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師金玉良言,延嗣受教了,我這就去回覆上官,率巴東營北上。”蔣延嗣心中有了決定,斬釘截鐵地對邊鎬說道。
“人來這世上一回不容易,但戰場上卻萬萬不可將命看得太重,看得太重,往往是害人害己,等你見慣了死人,也許,再想起此時,你就會覺得,自己是如何可笑了。去吧。”邊鎬淡然地揮揮手。
一個月後,蔣延嗣和朱貴超率領巴東營到達太原府向丁思覲報到。
丁思覲看到巴東營的軍容甚爲欣賞,也對蔣延嗣和朱貴超相當看好,於是特意將巴東營獨立編組,並進行了補充兵員,湊足五百人之數,任命蔣延嗣和朱貴超二人爲正副校尉,直屬丁思覲親自指揮,併爲其命名爲巴東都。
半年後,當朝廷傳旨令丁思覲部北上增援勝州,抗擊遼軍時,巴東都也跟隨出征。也就是這一戰,令巴東都近乎全軍覆沒,僅剩下三十九人,蔣延嗣的弟弟蔣延昭也在此戰中犧牲。
蔣延嗣等人奉旨前去金陵覲見皇上,本想在半路回巴東親自報個信,但終究無法面對家人,只好改變計劃,直接往金陵而去。
蔣延嗣等人卻不知道,蔣季良已經得知蔣延昭陣亡的消息,明國軍制中規定,陣亡將士的撫卹發放不經過當地衙門,而是專門由軍部負責。
每一場仗下來,已經得到屍體確認的陣亡者,都會按名冊直接派人通知家屬。
而蔣季良正是由此得知了蔣延昭的陣亡消息。
蔣家一下子沉浸在悲傷之中。尤其是蔣延嗣的母親陳氏,十月懷胎生下兒子。養育到十七歲,竟一下子沒了,換做是誰也承受不了這種打擊。
整個巴東縣也沉浸在悲傷之中,小小一個巴東縣,一戰之下,數百人陣亡,滿街皆是白布飄揚,哭聲不絕於耳。整個城一片悽慘景象。這一幕,十餘年之前,也曾經有過,那是百里無忌率黑旗衛攻下慶州時的景象,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幕又會在十年後重演。
蔣季良心中悲痛不下於陳氏,但他卻立即想到蔣延嗣還在軍中。如果他再有個三長兩短,那蔣家真要絕後了,這是蔣季良無論如何都不能忍受的。
此時,在蔣季良心裡,寧可蔣家再無出頭之日,也不願蔣家自此絕後。
他與朱彭亮商議。聯絡了巴東數十位長者,向金陵進發,他要向皇上懇求,替蔣家留個後,替巴東父老留個後。
蔣季良已經想好說辭。依照百里無忌制訂的明軍規制,凡家中已有從軍者不招。凡家中已有陣亡者不招……。就憑此,蔣季良就有十足的把握,讓皇上放蔣延嗣歸家。
百里無忌新編的十萬新軍在百里義和郭廷謂、鄭彥華、周保忠四人的訓練下已經甚有成效,正式成軍的日子已經不遠,百里無忌將丁思覲、蔣延嗣等人召來的目的,就是想讓這些經過戰火淬鍊的將領補充進新軍,由此增強新軍的戰鬥力。
但蔣季良等巴東父老的到來,令百里無忌非常爲難。
百里無忌根本不知道這幾年有巴東子弟從軍,這個小小的縣是百里無忌心中最覺得愧疚的地方,這個地方的百姓爲百里無忌流了太多的鮮血,百里無忌雖然有過承諾,但那也只是當時不得已之下做出的。這些年來,百里無忌都刻意地去遺忘自己的承諾,他不想再從巴東招募新兵,也經常從賦稅上補償巴東縣,但巴東畢竟只是一個小小的縣,有着自己的父母官,要讓皇帝親自爲一個小縣設立政令,確實有着諸多的不便之處。
但百里無忌甚至從朱、蔣兩家走私軍械的事情中,分出利潤爲巴東子弟的前程建設工坊之事可以看出,百里無忌確實是將巴東放在了心上。
如今再次聞聽巴東一夜之間,再現當年滿城盡是素縞的慘象,這令百里無忌心中的愧疚感上升到了極限。
百里無忌有心答應蔣季良的懇求,但明軍中與遼軍有戰鬥經驗的中層將領真不多,如果放蔣延嗣等人退役,那麼很有可能,新軍又將爲此重新付出鮮血的代價。
培養一個有針對性的將領很難,培養一個有針對性的而且有着剛剛與遼軍血戰過的將領更是難上加難。這樣的將領是用衆多明軍士兵的鮮血培養出來的,百里無忌不想再付出如此的代價。
百里無忌望着蔣季良等人,心中確實難以取捨,一面是軍規,蔣季良等人確實站在了道義的頂端,而另一面,卻是大軍壓境的阻卜軍和遼軍。
百里無忌好言安撫蔣季良等人,希望他們等到蔣延嗣一干人來到金陵府再做決定,並讓馮道陪同他們在金陵府遊逛,給足了恩典。
三日後,丁思覲所率殘部和押解的俘虜耶律朔古與蔣延嗣等人前後腳到達金陵府外,將部隊駐紮於城外後,丁思覲帶着尚未痊癒的傷攜蔣延嗣進宮面聖。
爲了彰顯朝廷對於勇士的褒揚,徐世銘等人將四人覲見皇帝的時間安排在朝會之前,而蔣季良等人被安排在了朝臣後面最角落處旁觀。
這三天中,百里無忌與徐世銘三人進行了數次商議,面對新軍即將成軍,開赴戰場,對丁思覲、蔣延嗣四人的安排做了決定,那就是必須留在新軍中。爲了安撫巴東蔣季良一行人,百里無忌決定給足他們榮耀,以作安撫。
丁思覲從楚國就跟隨着百里無忌徵南闖北,自然對朝堂並不陌生,面對百官的注視也泰然處之,但蔣延嗣三人卻是第一次進入朝堂,這遠不是小小巴東縣衙,甚至歸州府所能比擬的。
不到京城不知道官有多大,這滿堂的官員,隨便挑一人就能令整個巴東天翻地覆。
蔣延嗣三人雖然從千軍萬馬中血戰倖存,但依然對這種場面心中震撼,三人拘束地跟在丁思覲之後,寸步不離。
百里無忌高坐在龍椅之上,看着那三人的神情舉止,心中覺得好笑,對他們的印象也好了三分,在百里無忌看來,這三人是純真未泯,百里無忌喜歡這些處世未深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