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bookmark

要知道,明國百姓正拿着朝廷的債券等待着拿到朝廷承諾的土地。

可如果不接受投降,下令屠殺阻卜軍民,這又如何叫百里義下得去手?

百里義只好令第一軍暫時駐紮鎮州城南,向百里無忌報信,等候新的旨意,並等待雲揚、丁思覲的第二、三軍到來匯合。

與百里義不同的是,雲揚殺人是不眨眼的,他雖然一天到晚都是張笑臉,但明軍中沒有人敢輕視這張笑臉。

但云揚這次算是遇到比他更“狠”的人了,丁思覲所率第三軍爲了加快行軍速度,一路上所遇阻卜牧民無論男女老少一律被拉去當民夫,若遇不從者,皆難逃一死。這還不算什麼,更狠的是,爲了節約糧食,這些被強迫當民夫的阻卜牧民只能每天得到半斤的口糧。

從豐州始,每百里一座堡壘,直到烏魯古河以南,堡壘何止百個?而沒有人知道,那些堡壘下面埋葬了多少阻卜牧民的屍骨。

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如此一來,第三軍的行軍速度便迅速領先於第二軍,雲揚被迫“無奈”,於是只能效仿。

這方法雖然殘忍,但無疑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四個月的時間裡,從豐州北上的新軍,迅速將堡壘修築起來,無數的軍械糧秣被運至堡壘中儲藏起來。

也正因爲這些補給糧秣,爲這次北伐勝利奠定了基礎。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浩瀚的時間長河中,無數的民族莫名其妙地消失。

也許,在這個時代,阻卜各部族也將會是其中的一部分。

這一路北去。大軍經過之地,再無人煙,被俘獲集結起來的阻卜人迅速被轉移到燕雲。然後再入高麗,準備向東瀛移民。

其實到這個時候。阻卜應該考慮得已經不是勝敗問題,而是保全種族的問題。

但莫庫斯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沒有得到百里義明確答覆的情況下,莫庫斯同樣選擇的是等待。

爲了安全起見,莫庫斯還是下令讓薛靈哥河南岸的十萬大軍南撤,同時下令土兀剌河西岸和鎮州城中的潰兵一起西撤,一起拱衛大王府。

這本來也不算是昏着,集結主力拱衛大王府。無論怎麼說都不能說是昏着。

但這戰場上出現了一個變數,在薛靈哥河北岸與阻卜軍對峙的十萬斡朗改、轄戛斯聯軍,見阻卜軍突然撤退,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如果渡河追擊,勢必會引起兩軍血戰,所謂“窮寇莫追”。大量的兵員消耗不符合斡朗改、轄戛斯兩國的利益,況且戰局依舊不明朗,斡朗改、轄戛斯聯軍還想再等等、再看看。

但如果不追擊南撤的阻卜軍,聯軍又無法嚮明國交待,畢竟已臣服於明國。公然抗旨,面對近在咫尺的明軍,聯軍還沒有這種膽量。

所以。再三考慮之後,聯軍決定“追擊”,但不是渡河追擊,而是沿着薛靈哥河向西“追擊”。

美其名曰“迂迴、包抄”。

這本是聯軍消極怠戰之舉,卻不想無意中截斷了莫庫斯西逃之路。

身在大王府的莫庫斯自然不知道唯一的退路已經被十萬斡朗改、轄戛斯聯軍截斷,他依舊在期盼着明軍能接受阻卜的投降,然後撤軍。

而迅速回師的兩路大軍,也讓莫庫斯無形中增添了不少底氣,畢竟新軍人數相對於阻卜軍而言還是劣勢的。

這一等。莫庫斯整整等了半個月。

等來的不是百里無忌的旨意,而是雲揚、丁思覲兩路新軍的到來。

而云揚、丁思覲兩路新軍的北進路途與百里義不同。百里義的目標是攻克鎮州,然後從大王府東邊側擊。而云揚、丁思覲兩路新軍則分別順烏魯古河兩側北上,隔河相望、左右呼應。

三路大軍會師之時,當百里義將阻卜大王莫庫斯欲歸順的意圖告訴雲揚二人時,被雲揚二人一口回絕。

雲揚的意思很簡單,出發前皇上就交待要將所有阻卜牧民移民至東瀛,如果接受歸順,明國發行的債券如何承兌?再加上前兩年,雲揚在西域、河西之地與來犯的阻卜軍數次交戰,麾下將士皆有傷亡,正無處尋保仇的機會,哪會如此輕易應允阻卜的歸順請求。

丁思覲則說法有些不同,他無論從官職還是履歷都無法與雲揚、百里義比肩,但他現在一樣是新軍第三軍的統帥。

他本就期待這次北伐能建立卓越功勳,以奠定自己在明國軍隊中的地位,哪想剛到阻卜大王府,就聽到阻卜要歸順,如此一來,這戰功就與他無一毛錢關係了,丁思覲自然不肯同意阻卜軍歸順,他一力反對,堅持要徹底殲滅阻卜軍。

這歸順與一般意義上的投降不同,國家歸順,即是臣服於對方,但依舊由自己治理,最多不過是每年歲貢,還有就是禮節上的一些事。

甚至明國爲了安撫,還得出點血給其一些獎賞、援助。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百里無忌肯定不會幹,百里義自然也知道百里無忌不會幹。

三路大軍兩路統帥反對,百里義自己也覺得胡人善變,投降之事不靠譜。

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三人一合計,便決定拒絕阻卜歸順的請求,下了最後通牒,三日之內,若阻卜全軍不棄械投降,聽候處置,明軍將發起總攻。

莫庫斯得到迴應之後,便感覺到這次明軍的來意與前朝不同,這支明軍那是要斬盡殺絕阻卜各族啊。

莫庫斯與各部族首領一合計,打算不管如何先打上一仗,所謂“兔子急了還咬人呢”,被人欺負到了家門口,不打上一架,總是不太合適。

莫庫斯卻不知道,如果他立即率軍西撤,說不定還能趕在斡朗改、轄戛斯聯軍之前穿過薛靈哥河的末端向西逃逸,但如果真要打上一仗,恐怕就再無去不了阿爾泰山了。

三日後,經過整肅的阻卜二十萬騎兵大軍列陣於大王府外十里處,靜候明軍攻擊。()

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九十四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三十章第二十七章第68章 被餡餅砸了第1章 和州載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二百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二十章第7章 美人心聲第八十三章第44章 戰爭再次爆發第62章 犀利的高蓉蓉第80章 停戰和談第一百四十章第50章 醫者有恙第四十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一章第97章 ,第66章 彭士愁降服第一百六十二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5章 孫少的糾結第一百七十一章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41章 整治吏治第一百八十一章第89章 慶州暴亂(一)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三章第84章 第二次整編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五十三章第22章 正式上任第88章 首次殖民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二百五十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8章 欲從軍第二十章第50章 潭州保衛戰第一百六十八章第十四章第二百八十四章第三十八章第十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八十三章第61章 連下三州(一)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84章 水師都督第60章 南平王遺詔第一百一十五章第52章 文人的憤怒第69章 驅虎吞狼第二十八章第六十一章第二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九章第七章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五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2章 逃婚(二)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二百一十章第25章 滅楚戰爭(二)第78章 若要福先造路第二百四十四章第四十四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四十六章第七十六章第八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44章 戰爭再次爆發第一百零五章第91章 東渡扶桑第四十七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十六章第二百三十四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九十四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三十章第二十七章第68章 被餡餅砸了第1章 和州載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二百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二十章第7章 美人心聲第八十三章第44章 戰爭再次爆發第62章 犀利的高蓉蓉第80章 停戰和談第一百四十章第50章 醫者有恙第四十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一章第97章 ,第66章 彭士愁降服第一百六十二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5章 孫少的糾結第一百七十一章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41章 整治吏治第一百八十一章第89章 慶州暴亂(一)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三章第84章 第二次整編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五十三章第22章 正式上任第88章 首次殖民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二百五十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8章 欲從軍第二十章第50章 潭州保衛戰第一百六十八章第十四章第二百八十四章第三十八章第十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八十三章第61章 連下三州(一)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84章 水師都督第60章 南平王遺詔第一百一十五章第52章 文人的憤怒第69章 驅虎吞狼第二十八章第六十一章第二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九章第七章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五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2章 逃婚(二)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二百一十章第25章 滅楚戰爭(二)第78章 若要福先造路第二百四十四章第四十四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四十六章第七十六章第八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44章 戰爭再次爆發第一百零五章第91章 東渡扶桑第四十七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十六章第二百三十四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九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