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bookmark

趙匡胤急聲道:“二哥是你兄弟,我也是。周國與明國同盟,宋國也能。大哥爲何偏向二哥?”

百里無忌道:“三弟執拗了。此事與兄弟之情無關,只關乎天下。”

趙匡胤道:“正因爲關乎天下,我才寧願揹負罵名,取周代之。難道大哥以爲,周國能在一個七歲孺兒的治理下興盛麼?”

百里無忌喟然一嘆,趙匡胤還是沒有明白,這天下分久必合之理,他更不明白,明國欲得周國的迫切之心。

這一切還真與情感無關,明國只有將周國納入囊中,才能真正地傾力北伐。

百里無忌決然道:“你面前只有兩條路,降或逃。”

趙匡胤聞言嘿嘿冷笑,道:“大哥怎麼不說是降或死?”

百里無忌眼瞼低垂,道:“我不想殺你,你我終究結義一場。”

趙匡胤憤然道:“我坐擁四十多萬大軍,明軍不過二十萬人,依仗京城堅固,固守幾個月不是難事。大哥可曾想過,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北方遼國、阻卜正希望看到你我兄弟想殘。”

百里無忌依舊沒有擡眼,只是伸出一根手指,輕輕搖晃道:“一,向訓、鄭恩已經棄暗投明,你手中最多不過三十五萬人,況且軍心不穩,藩鎮節度各懷鬼胎,戰力不言自明;二、遼國已經被明國擊敗,如今正內亂不斷,數十年間,想再度爲禍中原難如登天;三。在明軍火炮面前,任何堅城,都將是一堆廢墟。”

百里無忌用火炮恐嚇着趙匡胤。他知道趙匡胤無疑最擔心的就是明軍火器,而趙匡胤不知道的是,百里無忌也最擔心的是火炮的破壞力。

百里無忌甚至願意用一鎮節度與趙匡胤換開封府的完好無缺。

趙匡胤聞聽百里無忌的話,心中知道他說的屬實,但自己到了今天,已經騎虎難下,揹負了忘恩負義之名。沒吃到羊肉卻惹了一身sao,趙匡胤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趙匡胤寧願拼死一戰,也不想拱手將這個還沒捂熱的帝位讓出。

趙匡胤聲嘶力竭地喝道:“殺人不過頭點地。難道大哥真要將我趕盡殺絕不成?難道大哥就不明白。兔子急了還咬人之語?”

百里無忌冷哼道:“你放眼看看,我二十萬新軍可是怕人咬的?再說了,恐怕此時京城內沒幾個願意隨你與明軍血拼的將領了吧?”

大冷的天,趙匡胤額角開始滴汗。他知道百里無忌所言非虛。他太瞭解這些節鎮將領了,順利時一個個表決心,一旦發現情況不妙,這些人逃得可是比兔子還快。真能與他同生共死的,恐怕也就禁軍那些義社兄弟了。

可僅憑這幾萬人,想與二十萬新軍硬拼,結果可想而知。

趙匡胤已經絕望,他只是愣愣地盯着百里無忌。他實在想不明白,百里無忌爲何能容忍柴榮的周國。卻不能容忍他的宋國。

百里無忌見趙匡胤表情,知道火候已經差不多了。百里無忌不怕趙匡胤耍狠,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耍混都不足一提。

百里無忌只所以如此地“狂妄”,就是擊碎趙匡胤心中唯一的一絲幻想,如此,趙匡胤纔可能接受他的提議,達成自己的戰略目的。

百里無忌道:“三弟,我倒是爲你想好了一條生路,只是不知道你願意不願意走。”

趙匡胤冷笑道:“要我投降?我寧願拼死一搏。”

百里無忌道:“投降?不,我沒有意思讓三弟投降。”

趙匡胤聞言一激靈,趕緊問道:“大哥何意?我洗耳恭聽。”

百里無忌道:“我願意給三弟一個去處,三弟可以去那地方做個君王。”

趙匡胤一愣,問道:“不知大哥所說何處?”

百里無忌令人取來地圖,指着邏些城道:“我說之處就是這。”

趙匡胤大驚,道:“吐蕃勢力強大,豈是說去就能去的?”

百里無忌道:“三弟放心,我自然會幫助你掃平吐蕃之地,到時,你就是明國朝廷冊封的吐蕃王,你可以在這片比周國大一倍的國土上施展你所有的抱負,我絕不干涉,此提議,不知道三弟可有興趣?”

趙匡胤想了半天,突然擡頭問道:“大哥會不派明軍駐防?”

百里無忌含笑答道:“絕不派一兵一卒。”

“當真?”

“君無戲言。”

趙匡胤問道:“大哥就不怕我在吐蕃強盛之時,揮師東進?”

百里無忌笑道:“三弟,若真有那麼一天,我會三弟賀。”

趙匡胤問道:“汴京城內有我無數麾下將士,不知道大哥如何處置他們?”

百里無忌聞聽趙匡胤如此問,心中一鬆,看來汴京是有興趣去吐蕃當大王了,真要能兵不血刃地拿下汴京城,那就是勝利,只要搞定趙匡胤,那就爲將周國疆土納入囊中開了個好頭。

至於吐蕃之地,百里無忌原本就想給明國留下一個對手,一個臥榻旁不輕不重的對手,將成爲明國不停向前發展最好的磨刀石。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真要統一了全天下,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圓滿,在某些時候不一定是值得慶幸的事。

吐蕃地廣人稀,人口一直以來就是它最大的弊端,所以,百里無忌並不怕趙匡胤據其作亂,而有趙匡胤這隻猛虎盤踞在吐蕃,將對明國朝野都是一種壓力。

百里無忌答道:“京城內,凡三弟麾下將,全歸三弟,甚至攻下邏些城之後,三弟可以將他們及家眷全部帶往吐蕃,西征之時明國將資助三弟戰馬五萬匹,糧食三千萬斤,足夠三弟十萬大軍一年之用。”

趙匡胤有些心動,與其在汴京和百里無忌拼個魚死網破,不如聽百里無忌所說,去吐蕃當個安樂王。

趙匡胤思忖之後,道:“我需要與城內兄弟們商量一下,還請大哥寬限此時間。”

百里無忌道:“可以。以三天爲限,若三天還未答覆,則明軍就會攻城,還望三弟能把握好機會。”

趙匡胤無奈道:“我曉得。”

此次會晤之後,前來歸附的原周國官員、將士越來越多,職務也越來越高,而汴京城中的趙匡胤似乎也沒有阻止的意思。

三天後,百里無忌規定的最後一天,趙匡胤率着他的心腹之臣們,出汴京城北門,向百里無忌獻城歸附稱臣。

由此趙匡胤成爲五代中的第六代,也是在位時間最少的一個皇帝,總共在位十四天。

當百里無忌率軍進入汴京城後,第一件事就是安撫原周國臣民;第一道旨意就是所有官員皆保留原官職不變;第一道政令就是自此百姓稅賦全部參照明國。

次日,百里無忌下旨,冊封趙匡胤爲西域征討使,挾十萬之衆,駐兵渭州,即日起出兵征討吐蕃。由此將趙匡胤一干人等全部驅出開封府周邊。

爲了迅速穩定政局,百里無忌特意成立南北兩院,做爲臨時過渡,保留原周國朝廷格局,以待慢慢演變。

百里無忌特旨加授王樸爲北院承旨,這是個臨時官職,但權力很大,甚至高過了範質等原周國四宰相,因爲王樸由此可以直接代百里無忌處理原周國疆土內的一切事宜,而無須向百里無忌稟報。

王樸爲人正直忠誠、剛毅而長於辯才,非常投百里無忌的脾氣。

明年就要北伐,金陵府有徐世銘、孫光憲等人坐鎮,百里無忌不擔心,但剛鯨吞下的原周國疆土,還來不及消化,唯有破格提拔王樸鎮守。

留下王樸坐鎮後方,其有才且忠心不二,百里無忌非常的放心。

更可以由此來證明百里無忌並沒有輕視原周國舊臣之意,顯示出大胸懷、大氣魄。

百里無忌下恩旨,冊封柴宗訓爲幽州王、柴宗讓爲雲州王。百里無忌冊封柴榮二子爲幽、雲王的心意是爲了感念柴榮當初與自己在遷州一起渡過的日子,而也爲告慰柴榮那一番託孤之情。

但柴家兄弟都是遙領王爵,並不親赴屬地治理,百里無忌將柴榮家人全部集中在了金陵府皇宮側殿。倒不是百里無忌不信任柴榮家人,只是剛將周國納入囊中,爲避免節外生枝,被居心叵測之人利用,所以,將他們控制在金陵府,是最保險不過的事了。

百里無忌同時授向訓靈州防禦使;授鄭恩夏綏防禦使;王景鳳翔防禦使……,即日率兵返回原駐地。

光復十年春,明國終於統一了中原所有故土,一個新生帝國展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第四卷完

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一章第91章 東渡扶桑第23章 江陵盟約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一百八十三章第38章 水車船第22章 行刺得手第一百六十七章第60章 醫者仁心第68章 被餡餅砸了第82章 販賣火器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七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三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一百九十章第72章 智將韓繼勳第九十章第二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三十八章第七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90章 契丹南下第84章 第二次整編第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九十六章第14章 有婦之夫第一百零四章第43章 海鶻戰船第20章 偷聽是一種病第五十三章第8章 欲從軍第五章第十六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八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十二章第八十六章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五十二章第24章 齊已仙逝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2章 逃婚(二)第二百三十一章第21章 二月初五第三十一章第3章 逃婚(三)第一百九十九章第二百一十六章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三十章第九十一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74章 名將vs小將第一百十二章第79章 番薯燒第八十六章第84章 第二次整編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三十四章第二百六十八章第59章 全殲的代價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45章 第一次楚漢戰爭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五十六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七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七十五章第一百四十章第八十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五章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42章 國和家第七十四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二百一十九章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一百四十九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一百二十七章第70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一章第91章 東渡扶桑第23章 江陵盟約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一百八十三章第38章 水車船第22章 行刺得手第一百六十七章第60章 醫者仁心第68章 被餡餅砸了第82章 販賣火器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七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三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一百九十章第72章 智將韓繼勳第九十章第二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三十八章第七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90章 契丹南下第84章 第二次整編第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九十六章第14章 有婦之夫第一百零四章第43章 海鶻戰船第20章 偷聽是一種病第五十三章第8章 欲從軍第五章第十六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八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十二章第八十六章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五十二章第24章 齊已仙逝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2章 逃婚(二)第二百三十一章第21章 二月初五第三十一章第3章 逃婚(三)第一百九十九章第二百一十六章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三十章第九十一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74章 名將vs小將第一百十二章第79章 番薯燒第八十六章第84章 第二次整編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三十四章第二百六十八章第59章 全殲的代價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45章 第一次楚漢戰爭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五十六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七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七十五章第一百四十章第八十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五章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42章 國和家第七十四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二百一十九章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一百四十九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一百二十七章第70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