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bookmark

但驚恐無法阻止遼軍投石車的進攻,投石車還在緩緩地推進,從五里之外一直到三裡,而這時停止不前的遼軍再次向前逼近二里,在離城牆一里外再次駐足不前。遼軍早已在之前,探知了明軍埋設地雷的範圍,知道這一里地是死亡區域。

投石器再次推進至離城牆兩裡處,開始打樁紮根。

城牆上的明軍士兵此時也統計出遼軍投石車大概的數字,順着長城邊架設的這一溜的投石車,數量已經超過兩千架,而且還列成三排,以增加發射密度。

遼軍投石車從顯身到架設完畢,花費了整整半個時辰,而在強大的遼軍騎兵陣容前,明軍自然不會北出長城去攻擊投石車。

在這半個時辰中,明軍早已完成了軍隊的調度,長城上密密麻麻地佈滿了明軍士兵,而明軍士兵手裡除了射程僅十五丈的火槍,也就只有投擲距離更近的手榴彈了。唯一可以憑仗的,只有方圓一里之內埋設的地雷了。

這些地雷經過數年數輪的增埋,甚至連明軍自己都已經不知道哪裡有地雷,根本無從談拆除,燕雲關隘處僅有官道是安全的,用來交通。但也埋設了地雷,只是這些地雷都是拉弦雷,踩在上面不會引爆,需要掛弦後,拉動引爆。

所以,明軍士兵雖然有些緊張,但不慌亂,將手槍彈沿垛口一個個擺放整齊,方便等下戰鬥打響時進行投擲。然後將火槍架於垛口,準備射擊。

遼軍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一根巨大的槓桿。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繫上幾十根繩索。此時一切都安裝完畢,一聲令下之後,每架投石車都有數十人同時拉動繩索,利用槓桿原理將石塊拋出,這就是古代的戰爭之神了(斯大林說炮兵是戰爭之神)。於是,無數巨大尖利的石塊烏雲般砸向長城方向。

早已明亮的天空在此時再次暗了下來。兩千餘架投石車同時發射出的石塊,基本遮掩了太陽的光線,在此時此地。人間沒有太陽……。

從高處落下的巨大石塊,伴着呼嘯聲,加上投擲的動能和高空落下的慣性,砸在城牆周邊的任何一個區域。都會“轟”地一聲。四分五裂,然後,飛濺出密集的石頭碎片,擊打任何一個敢於呆在它的濺射範圍內的明軍士兵。

一時間,沒有任何防禦投石車轟擊的明軍士兵,開始出現了傷亡。而投擲得特別遠的投石車,竟將石塊投到了城牆後的明軍營地,一些帳蓬瞬間夷爲平地。不,應該是凹地。

所幸這時。明軍士兵已經衝上城牆,依託着北面垛牆進行掩護,砸在營地的石塊並沒有帶來傷亡。

而真正損傷的是明軍士兵的士氣,巨石砸在城牆外側、城牆上所引起強烈的震動,讓人心驚膽顫,其實如此數量的投石車齊發的威力,除了火炮所特有的硝煙,從整體上已經不下於火炮齊射的威力。

就象《武經總要》中說,“凡炮,軍中利器也,攻守師行皆用之”,炮之一字,早已出現在唐朝以前,足見古代對投石車的重視。

遼軍的投石車無何止地發射,並無絲毫停止的跡象,防守的明軍士兵們只能閉着眼睛祈求着這難忍的苦難早點過去。

……。

就在武、儒二州被遼軍投石車轟擊一個時辰之後。

燕州(也稱幽州)城中,柴榮實在忍受不住難捱的寂靜,走到閉目養神的百里無忌面前,急切地問道:“大戰已經開始,如此規模的投石車長時間攻擊,縱然明軍士兵能抗住,恐怕城牆也承受不住,哥哥就不去指揮作戰麼?”

百里無忌沒有回答,甚至連眼皮都不睜一下。

柴榮恨恨地一跺腳道:“你不急,我急。如果你覺得明軍兵力不足以調動,我令鎮州的兩萬五千周軍立即北上,增援武、儒二州。”

柴榮是真急了,他知道投石車的威力,十架,哪怕是數十架投石車,柴榮也會一笑置之,但上千的投石車齊射,那可不是人所能想到的威力,何況現在竟有兩千餘架投石車,對武、儒一線進行轟擊。

柴榮深深地擔心,武、儒二州的明軍甚至連與遼軍動手的機會都沒有,就會在投石車的轟擊之下潰敗。這並不是柴榮低估明軍的戰力,這是柴榮的經驗之談。因爲這種巨大的人力不可抗擊的投石車攻擊,雖然對士兵生命的殺傷不多,但很容易擊毀士兵的意志,而引起潰敗。

柴榮認爲,前線現在最需要的是激勵士氣,而激勵士氣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皇帝親臨前線施以獎賞。

如果現在在前線的是周軍,柴榮早已挺身而往了,哪需要在這與百里無忌饒舌。

聽着柴榮急切地語調,百里無忌輕輕睜開眼睛,淡淡地說道:“二弟啊,都已是過而立之年的人了,怎麼還是如此急躁。”

柴榮皺眉道:“事關兩國存亡,豈有不急之理。”

百里無忌說:“這不過只是遼軍前戲,如果明軍連這都抗不住,何以在燕雲頂住數十萬遼軍的全力一擊?”

柴榮駁斥道:“如果連首戰勝利都做不到,何以激烈士氣以作後續抗爭?”

百里無忌說道:“士氣這東西很微妙,用褒獎賞賜可以獲得,用殺人立威可以獲得,用豪情壯語激勵亦可以獲得,但依我來看,都無法持久。唯有士兵從必底中自發地覺悟,方纔是保持、發揚士氣的根本方法,我所要做的,就是在平日訓練裡爲他們創造一個能讓士兵自發覺悟的環境和土壤,僅此而已。”

柴榮不以爲然,問道:“那麼,戰鬥中呢?就象你現在如此坐視他們死亡?”

“指揮戰鬥不是皇帝應該做的,此事自有陳延正會去做,我只須坐在這,就足夠了。”

柴榮一凜,確實,皇帝坐鎮燕州,也許再沒有一個能比這更能激勵士氣的方法了,皇帝都不怕,士兵又何須怕,又怎敢怕?

第二十五章第九十三章第82章 男人的麻煩第20章 再見,江陵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78章 撲朔迷離第九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九十八章第91章 慶州暴亂(三)第一百四十八章第94章 設立票引第一百八十八章第11章 世子謀反第一百五十五章第六十二章第21章 欲刺殺第二零八章第9章 蜀地之行第一百十八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26章 各懷鬼胎第九十四章第82章 販賣火器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八十五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三十六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七十八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八十八章第八十三章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七章第八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七章第35章 軍中鬧事第六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一百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52章 戰火將燃第47章 名將潘崇徹第35章 軍中鬧事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十三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97章 傳承第七十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一百十三章第32章 滅楚戰爭(九)第42章 國和家第一百七十章第74章 勇士的心願第二十一章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54章 荊南軍的無畏第63章 勇士的衣冠冢第20章 再見,江陵第十六章第32章 以武立威第二百零七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二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58章 高蓉蓉的選擇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八十章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90章 慶州暴亂(二)第一百九十五章第六十三章第二百零二章第19章 權力交接第六十九章第六十五章第七十九章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二百六十一章第七十九章第34章 就醫失敗第一百零二章
第二十五章第九十三章第82章 男人的麻煩第20章 再見,江陵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78章 撲朔迷離第九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九十八章第91章 慶州暴亂(三)第一百四十八章第94章 設立票引第一百八十八章第11章 世子謀反第一百五十五章第六十二章第21章 欲刺殺第二零八章第9章 蜀地之行第一百十八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26章 各懷鬼胎第九十四章第82章 販賣火器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八十五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三十六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七十八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八十八章第八十三章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七章第八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七章第35章 軍中鬧事第六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一百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52章 戰火將燃第47章 名將潘崇徹第35章 軍中鬧事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十三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97章 傳承第七十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一百十三章第32章 滅楚戰爭(九)第42章 國和家第一百七十章第74章 勇士的心願第二十一章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54章 荊南軍的無畏第63章 勇士的衣冠冢第20章 再見,江陵第十六章第32章 以武立威第二百零七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二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58章 高蓉蓉的選擇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八十章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90章 慶州暴亂(二)第一百九十五章第六十三章第二百零二章第19章 權力交接第六十九章第六十五章第七十九章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二百六十一章第七十九章第34章 就醫失敗第一百零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