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的五十明算學子成爲城主,那就是再貪,也不及原貴族的九牛一毛啊。
而遠征軍士兵和京都五畿婦女的民族融合也被百姓所體諒,畢竟人家給了錢嘛。
豐臣仕旭現在唯一的目的是早點完成任務,帶着這些遠征軍士兵回到楚國。
因爲,他想父親了。
在他心中,孫光憲雖然嚴厲,但不失爲一個好父親。
能獨自將自己撫養長大的父親,如果還不算一個好父親,那這天下就沒有好父親了。這是豐臣仕旭最真實的想法。
扶桑國的軍備一直在持續。
但國內的生產力確實不盡如人意。
一切都需要時間,金、銀和銅礦山被盡力地無止境地開採,庫存在不斷地增加。
“或許是時候與大王聯絡一下了。”豐臣仕旭這麼和豐臣守仁說道。
……。
而耶律德光死後,遼國也不再是鐵板一塊。
爲了皇位開始大打出手。
在耶律德光滅晉時,耶律阮隨行軍中,耶律阮是耶律德光的親侄子。
當時耶律阮已經佔領了中原的南京(今北京)。
因戰功被耶律德光封爲永康王。
當耶律德光一死,留在中原的一羣遼將心中開始活泛。
這擁立、從龍之功不單是中原,契丹人一樣眼饞。
所以衆將商議讓耶律阮繼承帝位。
耶律阮自然欣然接受。
可耶律阮畢竟不是耶律德光的親兒子。比起親兒子和親弟弟來說,這親侄子終究是隔了一層。
很不幸。耶律德光不但有親弟弟,更有親兒子。
親弟弟耶律李胡,親兒子耶律璟。
當耶律阮在南京急急忙忙登基稱帝后。遠在上京的(今內蒙古巴林左旗)的太后述律平聞知大怒,這太過份了,欺負哀家是老實人麼?述律太后也是經過大風大浪的巾幗英雌,本來聽說兒子耶律德光死了,她還想重演中原武周盛世,不然被耶律阮截胡,這口氣哪裡咽得下去。
於是一聲河東獅吼。將耶律阮定性爲僞朝,命令其子耶律李胡前去攻打。
無奈耶律李胡確實無用,與耶律安端、耶律劉哥等人相遇於泰德泉。雙方一次交戰,便大敗而歸。
耶律李胡打敗不行,但手段總還是有點,回到京師之後。耶律李胡將擁護耶律阮的臣僚的家屬全部抓起來。並對看守的人說:“我要是當不成皇帝,先殺了這些人!”
述律太后意志堅定,兒子不行,待老孃親征。
率大軍再次前往攻打耶律阮。
耶律阮勝了一場,士氣正盛,來就來吧,誰怕誰啊。
於是,兩軍在橫河之橫渡對峙。遼國臣民都驚駭無比地互相傳言說:“如果真的打起來,那就是父子兄弟互相殘殺了!”眼看惡戰就要爆發。這時來了個重人。
所謂重人,就是份量很重的人。
而且是相當重,重到述律太后都不得不給他三分面子。
此人叫耶律屋質,字敵輦,契丹皇族。
雖然名字不怎麼樣,但確實他的話很有份量。
他可是追隨遼太祖,也就是耶律德光他爹耶律阿保機的老臣。
職務是遼國惕隱。惕隱,掌管大惕隱司,相當於中原的宗正寺,專門管理契丹貴族的政教,即調節貴族集團的內部事務,以便確保他們對阿保機的服從。有“惕隱治宗族,林牙修文告”的說法。
面對這樣一位權重且有威望的重量級選手,述律太后只能選擇戰略“轉進”。
認同耶律阮的帝位,最後達成橫渡之約。
這次的權力交接有驚無險地渡過了,但力壓下的杯葛卻暗中發芽。
一年後,遼國翰和公主阿不裡聯絡明王耶律安端謀叛。耶律安端是耶律阿保機的弟弟,也就是耶律阮的叔父。
二人來往的書信被耶律屋質得到,報告了耶律阮,耶律阮將蕭翰誅殺,阿不裡則在入監獄後死去。這死去想必是被人送去的。
耶律安端的兒子察割很狡猾,眼看着不對勁,便大義滅親,假裝揭發父親的罪行,痛哭流涕,騙得了耶律阮的信任,結果,耶律阮心一軟,只是將耶律安端貶到外地統領部族軍隊。耶律察割則留在了朝中,此舉卻爲以後埋下了隱患。
察割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偷偷謀劃着篡奪皇位。
這沒有逃過耶律屋質的火眼金睛,自然,這老頭吃過的鹽比耶律阮吃過的飯還多,但他向耶律阮彙報時耶律阮卻不肯相信。
在耶律屋質再次勸說其採取措施時,他卻說:“耶律察割捨棄父親而輔佐我,那證明我的魅力強大,放心吧,不會有什麼事的。”
……。
同樣是皇帝,同樣是丟了江山的皇帝。
石重貴的日子,絕沒有朱雀天皇那麼愜意。
自從石重貴攜李太后、兒子石延煦、石延寶奉表、國寶、金印投降後。耶律德光下制,降石重貴爲光祿大夫、檢校太尉,封負義侯,封地偏僻,在渤海國界的黃龍府。
石重貴一家從此北行,有時飯也吃不上,只得殺畜而食。石重貴一行人風餐露宿,忍飢挨餓,倍受凌辱,好容易到了黃龍府,又被遼太后召往懷州。
懷州在黃龍府西北千餘里,石重貴只得重新上路。還好這時耶律德光死了,契丹內部發生了王位之爭,新王永康王允許他們暫住遼陽,自此供給稍有保證。
這一天,永康王到遼陽,石重貴穿着白衣紗帽舉家去拜見。可沒想到,永康王的小舅子看上了石重貴有一幼女,想納爲小妾,石重貴哪捨得,怎麼說也是公主級別,怎能納爲妾侍,於是推說年紀還小,婉言謝絕。
石重貴也不想想,這在人家的地盤上,你算哪根蔥,沒過幾天,永康王便派了幾人,把人給硬奪走,送給了小舅子。並讓石重貴一家去建州居住。
行至中途,安太妃死在途中,遺囑說:“一定要火化我的遺體,向南方揚去,使我的魂魄能回到漢地。”
到建州後,得土地50餘頃,石重貴令一行人建造房屋,分田耕種。心想這總算是安穩下來了。
可好景不長,沒過幾個月,契丹述律王子又強娶石重貴寵姬趙氏、聶氏而去。
石重貴悲憤不已,但也無奈。
到了這份上,不無奈又能如何,只是可憐了跟隨石重貴的一羣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