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是到了那個局面,段氏軍是無論如何也擋不住的。
段氏軍如今不足八千人,又是長途跋涉,而城中敵人尚不知道有多少。
這些將領的擔心是正常的,百里康卻不擔心。
敗軍之將、潰敗之兵,就算多又怎樣,既然已經打敗它一次,百里康就完全有把握打敗它第二次、第三次。
軍隊就是這樣,往往是在同一敵人手裡幾過一次,就象染了瘟疫一般,會不斷地敗第二次第三次。
這或許和士氣有關,但又不盡然。
百里康之所以敢讓段氏軍兵臨城下,是因爲他怕得是敵人不出來。
敵人真要是龜縮出城中,百里康還真是沒有辦法硬攻。
萬把人要攻這麼一座堅城,看着高聳的城牆,百里康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百里康甚至想撤退,可這最後一場的戰爭,百里康不想錯過。
進退兩難之間,百里康選擇了這個方式,那就是用段氏軍引誘敵人出城襲擾。
百里康並不看重段氏軍的存亡,他所要的是勝利。
在勝利這個前提下,哪怕犧牲明軍士兵,百里康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他在湘鄉——醴陵就這麼幹過。
百里康讓三千明軍全部與段氏軍換裝,然後夾雜着一千段氏軍向北門處迂迴。
而段氏軍則駐紮於東門三裡外,結防禦陣形。
當夜幕降臨後。那迂迴到北門外的實際有四千人的隊伍就紮營於北門城外,這時,按百里康的命令。其中三千明軍士兵在後半夜悄悄離開營地,向北然後再轉南迂迴至東門段氏軍的背後埋伏待命。
而留在北門城外的一千段氏軍開始虛張聲勢,造成四千人依舊在營地的假象。
局開始佈下,百里康並沒有把握城內守軍會上當,但好賴死馬當作活馬醫,只能用這種方式來引誘守軍襲擾東門外的段氏軍。
消滅城中守軍的有生力量,以減輕日後攻城所受的抗拒。百里康目前所能做的也就這樣了。
百里康心中很急,如果短時間攻不下騰衝城,那麼大理城會怎樣?
畢竟叛軍的主力都去圍困大理城了。百里康開始擔心徐守仁的安危。
……。
高智平率六千弓弩兵逃回騰衝府,受到的冷遇可想而知。
高氏一族,高方爲族長,叔伯兄弟不下數十人。就連高智平的親兄弟也有四人之多。而高智平只是個次子。
誰的眼睛都在盯着繼承人的位置,所以,高氏內部爭執不斷。
高智平損兵折將,慘敗而回,給了這些人很好的抨擊藉口,他們對於高智平究竟損失多少人不在乎,在乎的是高智平敗了。
這一敗很有可能就失去角力族長繼承人的機會。
但這終究是內亂,如今有外敵。高氏族人還分得清孰輕孰重,他們依舊暫時奉行高正理的命令。因爲高正理是高方的親弟弟。
高方率大軍出征,將騰衝府交給高正理,高方非常信任他的弟弟,因爲,在高方跟隨段思平征戰時,高正理不至一次地救過他的命。
與高方換命的交情,加上兄弟關係,使得高正理在高氏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也可以說,除了高方,高正理就是族裡權力最大的人。
所有人都非常尊重高正理,也包括高智平。
但高智平現在心中卻想違抗高正理的命令,高正理在高智平回來時並沒有過分地去爲難這個侄子,連一句重話都沒有。
甚至高智平帶回來的六千弓弩兵,依舊歸於其管轄之下。
可謂是仁至義盡。
人,都有胡思亂想的毛病,特別是受到挫折之後,一切都會在自己的想像中變成灰色,往往會鑽牛角尖朝着最壞的地方去想。
高智平就是如此,他因爲自己的敗逃,而叔叔並沒有怪罪於他,讓他感到意外,從而聯想到高正理有一個兒子,再聯想到高正理的權力,甚至聯想到了如果自己的父親高方這次有所意外,那麼……。
人,一旦鑽了牛角尖,就會理所當然地往一處使勁地聯想,高智平很聰明,但聰明人往往想得太多。
想得太多的人,做得就少,而做得少的人,往往容易失敗。
實踐出真理,聰明人大多都懶,所以,他們容易失敗。
高正理的命令是固守騰衝城,不得一兵一卒擅自出城交戰。
而高智平需要一次勝利,哪怕是微小的勝利,以便挽回他自覺已經喪失了的尊嚴。
尊嚴這東西往往屬於勝利者,失敗者沒有尊嚴,縱然有,也是勝利者施捨的。
尊嚴是最後的結果,在過程中無關緊要,就象是受胯下之辱的韓信,他當時沒有尊嚴,因爲他當時是弱者,弱者無尊嚴。
可成了淮陰候的韓信,日後找到那個屠夫,屠夫很是害怕,以爲韓信要殺他報仇,這時韓信有了尊嚴,因爲他成爲了強者,而當初的強者反而變成了弱者。
沒想到韓信卻善待對屠夫,並封他爲護軍衛,他對屠夫說,沒有當年的“胯下之辱”就沒有今天的韓信。
屠夫再無尊嚴,就算他被韓信善待,封爲護軍衛,那也是勝利者施捨的尊嚴。
施捨的尊嚴不是尊嚴,而是一種羞辱。
顯示了強者的仁義大度,彰顯了弱者的卑微軟弱。
所以,高智平想找回尊嚴,他渴望勝利,在騰衝城的父老鄉親面前找回他所失去的尊嚴。
他認爲,被高正理施捨的尊嚴,不是尊嚴,只有靠他自己,才能找回被自己丟失的尊嚴。
高智平發動了夜襲。
這次夜襲在百里康的期盼之中,又在百里康的預料之外。
百里康希望守軍夜襲,一則消滅其有生力量,二則探探城中兵力虛實。
但百里康沒有想到,計劃中的夜襲會打成膠着戰、消耗戰。
因爲百里康還是錯誤地估計了高智平的能量。
高智平雖然是高方次子,但因其從小聰慧過人,一直以來被高方視爲接班人之一。
這樣的人,一般都有或多或少的人追隨,無論是門客,還是手握實權的官員,都會進行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