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

李自成死了,張獻忠死了,大明最有可能稱王的兩個反賊都已經伏誅,其他的基本上掀不起什麼風浪了,爲了儘快讓大明天下太平,張斌命人八百里加急傳令,讓南直隸負責剿賊的總兵黃得功去招撫革左五營,爭取早點結束大明的內亂。

現在的形勢已經很明朗,造反已經沒有任何前途可言,張斌相信,革左五營應該會接受朝廷的招撫,偃旗息鼓,不然,李自成和張獻忠就是榜樣!

革左五營真會像張斌想的這麼明智,乖乖接受招撫嗎?

黃得功倒不是什麼軍閥,他也沒有擁兵自重的想法,革左五營之所以一直沒被剿滅主要是他手裡的兵力太少了。

金陵附近的屯衛本就流失的厲害,南都兵部扣扣索索到處扣,扣了將近一年纔給他扣出堪堪三萬大軍,而這三萬大軍還擔負着守衛中都鳳陽府和南都應天府的重責,所以,黃得功雖然勇猛卻不敢全力去圍剿革左五營,因爲他怕自己被一股賊寇纏住之後另幾股賊寇去鳳陽府又或者應天府打秋風,如果這兩處被賊寇侵襲,那他可就完蛋了。

這會兒革左五營也不得了,聲勢比歷史上還要浩大,馬守應、賀一龍等每人手下都差不多有五六萬人馬,加起來足有將近三十萬,也就是說,他們任何一股都可以纏住自己手下的三萬屯衛軍,黃得功又怎麼敢全力以赴。

他收到張斌的八百里加急傳書之後,可以說是大大的鬆了口氣,這下好了,自己總算不用提心吊膽了,要知道中都和南都都有皇陵,鳳陽府和應天府任何一處受到侵襲,他有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現在,反賊李自成和張獻忠都被滅了,他也相信革左五營應該不敢再蹦躂了,因爲這會兒朝廷大軍足有幾十萬,隨便調個十萬過來他們都會被打的找不着北。

他按照張斌的意思,親手寫了封信,讓人送去廬州府,勸革左五營接受朝廷的招撫,將雜七雜八的軍隊全部集結起來,等候整編。

這會兒的革左五營在各個方面都比以前有所進步,他們吸取了上次被張斌收拾的教訓,並沒有將主力大軍集結在廬州府,而是集結在山裡面,輪流出來“籌集”糧草。

湊巧,這次正好輪到老革左馬應守了,他接到黃得功的勸降信,着實嚇了一跳,闖王李自成和八大王張獻忠竟然被朝廷一鍋端了,真的假的!

這事如果是真的,那可就麻煩了,沒有闖王和八大王在前面頂着,他們怎麼幹的過朝廷主力大軍。

他連忙令人快馬加鞭,召集賀一龍、賀錦、劉希堯、藺養成前來廬州府城議事,商討要不要接受朝廷招撫。

這麼大的事賀一龍和賀錦等人自然不敢怠慢,不要兩天時間,他們便相繼趕到了廬州府城,當天下午,馬應守便將他們召集到一起,然後拿出黃得功的親筆信,讓他們傳看了一遍。

衆人看完勸降信後臉色都不怎麼好看,不過,他們倒沒有驚慌失措,因爲他們已經在大別山裡建立了很多山寨,朝廷主力大軍來了,大不了躲到各自的山寨裡去,安全上倒沒有多大的問題,就是糧草不知道能堅持多久,闖王李自成和八大王張獻忠都被滅了,要朝廷主力大軍呆山外面不走,他們又怎麼“籌集”糧草呢?

馬應守見大家都不吭氣,只能提起話題道:“你們都說話啊,到底同不同意接受朝廷招撫。”

他倒是有點想接受朝廷招撫,因爲他年紀大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這會兒他已經沒什麼雄心壯志了,只想找個好地方頤養天年。

其他人又是什麼想法呢?

他將目光慢慢轉向革裡眼賀一龍。

賀一龍見他看過來,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道:“這個,闖王和八大王是不是真被朝廷給滅了還未可知呢,別是黃得功這小子詐唬我們的吧,我們如果被他詐唬的降了,那就鬧笑話了。”

很顯然,他有點不想接受招撫。

唉,這傢伙心太野,算了,看看其他人的意思吧,馬應守又將目光投向了左金王賀錦。

賀一龍見他看過來,頗有些自傲道:“就算闖王和八大王被朝廷給滅了又怎麼樣,我們可不是什麼軟柿子,讓朝廷大軍來唄,我們往山裡一鑽,看他們能拿我們怎麼樣。”

很顯然,這傢伙也不想接受招撫。

唉,這傢伙心太大,算了,還是看看其他人的意思吧,馬應守又將目光投向了治世王劉希堯。

劉希堯見他看過來,只得吞吞吐吐道:“這個,我們可是反賊,朝廷真的會放過我們嗎,我們如果接受招撫,他們要是秋後算賬,我們怎麼辦?”

這的確是個問題,馬應守嘆息了一聲,又將目光投向了爭世王藺養成。

藺養成倒是早有想法,不過他在五人裡面輩分最低,不好意思搶先發表意見,他見馬應守的目光投過來,立馬毫不猶豫的道:“我認爲,接受招撫倒是個不錯的選擇,先不說闖王和八大王有沒有被朝廷剿滅,建奴被朝廷擊敗了那可是千真萬確的,現在朝廷已經沒了遼東的後顧之憂,收拾我們只是遲早的事,我們還不如趁勢力正盛的時候接受朝廷招撫,儘可能撈點好處。”

終於有個人和自己想法一致了,馬應守不失時機的讚賞道:“爭世王說的很對,建奴已經被朝廷擊敗了,朝廷沒了後顧之憂,幾十萬大軍一旦壓上來,我們如何扛得住?躲山裡畢竟不是個辦法,躲個一年半載還行,要朝廷大軍始終不退,我們又怎麼辦?”

賀一龍、賀錦、劉希堯聞言,臉上都露出了猶豫之色,他們也知道自己肯定幹不過朝廷主力大軍,但是,讓他們就這麼降了,他們卻有點不甘心,半晌之後,賀一龍纔開口道:“爭世王,你說的撈好處是什麼好處?”

藺養成得意的道:“很簡單,朝廷要想招撫我們就給我們加官進爵,最少也要每人一個侯爵,而且,廬州府和大別山必須劃給我們做封地,用來養活我們手下的大軍。”

這傢伙,簡直是異想天開啊,這條件,張斌怎麼可能答應。

賀一龍、賀錦和劉希堯卻不這麼認爲,他們都認爲這個主意很不錯,如果真能這樣,那還有什麼好說的,他們都沒有什麼雄心壯志要拿下整個大明,能當個土霸王就不錯了。

賀一龍不由豎起大拇指,讚賞道:“好,這主意不錯,如果朝廷能同意,我們就接受招撫。”

這條件,有點過分了吧,馬應守見大家都在點頭,忍不住問道:“要朝廷不同意怎麼辦?”

賀一龍濁氣道:“那就進山跟他們耗唄,沒幾十萬大軍,想圍住大別山,門都沒有,要真耗起來,朝廷耗的起嗎!”

馬應守想了想,微微點頭道:“那行,就這麼定了,我給黃得功回信,說好了啊,如果朝廷答應了,我們就接受招撫。”

第三十九章 兵臨海州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十二章 楊鶴論罪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一九三章 復社尋死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五十六章 發展大計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二十三章 步子太大第八章 下金陵第九十七章 首輔落誰家第四十一章 佛郎機炮不好做第三十六章 消耗第二四八章 都想當包工頭第二十五章 崇禎暴怒第十七章 海戰無敵俞家軍第二十五章 流連忘返第九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五十章 萬人敵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六十二章 遼河大捷第二章 吹牛有風險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下)第九十六章 溫體仁下臺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十八章 東番九衛再擴招第二九八章 攪亂歐陸格局第三十章 感動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一〇八章 建奴你不懂炮戰第二十四章 人情味第四十七章 再見伊人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七十六章 下一盤棋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十二章 誰人能評說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五十九章 望風而逃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三十二章 糧倉國脈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二卷 序章 亂世序曲誰奏響第二〇五章 策反第四十三章 海盜要來了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門口第四十三章 欣欣向榮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二二九章 東瀛最後的希望第二八九章 閃電結盟第二十五章 崇禎暴怒第一五一章 復遼東第十七章 海戰無敵俞家軍第五十五章 海軍上將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七十章 薩爾滸悲歌的背後第十四章 入住都司衙門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一七四章 造勢第三十八章 閉門羹第五十三章 致仕名臣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二三〇章 被大明佔領只是時間問題第九十四章 裝病第一六六章 終於熬到頭了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二十六章 溫飽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一一三章 誰的贏面更大第二五七章 主動權在大明手中第一一一章 張斌的高招(祝大家女神節快樂)第四十四章 撿到寶了第二章 門生第二十七章 災民終安定第六十七章 奉旨驅倭寇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五十二章 測試
第三十九章 兵臨海州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十二章 楊鶴論罪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一九三章 復社尋死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五十六章 發展大計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二十三章 步子太大第八章 下金陵第九十七章 首輔落誰家第四十一章 佛郎機炮不好做第三十六章 消耗第二四八章 都想當包工頭第二十五章 崇禎暴怒第十七章 海戰無敵俞家軍第二十五章 流連忘返第九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五十章 萬人敵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六十二章 遼河大捷第二章 吹牛有風險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下)第九十六章 溫體仁下臺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十八章 東番九衛再擴招第二九八章 攪亂歐陸格局第三十章 感動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一〇八章 建奴你不懂炮戰第二十四章 人情味第四十七章 再見伊人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七十六章 下一盤棋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十二章 誰人能評說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五十九章 望風而逃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三十二章 糧倉國脈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二卷 序章 亂世序曲誰奏響第二〇五章 策反第四十三章 海盜要來了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門口第四十三章 欣欣向榮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二二九章 東瀛最後的希望第二八九章 閃電結盟第二十五章 崇禎暴怒第一五一章 復遼東第十七章 海戰無敵俞家軍第五十五章 海軍上將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七十章 薩爾滸悲歌的背後第十四章 入住都司衙門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一七四章 造勢第三十八章 閉門羹第五十三章 致仕名臣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二三〇章 被大明佔領只是時間問題第九十四章 裝病第一六六章 終於熬到頭了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二十六章 溫飽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一一三章 誰的贏面更大第二五七章 主動權在大明手中第一一一章 張斌的高招(祝大家女神節快樂)第四十四章 撿到寶了第二章 門生第二十七章 災民終安定第六十七章 奉旨驅倭寇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五十二章 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