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教廷使者

第1110章 教廷使者

三姑六婆等羣體,常年遊走在世俗和法律的邊緣,藉着“說媒”“拜神”等作爲掩護,做着喪良心的事。

若是遇見別人,她們還能夠胡攪蠻纏。但既然這些人已經驚動了老朱,那麼自然,也就註定了不會有好下場。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無論是胡攪蠻纏,還是下三路的陰謀詭計,都沒有意義。諸如給西門慶拉皮條的王婆,縱使機關算盡,遇到了力能搏虎的武松,一樣要身首異處。

而似朱肅、劉三吾這等在儒門已經舉足輕重的人物,想要整治這些藏匿在世道陰影裡的害羣之馬,那就更加容易了:他們掌握着這個世道最大的解釋權,甚至已經掌握了一部分裁定世道規矩的能力。

將這些三姑六婆、城狐社鼠背後的那些勾當公之於衆,把他們徹底打爲不法分子,這些人自然就不會再有容身之處。

劉三吾若有所思,道:“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殿下此言,老臣卻是受教了。”

說罷,便朝着朱肅作揖。

朱肅擺了擺手,示意劉三吾不必行此大禮。而後道:“至於如何將此事向百姓們宣傳,本王以爲,可以向軍中取經。”

“前些年軍中施行了一次改革,重新釐定了監軍的職責,此事劉先生該有耳聞罷?”

“確有耳聞。”劉三吾面色頓時有些古怪,但仍是點了點頭。

軍中改革,那是當今懿文天子在做太子時,一意推行的一項大舉措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重新劃定了文官監軍的職責,明確規定了監軍不得插手軍中的指揮權。但對軍中士卒的士氣、後勤、思想政教等負第一責任。類似於後世的指導員角色。

當時,爲了試行新軍制,皇太孫朱雄英殿下更是親自前往大寧軍中擔任監軍,取得了十分豐碩的成果。而後這新軍制便在大明軍中上下推行了起來。

他們這些人被髮配往北方,空出來的一部分空缺,就是由那些早幾年間被調往軍中的監軍們補上的。而且從懿文皇帝登基至今的做派來看,朝廷必將越來越看重實務。而這些在軍中有過監軍經歷的文官們,日後必然會是朝中舉足輕重的一股新興力量。

“這些監軍們在軍中所做的,其實大有可借鑑之處。要知道,軍中軍漢大多大字不識,許多人只知道當兵吃糧,用自己的一條命去搏榮華富貴。至於什麼家國大義,那是一概不知道的。”

“而那些監軍們,通過諸多舉措爲軍中士卒們掃盲,其實已經頗有成效……我等想要爲百姓掃黑也是一樣,首先要讓百姓們知道,什麼是黑,什麼是惡,只要百姓不受矇蔽,爲那些害羣之馬提供庇護,那些人自然便無所遁形。”

“士卒們多大字不識,百姓們也一樣。對士卒們的宣講手段要接地氣,對百姓們同樣一樣。我等可效法軍中做法,在民間以娛樂爲抓手,通過說書、戲曲等,宣揚三姑六婆之惡事。同時,可編制朗朗上口之標語、童謠,教鄉間傳唱。還可將標語書與鄉鎮村社之中,百姓們日日看見,縱不識字,也當日日想起。久而久之,這些東西也當心照了。”

“聖人之言高深難明,對百姓們說之乎者也,卻是難有成效。依本王看,聖人教化天下,也是爲了讓天下人知曉道理。讓聖人的道理從百姓裡來,到百姓中去,這也不失爲一件好事嘛。”

“是,是……”面對朱肅的說辭,劉三吾只得尷尬點頭。他知道,這是這位周王殿下正在藉故提點自己。自己先前下鄉開啓民智之時,便是滿口之乎者也,聖人經義……結果來聽的百姓沒幾個,還惹出了被劉家村村民聚衆羣毆的事來。

學無先後,達者爲師,即便是昔日未受挫之時,面對這位締造了新學、且戰功赫赫的實權親王,劉三吾也是矮一頭的。畢竟論學問,論聲名,論功績,能在這位周王殿下面前硬氣的人已經不多了。

而且現在劉三吾可說是被貶出京,且是在身敗名裂的邊緣,可說是全身心的要向“朱肅、宋濂”這兩個新學的思想核心靠攏,以挽回他在學界的名望。

故而,心中倒也沒有多少不滿。

若是換了其他人,勸說他要將這些聖人道理用大白話教給百姓,劉三吾一準噴他個一臉唾沫:

時人以爲聖人微言大義,每一句話中,都包羅宇宙之機,是不能擅自用白話文亂解釋的。只能作“註解”,所以纔有“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之語,要的就是讓學子自己揣摩聖人之言,自己領悟出聖人的微言大義。而若用白話文去片面的解讀,那定然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不過既然是這位締造新學的周王的意思,那自然又另當別論了。周王的話語,定然含有深意。想是念及百姓們未必能知曉聖人之微言大義,故而想要化繁爲簡,揀選最淺顯的道理告知百姓……百姓們知道這些最淺顯的道理,倒是也足夠了。

劉三吾這般想着。

朱肅雖沒想那麼多,但他如今的名頭,自有大儒會爲他辯經。

得了朱肅的指教,劉三吾再整旗鼓,前往劉家莊去整肅三姑六婆之事。他倒是沒有再和劉家村民再起衝突,而是依朱肅所言,先在劉家村宣講三姑六婆之害,斬釘截鐵的爲張媒婆所爲定性,告知村民這並非是促人姻緣,而是買賣人口、奪人家財的惡事,十惡不赦。

將事情定了性,隨後順天府衙捕快隨之出動,一查到底,很快就將張媒婆等人盡數捉拿歸案。事實上這定性一出,劉財主等人自己就怕了,幾乎是親自動手,將張媒婆給獻了出來,並趕緊將李家小娘和田產等全都吐了出來。

隨後順天府衙順藤摸瓜,又查出了張媒婆做下的諸多不法之事,拔出蘿蔔帶出泥,處置了不少在順天府欺男霸女的豪強地主。連帶着那劉財主,也被一併處置了。

老朱這些日子,一直在順天府周邊晃悠,這件事在民間鬧得沸沸揚揚,竟也傳到了老朱耳中。

老朱聞聽之後大怒,傳出了話來:

“查!給咱一查到底!要地方官員和順天府全力配合!所有州府縣治,地方農莊的糧長,還有各地的屯田衛所,都要一起配合,捉拿那些爲禍地方的老虔婆子!”

“對於那些罪行累累,身負人命關係的,立刻處斬,以儆效尤!其他的,也全部給咱該充軍充軍,該發配發配。”

“敢殘害百姓的,就必須要付出代價!就算遇到了大赦,也永不赦免!”

太上皇發了話,官府出了重手,再加上劉三吾等人和儒生們的宣傳,百姓們開始漸漸相信這些三姑六婆不是好人了。

此時,應天府裡的第二次專爲選拔北上教諭的恩科也已結束了。幾個來自順天籍貫的進士也陸續來到順天支援興建學院,得知了這般轟轟烈烈的壯舉,當即熱情滿滿的加入其中。

這些人剛剛“贏得”了南北之爭,以北人之身爭取到了朝堂的權力,此時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他們又都是當地人,在當地本就極富文名,更容易得到鄉民們的信任。

此時他們也呼朋引伴,加入了朝廷和劉三吾等人的行動,頓時將這移風易俗的風氣捲到了最大。此事傳到了應天,亦得到了朝中上下的一致支持。

其中,內閣大臣楊士奇、大學士黃觀等人,對此更是極盡讚許。楊士奇早年間,便深受三姑六婆流言蜚語之苦,母親被迫改嫁羅家,楊士奇也只得被冠以“羅”姓,不得祭祀祖宗,直到成年以後才改回祖姓“楊”。黃觀的遭遇與之類似,早年間隨改嫁的母親入許氏,名“許觀”,受盡苦楚。後來才恢復了黃姓。

於是懿文皇帝朱標順天應人,在自己的新朝雅政之上,又加上了“移風易俗”“掃黑除惡”這兩項,一併推動起來。

儒生們對這種正義的行徑舉措,表現出了十二萬分的熱情。在儒生們的推動下,漸漸的民風開始徹底扭轉,許多城狐社鼠、騙子混混、三姑六婆被捉拿歸案,或斬首,或者發付安南、遼東等諸多邊界之地。

這些不幹正事的惡人,發付邊疆去做苦力,纔是最爲適合他們的歸宿。

自提點了劉三吾之後,朱肅倒是沒有繼續摻和進這些事中。民間的些許魑魅魍魎於此時的大明而言,其實已只是小事。

儒生們本就是這個時代掌握輿論的階層,只要他們團結一心,自能做好這移風易俗的事。

朱肅這幾日裡,卻是隻盡心陪着自己的幾位兄長與弟弟,原因無他,越了冬,幾位兄弟就要分道揚鑣,各去就藩了。

朱家兄弟們就藩的地域天南地北,如朱棣,便是在西部草原一帶,朱樉在亦力把裡,楚王朱楨等,則在瀛洲、琉球等地。便是朱肅自己,也要前去開拓鳳鳴洲,鳳鳴洲地域廣闊,日後想來也會有不少的朱家子弟被封到鳳鳴洲來。

朱肅這個最有能耐的兄長,便承擔着爲後來者們開拓鋪路、統領他們的責任。

其他幾個兄弟暫且不論,對於朱樉、朱棡、朱棣幾位兄長,朱肅向來是感情極其深厚的。兄弟幾人,幾乎是數着日子相聚在此。明年一別,便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了。

今日裡卻是在順天府外踏青,此時的順天卻是已洋洋灑灑的下了大雪,他們兄弟幾人倒也都算是見慣了戰陣的人物,又皆是壯年,自是不怕這風雪。在雪中馳騁射獵了一陣,四人旋即回城,卻在城中,遇到了一隊正在遊街示衆的犯人。

“嗯?”朱肅眼尖,看到了其中一輛囚車中的犯人面貌裝束,儼然與他人不同,不自禁的驚疑出聲。正在朱肅身旁的朱棡聽到聲音,朝着那隊囚車看了看,又轉向朱肅問道:“老五,怎麼了?”

“有什麼不對麼?”

“那輛囚車裡的,似乎是個夷人?”朱肅擡起馬鞭,指向那一輛囚車,疑惑道。

近日這些遊街示衆的犯人,大多都是來自於順天府周邊的三姑六婆、城狐社鼠、騙子混混之類,此時順天府移風易俗已成風尚,百姓們也已經被煽動起來,對這些民間的害羣之馬深惡痛絕,是以這些犯人們,身上臉上大都掛着臭雞蛋、爛菜葉等物,看不清面容。

且大明也多有色目人,出個色目囚犯倒不稀奇。只是這人身上顯然是奇裝異服,胸口甚至還吊着個頗爲惹眼的十字架,一眼便可看出其並非大明本土人氏。

此時押運囚車的差役,自也看到了從側面道路上過來的朱肅一行,趕忙滾鞍下馬,前來拜見。朱肅便隨口問了一句:“這些罪囚之中,怎麼有個夷人?”

差役先是怔了怔,順着朱肅所指的方向看去,這才恍然道:“哦,回殿下,那廝是個有名的騙子,每日不事生產,只知道遊蕩於市井鄉鎮之間,想要忽悠人去信奉他們那什麼勞什子神靈。”

“前幾日,這廝進了真武廟偷香油錢,被百姓們抓了個正着,舉告進了衙門,故而鎖拿在此,在這遊街示衆。”

“偷香油錢?”朱肅訝然失笑,聽前半段,他猜測這人或是從西方東來的夷人傳教士。

既然人贓並獲抓了現行,那自是按大明律令處置,來到大明的傳教士雖然稀少,卻也不至於完全沒有,沒什麼好搞特殊的。朱肅揮了揮手,示意差役繼續遊街,那差役朝着朱肅幾人再行一禮,便自歸隊,催促遊街隊伍繼續前行。

卻不料那夷人卻看到了這邊的朱肅幾人,見朱肅幾人騎着高頭大馬,衣衫不凡,而且押運他們的差人又對朱肅幾人畢恭畢敬,便猜到了幾人必定是大明的某些大人物。

“大人!大人!我是來自教廷的天主的使者,我不是罪犯……我要前往應天,去見貴國的皇帝陛下。讓這些人放開我,大人!”

那夷人竟是,對着朱肅一行人叫嚷了起來。

第448章 戶部安敢如此欺朕!第9章 老朱勿憂,傅友德會出手第581章 老朱賜字第636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549章 籌建銀行第926章 論罪馬燁第169章 軍演定勝負第1126章 兩個教皇第18章 大明之亡第643章 招降馬哈木第721章 雪夜突圍第25章 天道輪迴第907章 朱標之志第566章 蒙古大汗!第495章 推廣毛衣,美人恩重第1127章 燕王來援第327章 納哈出的意圖第8章 爲何不再問問肅兒?第288章 張定邊劫牢第688章 到達波斯第657章 人人有書讀第242章 誠王死士第1044章 安南事變第230章 殿中奏對(下)第337章 朱棣請戰第783章 西夷作亂第563章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爲我大明之第314章 老四提前看上了于謙第1133章 意欲攀城第220章 商人重利輕大義第947章 人才濟濟戰俘營第931章 貴州建制第443章 爲國立言第838章 榮耀背後第530章 目標,平安京!第576章 李善長的降維打擊第186章 殿下爲何自殘?第422章 分宜黃子澄第32章 中書省,危!第1050章 “範淮”之死第273章 以仁德服人第601章 孔家,九族勿論第148章 開業大吉第336章 仁德二連第773章 孤注一擲第421章 左司郎中呂本第93章 犁庭已畢第486章 籌建報社第381章 狼子野心的瓦剌第1013章 雞湯大師朱肅第36章 暴露了!第259章 戰前安排第950章 見龍卸甲第780章 天威浩蕩第539章 寶船功成第230章 殿中奏對(下)第525章 倭國全面戰爭,爆發!第977章 武器優勢第64章 真仙第417章 原初之儒第222章 鴻門宴第792章 大肚國滅第698章 種姓之辯第584章 毛驤的發落第539章 寶船功成第586章 船隊出發第503章 濟州島攻略第834章 內訌第584章 毛驤的發落第1136章 孤要他死第502章 還是大明的空氣香甜第1072章 覺醒的胡季犛第110章 城外皇莊第353章 乃兒不花的不詳預感第486章 籌建報社第793章 將門虎子李景隆第660章 玉米採收第390章 徐達真的來了?第477章 鐵鉉明志第237章 烏合之衆第923章 計劃失算第1097章 教育是社會進步的基石第231章 興奮的戴思恭第808章 援軍馳至第596章 小小孩童的心胸第958章 叛亂生第838章 榮耀背後第812章 天子所怒第108章 老朱你個濃眉大眼的也偷詩詞?第25章 天道輪迴第1050章 “範淮”之死第504章 高麗大將,李成桂!第440章 李善長的野心第1082章 勸說朱標登基第143章 便由你太子殿下來罰他吧!第431章 重組國子監第39章 朱標連跪第737章 顛倒黑白之計第499章 主動出擊,揚我大明之天威第919章 渾水摸魚
第448章 戶部安敢如此欺朕!第9章 老朱勿憂,傅友德會出手第581章 老朱賜字第636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549章 籌建銀行第926章 論罪馬燁第169章 軍演定勝負第1126章 兩個教皇第18章 大明之亡第643章 招降馬哈木第721章 雪夜突圍第25章 天道輪迴第907章 朱標之志第566章 蒙古大汗!第495章 推廣毛衣,美人恩重第1127章 燕王來援第327章 納哈出的意圖第8章 爲何不再問問肅兒?第288章 張定邊劫牢第688章 到達波斯第657章 人人有書讀第242章 誠王死士第1044章 安南事變第230章 殿中奏對(下)第337章 朱棣請戰第783章 西夷作亂第563章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爲我大明之第314章 老四提前看上了于謙第1133章 意欲攀城第220章 商人重利輕大義第947章 人才濟濟戰俘營第931章 貴州建制第443章 爲國立言第838章 榮耀背後第530章 目標,平安京!第576章 李善長的降維打擊第186章 殿下爲何自殘?第422章 分宜黃子澄第32章 中書省,危!第1050章 “範淮”之死第273章 以仁德服人第601章 孔家,九族勿論第148章 開業大吉第336章 仁德二連第773章 孤注一擲第421章 左司郎中呂本第93章 犁庭已畢第486章 籌建報社第381章 狼子野心的瓦剌第1013章 雞湯大師朱肅第36章 暴露了!第259章 戰前安排第950章 見龍卸甲第780章 天威浩蕩第539章 寶船功成第230章 殿中奏對(下)第525章 倭國全面戰爭,爆發!第977章 武器優勢第64章 真仙第417章 原初之儒第222章 鴻門宴第792章 大肚國滅第698章 種姓之辯第584章 毛驤的發落第539章 寶船功成第586章 船隊出發第503章 濟州島攻略第834章 內訌第584章 毛驤的發落第1136章 孤要他死第502章 還是大明的空氣香甜第1072章 覺醒的胡季犛第110章 城外皇莊第353章 乃兒不花的不詳預感第486章 籌建報社第793章 將門虎子李景隆第660章 玉米採收第390章 徐達真的來了?第477章 鐵鉉明志第237章 烏合之衆第923章 計劃失算第1097章 教育是社會進步的基石第231章 興奮的戴思恭第808章 援軍馳至第596章 小小孩童的心胸第958章 叛亂生第838章 榮耀背後第812章 天子所怒第108章 老朱你個濃眉大眼的也偷詩詞?第25章 天道輪迴第1050章 “範淮”之死第504章 高麗大將,李成桂!第440章 李善長的野心第1082章 勸說朱標登基第143章 便由你太子殿下來罰他吧!第431章 重組國子監第39章 朱標連跪第737章 顛倒黑白之計第499章 主動出擊,揚我大明之天威第919章 渾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