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徐有貞是忠臣嗎

說的是辦理,而非是處理。這本身已經表明了英宗的一種態度。

昨天剛封的官,還是因爲獻上了大吉之物土豆。按說若非是楊晨東的年紀太輕的話,一個從五品的官職都太輕了一些。這朱祁鎮才說,等着神仙居開業的時候,他若有時間會去捧場。

這便是一種變相的補償。

所有大臣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但確無人去反對,因爲這是楊晨東應得的。

可僅僅一天。不!連十二個時辰都還沒有到呢?就有人彈劾楊晨東,這哪裡是在奏事,分明就是在打皇帝的臉面。

所謂主辱臣死!大臣們都知道,今天他們有義務更有責任去替楊晨東開脫。若不然的話,以己度人,等自己因事立了功勞,那豈不是也有可能今天封賞,明天收回了嗎?

脣亡齒寒也好,官官相、護也罷,總之羣臣現在是被逼的不得不站在楊晨東的立場上去說話了。

只是不等衆臣們想好說詞怎麼樣去表態,朝班中又站出一人。他拿着笏板向前那麼一站時,衆臣們就心知不好,有些人臉上更是現出了焦急之色。

“稟皇上,臣于謙附議徐都事奏請之事。身爲朝廷官員,理應謹守法度纔是。可非旦流連於煙花之所,竟然還與戲子同臺高歌,實在是丟了我朝臣的臉面,請皇上下旨責罰。”說着話,一臉的正氣,一身傲骨的兵部左侍郎于謙雙膝跪倒在地,俯身而拜。

于謙,字廷益,錢塘人士。少年時期即刻苦讀書,志向高遠。他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氣節,懸文天祥像於座位之側,幾十年如一日。

此于謙非是那個抽菸、燙頭喝酒的那位捧哏巨匠,實是明朝的忠臣和名臣之一。他重名節,輕名利,(死時家無餘財)重成仁,輕殺身(土木堡之變後死戰瓦剌不退)重社稷,輕君王(土木堡之變後推舉朱祁鈺爲帝時聲稱,我們完全是爲國家考慮,不是爲個人打算)。

于謙之強,便是王振拿其也沒有辦法,是少有的讓王大總管很無奈的官員之一。

此時,他站了出來,並一力支持着徐有貞,讓形勢變得更加的複雜和嚴重起來。

“臣有不同意見。”似乎是生怕在會有官員與其附議一般,戶部尚書王佐一步而出,持笏板而言道。

正皺眉凝目的英宗朱祁鎮,忽聽有臣子說有不同意見,當下心中一震道:“說。”

“皇上,九藝坊雖在花街,但確非同一般的尋花問柳之地,算的上是其中一片淨土。楊洗馬前往那裡,並不算是違制。”王佐一言而當先,將九藝坊與花街直接分開,這便是脫罪之詞。

“其二,君子六藝,其中就有樂字一說。楊洗馬開創楊報,多才之能早爲天下知,如今不過是高唱幾曲也算不得什麼的。相反,臣認爲這是瞭解民間情事,也更能彰顯大臣之風範,大臣之無所不能,無所不會。”

“第三,楊洗馬畢竟年輕,且又是初入京師,難免會爲這裡的繁華所吸引,而做出一些並不太過適宜的舉動來,這完全可以理解。”

“臣以此三點,叩請皇上開恩,無罰於楊洗馬,彰顯皇上寬闊之胸襟。”王佐說完,又是一頭拜倒在地,高呼萬歲後再拜。

王佐一站出來,跟着站出來的就是吏部尚書王直。

今早一起,孫子王思就前來請安,並跪地將昨天發生在九藝坊中一事做了詳細的複述。用他自己的話說,若非其激將的話,楊晨東就不會上臺高歌,也就不會有了麻煩。若是真有御史彈劾,還請祖父儘可能出言相幫,若不然的話,楊晨東治了罪,他做爲從犯也一樣好不到哪裡去。

王直聽完之後,就有些惱怒,自己這個孫子什麼都好,學習也算是用功,當差也算是盡職,但就是太過喜歡出風頭,尤其還喜歡流戀於那些煙花之地。就這件事情,他已經不止說過一次,這到好,不思悔改不說,還弄出了大事情來。

只因上朝在即,王直也沒有時間去訓斥自己的孫子,只想着入朝回來後再說。可未曾想到,終還是有人藉此說事。眼見皇上和衆臣的態度一致,王直略一猶豫,便也一步邁出,替楊晨東出言。

“皇上,臣認爲王佐大人之言甚宜。年輕人,誰沒有年少輕狂的時候,且楊洗馬所歌之內容於朝局無關,還請看在其立有功勞的份上,給他一次機會吧。”王直說完,也是拿着笏板,撲通一聲跪倒在了地上。

“楊洗馬所爲雖然聽起來荒謬,實則確是年輕人間的玩笑罷了,臣認爲根本不必在朝堂之上討論,老臣請皇上不必過於理會。”禮部尚書胡濙也慢悠悠的跪倒在了地上。

做爲禮部尚書,他都認爲楊晨東所爲並不違禮制,那自然別人就更不好說什麼了。加上他的話,便是三位尚書重臣替楊晨東說話了。

有三位大人在前,其它的衆臣們一一跪倒於地,高聲附議着。

便是站在皇帝之旁的王振也藉機小聲的對朱祁鎮說道:“皇上,楊冼馬之事根本無傷大雅,不必追究。您聖明都可以讓他去開酒樓做買賣,唱幾首曲子罷了,又算的了什麼。您完全可以乾綱獨斷,另外御史風言而奏,也應該給予褒獎,此事便可過了。”

神仙居就要開了,那裡可是有着王振的一成股份呢?那一個月不知道會多出多少的收入來,倘若是現在出了事情,神仙居定然會受到連累,這等於是傷及到自身利益了,自然是要站出來說話的。

臣衆求情,又有王振之言,英宗心中有數了。輕輕額首之後,聲音朗朗而出,“臣之所言皆有道理。楊洗馬不過就是年少好動罷了,加上初到京師,見什麼都新鮮,做出一些略微出格的事情也自在情理之中,大可不必深究詳問。至於徐都事,做事認真負責,給予褒獎,任其爲都察院經歷司經歷一職好了。”

都察院經歷是正六品的官職,較之原來的都事的正七品等於是連升兩級。如此也算是給此人一個交待了。

當下,衆臣歡喜,皆大呼皇上聖明。

就在所有人都以爲事情得到了解決,衆臣都欲起身的時候,誰想剛被升官的御史徐有貞又繼續的將頭磕在地上問道:“皇上,若是今後楊洗馬繼續高歌詞曲的話,是不是可做爲例外,不在追究了呢?”

皇上都給你升了官,但你依然還是要咬着事情不放,這就是不會做事,不會做人了,一時間一些個臣子看向他的目光中都帶着幾分的嚴厲。

徐有貞以前給他們的感覺並不是這樣,此人可是八面玲瓏,很會來事的,調其去都察院也不過就是一個歷練罷了,積攢資歷的手段而已,可今天此人怎麼如此的一根筋?難道非要惹皇上不快不成?

這一會,英宗的確被問的有些生氣了。眼見徐有貞還想抓着事情不放,大聲斥責道:“朕說了,楊洗馬年少好動,又多才多藝,楊報中的故事正是他所爲,即然寫個故事能被大家所接受,唱唱曲子又能如何?以後在有這樣的事情不必上報,你們有那工夫,還不如多體察一下民間百姓的疾苦,在去看看大臣們是不是都盡心盡職做事好了。”

明顯這是英宗對都察院有意見了,引得右都御史陳鎰是低頭不語,不敢多言。

感覺到英宗似乎氣有不順,其它臣子們自然都不敢在多言。唯有徐有貞不知道哪裡來的膽量,竟然跪地直呼,“臣知道了,以後但凡有楊洗馬之事,不在上報。”

“哼!”英宗也是惱怒的盯着徐有貞看了一眼,隨後也不等王振喊什麼退朝了,就起身大步由龍椅之上離開了。

衆臣也隨着皇上的離去而離去,便是右都御史陳鎰都沒有去搭理一下依然還跪在地上的下屬徐有貞,同樣與衆臣一起離開。整個朝堂之上很快就只剩下了兩個人。

一個是跪地的徐有貞,另一位就是給其附議的兵部左侍郎于謙。

“徐經歷,快起來吧,皇上和大臣們都離開了。”伸手將徐有貞扶了起來,此時的于謙一臉的敬佩之色。

于謙此人剛正不阿,便連王振那般勢大,他同樣沒有低頭過,且對方還奈他不得。要讓這樣的一個人去佩服別人,那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可是現在,徐有貞做到了。

被于謙扶起的,徐有貞有些受寵若驚,“於大人,多謝,多謝。”

“於大人過謙,過謙了。”身上流出了一層冷汗的徐有貞生怕留下來會不知覺的露出什麼馬腳,遂抱拳告辭離去。

留下了于謙一人站於朝堂之上,目光遠眺,似乎是穿透了整個皇城,穿透了整個京師,到達了城南的楊家莊一般,喃喃自語着,“楊晨東呀楊晨東,先是弄出了一個揚報,控制了一定的輿論導向,接着一到京師就弄出如此的動靜,你心中到底是怎麼想的?你是官是商?是忠是奸呢?”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敗再敗第五百九十七章 雲雀之計第七百六十八章 沒有機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心浮動第一千零四章 白眼狼海慶第二百零四章 圍點打援第九百七十八章 將心之涼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樹權的末日(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縮成一團的尚氏王朝第四十一章 新赤嵌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連續奔跑不知所謂第四百零六章 鄺野的悲哀(第四更)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值得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婚兼閱兵第四百九十二章 丞相的低頭(第三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將軍楊晨東第七百二十八章 二代公子楊鐵柱第六百三十九章 向北明衛所開刀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家告狀第一百六十九章 石亨大敗第八百二十七章 意見不統第六十一章 主僕嬉鬧第三百九十二章 黃匪軍節節敗退第二百零二章 冷鬆私會金英第四百五十章 神助攻第二百五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二十二章 半路截擊第二百三十一章 楊家書院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地顫動第二百二十七章 怒氣而回第七百五十四章 找上門來第四百一十二章 西平王沐斌第八百四十三章 新一軍出兵第三百四十五章 南明政權第三百七十三章 雲南再告危第七百零二章 打麻煩的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鄺野的興奮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以快打慢第九百七十一章 再送五百萬第三百一十九章 神丹妙藥第一百七十八章 勝算幾何第二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三百二十七章 消息四散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殺掉了第八百六十一章 火燒答魯城第二十七章 二臨黑碼頭第一千零八章 百姓爲本第五百一十六章 陳波立軍令狀第九百六十六章 大膽的徐有貞第八百八十六章 我是好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三百三十九章 佟橋的驚嚇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深田穀的悲哀第八百六十六章 形勢明瞭第六百七十章 自知之名第四百三十四章 膽大包天的張曾(四更)第九百零六章 說免就免第三百六十四章 有心試探第六百三十章 民心所向第六百五十七章 前堵後追第九十四章 宦官的權勢第六百九十六章 始城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以快打慢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逼迫爲伍第五百五十四章 縮成一團的尚氏王朝第八百三十章 以守代攻第九百六十六章 大膽的徐有貞第五百章 談判是時候結束了(第三更)第九百六十章 楊英的挑撥第一千零八十三章拿下山陽道第四百二十二章 由小到大的殺(第四更)第七百九十五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九百八十章 士氣高昂第七百四十九章 賞罰分明第九百六十三章 不夠吃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純子危險第二百零一章 金英有想法第三百六十四章 有心試探第七百一十二章 格朗的末日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名樹影第五百七十七章 反擊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善的前路第六百七十七章 託婭郡主第七百九十三章 京師風雲第一百九十二章 冷鋒軍營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一根筋的桐斯第五百九十章 雲雀現身第三百五十四章 蘇曼兒第五百九十四章 走馬上任第八百三十五章 斬首行動開始第五百六十章 北明使者沈坤第五百三十一章 被迫一搏第八十八章 牟木投誠第二百一十七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七十五章 百花堂第七百零三章 阿噶多爾濟第四百章 手刃黃玉亮第九百五十章 陳波歸來第三百一十章 齊路授首第一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上門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敗再敗第五百九十七章 雲雀之計第七百六十八章 沒有機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心浮動第一千零四章 白眼狼海慶第二百零四章 圍點打援第九百七十八章 將心之涼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樹權的末日(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縮成一團的尚氏王朝第四十一章 新赤嵌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連續奔跑不知所謂第四百零六章 鄺野的悲哀(第四更)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值得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婚兼閱兵第四百九十二章 丞相的低頭(第三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將軍楊晨東第七百二十八章 二代公子楊鐵柱第六百三十九章 向北明衛所開刀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家告狀第一百六十九章 石亨大敗第八百二十七章 意見不統第六十一章 主僕嬉鬧第三百九十二章 黃匪軍節節敗退第二百零二章 冷鬆私會金英第四百五十章 神助攻第二百五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二十二章 半路截擊第二百三十一章 楊家書院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地顫動第二百二十七章 怒氣而回第七百五十四章 找上門來第四百一十二章 西平王沐斌第八百四十三章 新一軍出兵第三百四十五章 南明政權第三百七十三章 雲南再告危第七百零二章 打麻煩的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鄺野的興奮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以快打慢第九百七十一章 再送五百萬第三百一十九章 神丹妙藥第一百七十八章 勝算幾何第二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三百二十七章 消息四散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殺掉了第八百六十一章 火燒答魯城第二十七章 二臨黑碼頭第一千零八章 百姓爲本第五百一十六章 陳波立軍令狀第九百六十六章 大膽的徐有貞第八百八十六章 我是好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三百三十九章 佟橋的驚嚇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深田穀的悲哀第八百六十六章 形勢明瞭第六百七十章 自知之名第四百三十四章 膽大包天的張曾(四更)第九百零六章 說免就免第三百六十四章 有心試探第六百三十章 民心所向第六百五十七章 前堵後追第九十四章 宦官的權勢第六百九十六章 始城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以快打慢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逼迫爲伍第五百五十四章 縮成一團的尚氏王朝第八百三十章 以守代攻第九百六十六章 大膽的徐有貞第五百章 談判是時候結束了(第三更)第九百六十章 楊英的挑撥第一千零八十三章拿下山陽道第四百二十二章 由小到大的殺(第四更)第七百九十五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九百八十章 士氣高昂第七百四十九章 賞罰分明第九百六十三章 不夠吃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純子危險第二百零一章 金英有想法第三百六十四章 有心試探第七百一十二章 格朗的末日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名樹影第五百七十七章 反擊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善的前路第六百七十七章 託婭郡主第七百九十三章 京師風雲第一百九十二章 冷鋒軍營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一根筋的桐斯第五百九十章 雲雀現身第三百五十四章 蘇曼兒第五百九十四章 走馬上任第八百三十五章 斬首行動開始第五百六十章 北明使者沈坤第五百三十一章 被迫一搏第八十八章 牟木投誠第二百一十七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七十五章 百花堂第七百零三章 阿噶多爾濟第四百章 手刃黃玉亮第九百五十章 陳波歸來第三百一十章 齊路授首第一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