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bookmark

哪怕她是主動送上門來的,百里無忌一樣是敬謝不敏。

百里無忌已經過了那個以下半身思考的年齡,這個比他女兒百里憶韻還小上一兩歲的女子,看看也就罷了,如果真收入宮中,那宮中註定會掀起一翻酸波醋浪。

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百里無忌至此心中便古井無波。

打下一個國家與收復一個國家,無論從威名還是以後的政治格局,都有着天壤之別。

如果應允段氏的請降,那麼至少在數年內無法去改變大理的政治格局,也就是說,段氏的歸附在往後的數年內,也就是名義上的,明國無法真正掌握大理政權。

而要真正掌握大理的政權,還得進行一次或者若干次的政治改革。

至少在五年之內,明國中央朝廷很難將權力的觸手伸進大理國政治核心。

這不是百里無忌想要的,對於如此的結果,在百里無忌心中,還不如直接出兵佔領來得爽快,雖然會損失一些將士,但甭說是百里無忌,就算是下面的新軍將士,他們也寧可一戰平天下。

只有勢均力敵的戰爭,會打成消耗戰的戰爭,纔會讓百里無忌心有忌憚,就象當年明遼之戰,明國傷亡的將士高達二十多萬,甚至連黑旗軍第八軍都指揮使劉仁贍也飲恨灤河南岸,而黑旗軍第十軍都指揮使邊鎬因此而終身殘疾。

這是明國建國以來,明軍損失最大的一次。象這種戰爭,無疑是傷筋動骨的。

所以,哪怕是耗費時間。百里無忌也寧願用時間換空間,用計分裂遼國。

但現在不同,明國除了國庫元氣尚未完全恢復,但動用十萬以內的新軍攻伐大理國,只要領兵將帥不出昏招,取勝輕而易舉。

少量士兵的傷亡,對於征服大理國的利益相比較起來。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武力征服的後遺症也有,那就是民心。

除非明軍以屠殺的方式掃平大理國,否則多多少少有少數民族會起來反抗。但百里無忌絕不想要一塊白地,因爲這些年來明國人口雖然年年增長,但對於不斷擴大的疆土來說,人口遠遠不夠。

大理的部族不同於遼、吐蕃、阻卜。他們並無與中原人有着刻骨銘心的仇恨。相反,大理一直與中原王朝相交甚善。

這也是百里無忌希望能儘量“不傷和氣”汲取大理政權的原因。

可大軍一動,“不傷和氣”談何容易。

縱然明軍軍紀嚴明,但真到了異國他鄉作戰,不傷及平民百姓,這無疑是騙人之語。

而民心往往就在這一次次的小仇小恨中積累起來,最後釀成不可調解的民族仇恨。

百里無忌並非不能接受段氏請降歸附,其實就算沒有段佛音前來和親之舉。只要段氏能同意不再保留軍隊,百里無忌就會爽快地答應段氏的請降要求。甚至只要段氏答應明國在大理、善闡兩府駐軍,百里無忌可以容忍段氏保留不高於三萬的軍隊武裝。

可百里無忌知道,段氏不可能答應,沒有任何一個皇帝會輕易交出軍隊,可以說,在這個亂世之中,軍隊等於他們的性命。

就算段思聰肯降皇帝爲王,接受明國冊封,但骨子裡,他們依舊是大理國的掌控者。

而段思聰下旨令段佛音赴金陵府和親,其根子上就是爲了保留他的軍隊,試想,當段佛音嫁給百里無忌,百里無忌如何向段思聰開口,剝奪其手中的軍隊。

哪怕段佛音只是一個嬪妃,禮義上來說,段思聰就是百里無忌的岳丈,這種禮義上的高低,將嚴重阻礙明國統一大理的進程。

這是百里無忌絕不能容忍的,所以,百里無忌古井無波,他明白,段佛音這個女子,是不能輕易觸碰的。

這一天的朝會因段佛音的到來而草草散場,百里無忌並未在朝堂之上做任何決定。

但由此帶給段佛音的打擊是巨大的。

一個養尊處優、出口成諭的皇族公主,一個自認容貌可服天下男人的美女,竟送上門去,而被視同無物,這樣的打擊讓哪怕是自幼修研佛法的段佛音也無法承受。

失落感如同蟲蟻般撕咬着段佛音的心,而最主要的是,段佛音對自己完成父皇交待的任務,有了不可把握的危機感。

段佛音因爲失落而心神動搖,她卻不知道,因爲她的到來,明國朝野發生了有始以來第一次尖銳地爭吵。

戰亦或不戰。

大理國的結局誰都不再懷疑。

縱然大理國的實力再增加五倍,也難敵明國這數十萬身經百戰的虎弁。

但關鍵在於,明國如何拿下大理國。

以馮道爲首的中庸型官員倡導“以和爲貴”,既然大理國皇帝已經表示出請降的意願,並且讓大理國公主親自來金陵府和親,其實和親只是障眼法,說到底,段佛音就是人質。

所以,這些官員以爲,縱然讓段氏再掌控大理政權幾年,也好過耗費國力出兵西征,畢竟打仗是要死人的。

而有一批相當數量的三品以下官員,卻針鋒相對,認爲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明國既然能以泰山壓頂之勢滅亡大理國,何不直接出兵,一了百了。

畢竟,滅亡大理國之後,大理政權就如同一張白紙,可以任憑明國朝廷在上面塗畫,無須受到如段氏、高氏等原來勢力的羈絆。

就明國來說,哪怕將大理國夷爲白地,基數龐大的明國人口也照樣能填補大理國的空白。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這話是百里無忌親口告訴他們的。

這批三品以下的官員,官位遠比不上馮道這批老臣,但他們的氣勢並不遜於老臣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原因沒有別的,就因爲他們是天子門生,全部來自金陵、潭州兩座明國最高學府。

百里無忌廢除科舉制度,從學府選拔五品以下官員的新制度在這幾年推廣開來,並形成了氣候。

因材任用,各科學子進入各種部門,這對於當時的明國政治、經濟、軍事起着極大的提升作用。

第二百五十三章第43章 威壓第47章 稱呼是個大問題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57章 楚王親征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二零八章第99章 ,第二百四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七十九章第八十二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五十七章第94章 設立票引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34章 就醫失敗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一百章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6章 布衣樑震第二百八十章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一百四十章第三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2章 逃婚(二)第六十九章第五十八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一百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五章第七十八章第15章 旖旎風情第九十五章第7章 美人心聲第一百三十三章第34章 戰爭結束第97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五十四章第37章 廣囤糧第三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58章 高蓉蓉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一章第93章 慶州暴亂(五)第一百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15章 旖旎風情第五十八章第49章 將星隕滅第七十六章第17章 逐一拜別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九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五章第八十九章第60章 南平王遺詔第八十六章第九十五章第四十七章第65章 榮譽和自豪第二百二十八章第73章 以退爲進第八十七章第73章 以退爲進第36章 驚如天人第二百六十一章第二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七章第30章 滅楚戰爭(七)第一百六十八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二百三十五章第三十三章第七十二章第一百四十章第八十六章第九十七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12章 玉清公主第15章 旖旎風情第二百四十九章第9章 四海鹽鋪第23章 江陵盟約第六十六章第一百一十章第十章
第二百五十三章第43章 威壓第47章 稱呼是個大問題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57章 楚王親征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二零八章第99章 ,第二百四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七十九章第八十二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五十七章第94章 設立票引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34章 就醫失敗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一百章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6章 布衣樑震第二百八十章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一百四十章第三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2章 逃婚(二)第六十九章第五十八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一百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五章第七十八章第15章 旖旎風情第九十五章第7章 美人心聲第一百三十三章第34章 戰爭結束第97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五十四章第37章 廣囤糧第三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58章 高蓉蓉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一章第93章 慶州暴亂(五)第一百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15章 旖旎風情第五十八章第49章 將星隕滅第七十六章第17章 逐一拜別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九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五章第八十九章第60章 南平王遺詔第八十六章第九十五章第四十七章第65章 榮譽和自豪第二百二十八章第73章 以退爲進第八十七章第73章 以退爲進第36章 驚如天人第二百六十一章第二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七章第30章 滅楚戰爭(七)第一百六十八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二百三十五章第三十三章第七十二章第一百四十章第八十六章第九十七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12章 玉清公主第15章 旖旎風情第二百四十九章第9章 四海鹽鋪第23章 江陵盟約第六十六章第一百一十章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