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bookmark

郭榮一愣,父親竟不是爲自己泄氣之語生氣,相反還認爲高估了自己和周國。

郭威輕道:“榮兒,爲父自然知道你文武雙全,領兵打仗,絕不輸於百里無忌。但你可知曉,兩國決戰,拼的是國力,單就三千萬斤糧食而言,周國已經落入下風,而明國能迅速集結如此巨量的糧食支援我國,可想而知,明國的倉儲餘糧何其多也。再則,爲父與百里無忌徐州一戰,親眼目睹明軍火器犀利,除非是野戰,周軍可與其一搏,但若是明軍守城,周軍絕無攻破的希望,如此,明軍已經立於不敗之地。最後,爲父派人專門去明國探查過,明國百姓的日子,哪是周國百姓所能比擬的,哎,早知有百里無忌爲帝,威何苦稱帝,不如在明國做個將軍,也能拜候封蔭。”

郭榮大驚,郭威竟心灰意冷至斯。

郭榮趕緊道:“父親不必如此長他人志氣,榮兒自認絕不遜於百里無忌,何況有父親的指點,我國定能勝過明國。”

郭威靜靜地看着郭榮,許久。

“你真有如此志氣,敢與明國一搏?”

“榮兒必竭盡全力,讓天下知道,除了百里無忌的明國,還有郭家的周國。”郭榮一臉豪氣,慨然答道。

郭威舒心地點頭道:“有兒如此,爲父也安心了。”

郭榮道:“父親,榮兒擔心,以周國現在的國力,實難擋明國全力一攻。眼下最要緊的是休養生息,積蓄國力,不知父親有何辦法阻止明軍北上。”

郭威道:“爲父與百里無忌有約。只要爲父在世一天,明軍就不會主動攻周。可惜,爲父時日不多了。榮兒不必擔心,爲父已經想好了方法,可爲你爭取數年時間。”

郭榮問道:“父親有何辦法?”

郭威怪異地笑道:“君子欺之以方,你不必多問,到時你就知道了。”

……。

百里無忌自然不知道自己正在被郭威父子算計。此時他正親率燕雲衆將士在古北邑口迎接劉仁贍的遺體及三萬八千陣亡明軍的骨灰回國。

之後,百里無忌將他們在幽州建好的墓地安葬,爲劉仁贍立碑。“精忠徵虜公劉諱仁贍之墓”。併爲三萬八千陣亡明軍士兵墓上親自書寫碑文,“明國三萬八千七百五十北伐勇士之墓”,落款爲百里無忌率明國全體臣民泣立。

……。

事後,丁思覲稟報百里無忌。這一路上。無數遼國的漢民跪拜在道路兩側,前來祭拜陣亡的明軍將士,更有甚者,攜家帶口懇求丁思覲帶他們南返。

“陛下,漢民已經不堪忍受遼國的壓榨和虐待。”丁思覲說道。

百里無忌自然聽得懂丁思覲話中的意思,也看得見丁思覲眼中那抹跳動的火焰。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而丁思覲還帶來一個消息,北漢劉旻的兒子劉承鈞率二萬騎兵從開京南下,準備迴歸北漢。

這劉承鈞所部是當時遼國與扶桑軍大戰。遼國向北漢要求增援,劉旻不得已纔派了兒子率二萬騎兵前去替叔皇帝助戰。如今扶桑軍已經撤退,高麗也被明國佔據,同時遼國和明國又簽訂了和約,劉承鈞就被遼帝賞賜了些許錢財,打發回北漢去了。

百里無忌心中暗呼可惜,如今燕雲十六州被明國佔領,實際上北漢與遼國的疆土已經被從中隔斷,劉承鈞所率二萬騎兵想回北漢,唯有借道燕雲。雖然可以拒絕劉承鈞通過,但百里無忌不能主動進攻,落人不守信諾的口實。

看着丁思覲渴望的眼神,百里無忌下令,不得放劉承鈞麾下一個騎兵通過燕雲,但嚴令不能主動進攻。

丁思覲失望地領命而去。

先攔着再說吧,百里無忌心道。也許北漢爲求遼國作中,嚮明國請求通融,到時說什麼也得從北漢挖塊肉下來,有劉承鈞在,劉旻不得不破點財,百里無忌的底線是這二萬騎兵身下的戰馬。

這劉承鈞顯然是在作死,仗着自己有幾分莽力,也仗着自己是遼帝的“侄孫”,被阻攔之後就嚷着要見百里無忌。

這明帝哪是他這癟孫想見就能見的?而百里無忌正在收拾行裝,整頓明軍,離開金陵太久了,需要回去了。

丁思覲正因爲收殮明軍遺體,一路上的窩囊氣憋着沒啥灑呢,自然不會對劉承鈞好臉色看,若不是百里無忌嚴令不得主動攻擊,丁思覲殺了劉承鈞的心都有。

劉承鈞卻不知道自己身處險境,他從上京而來,自然知道明、遼已經簽訂和約,但他卻不知道和約締結出於什麼原因,遼國自然不會將自己丟臉的事告訴於這種“侄孫”,於是囂張得很。

但囂張歸囂張,劉承鈞二萬大軍隨身軍糧卻不足,本來自燕雲的雲州、應州南下雁門關,至北漢代州境內不過一日路程,如今被阻攔在雲州之北整整兩天,糧秣告盡,這二萬騎兵人吃馬嚼可都需要糧食,但丁思覲就是不肯放行,無奈之下,劉承鈞軟了下來,懇求派人過燕雲向北漢送信。

丁思覲隨即稟報百里無忌,百里無忌思量之後,覺得既然要敲一竹槓,自然要讓北漢劉旻知道,所以也就應允了此事。

哪想到,劉承鈞以送信爲名,其實是包藏禍心,他雖然書信求援,但口授信使讓其父親劉旻約定時間同時南北進攻,打通燕雲之路,如此不但能順利返回北漢,同時更能爲北漢開疆擴土。

如果燕雲防禦是周軍,或者百里無忌所率特戰軍和第四軍已經離去,劉承鈞此舉還真有實現的可能,雲、應二州至雁門關以北,無險可守,也無防禦縱深,以北漢的騎兵加上劉承鈞的二萬騎兵,真有可能突襲成功,打通南北。

但歷史沒有如果二字。

三天後,當劉旻不聽保衛指揮使劉繼業的勸諫,一意北上救子。

劉旻派馬步軍都指揮使張元徽主帥,率一萬步兵自代州攻擊雁門關,同時命劉繼業爲副,率五千騎兵攻打朔州以南的陳家谷關。

第二百四十九章第一百六十章第八十七章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一百四十五章第45章 第一次楚漢戰爭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二百六十八章第一百十章第十六章第78章 撲朔迷離第六十六章第二百六十章第五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97章 傳承第58章 第一戰,伏擊戰第一百九十九章第66章 彭士愁降服第二百二十四章第43章 威壓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七章第九十五章第53章 戰前軍備第九十九章第二百四十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一百零九章第六十六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96章 ,第37章 廣囤糧第11章 世子謀反第82章 男人的麻煩第一百零三章第五十四章第九十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51章 百姓的憤怒第三十三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五十八章第84章 第二次整編第七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60章 醫者仁心第一百零二章第二十七章第一章第二十一章第五十七章第六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二百六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十九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六十二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97章 傳承第四十二章第二百零六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三十八章第一百十六章第七十六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四十六章第50章 潭州保衛戰第五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49章 籌備軍械坊(二)第一百十八章第三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80章 停戰和談第79章 番薯燒第二百四十五章第31章 接掌團結軍第84章 水師都督第一百零九章第四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五十九章第一百零九章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七十七章第1章 和州載第二十四章
第二百四十九章第一百六十章第八十七章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一百四十五章第45章 第一次楚漢戰爭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二百六十八章第一百十章第十六章第78章 撲朔迷離第六十六章第二百六十章第五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97章 傳承第58章 第一戰,伏擊戰第一百九十九章第66章 彭士愁降服第二百二十四章第43章 威壓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七章第九十五章第53章 戰前軍備第九十九章第二百四十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一百零九章第六十六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96章 ,第37章 廣囤糧第11章 世子謀反第82章 男人的麻煩第一百零三章第五十四章第九十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51章 百姓的憤怒第三十三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五十八章第84章 第二次整編第七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60章 醫者仁心第一百零二章第二十七章第一章第二十一章第五十七章第六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二百六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十九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六十二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97章 傳承第四十二章第二百零六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三十八章第一百十六章第七十六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四十六章第50章 潭州保衛戰第五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49章 籌備軍械坊(二)第一百十八章第三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80章 停戰和談第79章 番薯燒第二百四十五章第31章 接掌團結軍第84章 水師都督第一百零九章第四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五十九章第一百零九章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七十七章第1章 和州載第二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