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次日,柴榮率軍到達銀州城南二十里地,與從勝州南下的耶律宛所部三萬騎兵迎面碰撞。

這種景象是悽慘的,就象耶律安搏不知道明軍參戰一樣,柴榮也根本不曾預料遼軍會來得這麼快,倉促之下,兩軍在銀州以南二十里處展開了決戰。

柴榮不想決戰,但不得不決戰,迎面撞上,而且對方是騎兵,自己的騎兵況且逃不逃得掉還未知,何況三萬步兵。

不得已之下,柴榮命令以一萬多騎兵爲前鋒,向遼軍發動反衝鋒。

令三萬步兵趁機結陣,槍兵在前,刀盾兵居後,弓弩兵最後。

同時派斥候向綏州傳令,令符彥卿率軍前來接應。

這交戰之地離綏州快馬也要半日,何況一個來回。

柴榮暫時只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應對遼軍騎兵上。

周軍騎兵已經與遼軍撞在一起了,血腥的搏殺正在繼續。

趙匡胤、鄭恩正在苦勸柴榮爲保安全,請柴榮先行撤退至綏州城駐守。

但他們都知道,如果此時柴榮一退,那麼縱然有趙匡胤、鄭恩等將領誓死拼殺,也阻擋不住周軍的潰敗。

軍心一散,面對兇猛的遼騎,再多的軍隊也只能是潰散。

柴榮只能堅持督戰,這樣,如果能頂住遼軍衝鋒,那麼等綏州的援軍到來,全軍或可安然而退。

一萬多騎兵的反衝鋒也只不過爲周軍三萬步兵爭取了一個時辰時間。

但這一個時辰足夠周軍佈置下紮實的防禦。

周軍士兵都是由前朝而來,有的甚至已經經歷二、三朝。

大部分都是見識過遼騎戰力的老油子。

如果換做以前。早就腳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可如今皇帝親自涉險督戰,加上柴榮在軍隊的口碑又好。老油子們只好悲嘆,今日想必要交待在銀州了,無定河啊無定河,但願能將我的屍體衝進黃河,別讓我曝屍野外被野狗趴食。

悲嘆歸悲嘆,戰場上老油子們都有一手保命的絕活。

對於遼騎,老油子們卻只能盡力。聽天由命。

上萬根長槍組成了三個方陣,每排長槍兵後面皆由刀盾兵爲其持盾做架。

而最後的三千弓弩手已經彎弓搭箭,準備射擊。

此時。周軍一萬多騎兵已經覆沒,而被周軍騎兵反衝鋒的遼軍也付出了重大傷亡,折損了六千遼騎,縱然是騎兵對騎兵。傷亡比例也是二比一。這還是周軍在皇帝督戰的情況下。

最關鍵的是,遼騎經此一役,速度已經完全慢了下來。

沒有速度做爲依仗,向前衝撞長槍兵組成的方陣,那就是找死。

遼軍沒有那麼傻,在中路留下五千騎兵防禦,其餘騎兵開始向兩側迂迴,進行衝鋒前的加速。

正常情況下。這個加速過程是很快的,而當加速完成後。就會發動衝鋒,這時中路留守的五千騎兵也會開始加速。

柴榮在心中苦嘆,自己的運氣怎麼會這麼差,只要半天,周軍就能攻佔沒有多少人的銀州城,如果有銀州城做爲屏障,自己憑藉四萬多周軍完全有把握擋住遼軍騎兵的進攻。

就只差這半日時間,如今卻要與遼軍騎兵進行野戰。

如今一萬多騎兵一個時辰便全軍覆沒,這樣的代價不是柴榮所承受得起的。

遼騎已經加速完畢,開始衝周軍方陣衝鋒。

一場中規中矩的步兵對抗騎兵的血戰拉開了序幕。

遼軍此刻的鬥志是激揚的,來自漠北的遊牧民族都有優秀的控馬能力。

遼騎前鋒與周軍方陣接觸的一剎那間,無數的戰馬騰空躍起,雖然有無數的戰馬在下落時被周軍斜揚的長槍穿成糖葫蘆,但戰馬加上騎士加上裝備再加上躍空後掉下的慣性,每一匹戰馬的落下都會砸翻三四個甚至六七個周軍士兵。

周軍方陣僅僅在遼騎第一波的衝擊中,就已經出現了無數個缺口,而這缺口一旦多起來,勢必形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小塊,如此,慢慢的周軍方陣被切割開來,或大或小的小塊周軍被後續的遼騎瞬間殲滅。

周軍就這麼被不斷地吞食,方陣越來越小,厚度越來越薄。

趙匡胤、鄭恩此時已經顧不得惹怒柴榮的風險,一齊跪在柴榮面前,請求柴榮後撤綏州。

戰局已經明朗,周軍潰敗已成定局,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柴榮心已冷,他知道再拖下去不過是多損失周軍士兵的性命而已,他無奈下達了撤退命令。

這步兵對騎兵的撤退代價是殘酷的。

除非有相當的士兵留下斷後,不然,就可能將撤退演變成潰退。

周軍第一個方陣已經與遼騎膠着,不可能安然撤離了,柴榮狠下心來,決定留下第一方陣拖延遼軍進攻,第三方陣轉爲前隊第二方陣殿後,向綏州撤離。

周軍第一方陣的主將是白重贊、符彥能,他們二人知道這是一條死路,有心逃命,但皇帝在後面,不逃是死,逃也是死,只能拼命一搏。

爲了活命,二人此時的配合是無間的。

此時的戰場上,遼騎前鋒因爲與周軍接觸甚密,後續遼騎已經失去了大半的衝鋒速度,而進入肉搏戰,在肉搏戰中,大量騎兵衝鋒,衝撞的不單是敵軍,也可能是自己人。

騎兵衝鋒最大的作用是衝散敵人的陣型,這個過程可能一次就成,也可能需要來回數次,等衝散敵人陣型後,騎兵利用戰馬速度對敵人進行分割包圍,然後進行殲滅。

而此時,遼軍已經進入對周軍的切割包圍階段。

白重贊、符彥能二人也就利用這一空隙,揮旗號令第一方陣的周軍進行反衝鋒。

這個時候反衝鋒是殘酷的,換個名詞就是自殺式衝鋒。

本來周軍長槍結陣,刀盾兵護衛,縱然最後依然不過是死但,堅持一下,總也能多活一會。

但一旦發起反衝鋒,刀盾兵就會與長槍兵分離,此次的長槍兵除了死,最好的結局就是與敵人同歸於盡。

但軍令已下,周軍士兵只能遵從。

殘存的數千長槍兵士兵隨即向遼騎衝了過去。

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19章 君王之理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三十四章第31章 接掌團結軍第51章 百姓的憤怒第11章 世子謀反第一百五十六章第33章 滅楚戰爭(十)第一百五十四章第八十章第九十四章第一百六十章第六十五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34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三十七章第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七十章第46章 盧詩韻來訪第54章 荊南軍的無畏第四十七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89章 慶州暴亂(一)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九章第38章 水車船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二百七十章第11章 寧江王第1章 和州載第57章 告別?表白!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25章 滅楚戰爭(二)第二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一十章第43章 海鶻戰船第一百零二章第32章 滅楚戰爭(九)第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26章 各懷鬼胎第五十二章第79章 番薯燒第六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九章第六十三章第五十七章第七十九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零五章第70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57章 告別?表白!第一百十二章第九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十九章第41章 那一抹青色第六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九十四章第70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零七章第八十九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50章 潭州保衛戰第一百一十四章第81章 掌書記徐世銘第一百六十章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六十章第五十六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33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二百零三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九十五章第八十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19章 君王之理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三十四章第31章 接掌團結軍第51章 百姓的憤怒第11章 世子謀反第一百五十六章第33章 滅楚戰爭(十)第一百五十四章第八十章第九十四章第一百六十章第六十五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34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三十七章第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七十章第46章 盧詩韻來訪第54章 荊南軍的無畏第四十七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89章 慶州暴亂(一)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九章第38章 水車船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二百七十章第11章 寧江王第1章 和州載第57章 告別?表白!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25章 滅楚戰爭(二)第二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一十章第43章 海鶻戰船第一百零二章第32章 滅楚戰爭(九)第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26章 各懷鬼胎第五十二章第79章 番薯燒第六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九章第六十三章第五十七章第七十九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零五章第70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57章 告別?表白!第一百十二章第九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十九章第41章 那一抹青色第六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九十四章第70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零七章第八十九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50章 潭州保衛戰第一百一十四章第81章 掌書記徐世銘第一百六十章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六十章第五十六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33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二百零三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九十五章第八十章第一百七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