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一節

三月初,洛陽。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距離李弘規定的最後期限越來越近,洛陽的氣氛也越來越緊張。

洛陽城十二道城門處人流如潮,民夫們正在向城內搬運各類物資,糧食、軍械、木材、石頭象小山一樣堆放在寬敞的大道上。城外周邊五里範圍內,十幾萬民夫正在修築甕城,挖掘護城壕,鋪設拒馬鹿砦,日夜忙碌。洛陽外圍其它地區的百姓在各級官吏的組織和指揮下,也開始拆除自家房屋。從洛陽到伊闕關、大谷關,再到廣成關、魯陽一帶幾百里長的馳道上,人流車流南來北往,極爲繁忙。每當黑夜來臨,馳道上移動的火把便匯成了一條浩瀚美麗的星河。

袁微、逢紀、審配等人各司其職,或帶着掾屬在府衙內通宵達旦地處理政務,或帶着親衛在城池河流關隘處往返巡視,衆人齊心協力,力爭在最短時間把洛陽鑄造成一座永不陷落的堡壘。

三月上,孟津、小平津兩關守將韓瓊、趙睿書告袁紹,北疆軍戰船開始在對岸河陽城一帶集結,攻擊可能即將開始。

袁紹急召袁微、逢紀等人議事。

目前城內的門閥富豪和各級官吏家眷基本上已經撤離完畢。川流不息的撤退大潮一度引發了恐慌,很多百姓也開始攜家出逃,但都在關隘處被堵截。在各級府衙的安撫和誘騙下,這些人中除了老弱病殘者被集中在上林苑外,其他男女老少都被徵調爲民夫在各處拆除房屋和加固城防。洛陽城防禦設施的修建速度和守城器械的製造速度因此大大加快。

由於撤離人員攜帶了大量的家財,車馬雲集馳道,給荊州和豫州兩地北上運送糧草輜重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逢紀負責組織人員撤離洛陽,對此事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爲此他遭到了荀諶、陳琳等人的尖銳指責。

逢紀有苦難言。這些門閥富豪們在洛陽有土地宅院,有大量存糧。因爲袁紹無法守住洛陽,導致他們的土地無法耕種,宅院遭到損毀,庫房中的糧食無法運走也只好賤賣給了袁紹,爲此他們一個個怒不可遏,恨不得把袁紹撕了。袁紹撿了個大便宜,暗中偷着樂。門閥富豪們損失驚人,能帶走的當然要竭力帶走了,而袁紹也不好太過分,或多或少在運輸上開了方便之門。另外,袁紹、袁微這些袁閥權貴的財產也非常驚人,運送財物的馬車都排成了長龍,爲了把袁閥的財產迅速撤出洛陽,馳道當然要先讓給他們自己使用。

逢紀啞巴吃黃連,氣憤不已。袁紹心裡有數,出面打圓場。說自己立即書告劉表、袁譚和袁熙等人,請他們無論如何在魯陽一線堅守到七月。接着他把袁譚的書信拿了出來,轉移了話題。

郭嘉的計策讓衆人惶恐不安的心裡稍稍得到了緩解。如果曹操和孫權能信守諾言,在明年初開闢東路戰場向兗州發動攻擊,再加上劉備在西路戰場向關中發動攻擊,那麼聯軍極有可能擊敗已經在洛陽城下被拖得筋疲力盡的北疆軍,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南北對峙的局面一旦形成,戰事陷入膠着狀態,洛陽的不利形勢肯定能得到扭轉。

“我們不能把勝利的希望都寄託在別人身上。”袁紹說道,“如今社稷已經到了生死存亡關頭,劉表、曹操、劉備等人無論爲了大漢還是爲了自己的生存,都要誓死一搏。但他們能否成功,最後都要取決於我們能否守住洛陽,所以……”

袁紹看看衆人,鄭重說道:“我決定留在洛陽,親自率軍和李弘決一死戰。”

審配、辛評、荀諶、陳琳、王修、王肱等人頓時爲之一振。袁微、袁忠、逢紀等人則目瞪口呆,雖有心勸諫,但看到袁紹神情堅決,看到其他人神情激奮,想說也無法開口了。

“大人,顯甫(袁尚)呢?”逢紀低聲問道,“顯甫也留在洛陽嗎?”

袁紹沉吟片刻,緩緩點了點頭,“此仗贏了,顯甫建下赫赫功勳,得到軍中諸將的擁戴,繼承袁氏家業自然在情理之中。”

逢紀猶豫了一下,湊近袁紹勸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大人不能不考慮。”

“萬一?”袁紹苦笑,反問道,“萬一洛陽失守,袁氏一門還能支撐多久?李弘篡奪了天下,袁氏一門還有存身之處?就算我把顯甫送出去了,但現在顯思(袁譚)在豫州,顯奕(袁熙)在南陽,各有軍隊,顯甫哪有容身之地?”袁紹伸手拍拍逢紀,輕聲低嘆,“人生一世,無時無刻不在拼搏,我也是,你也是,顯甫也是。贏了,他就能得到一切,輸了,他將會失去一切。就這樣安排吧。”

三月上,益州,廣漢郡,涪城(今綿陽)。

劉備、龐義合兵一處,從江州(今重慶)北上趕到墊江(今合川),大軍稍事休整,在糧草輜重齊備後,隨即沿涪水北上,連克德陽、廣漢,逼近涪城。

涪城素來是蜀道的咽喉,其北面就是劍門關,有金牛、米倉、洋巴(後叫荔枝道)三條古棧道越巴山而入漢中。其西面有陰平小道可通隴西。其南面就是涪水可連巴郡下江陵。其南面兩百里外就是成都。拿下了涪城,則蜀郡無險可守,雖然成都之前還有鹿頭關、白馬關,但因爲地處平原,已經無法擋住一泄而下的大軍了。

此時涪城守將鄧賢已經得到消息,嚴陣以待,而劉備的大軍卻飽嘗痛苦。

西征軍的將士們對巴蜀氣候非常不適應,加上時處嚴寒,減員非常嚴重。大軍到了巴郡後,糧草輜重的運輸都由巴郡的民夫負責。但因爲路途艱險,巴郡徵調的民夫又少,糧草輜重的運輸極其困難,大軍不得不數次停下來等待輜重營。

劉備和將士們本來對奪取成都信心十足,但經過兩個月的長途跋涉後,大軍士氣倍受打擊,軍心已經開始渙散,感覺成都距離自己越來越遙遠。

西征軍搖搖晃晃地趕到涪城後,劉備斷然決定紮營休整,暫緩進攻。雖然龐義一催再催,但劉備就是不答應。大軍休整期間,劉備帶着關羽、張飛等人仔細查看了地形。面對涪城險要的地勢,劉備等人非常沮喪,一籌莫展。關羽、張飛、簡雍是幽州人,孫乾是青州人,縻竺、曹豹是徐州人,他們對巴蜀非常陌生,此刻站在巴蜀的崇山峻嶺之間,一幫人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了。好在蒯良有先見之明,讓甘寧、伊籍、諸葛亮、龐統等人跟隨車騎將軍營,給劉備出謀畫策。

甘寧和龐義的意見一樣,認爲從內水北上攻擊,最重要的是速度,要出敵不意,一旦讓敵人增兵駐防涪城,攻擊難度將大爲增加。但現在西征軍的運輸船隻還在涪水上慢慢地逆流而進,巴郡的民夫還在用扁擔把船上的物資慢慢挑到大營。大軍的糧草軍械嚴重不足,即刻發動攻擊損失太大,西征軍承擔不起。

劉備堅持要軍隊休整,他一面命令孫乾、縻竺督促民夫加快運輸速度,一面命令簡雍、諸葛亮和龐統三人指揮工匠趕製攻城器械,準備攻城大戰。

此刻,劉磐、趙韙的軍隊已經沿着外水順利殺進,攻克了犍爲郡的南安城(今樂山),和劉璋的軍隊在武陽城(今彭山)一帶展開激戰。他們距離成都還有一百多裡。

三月中,河內郡,河陽大營。

虎威中郎將司馬懿、虎牙中郎將魏延、蕩寇中郎將沮鵠、河內太守鄭演等十幾員文武大吏聚在中軍大帳內軍議。

司馬懿站在地圖前,給各部將領解說攻擊之策。

“孟津是洛陽的北大門,歷來爲洛陽外圍的兵事要地。攻破了孟津,南下進擊五十里便是洛陽城,所以……”司馬懿面對衆將,微微皺起了濃眉,“我們率先突破洛陽的外圍防禦,兵臨洛陽城乃是理所當然的事,相反,如果我們未能做到這一點,則是我們虎威、虎牙兩營的恥辱。”

“大將軍認爲,孟津、小平津距離洛陽非常近,袁紹在此必屯有重兵,他要求我們馬上發動佯攻,以牢牢牽制敵軍,幫助大軍主力從洛陽西面的函谷關和東面的虎牢關強攻突破。”魏延坐在案几後面看看帳內諸將,“諸位大人聽明白了我的意思嗎?我們是佯攻,是牽制兵力,是輔助戰場,在大將軍看來,我們根本不可能奪取孟津,殺進洛陽。”

“我們兵力嚴重不足,我們攻得越猛,孟津一帶的叛軍就越多,因此我們想攻克孟津,難度不僅僅是太大……”何儀看看司馬懿和魏延,臉顯不滿之色。兩位年輕的大人少年得志,不但都長得高大威武,而且還都受到了大將軍的看重,此刻又同在河內戰場,建功立業的心情急切當然可以理解,但不能不顧現實,拿將士們的性命當兒戲。

何儀在黃巾軍中資格很老,他在中原戰場上投降後隨司馬懿、魏延到了河內戰場,剛剛開始還比較溫馴,時間長了就不行了。這次大將軍授命紀靈、陸勉、劉闢等人組建新軍,他三番兩次書告大將軍,吵着要去穎川戰場追隨紀靈,但都被大將軍婉言拒絕了。大將軍說河內戰場上大都是兗州、荊州、徐州和揚州的士卒,需要你這樣的老將坐鎮,待時機成熟,我再把你調到紀靈將軍麾下。大將軍不同意他離開河內,但河內戰場上的兩位年輕統帥,他怎麼看怎麼不舒服,日子過得很難受。

何儀轉頭看看四周,見各部將領都眼露讚賞之色,顯然是支持自己的說法,膽氣更壯,“大將軍讓我們率先攻擊洛陽的目的是儘可能打亂袁紹的兵力部署,以便給主力大軍突破洛陽外圍創造機會。這是我們兩萬大軍可以做到的,大將軍的命令沒有任何錯誤。兩位大人剛纔那番話,算不算違背大將軍的命令?”

魏延冷“哼”一聲,剛想反駁,司馬懿揮手阻止了他,“何大人,如果我以不到三千人的代價拿下孟津,算不算違背大將軍的命令?”

何儀愣了一下,和四周諸將互相看看,均是一臉嘲諷。“司馬大人,那你有何妙計?”

“時機未到。”司馬懿坦然而笑,手指衆將說道,“待我拿下孟津,殺進洛陽,幫助諸位大人建下了功勞,你們該如何謝我?”

諸將將信將疑,都沒有說話。何儀一掌拍到案几上,大聲叫道:“兩位大人若能率先攻克洛陽,我從此追隨兩位大人誓死奮戰,雖肝腦塗地亦在所不惜。”

“好……”司馬懿拍了拍手,笑着說道,“諸位大人耐心等待,我定會給你們一個大大的驚喜。現在你們繼續聽我說……”

孟津一段的黃河大約一百二十里左右,其中較大的渡口有孟津、平陰津、冶阪津、委粟津、硤石津、水平津和富平津七個渡口。其中,小平津在中平元年黃巾起事的時候,由大將軍何進在都亭設關,由於關隘距離黃河近在咫尺,沒法打。

叛軍目前的兵力主要集中在孟津、小平津和富平津一帶,其它四個渡口的防守兵力較弱,所以我們此次攻擊,以一部兵力佯攻孟津、小平津和富平津,以主力攻擊平陰津、冶阪津、委粟津和硤石津,先渡河在邙山腳下紮下營寨,全力重建河陽大橋。河陽大橋早在我們攻佔河內的時候就被叛軍燒燬了,沒有大橋,糧草輜重的運輸速度將受到嚴重影響。我們之所以率先強攻洛陽,重建河陽大橋是其中的目的之一。

魏延接着把各部的攻擊方向做了詳細說明,“諸位大人即刻回營做好準備,三天後發動攻擊。”

“今天就不留大家吃飯了。”司馬懿笑道,“打下孟津後,你們請我和魏大人吃飯。”

三月中,孟津。

朝陽初起,雄偉的黃河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滔滔濁水在淡淡的霧靄中掀起層層大浪,清爽而微帶涼意的河風輕輕拂過關隘,悄然沒入了層巒疊嶂的邙山之中。

城樓上的大纛在風中狂舞,五彩繽紛的戰旗在陽光下盡情舒展着矯健的身姿。值衛士卒抱着長矛,微閉着惺忪的雙眼,百無聊賴地望着遠處的河面。

一面張開的風帆突然衝出了霧靄。

值衛士卒眨巴了一下眼睛,渾身上下驀然掠過一絲寒意。

更多的黑色大帆翻涌而出,就着一艘高大的樓船霍然出現在河面上,乘風踏浪而來。

“北疆軍……”值衛士卒臉色驟變,低聲驚呼。

“北疆軍來了……”更多的值衛士卒發出了驚恐的叫聲。

“擂鼓……擂鼓……”值衛隊率突然驚醒過來,沿着城牆飛速狂奔,雙手不停地揮舞着,聲嘶力竭地叫喊着,“擂鼓……北疆軍來了……”

“咚咚咚……”戰鼓擂響,低沉而恐懼的鼓聲聲傳四野,整個邙山都在這瞬間被驚醒了。

鼓聲響起的時候,韓瓊正坐在屋內悠閒地享受着自己的早飯,一樽酒,一盤羊肉。

冀州大戰的後期,他在懷城戰敗,和郭圖等人狼狽逃回。郭圖被趕到了長安,而他則被降職趕到了八關養老。韓瓊是冀州勢力中的中堅人物,袁紹藉口剝奪了他的兵權後,沮授、田豐等人也先後倒臺。接下來的形勢發展就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了,僅僅一年,聯軍在中原再次戰敗,兗州、河內全境丟失,北疆軍直逼洛陽城。

本來韓瓊以爲自己和沮授、田豐一樣,逃脫不了慘死的命運。想想淳于瓊,和袁紹的關係多少年了,還不是一樣被殺了。然而,命運有時候就是這樣奇怪,正是因爲淳于瓊死了,軍中老將幾乎被一掃而空,生性淡泊的韓瓊反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而且還被袁紹委以重任,以平北將軍的身份負責戍守洛陽的北大門。

韓瓊的雄心已經沒有了,他坐在黃河邊上,對自己的部下說,我在十幾年前曾兩次和李弘並肩作戰,一次在冀州打張牛角,一次北征張純,戰無不勝。十幾年過去了,他還是戰無不勝。當今天下,沒人能擊敗他。我死之後,把我葬在邙山上。這裡風景不錯,既可以看到黃河,又能看到洛陽。我知足了。

過了不久,韓瓊得知對面的北疆軍統帥是司馬懿,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他的雄心突然被激發了。他非常生氣,他覺得李弘太瞧不起自己了,我韓瓊再怎麼無能,也不至於打不過一個乳具未乾的小子吧?打。我就不信打不過他。

韓瓊聽到鼓聲後,沒有任何驚訝,只是微微皺皺白眉,然後悠然自得地抿了一口酒。

關內的校尉、軍司馬、長史等人急匆匆地衝了進來,“大人,北疆軍發動攻擊了。”

“我知道。”韓瓊慢條斯理地咀嚼着嘴裡的一塊羊肉,衝着他們輕輕揮了揮手,“該幹啥幹啥去。”

“大人,你不到城樓上去看看?”

“等我吃完飯,小睡片刻,再去看看。”韓瓊搖搖頭,無奈地說道,“人老了,晚上總是睡不着,沒辦法。”

三月下,洛陽。

韓瓊、趙睿急報袁紹,河內北疆軍在司馬懿、魏延的指揮下,渡河攻擊,迅速攻佔了平陰津、冶阪津、委粟津和硤石津四個渡口,並在冶扳津建立營寨,架設船橋。目前北疆軍對孟津、小平津的攻擊漸緩,把主要兵力都投在保護和架設船橋上。韓瓊在信中說,司馬懿大張旗鼓地架設船橋必有原因,北疆軍的主攻方向極有可能是孟津、小平津。

袁紹和逢紀、審配等人稍加商議後,認爲北疆軍把洛陽北面作爲主攻方向的可能性很大,因爲函谷關和虎牢關太過險要,強攻突破的難度較大,而穎川戰場上的北疆軍又無法擺脫來自洛陽、荊州和豫州三個方向的圍攻,短期內根本無力北上攻擊大谷、伊闕和轅三關。在這種情況下,李弘有可能利用穎川戰場拖住自己的援軍,利用函谷關和虎牢關拖住自己的主力,然後秘密把軍隊調到河內,從河內方向展開強攻。

袁紹決定讓袁譚、袁熙、蒯越、文聘、朱靈等人立即在穎川戰場上發動主動攻擊,盡力奪回陽翟城,把北疆軍主力拖在穎川戰場上,遲滯北疆軍主力攻擊洛陽的時間。

同一時間,袁紹命令辛評急赴河南戰場,王修急赴關西戰場,荀諶急赴穎川戰場,應對北疆軍即將展開的全面攻擊。

大漢建興五年(公元2年),四月。

四月初,豫州,穎川。

聯軍的攻擊先後展開。朱靈、何亟率軍出轅關,猛攻陽城。袁熙、文聘率軍出魯陽,向汝水河一線攻擊前進。袁譚率軍攻擊臨潁,沿着潁水河北上攻擊前進。三隻大軍的目的地都是陽翟城。

左將軍顏良、武衛將軍文丑此刻就在陽翟城。左將軍府長史周山整理了各部急報後,向兩位大人詳細稟報戰況,“目前吳雄將軍領一部人馬在北線陽城阻敵。徐晃將軍領一部人馬在西線汝水河一帶阻敵。張繡將軍領一部人馬在南線穎陽、穎陰、許昌一帶阻敵。從各部戰報來看,以袁譚的南路攻擊最爲猛烈。”

“汝水河方向呢?徐晃對面有多少敵人?”顏良兩眼望着案几上的地圖,低聲問道。

“大約四萬人,是徐晃將軍的兩倍。”周山略顯憂色,“袁譚出現了,劉備的人馬也就不遠了,駐守許昌的大軍暫時不能動,免得被劉備襲擊。南線的張繡將軍說,因爲兵力不足,他有些捉襟見肘了。”

“他只要守住穎陽、穎陰、許昌三城,袁譚和劉備就無法突破南線。”文丑摸着頷下的短鬚,若有所思地說道,“劉備的軍隊會在哪出現?”

“如果南、北兩線都是叛軍的牽制兵力,那麼劉備的大軍可能會出現在西線戰場。”顏良用力敲了敲案几,冷聲說道,“告訴公明(徐晃),請他注意戰場的南面,尤其是昆陽、舞陽一帶,要多派斥候,不要讓劉備擊中了側翼。”

“如果劉備加入西線戰場,叛軍兵力至少會超過五萬。”文丑焦慮不安,不停地轉動着右手大拇指,“我們手中還有四萬人,加上徐晃的大軍也只有六萬人,兵力不相上下……”

“大將軍還擔心我們北上攻打洛陽關隘。”顏良無奈地搖搖頭,“我巴不得他再調給我兩萬人馬。現在我們雖然可以把叛軍誘過汝水河,但我們卻沒有兩倍以上的兵力予以圍殲。看樣子,打魯陽的難度超過了我們的預料。”

“魯陽不打,袁紹的後援就不會切斷,我們的主力更難打下函谷關和虎牢關了。”周山指着地圖上的魯陽說道,“必須儘快想個辦法,把西線戰場上的敵人分開,否則我們不可能攻克魯陽。”

“分開?”顏良一邊自言自語,一邊把案几上的地圖往下拽了拽。大谷、伊闕、廣成三個關隘在地圖上標註得非常顯眼。周山疑惑地看看顏良,“大人想去打關隘?”

“看樣子不打不行啊。”顏良冷笑了一聲,“派一隊人馬沿着汝水河直殺廣成關,先把洛陽和南陽之間的馳道截斷。馳道被截,袁熙必定要去援救,這樣就把西線戰場上的兵力分出了一部分。”

“但敵人的兵力還是太多了。”文丑搖頭道,“我們還是打不動。大將軍一再告誡我們,攻克魯陽的代價不能太大,六萬打三萬都不行,至少是六萬打兩萬,或者是六萬打一萬。”

顏良沉默了一會兒,突然問道:“子風(姜舞)的鐵騎現在在哪?還在陳留嗎?”

“河南戰場還沒有開戰,子風的軍隊肯定還在行轅。”文丑笑道,“怎麼?你要向大將軍求援?”

顏良點點頭,“我只能求援了。”

“你想偷襲宛城?”文丑驚訝地問道。

“宛城裡有叛軍的皇帝。”顏良的手沿着地圖劃了一條線,“讓子風帶兩千鐵騎渡過汝水河,從昆陽、葉縣、賭陽南下,直殺宛城。”顏良臉上殺氣突現,“哼,他們要是不回援,就讓子風在宛城一帶燒殺擄掠,頻繁襲擊宛城通往魯陽的馳道,逼迫他們分兵回援。”

文丑和周山互相看看,都搖了搖頭。

“子善,你偷襲宛城,西線戰場上的叛軍會全線後撤,魯陽固若金湯,我們怎麼打?”

“大將軍說過,我們未必非要奪取魯陽,只要切斷通往洛陽的馳道即可。等到洛陽失去了支援,我們的主力大軍突破了八關,我們隨即就能佔據廣成、大谷等關隘,徹底包圍洛陽。”顏良的手在地圖上來回劃了兩下,“我們的主要目標是穎川。守住穎川,大軍攻克洛陽後則能乘勝南下,平定天下。”

“但是,我們並沒有實現殲敵的目標。等到大軍主力北上攻擊洛陽的時候,穎川兵力不足,仗就很難打了。”周山勸道,“還是想別的辦法吧。長途奔襲,危險太大,一旦不能成功,我們就錯過殲敵時間了。”

顏良低頭想了片刻,毅然說道:“就這麼定了。急告大將軍,請調子風率鐵騎來援。”

“請鄭大人到我這裡來一下,佯攻廣成關,在霍陽山一帶截斷馳道的事交給他。他是一個老土匪了,幹這種事應該駕輕就熟。”

四月上,關中,長安。

二月的時候,右車騎將軍鮮于輔和華雄、何風等人返回了長安。不久太尉荀攸、太僕孔融、將作大匠董昭等大臣帶着一幫掾屬和工匠趕到了關中,開始籌劃重建長安城一事。

過去長安城的規模非常大,方圓有五十多裡,包括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明光宮、北宮和明堂、辟雍等宮殿羣,實現了當年丞相蕭何的話“非壯麗無以重威”。王莽篡位後下令拆除漢上林苑中建章、承光、包陽、大臺、儲元官等餘建築,將所得材料在城南營建新朝九廟,但這些建築隨着赤眉軍的一把大火,灰飛煙滅。光武皇帝中興後,重修了高廟,十一座先王帝陵和未央宮,但因爲長安不是都城,所以重建的規模並不是很大,然而,它們依舊逃脫不了命運的詛咒,又被李、郭汜等叛逆一把火燒了。

荀攸、徐榮、孔融、董昭等人仔細勘查了長安城後,決定在龍首源故址上重建未央宮,先把天子和朝廷遷到長安。至於其它建築的重建時間,要依據朝廷財賦狀況逐步擬定恢復之策,慢慢來。

三月初,大雪漸融,奉旨到漢中招撫的特使回來了,他帶給徐榮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張魯拒絕受撫,並有意自稱漢寧王。

“稱王?”徐榮嚇了一跳。袁紹、曹操等人算是膽大包天了,也不過自封爵位爲“公”而已,這位五斗米教的教主竟敢自稱爲“王”,不能不讓人“拜服”。

招撫使說,張魯的信徒不知從什麼地方挖到一塊玉,這塊玉上有字,意思說張魯是天上的神仙,到凡塵帶領信徒一起開創安寧太平的世界,他是這個世界的王。新年期間,南陽朝廷的信使也到了漢中,張魯和他們也提到了此事。袁紹迫於形勢,有可能逼迫南陽的天子答應拜封張魯爲漢寧王。

徐榮一邊和荀攸等人商量對策,一邊急奏朝廷。這時,從西疆又傳來了惡訊。

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三節兩漢的印璽節制度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節(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二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上)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八節千古之謎傳國玉璽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節西漢的官職表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八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二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七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六節穆斯塔法正說董卓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七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九節第22章 芒刺猶在背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五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七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二節湖湘蠻夷書友的北疆兵制七策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四節-第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六節第25章 血染于闐河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八節
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三節兩漢的印璽節制度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節(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二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上)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八節千古之謎傳國玉璽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節西漢的官職表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八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二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七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六節穆斯塔法正說董卓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七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九節第22章 芒刺猶在背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五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七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二節湖湘蠻夷書友的北疆兵制七策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四節-第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六節第25章 血染于闐河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