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 尷尬的境地

霍光不出所料的被封侯了,而且名號都沒改,只是安陽君變成了安陽侯。同時食邑更是達到了陸仟叄佰戶,除了幾個有數的萬戶侯,霍光一躍成爲了實權上侯。

而封侯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霍光有了大司馬平南大將軍的職銜。如此一來霍光便完全擁有了當年霍去病大司馬驃騎大將軍的地位。這樣霍光雖然失去了成爲御史大夫或者丞相的機會,但從地位上卻一躍超越了丞相和御史大夫,成爲了朝堂之上僅次於衛青的第二號人物。

宣平裡的安陽君府如今已經改成了安陽侯府,而每天往來侯府送禮的馬車從黎明到黃昏都沒有停過。很快整個大漢帝國也都知道了,又一位少年侯爺崛起了,正如幾年前的霍去病一般,年僅二十有餘已經位極人臣。

而未央宮朝堂大殿上,霍光的席位已經被移到了衛青之下,對面右側上首的兩個屬於丞相和御史大夫的席位依舊空缺着。霍光也從右側的文官席位轉入到了左側的武將席位。

“如今京兆尹之位空缺,不知諸位有什麼好的人選沒有?”至霍光封侯已有數日,大大小小的,漢武帝也召開了幾次朝會,但這幾次都沒有討論丞相和御史大夫的人選,卻不知今日爲何漢武帝主動提出了京兆尹的人選。

京兆尹原本是霍光的職位,只是如今他已經是大司馬平南大將軍了,再兼着京兆尹九不合適了。而杜延年已經代理了一年京兆尹,長久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臣以爲既然是京兆尹的人選,不如徵詢平南大將軍的意見。畢竟以前是平南大將軍任着京兆尹,滿朝上下沒人比他更瞭解了!”一個霍光依然叫不出名字的千石官員率先說道。

只見此人一說完,整個朝堂之上似乎商議好了一般的,紛紛低聲說道:“對啊,這人選非問平南大將軍不可啊。”

霍光眉頭微微一皺,京兆尹如此重要的職位,若是以往,不知道多少人掙着搶着,而現在滿朝上下也把他捧得太高了,似乎這些人就一副你霍光說什麼就是什麼的態度。

“既然如此,平南大將軍想必也有合適的人選了吧?”漢武帝的聲音洽和時機的響起。

漢武帝詢問,如此一來霍光便不得不躬身開口了:“既然陛下詢問,臣便不得不說。臣覺得京兆尹丞杜延年就很合適。杜氏一門幾代忠烈,杜延年又熟悉京兆尹事物,且年富力強,若說合適的人選,臣首推杜延年。”

霍光的話倒是不出衆人所料,誰都知道杜延年是霍光的左膀右臂。而後滿朝文武都將目光投向了杜周,看他的眼神都有些奇怪,看到如此杜周也只能尷尬的一笑。因爲杜周如今是御史中丞,雖然御史大夫空缺,他實際在行駛御史大夫之權,可謂權柄厚重,但御史中丞依然只是一個千石的官員。而他的兒子杜延年成了京兆尹的話,反而一躍成爲兩千石的重臣,地位還在做老子的杜周之上。

“杜延年,倒也是年輕有爲,既然是平南大將軍推薦的人,就命他爲京兆尹吧。”漢武帝爽快的答應了下來,似乎也是很給霍光的面子。

“陛下聖明”霍光口中說着,人退回到席位上,心中卻是不由的一緊,漢武帝真的是給自己面子嗎?似乎這幾日自己也太過順利了,順利到連他自己都有一種權傾朝野的感覺。這真的是聖眷正濃嗎?

隨後的朝議霍光也沒心思去聽了,恍恍惚惚的等着朝會結束。而後坐着馬車返回自己的府邸,剛到宣平裡霍光就看到自己府門前依舊車水馬龍,此情此景讓他不由得眉頭微皺。“告訴甄有財,以後這些送禮的、找門路的,無論是誰統統轟走,從今天開始侯府閉門謝客。”

廣內殿中,漢武帝正捧着一卷書冊看着,許久之後似乎漢武帝也覺得無趣了,突然出聲問道:“安陽侯府還是那般門庭若市?”

“回陛下,今日散朝後,安陽侯已經下令閉門謝客了。”江充如實的報告。

“對了,安陽侯曾上書爲那個呂術求過封侯,明日便單獨傳召安陽侯和大將軍還有九卿去宣室殿吧。”漢武帝說着話便合上書冊將之置於高閣。

安陽侯府已經閉門謝客了,那些徘徊在外的人便很快離去。不過當黃昏十分,還是有幾輛馬車緩緩駛入宣平裡並停在了侯府門前。

“侯爺,楊僕、朱買臣、何遺回長安了,正在門外求見。”霍光獨自一人在書房中沉思,霍棠輕輕的敲響了房門,在屋外輕聲的說道。

“從側門領他們進來吧。”霍光猶豫了片刻,還是決定見一見這三人,不過卻沒有打開大門迎接。

片刻之後霍棠便領着三個人來到了霍光的書房外,而霍光也早就站在了屋檐下等着三人。霍光還是第一次見這三人,雖然一起經歷了那場南征之戰,直到此刻這主帥與部將才第一次見面。

“屬下(楊僕、朱買臣、何遺)拜見侯爺。”三人都是四五十歲的老將了,但是見到霍光還是單膝跪地以軍禮參拜,並且口稱不是下官,而是屬下。

“快快請起,咱們屋裡說話。”霍光連忙一一扶起三人。而後引領三人進入到自己的書房。

“今日怠慢三位了,本侯實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啊,委屈三位來日定當登門謝罪。”霍光將三人引入書房,首先對三人拱手施禮。對讓三人從側門進來表示慚愧。

“侯爺折煞屬下了,不知朝中究竟發生了何事?以侯爺的威望,何人還敢如此針對?”三人連忙還禮,他們早就已屬下自居了,自然不能受霍光的禮。而楊僕在三人中資歷最老,地位也最高,便代表作三人提出了疑問。

霍光感受到這三人也算真心實意,便開口說:“唉,此事與你等無關,切莫貿然插手,一切本侯只有計較。”

察覺到霍光真的有什麼苦衷,三人便不再多言,隨後便是一些尋常的對話,沒過多久三人便告辭離開,霍光親自將三人從側門送出才返回。

書房之中霍光目視着搖曳的燭火,神情異常的嚴肅。自己的部將來拜見自己,而且是第一次拜見,都只能從側門進來,要說霍光心中沒火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現在又由不得他不小心。

“二哥,小妹能進來嗎?”霍棠的聲音在書房外響起。

“進來吧。”霍光坐回到椅子上。如今外人看來安陽侯府風光無限,而霍光在家人面前也表現如常,但是這一切卻有逃不過霍棠的眼睛。

“二哥在爲朝堂之事煩心?”霍棠也不客氣的坐在霍光對面,而後開門見山的問道。

“你說說看,爲何會出現如今的局面?”霍光沒有回答,雖是反問卻是回答的再肯定不過了。

霍棠沉思了片刻,沒有立刻作答過了許久才說道:“小妹看來原因有二。其一二哥功績太大遭了一些小人嫉妒。其二如今丞相御史大夫之位懸而未決,雖然二哥已經不會去染指這兩個位置,但是無論是希望藉助二哥之力奪三公之位的人,還是擔心二哥出手阻礙其奪得三公之位的人來說,二哥都是一個最不穩定的因素。既然無法得二哥之力爲其所用,這些人自然先聯手排除掉二哥這個最不穩定的因素。”

“我現在倒是真感覺到一種與世皆敵的感覺。不過這些人其實我都不放在眼中,你直到我真正擔心的是什麼嗎?”霍光無奈的笑了笑,而後又一臉鄭重的說道。

霍棠神色鉅變,用手指了指未央宮方向,然後有些驚恐的說道:“二哥是說.....那位?”

霍光沒有答話只是重重的點了點頭。而後過了許久才繼續說道:“怪就怪我太年輕了。大將軍位高權重吧?可是在陛下眼中,大將軍這一生恐怕就是在長安養老了。如今我走上了如當年兄長一樣的道路,如今大漢北有匈奴未決後患,西有西域諸國還有西南夷虎視眈眈,東邊還有衛氏朝鮮蠢蠢欲動。若陛下還以我爲帥征戰四方,我死了還好說,可萬一我再次得勝,陛下將如何待我?若此生不用我,我不過二十出頭,難道要陛下養着一個軍功赫赫的大將軍,在長安看着他的皇子皇孫登基爲帝嗎?”

“這......二哥是說陛下已經陷入了進退兩難之境?若此生不用二哥,等於在長安埋下了一個隱患。可如果用二哥的話,將來便封無可封了?”霍棠瞬間便明白了霍光的憂慮,其實說到底就是漢武帝的憂慮。

“是啊,因爲我還年輕。東南九郡可戰之兵數萬,還有上林苑的那幾萬精銳之師,這些都被算在了我的頭上。”霍光顯得很是無奈,霍棠更是從未見過霍光如此沮喪的樣子。

“難道咱們就真沒有破局之策了嗎?”霍棠不甘的問道。

霍光猶豫了片刻,搖了搖頭,而後頹廢的說道:“爲今之計,最簡單的便是順應那些人的心思,我做出一副功高蓋世,桀驁不馴的樣子,然後與滿朝爲敵,最後落下把柄牆倒衆人推。到時候陛下再順勢降旨,我或者一無所有,學那莊青翟和張湯,或者孤注一擲最後滿門抄斬。這些我都不甘心啊......”

“已經如此嚴重了?”霍棠難以置信的問道,不光是她看來,全天下所有人都覺得這是霍光最輝煌的時候,可只有霍光認識的現在是自己最危險的時候。

“時間上到還沒有,畢竟我剛大勝歸來。貿然動了我天下軍心民心也難安啊,以後還有誰敢爲陛下賣命了?這段時間就看咱們如何應對了!”霍光雖然有些無奈,但心中還是清楚明白,雖說進退兩難有苦難言,但也不是一點機會沒有。至少漢武帝還給了他很長的時間可以考慮破局之策。

第三零九章 海得拉巴鐵錠第二六四章 十三部州刺史天下第一六七章 文君撫琴第一七三章 立族學定三規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第六十一章 侍駕第九十一章 善意的謊言第一九八章 霍光封侯第八十八章 突變第一零六章 武帝微服第六十八章 縣衙班底第三十二章 狗血劇情第二一三章 敢不敢再意氣風發一次?第一二七章 初入河內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第二零七章 說出你的夢想第七十三章 伐木造紙第一三二章 將計就計第一三五章 期門郎上官桀第一一一章 修成君的厚禮第一三一章 撲朔迷離第二四零 此生已負佳人意第十三章 千里奔襲第二四零 此生已負佳人意第九十一章 善意的謊言第二五零章 故人相逢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一二五章 卓文君進府第二六三章 獅狐執政官第一九九章 尷尬的境地第三百章 罪己詔與諡號第二二六章 月色下的殺戮第四十七章 刺殺第二一六章 憑空多出的五萬騎兵第二三九章 大都督霍光第二八六章 三院分立第九十九章 腹謗之罪第二二六章 月色下的殺戮第一五八章 路博德入朝第二一一章 戰爭推演第二八一章 公可爲姬旦第七十二章 (上)漢武帝的真實用意第一五六章 卸職第二二一章 羌人叩關第五十一章 潛伏的墨者第三十一章 大丟印象分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二三八章 平陽投桃報李第二二一章 羌人叩關第三零四章 長安....長安第十五章 假傳軍令第二四三章 建治敦煌第二八三章 長安亂第貳百章 衛青暗指《九章律》第一八二章 暑病來襲第十一章 寇可往,我復亦往!第二四七章 來自條支的消息第一六四章 遣使南越第二八一章 公可爲姬旦第八十五章 報喜第六章 權臣之野望第二三六章 陽謀之祖董仲舒第一九五章 衆矢之的第七十六章 布帛之名第二五一章 兵圍赤谷城第七十六章 布帛之名第二九八章 霍光千騎入長安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第四十七章 刺殺第三二二章 士農工商第一一二章 宴請賓客第二七六章 巫蠱再起第一二一章 攻而不佔第三三三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一四五章 棋子棄子第二八九章 帝國起烽煙第二三三章 梟雄落幕第三十一章 大丟印象分第一四三章 告緡使第三一零章 天機院第四十七章 刺殺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八章 穿古第一神器第七十一章 非正式的背後第二二九章 進退兩難都鬆若贊第六十七章 天降異象第二一一章 戰爭推演第一三九章 階段性勝利第二十七章 伏筆第八十五章 報喜第二五零章 故人相逢第二九七章 匈奴謀者何師道第一零一章 李蔡末路第六十章 麒麟功臣杜延年第一七零章 汾水觸鼎第十八章 歷史的岔道第二一二章 張騫入關第一二七章 初入河內第九章 記下首功第三一一章 青鸞旗動
第三零九章 海得拉巴鐵錠第二六四章 十三部州刺史天下第一六七章 文君撫琴第一七三章 立族學定三規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第六十一章 侍駕第九十一章 善意的謊言第一九八章 霍光封侯第八十八章 突變第一零六章 武帝微服第六十八章 縣衙班底第三十二章 狗血劇情第二一三章 敢不敢再意氣風發一次?第一二七章 初入河內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第二零七章 說出你的夢想第七十三章 伐木造紙第一三二章 將計就計第一三五章 期門郎上官桀第一一一章 修成君的厚禮第一三一章 撲朔迷離第二四零 此生已負佳人意第十三章 千里奔襲第二四零 此生已負佳人意第九十一章 善意的謊言第二五零章 故人相逢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一二五章 卓文君進府第二六三章 獅狐執政官第一九九章 尷尬的境地第三百章 罪己詔與諡號第二二六章 月色下的殺戮第四十七章 刺殺第二一六章 憑空多出的五萬騎兵第二三九章 大都督霍光第二八六章 三院分立第九十九章 腹謗之罪第二二六章 月色下的殺戮第一五八章 路博德入朝第二一一章 戰爭推演第二八一章 公可爲姬旦第七十二章 (上)漢武帝的真實用意第一五六章 卸職第二二一章 羌人叩關第五十一章 潛伏的墨者第三十一章 大丟印象分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二三八章 平陽投桃報李第二二一章 羌人叩關第三零四章 長安....長安第十五章 假傳軍令第二四三章 建治敦煌第二八三章 長安亂第貳百章 衛青暗指《九章律》第一八二章 暑病來襲第十一章 寇可往,我復亦往!第二四七章 來自條支的消息第一六四章 遣使南越第二八一章 公可爲姬旦第八十五章 報喜第六章 權臣之野望第二三六章 陽謀之祖董仲舒第一九五章 衆矢之的第七十六章 布帛之名第二五一章 兵圍赤谷城第七十六章 布帛之名第二九八章 霍光千騎入長安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第四十七章 刺殺第三二二章 士農工商第一一二章 宴請賓客第二七六章 巫蠱再起第一二一章 攻而不佔第三三三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一四五章 棋子棄子第二八九章 帝國起烽煙第二三三章 梟雄落幕第三十一章 大丟印象分第一四三章 告緡使第三一零章 天機院第四十七章 刺殺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八章 穿古第一神器第七十一章 非正式的背後第二二九章 進退兩難都鬆若贊第六十七章 天降異象第二一一章 戰爭推演第一三九章 階段性勝利第二十七章 伏筆第八十五章 報喜第二五零章 故人相逢第二九七章 匈奴謀者何師道第一零一章 李蔡末路第六十章 麒麟功臣杜延年第一七零章 汾水觸鼎第十八章 歷史的岔道第二一二章 張騫入關第一二七章 初入河內第九章 記下首功第三一一章 青鸞旗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