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bookmark

“伯涵,萬萬不可有此想法,從軍可是要送命的,當年楚王從巴東帶出的子弟,如今還活着的還有幾人?我們家雖然盼望發達,但還不至於選從軍這一危險的方法。此事切不可在你爺爺面前提起。”

蔣延嗣半知不解的點點頭。

“父親,可巴東所立的陣亡者祠堂和勇士墓,每年都有縣令帶頭前去瞻仰清掃,而且凡其家屬每逢過年過節,都有縣衙前去送錢送物,何其榮耀?再說,爺爺也和楚王入股建了軍械坊了,爲何延嗣就不能從軍呢?”

蔣福荃望着稚嫩的蔣延嗣,輕輕一嘆道:“僻在窮鄉,志在軍國。蔣家雖不是官宦人家,但也要爲國家、爲楚王分憂解難。可從軍就要上戰場,上了戰場,刀槍無眼,不知道會出什麼狀況,要是你有個三長兩短,蔣家的希望不就毀滅了嗎?所以,你還是安心做學問,別去想這不着調的事了。”

蔣延嗣長這麼大,頭一次聽到父親爲他講起這些東西,眼前似乎展開了另外一個世界,在那裡沒有四溢的書香,只有迭起的戰火。

他真無法想象戰爭是如何的殘酷和野蠻。一個十四歲孩子的心靈還無法承受住這種這種災難的壓力。

蔣延嗣莫名其妙地害怕起來,彷彿猛然間,前面的莊稼地裡、後面的山口裡、左右的草叢中、乃至半空中,一下子就會涌出無數的刁民、強盜、土匪,他們用明晃晃的尖刀刺進人的胸膛。剖出心來,血紅的心臟在他們的手掌上鮮活地跳動着,他們猙獰地笑着。一面把人心整個生吞下去,一面在屍體的身上來回磨着刀子。

蔣延嗣做了一個可怕的白日夢,他的心靈太柔弱了,經不起一星半點的刺激;他的眼睛也太清澈了,容不得一點塵滓。在這鮮紅之下,一絲涼風從田野的那邊吹來,蔣延嗣瑟縮着。一隻手抓住了胸前的衣襟,他已經不寒而慄了。

父子倆一路說着話,來到鄉勇營地。這一百多鄉勇的領導者,自然還有朱彭亮的兒子朱樂檢。

朱家沒有蔣家那麼有着“顯赫”的家世,他們是土生土長的莊稼漢,就靠着勤勞的雙手。經過數代的積累和繁衍纔有瞭如今的朱氏家族。

朱樂檢沒有蔣福荃那麼知書識禮。他甚至斗大的字不認識幾個,他僅有着一身蠻力。

在巴東,朱彭亮有着不遜色蔣季良的威望,這得益於朱氏家族的龐大。

被鄉鄰推舉爲鄉勇統領之一的朱彭亮,自然不會親自去擔任繁瑣的訓練事務。

他與蔣季良的安排一樣,選擇了由兒子代勞。

而朱樂檢與蔣福荃不同,蔣福荃還想進行科考,而朱樂檢卻是一門心思放在了訓練鄉勇上。他除了一身蠻力,幹不了其它。而這種鬥狠的事,卻是他最感興趣的。

朱樂檢與蔣福荃思想中也有相同的地方,都非常痛恨從漢國來的殘兵敗勇,原因有三,一是這些殘兵敗勇爲禍巴東,搶掠燒殺。二是他們已經有不少鄉勇死傷在與殘兵敗勇的拼殺中。

都是巴東子弟,擡頭不見低頭見的,哪一個死傷都令二人難受。

蔣福荃雖然與朱樂檢不怎麼對付,但蔣延嗣卻與朱樂檢的兒子朱貴超一見如故,也許是同齡人的原因,更或許是蔣延嗣打心裡就有一種被壓抑的東西需要釋放。

兩人自此在營地裡摔摸滾打,造就了一番兄弟情意。

百里無忌對科舉制度的改革,使得蔣季良心中有了更爲明確的目標。

但不知道是蔣延嗣運氣不好,還是臨場發揮有問題,順利通過鄉試、縣試的蔣延嗣,被州試攔阻了下來。

過不了州試,就失去了進入博學府的機會。

連着兩次州試失敗,不但蔣延嗣心中煩躁,連蔣季良也失去了信心。

但現在與往昔不同了,因爲百里無忌已經稱帝,建立了明國,軍械坊開遍了明國大地,由此而來的財富,多得令朱、蔣二人難以想象。

最主要的是,由此而產生的社會地位,已經令常人仰望。

就是縣令,乃至州府刺史,都得給朱、蔣二人面子。

蔣季良眼見蔣延嗣屢試不中,就動起了腦筋,他決定想方設法將蔣延嗣送入博學府,哪怕是傾盡家財,蔣季良知道,只要有百里無忌在一天,明國朝堂上,必將有蔣家的一席之地。

而爲了順利辦成此事,蔣季良打起了老冤家朱彭亮的主意。

合二人之財力和地位,總有辦法打通進入博學府的通道。

當蔣季良與朱彭亮會晤之後。

朱彭亮一口答應,但也提出了一個條件,聯姻。

朱彭亮不是傻子,與蔣季良明爭暗鬥了幾十年,自然明白蔣延嗣終有一天能站上枝頭,哪怕現在蔣季良力量不夠,過些年,也一樣能登堂入室,何況與百里無忌有那麼一點香火之情。

而自己的兒子,老實木訥,生了兩男一女,兩個孫子都不是讀書的料,想要登堂入室已經是沒指望了,但如果讓蔣延嗣成功進入博學府,那蔣家就要壓過朱家一頭了,這種事,朱彭亮心裡清楚得緊。

攔是攔不住了,那麼只能將兩家捆綁在一起。

聯姻,無疑是最好的方法。

而朱彭亮提出的聯姻,又與衆不同,他提出的是換婚,那就是蔣延嗣娶他的孫女朱筱芩,而讓自己的孫子朱貴超娶蔣季良的孫女蔣玉屏。

只有這樣,兩家的姻親關係才能牢固不破,也只有這樣,兩家才能真正掌控巴東之地。

這個強強聯合的提議,得到了蔣季良的首肯。

蔣季良雖然不看好朱彭亮,但關乎蔣家的前程,沒有什麼可以割不捨的。

婚姻自古以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朱、蔣兩家四個孩子的終生就這麼被定下了。

巴東縣屬於歸州,又屬江陵轄地,州試在江陵府舉行。

朱、蔣合力,用八萬兩白銀爲代價,買通了高保勗,雖然高保勗不是科舉試官,但高家在江陵的根基,都是勿須置疑的。

第八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17章 逐一拜別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95章 女人總歸是女人第五十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二百四十六章第九十二章第26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七十一章第一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三十六章第二百五十四章第3章 逃婚(三)第九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四十八章第二百八十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二百五十九章第25章 滅楚戰爭(二)第一百零一章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九十七章第14章 有婦之夫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十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九十六章第五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81章 掌書記徐世銘第二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24章 滅楚戰爭(一)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九十五章第一百零九章第43章 威壓第三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五十二章第82章 男人的麻煩第九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十章第六十三章第7章 美人心聲第一百零七章第九十七章第二百三十四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68章 活捉安思謙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六十一章第49章 籌備軍械坊(二)第二十一章第八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六十八章第15章 旖旎風情第十六章第43章 威壓第98章 大同社會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97章 ,第二百六十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一百十二章第九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30章 滅楚戰爭(七)第三十三章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十四章第43章 海鶻戰船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九十七章第35章 軍中鬧事第一百四十九章第54章 荊南軍的無畏第83章 魏璘彭曉歸來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五十一章第九十七章
第八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17章 逐一拜別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95章 女人總歸是女人第五十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二百四十六章第九十二章第26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七十一章第一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三十六章第二百五十四章第3章 逃婚(三)第九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四十八章第二百八十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二百五十九章第25章 滅楚戰爭(二)第一百零一章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九十七章第14章 有婦之夫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十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九十六章第五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81章 掌書記徐世銘第二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24章 滅楚戰爭(一)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九十五章第一百零九章第43章 威壓第三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五十二章第82章 男人的麻煩第九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十章第六十三章第7章 美人心聲第一百零七章第九十七章第二百三十四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68章 活捉安思謙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六十一章第49章 籌備軍械坊(二)第二十一章第八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六十八章第15章 旖旎風情第十六章第43章 威壓第98章 大同社會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97章 ,第二百六十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一百十二章第九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30章 滅楚戰爭(七)第三十三章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十四章第43章 海鶻戰船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九十七章第35章 軍中鬧事第一百四十九章第54章 荊南軍的無畏第83章 魏璘彭曉歸來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五十一章第九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