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零章 大漢和親公主

很快一紙詔書便將駐守北疆的揚武侯召回了長安。同時一個更令天下人吃驚的消息開始迅速傳開,原來當今皇后的王氏家族,其實與揚武侯本是同宗,最後清算族譜輩分,揚武侯正好是王皇后的堂兄。

沒人知道這個謠言中有幾分真幾分假,不過世人都知道,王氏外戚崛起已是必然。揚武侯王元祐回長安後的第一件事竟然不是覲見皇帝,而是前往了王皇后家族祖祠祭拜先祖,隨即兩個王家竟然直接融合族譜,同歸一宗。

這個消息一出,一時間天下再次譁然。世人都知道了,當今皇后也有了一個強大無比的靠山。

未央宮宣室殿,又到了每月十五的大朝會,今日不僅有長安勳貴,還有剛從北疆返回的揚武侯。皇后的父親兄弟按例是可以封侯的,不過王元祐已經是揚武侯了,因此所有人都覺得皇帝今日肯定對王家還有封賞。

“陛下有旨。”朝會一開始,便有內侍展開聖旨打算宣讀起來。

“皇帝決意,撤銷十三部州刺史,另設繡衣御史臺監察天下,繡衣御史設繡衣左右使二人,任命王賀爲左使,任命史崇爲右使。左右二使位同九卿,秩中兩千石。”

“臣令旨。”殿下人羣中走出兩人,對着大殿之上的劉進躬身一拜,自然是王賀與史崇二人。

對於皇帝這個任命,朝臣們其實並不意外,因爲撤銷十三部州刺史的事一年前霍光就曾經提出過。霍光的理由便是刺史權利過大,年深日久會使得所轄部州變成獨立王國,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揚武侯上前聽旨。”還未等朝臣們完全消化完剛纔的信息,劉進便親自開口說道。

“臣在。”王元祐起身離開坐席,躬身立在殿中。

“封揚武侯王元祐爲大司馬鎮軍將軍,位同三公,溢封食邑五千戶。另賜宣平裡府邸一座。”劉進威嚴的聲音在宣室殿中迴盪着。

“臣謝陛下隆恩。”王元祐再次躬身一拜,他神情自若,臉上看不一絲憂喜之色。

一時間宣室殿竊竊私語,不是討論先前的繡衣御史,也是不討論揚武侯的新官職。所有人的焦點都集中在了宣平裡的府邸上。

因爲如今宣平裡只有一座空閒的府邸,便是曾經霍光的家安陽侯府。

揚武侯王元祐註定成爲今日長安的風雲人物,宣室殿的朝會剛一結束,這位新晉的大司馬鎮軍將軍又被皇后宣到了椒房殿。

“臣拜見皇后。”椒房殿中王元祐以臣子禮儀拜見了皇后。

“揚武侯免禮,小妹見過兄長。”王翁須客氣的說道,而後也對着王元祐微微施禮。這次皇后召見揚武侯,自然是以兄妹的身份首次見面。

王元祐擡起頭來,目光正好與王翁須相交,兩人都心照不宣的露出了笑容。

“小妹時常聽聞,兄長早年曾追隨安陽王南征北戰,原本就敬佩不已,不曾想小妹心中的大英雄便是自家兄長,今日閒暇兄長可否爲小妹講講過往的事?”皇后與王元祐分賓主而坐,她邊當先開口問起了王元祐的過往,似乎皇后對自己這個兄長也非常好奇。

“臣遵命。”王元祐躬身應道。兩人既然成了兄妹,對於過往確實應該瞭解,這樣假的慢慢也會變成真的。

很快王元祐便從元狩年間霍光初爲長安令時講起。對於那個時期的事,王翁須確實所知甚少,那時候她纔剛出生沒多久,這些過往對於現在大多數年輕人來說,那個時代就是屬於霍光的傳奇。

“小妹身爲女子,有些軍國大事本不該問,不過聽了兄長所言,心中卻有疑惑。”聽完王元祐的訴說,王翁須神色幾經轉變,最後一臉疑惑的看向了王元祐。

“周禮有言,夫妻一體。皇后母儀天下,這大漢便是陛下與皇后的,豈能因皇后是女子而不該問?”王元祐笑着對王翁須說道。

其實中國古代社會,大多數朝代都是一夫一妻制,甚至律法中都明確了妻子的法律地位,而西漢時期的正妻,其地位與夫君更是等同,至於妾只是地位稍高一些的奴僕罷了。皇后儀同皇帝,出則同車,入則同座,在世人眼中皇后就能代表皇帝。

“小妹想請教兄長,如今我大漢最大的憂患是什麼?”王翁須一臉認真的問道,這個問題很簡單,卻又是最難讓人回答的。

王元祐也是一愣,他沒想到皇后竟然會問他這樣的問題,他看着王翁須,略作沉思了片刻,而後站起身來,向前走了幾步,走到了距離王皇后只有半丈的地方停了下來。

臣子與皇后一般不會站到這麼近的距離上,王元祐此刻靠近王皇后,自然是以一個兄長的身份,這也表明他接下來要說的話是以一個兄長的身份,而不是大漢的揚武侯。

“兄長請放心,咱們自家兄妹的談話,出不了這椒房殿。”王皇后的聲音不失女子的溫柔,卻又透露出淡淡的威嚴。

“在河西,在安陽國.....”王元祐平靜的說了幾個字,聲音卻並不大。

王翁須神情有些錯愕的看着王元祐,片刻後又恍然大悟,而後也同樣平靜的說了一句:“小妹明白了。”

王皇后與自己的兄長第一次見面非常的愉快,甚至皇后還留下了自己兄長在椒房殿用過了晚宴,這場晚宴連皇帝和太子也都出現了。揚武侯與皇帝一家也是其樂融融,席間君臣盡歡,彷彿真是多年的至親一般。

宣平裡今日車水馬龍,一輛輛馬車拉着大量的器物駛入原安陽侯府,只不過原本空曠的門框上,如今掛上了揚武侯府幾個朱漆大字。宣平裡其他幾戶顯貴家族今日都沒有選擇外出,似乎都默契的將外面的街道讓給了揚武侯府。

這座府邸最早始建於何時很多人都不知道了,只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還記得,這裡曾是孝武皇帝時期丞相李蔡的府邸,後來這裡成了安陽君府,再後來又成了安陽侯府,不過現在又換上了揚武侯的牌匾,似乎這不變的長安城,變的只是那些如流水般的權貴家族。

長樂宮正殿,這裡除了一些負責打掃的宮人和侍衛,已經很久沒有主人了。未央長樂兩宮十之八九空置,如此情形也算大漢立國以來的第一遭。

如今長樂宮前的海棠樹依舊枝繁葉茂,劉進爲了紀念那些已經離去的親人,對這些海棠樹也格外診視,或許當他看到這些海棠樹時,就會覺得自己的祖母,祖父,還有父親等人並未遠去吧,這些海棠樹似乎能讓他覺得不是那麼孤單。

“皇帝,你果然在這裡.....”劉進站在海棠樹下沉思,劉細君那熟悉的聲音不知何時在他身後響起。

“皇姐覺得朕這個皇帝合格嗎?”劉進轉過身來,看到款款而來的劉細君,臉上帶着一絲笑容問道。

劉細君走近劉進,看着這個一臉認真的皇帝,卻是噗嗤的笑了出來,而後說道:“你呀.....就是太過心急了,你登基一年不到,如今大漢已經有所恢復,百姓居有其所,衣食所需已能勉強所用,相信要不了幾年大漢便又會強盛無比。你比列祖列宗做的都好了!”

“是啊,只要再給朕十年時間,朕治下的萬里江山一定能超越列祖列宗,甚至超越祖父的輝煌。”劉進也神情堅定的說道。

“姐姐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現在揚武侯不是也爲你所用了嗎?朝中文有司馬遷、蘇武、張安世等人,武有王元祐、上官桀等人。長安學宮更是不斷的推陳出新,聽說東南九郡有些地方已經開始種植一年三熟的水稻了,相信很快敖倉就能堆滿糧食,上林苑中金銀無數!”劉細君看着劉進依然如同看那個需要他輔佐的弟弟一般,她對未來的大漢也十分憧憬,同時也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如今長安學宮的作用不僅僅是整理一些諸子學說,因爲落下閎的關係,整個大漢在農桑水利方面也駛入了飛躍發展的階段。同時墨家也大量的推陳出新,使得工具使用得到了長足發展,礦石開採冶煉等方面也出現了一次大發展。還有桑弘羊將經商理論編撰成書,又讓商貿變得無比活躍。整個大漢無論從哪一方面都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

“朕也相信會有這一天的,可是......時不待我啊......今日揚武侯對皇后說,大漢最大的隱憂和威脅是安陽國啊.....就在一個時辰前,朕收到了安陽王的上表,他已經定於兩月之後西出兩關,徹底消滅安息帝國了......不是打敗,而是消滅.....遙遠的大秦統治者蘇拉,已經開始東征了,他依然遵守着與安陽王共分安西帝國的誓言.....姐姐覺得?等安陽王取得了西域和安息大面積的疆域和人口後,他還是大漢的安陽王嗎?”

劉進神色無比嚴肅的說着,甚至劉細君能從他的言語中感到緊張的氣氛。作爲一個皇帝,劉進不得不考慮大漢藩王的勢力,一旦安陽國收復了西域,再征服安息帝國,那麼另一個龐大的國家便誕生了,而這樣的國家隨着勢力增長,是否還會安心作爲一個藩屬國臣服大漢,誰都不知道?

即便這位安陽王曾經是大漢的肱骨之臣,是皇帝的老師,是天下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也不由得要讓人懷疑他是否依然忠誠於大漢。

“先帝和老師都曾說過,要無敵於天下,只有使自己變成最強者,永遠超越你的對手。只要大漢國力鼎盛,百姓安居樂業,人人心中思安,不管是誰都無法威脅到這個國家。”劉細君看着劉進,出言勸慰道。

她知道劉進的擔憂不無道理,如果霍光到時候真的與蘇拉瓜分了安息帝國,到時候安陽國的疆域甚至比大漢這個宗主國還要龐大。那個時候即便霍光沒有別的心思,也難保他手下的重臣不會生出什麼心思來!

“姐姐也知道安陽侯的能力,他既然已經決定主動出擊了,說明已經有了十足把握。姐姐覺得以他的能力,收復西域再到征服安息需要多久?五年?三年?還是一兩年時間?”劉進有些無奈的說道,霍光一生的戰績實在太恐怖了,滅國無數不說,還都是速戰速決的解決戰爭,劉進是真的擔心那個強大的安息帝國根本擋不了霍光太久。

“這.....”劉細君一時語塞,她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她想勸慰劉進,可是發現好像連自己都說服不了。

“當年先帝曾說過,老師確實有私心,但是他也是有底線的,絕對不會因一己私慾而陷天下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陛下或許多慮了!”劉細君想了一下說道,她記起了當年漢武帝說過的話,而且當年霍光以清君側名義騎兵,當同時遇到匈奴威脅的時候,他還會選擇先與匈奴交戰,還將自己主力大軍悉數留下守衛邊疆,這些舉動也卻是讓漢武帝這種說法很有說服力。同時在劉細君心中,也下意識的不願意去相信霍光會反叛大漢。

“皇姐啊......人心總是會變的!他曾經不是也這樣告訴過我們嗎?最難琢磨是人心,朕不敢以江山社稷爲賭注啊,不敢將大漢安危只寄託於他不會變心啊!朕需要時間.....”劉進有劉進的考慮,作爲一個皇帝不能將希望寄託在別人的身上。

劉進低着頭,劉細君也低着頭,兩人久久沉默,等了許久之後劉細君先開口說道:“我有個辦法.....”

“什麼辦法?”劉進猛然擡起頭來,看向劉細君的目光滿是期待。

“和親.....與安陽國和親.....”劉細君緩緩說道。

“和親?只是那安陽王太子霍安纔不過八九歲,再說朕也無女兒啊,如果只是普通宗室之女,對安陽王來說毫無意義!”劉進皺着眉頭有些不解的說道。

劉細君認真的看着劉進,似乎做了什麼決定,片刻後鄭重的說道:“不是找霍安和親,而是直接與安陽王和親......就讓姐姐再爲你做最後一件事吧......”

“可是.....”劉進驚訝的看着劉細君。

“沒有什麼可是,或許我去了安陽國,就能保大漢百年安寧。而且...就身份而言,也沒有人比我更合適了!”劉細君神色堅定的說道。

也不等劉進同意與否,劉細君忽然轉身離去,身後只留下一句:“弟弟明日便下旨吧。”

看着劉細君漸漸遠去的背影,劉進轉身一隻手中按在了海棠樹上,而後語氣幽深的說道:“對不起.....我的好姐姐.....霍光不死,朕心難安.....”

第四十章 漢武帝的態度第二二三章 都鬆若贊第一八五章 屠夫之名傳天下第一七一章 有女霍棠第三二二章 士農工商第一二三章 殺神風範第二一九章 羌王與大倫第三二五章 突如其來的先帝遺詔第一零八章 忠君?忠社稷?第五十六章 兄弟交心第二一一章 戰爭推演第六十二章 國策第一零五章 太一神第七十四章 下手桑弘羊第三十六章 隱居茂陵第二十八章 太廟封賞第一一九章 高人破局第一二九章 生活用品第四十二章 衛霍之謀第二五二章 開城投降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八二章 從未結束的巫蠱第九十章 意外發現第一七一章 有女霍棠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二四五章 此生執念唯有霍棠第二六七章 初戰安息鐵甲騎兵第一七六章 雲涌第一五零章 遠赴西域第五章 我要建功立業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一九六章 不同尋常的殊榮第二一二章 張騫入關第三十四章 初遇桑弘羊第二二四章 萬里絕域第二一三章 敢不敢再意氣風發一次?第二零一章 再臨煙月樓第七十二章 (上)漢武帝的真實用意第九十七章 諸子遺風第三二六章 異姓爲王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第三章 一代權臣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二五七章 聯絡蘇拉第二九零章 事關國運的三封信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三十一章 大丟印象分第三零五章 霍光的戰略第三零六章 這個黑鍋我背了第一七四章 真正的南越之主第二零六章 我能教你們殺人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二十三章 封狼居胥第二七一章 首相與大都督第五十二章 封禪書第七十三章 伐木造紙第一三五章 期門郎上官桀第一五四章 將星隕落第二十章 兵困狼居第十七章 諸曹侍中第二十章 兵困狼居第一四六章 引蛇出洞第五十九章 射殺李敢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二五二章 開城投降第二八七章 大院君第二六三章 獅狐執政官第一四三章 告緡使第二八七章 大院君第二二六章 月色下的殺戮第七十八章 天子拜月第二九三章 勤王與清君側第一一二章 宴請賓客第七十二章 (上)漢武帝的真實用意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一四三章 告緡使第二八五章 兵圍安陽侯府第九十四章 謠言第一八八章 倔強少女趙陰華第九十五章 李美人第一二四章 平亂人選第二四九章 會師虛陀靡第四十一章 龐大的外戚勢力第九章 記下首功第一一四章 宦者蘇文第一三三章 定計州縣第三一零章 天機院第二五五章 奏請封君之權第二零一章 再臨煙月樓第一八三章 提前千年的藥方第一七二章 南越鉅變第一八二章 暑病來襲第二四四章 河西的未來第二八二章 從未結束的巫蠱第三十八章 古琴綠綺第二五四章 黃河水患第一七六章 雲涌第九十四章 謠言第二零二章 彈劾霍光
第四十章 漢武帝的態度第二二三章 都鬆若贊第一八五章 屠夫之名傳天下第一七一章 有女霍棠第三二二章 士農工商第一二三章 殺神風範第二一九章 羌王與大倫第三二五章 突如其來的先帝遺詔第一零八章 忠君?忠社稷?第五十六章 兄弟交心第二一一章 戰爭推演第六十二章 國策第一零五章 太一神第七十四章 下手桑弘羊第三十六章 隱居茂陵第二十八章 太廟封賞第一一九章 高人破局第一二九章 生活用品第四十二章 衛霍之謀第二五二章 開城投降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八二章 從未結束的巫蠱第九十章 意外發現第一七一章 有女霍棠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二四五章 此生執念唯有霍棠第二六七章 初戰安息鐵甲騎兵第一七六章 雲涌第一五零章 遠赴西域第五章 我要建功立業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一九六章 不同尋常的殊榮第二一二章 張騫入關第三十四章 初遇桑弘羊第二二四章 萬里絕域第二一三章 敢不敢再意氣風發一次?第二零一章 再臨煙月樓第七十二章 (上)漢武帝的真實用意第九十七章 諸子遺風第三二六章 異姓爲王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第三章 一代權臣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二五七章 聯絡蘇拉第二九零章 事關國運的三封信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三十一章 大丟印象分第三零五章 霍光的戰略第三零六章 這個黑鍋我背了第一七四章 真正的南越之主第二零六章 我能教你們殺人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二十三章 封狼居胥第二七一章 首相與大都督第五十二章 封禪書第七十三章 伐木造紙第一三五章 期門郎上官桀第一五四章 將星隕落第二十章 兵困狼居第十七章 諸曹侍中第二十章 兵困狼居第一四六章 引蛇出洞第五十九章 射殺李敢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二五二章 開城投降第二八七章 大院君第二六三章 獅狐執政官第一四三章 告緡使第二八七章 大院君第二二六章 月色下的殺戮第七十八章 天子拜月第二九三章 勤王與清君側第一一二章 宴請賓客第七十二章 (上)漢武帝的真實用意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一四三章 告緡使第二八五章 兵圍安陽侯府第九十四章 謠言第一八八章 倔強少女趙陰華第九十五章 李美人第一二四章 平亂人選第二四九章 會師虛陀靡第四十一章 龐大的外戚勢力第九章 記下首功第一一四章 宦者蘇文第一三三章 定計州縣第三一零章 天機院第二五五章 奏請封君之權第二零一章 再臨煙月樓第一八三章 提前千年的藥方第一七二章 南越鉅變第一八二章 暑病來襲第二四四章 河西的未來第二八二章 從未結束的巫蠱第三十八章 古琴綠綺第二五四章 黃河水患第一七六章 雲涌第九十四章 謠言第二零二章 彈劾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