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bookmark

手榴彈的爆炸開始確實能震懾遼軍士兵,但爆炸一旦變得頻繁,遼軍士兵也一樣習以爲常了。

真的抱定死亡的決心,又何必在乎怎麼死呢?

鎮守渭州城的三萬遼軍確實是遼國精銳,三十萬遼國南犯大軍,分爲三路,每路十萬大軍,而這十萬大軍中都有遼國的禁軍——皮室軍。

遼穆宗耶律璟爲了這次南下,將遼國耶律氏的王室禁軍也傾注進去了。

遼國軍隊分爲四等,皮室軍、部族軍、京州軍、屬國軍,裝備、戰力也依次遞減。

京州軍,遼國在各京設置鄉丁,五州鄉丁稱爲京州兵。是一種地方性的軍事武裝,主要職責是地方保安;但遇戰事時,也聽從徵調,入衛京師。京州兵大都是番漢轉戶的丁壯,兵力十分可觀,大約有京州兵六十餘萬。就是說契丹人壯丁通常入選皇帝、皇后、太后的宮帳軍和部落大王的部族軍,其他的少數民族和漢族人壯丁只能入選京州軍之類的地方部隊。

部族軍,私甲,從王室。遼國各部族的首領大王都有自己的領地和軍隊,稱之爲部族軍。遇到戰事的時候,遼國的親王大臣用自己的私人衛隊聽從王室的指揮。在戰事緊張的時候,通常量力出動甲騎三千至五千人,聽從王室的調遣,其餘的兵力則留守本地,以衛根本。遼衆部族軍分隸北府和南府,守衛四邊,拱衛京師。

皮室軍,也就是相當於禁軍,又分爲兩部——御帳親軍和宮衛騎軍。

御帳親軍用來跟隨皇帝外出征戰,宮衛騎軍主要用來守衛皇宮。

耶律阿保機時的皮室軍只有數千人,但隨着皮室軍制度的完備,到耶律德光時,已經擁有皮室軍三十萬人之多。

此次南下。三十萬遼軍中有十二萬皮室軍參與,而中路遼軍僅僅三萬皮室軍,就已經讓特戰軍啃不動了,哪怕依仗着火器之利破了南城門。也無法衝入城中心。

一個時辰早已過去。

東門的雲揚心急如焚,爲了吸引遼軍主力,第一軍士兵付出了兩千多人的傷亡,可南門依舊無法突破,聽着密集的手榴彈爆炸聲,雲揚知道特戰軍已經盡力了。

有心派第一軍前去支援,但如果第一軍一動,勢必遼軍也會向南門增援,如此得不償失,還不如不動。

惡戰持續了兩個時辰。兩軍士兵都在拼盡最後一滴血。

明軍士兵履行着他們戰前所說的誓言,“此戰之後,我已經死了。”

但,一個時辰過去,依舊無法突破。

兩軍陷入了僵局。就在看誰先拼光,看誰先崩潰。

而兩軍都是精銳,誰都不可能先行崩潰,也就只能看誰先死光了。

在就在此時,戰場上出現了一個變數。

那就是趙匡胤、向訓率九千周軍趕來了。

明、遼兩軍打成了僵持消耗戰,而九千周軍卻是挾全殲寧州城外遼軍之威力,士氣正旺。

周軍先與第一軍雲揚部會師。雲揚見周軍來得及時,連忙請求周軍配合明軍對渭州城遼軍進行攻擊。

趙匡胤、向訓本是懷一肚子怨氣而來,因爲原州城的一百明軍愣是擋住了周軍九千大軍,二人想要收復原州,卻被一百明軍阻攔。

明、週二國交好,眼下又是一致抗遼。趙匡胤、向訓確實不敢向一百明軍發起進攻,無奈之下,只能繼續西進,準備找雲揚、徐守仁算帳。

可來到渭州城,見到這一場殘酷的消耗戰。縱然趙匡胤、向訓二人都是久經沙場之人,也不覺動容。

聞聽雲揚請求,趙匡胤抱拳道:“請雲指揮使放心,某定盡心竭力,以報當日渭州城救命之恩。”

向訓也一口應承道:“只要是殺遼軍,某必不落人之後。”

都說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趙匡胤、向訓當日被遼軍圍困渭州城下,如果不是雲揚、徐守仁援救及時,此時早已化爲兩縷怨魂。

如今攻防易主,自己成了進攻方了,兩人摩拳擦掌準備進攻。

但云揚卻道:“向節帥、趙都虞候,東門雖說集中了明、遼主力,但真正的突破口在南門,明軍在南門已經破城,卻被遼軍阻擋,久攻不下,某希望周軍去南門助徐守仁一臂之力。”

只要殺敵,哪都一樣。

趙匡胤、向訓一口應承,隨即率九千周軍迅速向南門進發。

趕到南門,趙匡胤、向訓被眼前的慘像所震驚。

明軍士兵普遍比遼軍士兵矮小,天生處於劣勢,特別是這種靠肉搏取勝的年代,明軍士兵往往是十數個人,同時衝向遼軍,在被遼軍斬殺之前,引爆手榴彈,炸開一條血路,然後明軍士兵一涌而上,搶佔這處空隙。

但往往才過一會兒,再次被牛高馬大的遼軍士兵逼退。

如此不間隙的循環,令整個南門上空都飄滿了血肉顆粒,經久不散。

不但趙匡胤、向訓震撼,邊周軍士兵也震撼了,對付遼人竟還可以用這樣的方法。

一命換一命,甚至數命,值了。

當趙匡胤、向訓下令進攻時,周軍士兵呼嘯着由兩側向遼軍合圍。

聽到周軍的呼號聲,特戰軍士兵精神一震,隨即向遼軍展開更猛烈的衝擊。

戰場往往是這樣,剛剛拼殺得死去活來,堅守陣地,毫不動搖的士兵,一旦對方援軍一到,士氣就會直線下降。

雖說遼軍是精銳,不會馬上崩潰,但無疑九千周軍的加入,令戰場天平明顯嚮明軍傾斜。

周軍戰鬥力明顯不如明軍,也沒有手榴彈可以與遼軍同歸於盡,他們往往要花二三條命才能換遼軍一條命。

但九千人的加入,卻使得遼軍陣線開始後退。

陣腳一旦鬆動,就很難收得住腳了。

又是一個時辰過去,趙匡胤不同於徐守仁、向訓是個文化人,都已經親自上陣拼殺了。

向訓心中暗暗叫苦,本以爲有明軍在前面頂着,周軍加入戰團不過就是助陣吶喊,順便撿撿漏,打個小架。

哪知道這支遼軍如此難纏,看着周軍士兵一個個倒下去,向訓難受得心如刀絞,這支可是柴榮的禁軍啊,如果折損過多,如何向皇上交待。

第一百五十五章第88章 首次殖民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十一章第34章 就醫失敗第一百零四章第五十四章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一百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六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31章 接掌團結軍第一百五十六章第57章 告別?表白!第57章 楚王親征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二百六十三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42章 國和家第六章第二百一十一章第65章 五馬被殺第62章 犀利的高蓉蓉第五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七十五章第四十二章第六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59章 全殲的代價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一百五十二章第十章第三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百二十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九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九章第一百十一章第六十七章第八十章第九十一章第三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八章第二百七十章第二百四十三章第22章 行刺得手第82章 販賣火器第八十六章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二百四十七章第11章 寧江王第一百零九章第二百一十九章第一百十九章第57章 楚王親征第64章 遭遇戰第91章 東渡扶桑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二十一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十一章第十二章第99章 ,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六十七章第八十二章第35章 軍中鬧事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十一章第90章 慶州暴亂(二)第一百二十七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22章 正式上任第56章 流淚的屠夫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二百四十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第88章 首次殖民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十一章第34章 就醫失敗第一百零四章第五十四章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一百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六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31章 接掌團結軍第一百五十六章第57章 告別?表白!第57章 楚王親征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二百六十三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42章 國和家第六章第二百一十一章第65章 五馬被殺第62章 犀利的高蓉蓉第五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七十五章第四十二章第六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59章 全殲的代價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一百五十二章第十章第三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百二十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九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九章第一百十一章第六十七章第八十章第九十一章第三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八章第二百七十章第二百四十三章第22章 行刺得手第82章 販賣火器第八十六章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二百四十七章第11章 寧江王第一百零九章第二百一十九章第一百十九章第57章 楚王親征第64章 遭遇戰第91章 東渡扶桑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二十一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十一章第十二章第99章 ,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六十七章第八十二章第35章 軍中鬧事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十一章第90章 慶州暴亂(二)第一百二十七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22章 正式上任第56章 流淚的屠夫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二百四十章第一百七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