軍一鼻下來,周陽飛身下馬。來到雲車旁。雲車是指揮車,在大漠上很有用處,漢軍帶上了的。

周陽登上雲車,絞盤聲中,周陽緩緩上升。等絞盤聲停下來,周陽已經離地十餘丈了。

放眼一望,周陽大是震憾。十萬漢軍佔地極廣,一座龐大的軍陣,波瀾壯闊,氣勢驚天,讓人心頭劇震。

再看烏桓部的營地,帳幕一座接一座,根本就望不到頭。場面也很壯觀。

“嗚嗚!”

如咽如訴的號角聲響起。烏桓軍隊從營地裡開了出來了。

烏狂軍隊一隊隊開出,開始列陣。人喊馬嘶,喧鬧不已,好象鬧市似的。動作遲緩,半天方纔列成陣勢。

周陽只是靜靜的看着,並沒有下令進攻。漢軍不攻打,烏祖部會給匈奴滅掉,漢軍完全可以坐山觀虎鬥。周陽之所以決定由漢軍來滅烏桓部,不僅僅是考慮到,烏桓的財物不能落入匈奴手裡,那會增加匈奴的實力。

若僅僅是這點的話,漢軍也可以不滅烏狂,可以通過打敗匈奴奪回財物。

可是,烏桓首領叫囂,要與漢軍決一死戰,這就不能膜視了。漢軍必須擊破烏桓。以此立威,震懾東胡各部。

要立威,就得讓烏桓把戰力發揮到最大,漢軍再擊破之,這對烏祖的打擊相當沉重,是以周陽任由烏祖部列陣。

用了多半個時辰,烏桓部方纔列成陣勢,周陽看在眼裡,不住搖頭。這效率也太低了。這麼長的時間。漢軍可以成陣十次八次了,由此可見烏祖首領之無能。

把漢軍的陣勢與烏桓陣勢一對比,更是讓人無語。漢軍的陣勢,嚴謹厚重,兵種與兵種之間非常協調。能進行最好的配合,給人一種不可撼動之感。而烏祖部的陣勢,卻是雜亂,跟雜牌軍似的,好象這不是在戰場上。而是在趕集市的。烏桓只有一個兵種,那就是四條腿的騎兵,他們所謂的陣勢,不過就是排得稍爲整齊點。

烏狂本是遊牧部公沒有軍規軍令之約束,打仗一擁而上,打敗了。作鳥獸散。要他們象漢軍那般成陣,根本就不可能。

烏桓首領在一衆大臣的簇擁下,打馬出陣。打量漢軍的陣勢,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這是漢軍的陣勢?如此厚重!殺氣騰騰!我要是有如此陣勢,那該多好!”

言語中,不期然就流露出了豔慕之色。

“大王,漢軍中看不中用!”陸離乞心中暗驚,嘴上卻說愕不當一回事。要是實話實說。那不是在長漢軍的威風嗎?

“周陽能用三萬之衆滅掉閩越,可惜,我不是部鄆,我是烏狂的王!”烏祖首領感覺良好。

司陽用二萬新軍碾碎十五萬閱越軍隊一事。早就轟傳天乃廣六可是。誰會自認不如?

烏狂首領打馬來到陣前,手中馬鞭指着雲車上的周陽,大聲質問起來:“周陽,大東胡好心求援於大漢,你爲何出爾反爾,滅我大東胡?”

漢軍此來,本是爲救東胡而來。到頭來,卻是漢軍把東胡給滅了。一想起此事,東胡人就很不爽,氣憤難言。烏袒首領說得理直氣壯。

“哈哈!”周陽大笑不已,指着烏狂首領:“你好不曉事?是東胡王獻地於大漢,非大漢要滅東胡。自古以來,東胡滋擾華夏邊關,擄掠華夏百姓,大漢寬宏大量,不予追究,以德報怨,東胡王感動無已。願獻地於大漢。大漢再三婉拒。無奈東胡王心意甚堅,不得不納之!”

“胡說!”烏桓首領大聲吆喝起來:“明明是你們逼迫大王,大王身在爾手,不敢不應!”

這倒是說對了,可是,這有用嗎?

“胡說的是你!”周陽臉一沉,喝道:“東胡王願獻地於大漢,衆所周知,殺牛盟誓,數十萬東胡百姓親眼所見,難道這也有假?”

當日,漢軍剿滅不願降的東胡人之後,東胡王殺牛盟誓,信誓旦旦。永不再叛。這是鐵的事實,儘管他心裡不願,可是,事實一成,就是無可更改。“你不遵行大王的號令,欲與大漢爲敵,大漢不得已,只好剿滅爾輩!”周陽聲音冷若玄冰:“烏狂的兵士聽着:放下武器,饒你們不死!若是膽敢與天兵相抗者,殺無赦!”

和周陽鬥嘴,烏櫃首領不是對手。明知道東胡王是給漢軍所逼,不得不獻地於漢朝。可是,那是既成事實,那麼多人看到的,烏桓首領就是再會說,也是無法改變。更何況,他的口才並不好。

說是漢朝逼迫,他又拿不出證據。周陽反倒是證據十足,他不得不啞口無言。

這就是周陽要東的王獻地的好處。可以塞東胡百姓之口,讓他們無話可說。要是不如此的話,就的打。就會埋下禍根。

“多!”烏桓首領冷哼一聲,打馬回營,右手重重揮下:“殺!殺光漢狗!”

“殺光漢狗!”

烏狂軍隊吼得山響,震得大地都在顫抖。數真烏桓軍隊,好象海潮一般,對着漢軍衝殺過去。

同爲遊牧民族,衝鋒起來,匈奴比起烏框軍隊有氣勢多了,更在於匈奴軍隊有陣勢可言,隊列整齊,是堂堂之陣。

而眼下的烏桓軍隊,卻象一盤散沙,各自爲陣,前後不一,隊形混亂。前面的已經衝出老遠了,後面的還有不短的距離,更沒有什麼配合可言。

周陽瞧在眼裡,不住搖頭,惋惜無已:“我終於明白東胡爲何打不過匈奴了!不僅僅是因爲東胡王膽小怯戰。還在於,東胡軍隊沒有良好的練。就這樣衝上來,那是送死!”

眼前的烏桓軍隊,不要說與單于本部精銳比,就是和一般匈奴軍隊比。也有不小的差距。

“必敗無疑!”周陽給出了結論。

“嘣嘣!”

強勁的弩機聲響成一片,震人耳膜。

好象變戲法似的,空中突然出現不計其數的弩矢,好象蝗蟲一般,朝着烏桓軍隊撲去。

“悄咻!”

尖銳的破空聲響起,烏狂兵士只覺一張銳利的矢網當頭罩下來,天色爲之一暗,竟然連陽光都遮住了。

“啊!啊!啊!”

慘叫聲響成一片。此起彼伏,良久不絕。

伴隨着慘叫聲的,還有戰馬的悲鳴。

不論是人,還是馬,遇到弩矢,不是給射死,就是給串成人肉串,在空中飛舞。等到一切歸於平靜之後,只見地上多出不少屍山。

屍體堆疊,一座座屍山格外顯眼。生機未絕的兵士,不住慘叫,不停抽搐,景象之慘,烏桓首領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烏穩首領眼睛瞪得滾圓,他打死也不信,他的軍隊在漢軍面前,就跟稻草人似的,完全成了擺設。這僅僅是漢軍的棄陣,就讓他的軍隊傷亡如此之重。

在戰國之際,東胡是華夏最強勁的對手,而不是匈奴。

那時節,東胡殘暴不在匈奴之下,對華夏大肆擄掠,這纔有司馬錯去遼東抗胡,秦開擊胡之事。

自從東胡給冒頓擊破以後,東胡一蹶不振,國勢日下,文恬武嬉,對漢境的擄掠日漸稀少。雖說仍然不時有戰爭發生,比起以前。少得太多了。

久而久之,東胡君臣對漢朝就漸漸的生疏起來,不太瞭解。除了知道漢朝繁華,漢朝百姓過着天堂般的生活以外,其他的就所知甚少。

漢朝打敗匈奴,收復百越這些轟傳天下的大事,東胡君臣是知道的。知道歸知道,卻沒有人去研究,漢朝爲何能以弱勝強。擊敗匈奴?這裡面有些什麼韜略?有什麼值得借鑑?

東胡君臣一概不問,根本就不知曉。若說對漢朝有所瞭解的,就是陸離乞了。可是,此人自視極高,就算他知曉了,也會認爲遠遠不如他。

就一輪弩矢,烏桓軍隊就傷亡不死傷數千人。烏桓首領打量戰場,好象看見天外飛仙似的,難以置信。

“嘣嘣!”

強勁的弩機聲,把烏祖首領給睜大眼睛,驚訝的看着在空中掠討的弩行的看着,弩矢收割了烏桓兵士的性命,把他們維成屍山。

他的嘴巴張得老大。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漢軍的弩陣,擁有數千架強弩。一齊發威,那是何等的威力。飛掠的弩矢比起蝗蟲還要多,就是蒼蠅也別想逃命,那是何等的震憾人心,要他不傻都不行。

不僅烏祖首領傻了,就是烏桓一衆大臣,包括陸離乞在內,都傻了。

在如此密集,在如此強勁的弩矢面前,不要說防護之力很差的烏桓軍隊,就是身着鐵甲的漢軍也不敢摟其鋒芒,衝上來,那是送死。

唯一的處置,就是趕緊撤,撤回營地去。

烏狂首領剛剛想到,還沒有付諸實施,漢軍倒先動了。

只見雲車上的周陽,手中令旗重重揮下,護在軍陣兩翼的漢軍騎兵就隆隆出動了。直撲烏桓軍隊後翼。其目的非常明顯,那就是要把烏狂軍隊的退路切斷,便於圍殲。

漢軍騎兵全部穿着新式盔甲。全身爲鋼鐵包裹,只有一雙眼睛露在外面。如今的漢軍騎兵。不再是當初與匈奴大戰時的一萬,而是三萬。還是經過嚴格練的精銳,裝備極其精良。

這一馳騁起來,蹄聲如雷,驚天動地,震得大地都在顫抖,濺起大片大片的煙塵,怒龍滾滾,對着烏桓軍隊的後背撲去。

烏枝首領騎在戰馬上,打量疾馳而來的漢軍騎兵,那感覺這不是有生命的騎兵,那是無堅不摧的鋼鐵洪流。無情的碾壓過來。“快,攔住他們!”

烏狂首領雖然無能,這種基本常識還是有的,他知道,若是給漢軍騎兵合攏,他的十幾萬大軍,就會全軍覆沒。

“隆隆!”數萬烏桓軍隊,兵分兩路。對着漢軍騎兵衝去,企圖攔住。

烏狂軍隊揮着彎刀,嗥叫着“殺光漢狗。”氣勢倒也不弱。可是,在戰場上,光有氣勢是不夠的,還需要精良的裝備,嚴格的練,這些就不是東胡軍隊所能擁有的了。

“咻咻!”

烏祖軍隊離漢軍還有很遠的距離,他們的弓箭根本就夠不着漢軍騎兵。而漢軍騎兵的手弩就發威了。不計其數的弩矢在空中掠過,其密集程度比起強弩射出的弩矢,一點也不差,對着他們撲了過去。

手弩的勁道遠遠不如強弩,可是,射殺身着皮甲的烏祖軍隊,沒有任何懸念。

“啊啊啊!”慘叫聲響成一片。

“砰砰砰!”墜馬聲此起彼伏,不計其數的烏桓兵士中箭落馬,發出臨死前的慘叫。

烏狂軍隊本來就沒有陣勢可言。再給漢軍騎兵手弩一陣射殺,就更亂了,左衝右突,相互之間開始衝撞踩踏。死傷不少。

好不容易,要命的弩矢沒有了。漢軍騎兵衝到他們的射程了,烏祖兵士不由得長舒一口氣,彎弓搭箭。對着漢軍騎兵射去。

烏狂兵士的騎射功夫着實了得。箭矢強勁有力,破空聲極是尖銳,很是刺耳。可是,他們很快就發現,他們的努力是徒勞的,他們的箭矢射到漢軍騎兵身上,濺出一篷篷火星。就滑到一邊去了,根本就傷不了漢軍騎兵分毫。

而漢軍射出的箭矢,卻是一射一個準,他們的皮甲根本就無法抵擋。

烏狂兵士就象堆好的稻草給人推倒一般,齊刷刷的到了一地,身上的箭矢,少則三五枝,多則十數枝。身中數十箭的也有。

箭術,是烏桓兵士引以自傲的看家本領,連這都拿漢軍騎兵沒奈何。他們的信心大受打擊,無不是心驚膽跳,也不知道是哪個膽小的傢伙。嗥上一聲:“快逃!再不逃。就沒命了!”

於是乎,數萬烏桓軍隊撥馬便逃。

打不過,還不能逃嗎?這總能逃得一命吧!

可是,才屁大一會功夫,烏袒兵士悲哀的發現,他們連逃命的機會都沒有了。

他們轉身逃跑,漢軍騎兵從後追來,他們就成了給趕鴨人追趕的鴨子,陛惶難安。

左右兩路漢軍騎兵迅速靠攏。只要兩支騎兵一合攏,烏袒軍隊就是插翅難逃。眼看着,漢軍騎兵就要合攏了,就在這時,烏桓軍隊發一聲喊,迎着漢軍撲去。

不是他們士氣高漲,要與漢軍大戰一番,而是因爲他們給漢軍騎兵追到一起,人碰人,馬撞馬,連轉個身都困難。左邊的烏祖兵士望着從右邊殺來的漢軍騎兵,心驚膽顫;右邊的烏桓兵士望着從左邊衝殺過來的漢軍騎兵,心膽俱裂,哪敢摟其鋒芒。撥馬便向反方向逃。

可是,他們背後正有漢軍騎兵衝殺過來,手中的長矛,亮閃閃,在日光下,發出奪目的光輝,好象毒蛇一般。

銳利的矛尖,就象吞吐不定的蛇信。彷彿在歡呼;“瞧,那麼多甘美的血肉!”

“漢軍威武!”沖天的戰號,直上雲霄,震得天上的浮雲紛紛碎裂。

烏狂兵士聽在耳裡,驚在心頭,心膽俱喪。

長矛如蛇,漢軍如鐵,戰號如雷。殺氣沖天,漢軍騎兵對着烏桓軍隊無情的碾壓過去。

第40章 緊鑼密鼓第12章 一山二虎第16章 喜悅無邊第40章 人才濟濟第75章 龍城決戰(一)第93章 李廣神威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30章 廢和親第13章 剿滅烏桓(中)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48 滿載而歸第99章 宣示兵威第54章 始皇偉哉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83章 收臺灣第52章 惜別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4章 要變天了第97章 喜得寶駒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10章 兵臨城下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11章 滅東胡(中)第37章 挑戰墨家第99章 宣示兵威第9章 重逢第50章 威力無窮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6章 殺戮時刻第91章 晉升列侯第83章 對陣第14章 實力說話第65章 公主遇刺第54章 卷甲而逃第49章 風暴之前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51章 迷惑匈奴第18章 各懷鬼胎第9章 家第27章 千古偉業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87章 百越收復第7章 猗蘭殿第15章 曹壽逼婚第30章 廢和親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52章 屠殺,開始!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32章 轉機第94章 留侯兵法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9章 周陽破案第7章 男兒行第12章 留侯世家第81章 破敵之策第8章 破綻第75章 龍城決戰(七)第3章 獵殺第1章 漢家宮闕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10章 千古一帝第60章 浩劫降臨第91章 瘋狂吧第19章 千年大計(上)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57章 誓師北征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10章 東胡王第21章 由不得你第27章 舉國歡騰第22章 華夏聖地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80章 戰果輝煌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23章 賞賜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15章 怒火沖天第19章 驚天血戰(一)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102 窮途末路第89章 單于屈服第76章 血!血!血!(中)第93章 李廣神威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35章 大展拳腳第50章 風暴降臨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10章 東胡王
第40章 緊鑼密鼓第12章 一山二虎第16章 喜悅無邊第40章 人才濟濟第75章 龍城決戰(一)第93章 李廣神威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30章 廢和親第13章 剿滅烏桓(中)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48 滿載而歸第99章 宣示兵威第54章 始皇偉哉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83章 收臺灣第52章 惜別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4章 要變天了第97章 喜得寶駒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10章 兵臨城下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11章 滅東胡(中)第37章 挑戰墨家第99章 宣示兵威第9章 重逢第50章 威力無窮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6章 殺戮時刻第91章 晉升列侯第83章 對陣第14章 實力說話第65章 公主遇刺第54章 卷甲而逃第49章 風暴之前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51章 迷惑匈奴第18章 各懷鬼胎第9章 家第27章 千古偉業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87章 百越收復第7章 猗蘭殿第15章 曹壽逼婚第30章 廢和親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52章 屠殺,開始!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32章 轉機第94章 留侯兵法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9章 周陽破案第7章 男兒行第12章 留侯世家第81章 破敵之策第8章 破綻第75章 龍城決戰(七)第3章 獵殺第1章 漢家宮闕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10章 千古一帝第60章 浩劫降臨第91章 瘋狂吧第19章 千年大計(上)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57章 誓師北征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10章 東胡王第21章 由不得你第27章 舉國歡騰第22章 華夏聖地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80章 戰果輝煌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23章 賞賜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15章 怒火沖天第19章 驚天血戰(一)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102 窮途末路第89章 單于屈服第76章 血!血!血!(中)第93章 李廣神威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35章 大展拳腳第50章 風暴降臨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10章 東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