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禁足三日

衆文官豎起雙耳,畢竟對於這草堂明人,百官很是惱怒,兩次三番讓這些文官們丟了面子。

希望此次能嚴懲那草堂明人。

可是胡惟庸已然明白了朱元璋的想法,又怎麼可能順百官的意。

“至於那草堂明人,臣以爲,此人應是有大才,應當收爲朝廷所用。”

百官聽此,心中滿是失望。

這不懲罰就算了,看這樣子還要封官?

想到今後將要與那草堂明人同朝爲官,衆人心中就說不出的膈應。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胡惟庸一眼,這小子也是不老實啊。

“行了,孔乙己小說之事,就那麼決定,至於那草堂明人如何處置,咱考慮之後再做決定。”

“遵旨!”

朱元璋已經有了決定,衆人不敢反對

不過對胡惟庸,卻是都有着怨氣。

要不是他,今日局面不會如此。

胡惟庸沒有理會衆人,在他看來,能得聖心就夠了。

至於百官,他自然有辦法應對。

剛纔他之所以提議把草堂明人招到朝廷,其中隱藏着很大的深意。

不知道皇上是不是察覺到了,所以沒有立即同意。

可是他不敢試探,對於任何敢於試探朱皇帝的人,恐怕只有死路一條。

“退朝!”

司禮太監一身大喊,今日早朝結束。衆人魚貫而出。

尚未走遠,只見國子監祭酒來到了胡惟庸面前,問道;

“丞相大人,下官有一事想要請教。”

胡惟庸知道,這是心有怨氣,準備爲難自己。

這國子監祭酒,官雖不大,卻掌管這大明的太學,而他本事於是孔氏族人,自然不需要看自己臉色。

“祭酒大人,但問無妨。”

孔照也不客氣,顧不得還有很多人在場,直接問道;

“敢問丞相大人,現如今,都在說當今大明文人風骨不重,那下官想問問丞相大人的風骨重幾斤幾兩?”

這話甚是歹毒,風骨論斤稱,這不是指着和尚罵禿子麼。

其餘文人站立一旁,也不做聲。

畢竟衆人都對胡惟庸今日之事,心有不滿。

可是衆人卻不能向祭酒一樣,毫不顧忌的當中嘲諷丞相。

汪廣洋也在人羣中,此刻看着面色不豫的胡惟庸,心裡也是暗爽,心道;

“老小子,讓你給我下套,我就看你將如何面對這些憤怒的官員們。

自己雖然失了聖寵,可是明顯感覺百官對自己更認同了。”

這就是朝堂,不分對錯,只看站隊。

胡惟庸眼見人圍成一團,明白這個問題,自己迴避不了。

可是自己也不能把自己的苦衷在此刻大庭廣衆之下,告訴衆人,畢竟這可是皇宮之中。

如果他親口說出來,相當於實在糊弄皇帝,罪犯欺君,死十次都不夠。

可是如果不回答這個問題,衆人勢必不罷休,只好答道

“文人風骨不看有多重,而在於自身。如今文人如此風評,又豈是一人所爲?實事求是如果我等今日再如此意氣用事,恐怕後果不堪。”

孔照聞言不岔,剛剛準備反駁,就見有一小太監走了過來。

“見過衆位大人。幸虧諸位大人還未走遠。汪廣洋大人可在此處?”

汪廣洋聞言站了出來,不明白找他所爲何事。

“傳聖上口諭,汪廣洋身爲中書省右丞相,言行失德,

罰禁足三日。”

衆人呆若木雞,皇上這是唱的哪一齣?

要是懲罰,應該是所有人都會受罰,爲何只有汪廣洋一人。

而且還是用言行失德這個不堪的理由。

只有汪廣洋自己心中明白,這是皇上對自己今日表現,心生不滿,可是又不好做的太過,引起朝臣猜疑,所以才找了這麼個理由,懲罰自己。

雖然懲罰不重,可卻表明了皇上的態度。

汪廣洋看向胡惟庸的眼神更是充滿了怨恨,要不是他,今日自己何至於此?

“汪大人,可明白了?”

“微臣遵旨!”

說完,汪廣洋沒有心思再理會身後的衆人,一個人蕭瑟的回府。

此刻的百官想不明白爲什麼,可是此刻不想再停留在這,紛紛離去。

只有孔照,臨走的時候,不滿的對着胡惟庸哼了一聲。

胡惟庸毫不在意。

這局,他知道,他贏了。

小太監看着人都走完,接着對胡惟庸道;

“胡大人,陛下吩咐小人帶你過去!”

胡惟庸不敢怠慢,不知道皇上此時要見自己是做什麼,老實的跟在小太監身後。

“臣,胡惟庸參見皇上。”

“起來吧。”

朱元璋擺擺手道。

“可知道咱今日找你來所爲何事?”

胡惟庸一頭霧水,這個他還真不知道。

“你今日提議讓那草堂明人來朝堂做官,真心的?”

胡惟庸瞬間明白了,恐怕皇上是看出了自己的用意,此刻打死都不能承認。

立馬跪下叩頭道;

“臣是發自肺腑的認爲此人有才,而今朝廷又是用人之際,當可不拘一格,讓他報效朝廷, 絕無私心。”

說完,頭深深的埋在地上,看不清表情。

朱元璋看着跪伏於地的胡惟庸,玩味道;

“愛卿心繫朝廷,忠心可嘉。不過咱也要提想你一句,咱朱元璋可不是那些昏君,可不太好糊弄,小心聰明反被聰明誤。”

胡惟庸聞言滿頭大汗,叩首道;

“臣絕不敢自作聰明。陛下英明神武,堪比三皇五帝,誰敢欺瞞聖上,臣第一個就饒不了他。”

“行了,記住咱今天所說的話,退下吧。”

“臣告退。”

胡惟庸叩首之後,緩緩起身退了出去。

等到出了皇宮,才發現自己後背的貼身衣服,已經溼了。

“皇上的威嚴更甚了,看樣子自己今後得更加小心纔是!”

胡惟庸喃喃自語,回了府中。

現在還是一陣後怕,對於提議草堂明人做官之事,他確實是存了私心。

衆官們都沒有看出來,沒想到皇上一語道破。

要知道,草堂明人如今只是草莽人士,所以行事無所顧忌,只要不觸犯大明律例就行。

可是他一旦踏入朝堂之上,就不自熱的就會陷入朝堂的漩渦之中。

劉伯溫那麼精明尚且如此,那草堂明人又豈能避免?

而且一旦入朝,就相當於在胡惟庸眼皮底下做事,那將處於胡惟庸的掌控之中。

到時候在想拿捏他,豈不是更輕而易舉?

只是沒想到,皇上也看出了這層,幸虧自己今天打死不承認。

“難道是自己冤枉了他?”

第五十二章 過目不忘的獎勵第二十九章 初到應天第一十三章 竇娥冤第四十五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一章 神級作家系統第二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第三十章 夜遊秦淮第三十二章 林然的小心思第三十一章 老朱的試探第五十五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二十一章 吳金德去哪了?第二十七章 天下文人一鍋粥第五十三章 論取才之道第七章 最後的掙扎第二十五章 大明還有王法麼第二十七章 天下文人一鍋粥第六十五章 神兵已成,只待揮刀人!第五十一章 這是不給林然留活路啊第一十二章 小人報仇不隔夜第二十二章 明朝居,大不易第五十四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二十二章 明朝居,大不易第二十章 老無賴和小狐狸第四十九章 朝堂的詭異第五十章 禁足三日第四十三章 孔乙己第一章 神級作家系統第四十六章 該死的草堂明人第五十三章 論取才之道第二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第九章 菜市口斷頭,林然得獎勵第四十五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十章 倚紅樓衝突第四十二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六十七章 這天下也曾姓秦,也曾姓漢第三十六章 闢阿奉文第五十二章 過目不忘的獎勵第六十二章 汪廣洋的小心思第五十章 禁足三日第七章 最後的掙扎第五十六章 智者不入愛河?第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心機第二十七章 天下文人一鍋粥第五十五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八章 讀書人的恥辱第六十七章 這天下也曾姓秦,也曾姓漢第二十四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五十六章 智者不入愛河?第五十七章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第二十七章 天下文人一鍋粥第二十六章 朱標陪坐,毛驤倒酒第五十七章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第三十五章 朱元璋的憤怒第三十章 夜遊秦淮第四十八章 汪廣洋第二十六章 朱標陪坐,毛驤倒酒第四十八章 汪廣洋第一十八章 究竟誰纔會死第四十二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六十六章 朱標悟了第五十六章 智者不入愛河?第三十七章 草堂明人是誰第七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十九章 掌櫃的神威第四章 書賣爆了第三十四章 功蓋三皇德壓五帝第四十二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六十四章 默契第四十二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十章 夜遊秦淮第五十六章 智者不入愛河?第一十四章 壓抑的情緒第一十三章 竇娥冤第二十七章 天下文人一鍋粥第三章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第五十七章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第二十一章 吳金德去哪了?第六十五章 神兵已成,只待揮刀人!第五十章 禁足三日第一十一章 鳳陽縣不允許有這麼牛逼的人第六十四章 默契第六十六章 朱標悟了第五十五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三十六章 闢阿奉文第三十八章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第五十六章 智者不入愛河?第四十九章 朝堂的詭異第五十三章 論取才之道第一十七章 又是那草堂明人?第四十七章 衆人誤我啊第二十七章 天下文人一鍋粥第二十章 老無賴和小狐狸第五十八章 大明實習生第四十五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三十八章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第四十九章 朝堂的詭異第四十一章 書生用計,釜底抽薪第三十四章 功蓋三皇德壓五帝第三十七章 草堂明人是誰
第五十二章 過目不忘的獎勵第二十九章 初到應天第一十三章 竇娥冤第四十五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一章 神級作家系統第二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第三十章 夜遊秦淮第三十二章 林然的小心思第三十一章 老朱的試探第五十五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二十一章 吳金德去哪了?第二十七章 天下文人一鍋粥第五十三章 論取才之道第七章 最後的掙扎第二十五章 大明還有王法麼第二十七章 天下文人一鍋粥第六十五章 神兵已成,只待揮刀人!第五十一章 這是不給林然留活路啊第一十二章 小人報仇不隔夜第二十二章 明朝居,大不易第五十四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二十二章 明朝居,大不易第二十章 老無賴和小狐狸第四十九章 朝堂的詭異第五十章 禁足三日第四十三章 孔乙己第一章 神級作家系統第四十六章 該死的草堂明人第五十三章 論取才之道第二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第九章 菜市口斷頭,林然得獎勵第四十五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十章 倚紅樓衝突第四十二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六十七章 這天下也曾姓秦,也曾姓漢第三十六章 闢阿奉文第五十二章 過目不忘的獎勵第六十二章 汪廣洋的小心思第五十章 禁足三日第七章 最後的掙扎第五十六章 智者不入愛河?第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心機第二十七章 天下文人一鍋粥第五十五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八章 讀書人的恥辱第六十七章 這天下也曾姓秦,也曾姓漢第二十四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五十六章 智者不入愛河?第五十七章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第二十七章 天下文人一鍋粥第二十六章 朱標陪坐,毛驤倒酒第五十七章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第三十五章 朱元璋的憤怒第三十章 夜遊秦淮第四十八章 汪廣洋第二十六章 朱標陪坐,毛驤倒酒第四十八章 汪廣洋第一十八章 究竟誰纔會死第四十二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六十六章 朱標悟了第五十六章 智者不入愛河?第三十七章 草堂明人是誰第七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十九章 掌櫃的神威第四章 書賣爆了第三十四章 功蓋三皇德壓五帝第四十二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六十四章 默契第四十二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十章 夜遊秦淮第五十六章 智者不入愛河?第一十四章 壓抑的情緒第一十三章 竇娥冤第二十七章 天下文人一鍋粥第三章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第五十七章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第二十一章 吳金德去哪了?第六十五章 神兵已成,只待揮刀人!第五十章 禁足三日第一十一章 鳳陽縣不允許有這麼牛逼的人第六十四章 默契第六十六章 朱標悟了第五十五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三十六章 闢阿奉文第三十八章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第五十六章 智者不入愛河?第四十九章 朝堂的詭異第五十三章 論取才之道第一十七章 又是那草堂明人?第四十七章 衆人誤我啊第二十七章 天下文人一鍋粥第二十章 老無賴和小狐狸第五十八章 大明實習生第四十五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三十八章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第四十九章 朝堂的詭異第四十一章 書生用計,釜底抽薪第三十四章 功蓋三皇德壓五帝第三十七章 草堂明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