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一章 勸皇上放權

張斌剛回到京城看望了一下自己的女兒和自己的外孫便匆匆離開坤寧宮,往乾清宮御書房走去,表面上他是應了皇后也就是自己女兒的請求去勸皇上多休息,實際上他卻是想去勸永興帝放權。

這個問題他其實一直在考慮,特別去歐陸這一趟,光是在海上航行的時間就不下四個月,海上無聊的時候總要找點事情打發時間,他想的最多的就是這個問題了。

大明皇室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對權力看的特別重,但有點能耐的,又或者是勤勉一點的皇帝,那都是什麼都要管,什麼都要抓在自己手裡,事無鉅細都要親自過問。

如果當皇帝的是個明君,這倒也沒什麼,比如朱元璋的洪武之治,比如朱棣的永樂盛世,比如朱高熾和朱瞻基的仁宣之治,只要當皇帝的有能力,不犯渾,不冒傻氣,他什麼都要管也無不可。

但是,一旦當皇帝的是個昏君又或者說是個被人愚弄的傻帽,那就麻煩了。

比如明英宗寵信太監王振,那時朝廷權力看似是集中在明英宗手裡,實際上明英宗卻如同個牽線木偶一般,什麼都聽王振的,結果終於釀成了土木堡之變,大明盛世將近百年積累起來的一切幾乎毀於一旦,一個強盛到天下無敵的大明瞬間衰落!

又比如明神宗萬曆皇帝,因國本之爭與朝堂官員走到了對立面,他一犯渾,直接來了個不理朝政,大明經過隆慶開海和張居正改革好不容易走上中興的大好局面瞬間毀於一旦,緊接着便是後金崛起,農民起義,大明直接亡國!

一個王朝走向滅亡的原因很多,比如土地兼併,比如天災不斷,比如貪腐橫行等等,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有,但是,這些原因造成亡國幾乎都有個前提,那就是當時的皇帝昏庸或是無能,比如漢末的靈桓二帝,比如隋朝的煬帝,比如唐末的懿宗與僖宗等等。

張斌最怕的就是這一點,以大明現有的規制,如果接連出現幾個昏君,鐵定亡國!

那麼,怎麼儘量避免發生這樣的事呢?

他認爲,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皇帝適當放權,儘量讓朝臣能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這樣的話,就算出了昏君,影響也不是很大。

這個看似合理的想法,在這個時代卻是最不合理的,因爲朱明皇室太在乎手中的權力了,好像稍微放一點權,這大明就不屬於他們了一樣!

永興帝朱慈烺是什麼想法,張斌還沒試探過,如果他的想法跟萬曆和崇禎一樣,那就麻煩了,這倆都把權力看的比命還重要,一旦皇權受到“挑戰”,瞬間就會翻臉的主,當然,如果他跟英宗和天啓一樣更麻煩,把皇權交給太監,那純粹是取死之道。

張斌皺眉沉思了一路,直到進了御書房他還沒有十足的把握勸服永興帝,因爲他不知道自己這個徒弟心中到底把權力看得有多重。

他這個時候都有點後悔了,自己怎麼早沒想到在這方面試探試探呢,這一次就想讓人改變想法,貌似很難啊,或許,說到一定的程度,皇上不高興了,就先放放吧,就當這次是試探算了。

永興帝朱慈烺可不知道自己的師傅是來勸他放權的,他對張斌還是一如既往的親切,又是起身相迎,又是賜坐一側,跟以前並無二致,甚至,因爲小太子出生,他還顯得相當的興奮,張斌一坐下來,他就激動的道:“師傅,你去看圳兒了吧,這小傢伙,真可愛,一看就是當太子的料。”

這都什麼話啊,可愛跟當太子有什麼關係,看樣子皇上着實有點歡喜的過頭了,張斌只能微笑着道:“嗯嗯,圳兒着實可愛的緊。”

朱慈烺滿足的點了點頭,這才問道:“師傅,此次歐陸之行結果如何,葡萄牙和西班牙有沒有接受大明的結盟條件。”

張斌微笑着拱手道:“託皇上洪福,葡萄牙國王若昂四世和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都已經在合約上簽字了,我們大明的商販已經能自由在他們的殖民地行商了,這次微臣回來的時候還特意爲幾大商幫劃分了一下經商區域,他們也開始調配貨物準備出海拓展生意了。”

朱慈烺聞言,不由饒有興致的道:“噢,真的嗎,具體是那幾大商幫啊,他們經商區域又是哪些地方。”

說罷,他竟然起身親自翻出來一張最新的世界地圖,攤在書桌上,示意張斌指給他看看。

張斌對着地圖,耐心的給朱慈烺介紹起來,從東胡、莫臥兒到歐陸、美洲,他都細細介紹了一遍,這些地方是哪國的殖民地,當地大致又是什麼情況,他都一一做了介紹。

朱慈烺聽完,不由大喜道:“這麼多殖民地,這麼大的區域,大明一年的稅賦怕得增加上千萬兩吧?”

張斌微笑着搖頭道:“不,一旦他們生意上了正軌,大明一年的稅賦最少增加三千萬兩!”

這麼多,那大明的稅賦豈不是等於翻了一倍!

朱慈烺不由驚喜道:“有這麼多嗎,這些地方好像都沒大明富饒吧?”

張斌耐心的解釋道:“正因爲他們落後,大明的商品才能迅速打開市場,因爲他們要麼做不出來大明這樣好的商品,要麼做出來比大明差遠了,還有,大明還可以憑藉自己的加工優勢在各地獲取原料然後拉回來加工再賣給他們,這樣大明國內的作坊和工場也會因此產量暴增。當然,這些都需要朝廷嚴格的管控,如果讓他們私下做買賣,那這稅賦就很難漲上去了。”

嚴格管控,這個貌似有很大的難度啊,朱慈烺看了看地圖上廣袤的區域,不由爲難道:“師傅,這麼大的地方,大明怎麼嚴格管控啊?”

這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的確大的嚇人,加起來比兩個大明還大,如果再算上歐陸,那就是相當於三個大明那麼大的區域了,怎麼去管理這些地方經商的大明商戶的確是個很大的問題。

不過,對這點,張斌早有準備,他緩緩的拱手道:“皇上,請恕微臣斗膽,把大半的鎮遠巡洋艦租給各大商幫了。”

朱慈烺聞言一愣,這個,把戰艦租給商幫是何道理?

他好奇道:“師傅,爲什麼要把大半鎮遠巡洋艦租給各大商幫呢?”

第二十七章 整頓官場第九十七章 胡亂攀咬第二十四章 推廣中成藥第四十三章 見面禮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二二一章 新皇繼位第二十二章 傷離別第三十三章 義診第二九六章 英荷終低頭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九章 不齊心第二十五章 鴻門宴(下)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九章 又玩海盜劫掠第二二七章 投降也不會停止進攻第九十三章 巴蜀驚變第一八七章 弒君否第八十七章 危機四伏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五十六章 多多益善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三十九章 貪腐潮第一二四章 齊聚鞍山之地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十二章 誰人能評說第一八六章 崇禎落幕第二十章 年不好過第二十章 徵兵遇阻第二三七章 來一場大遷移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二三八章 史上最牛總督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六十八章 太子召見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二十六章 反賊爲什麼要造反第一八六章 崇禎落幕第二十一章 京城內鬼(上)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六十二章 測試槍炮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一三一章 斷建奴根基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十六章 總督之爭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三十六章 榮歸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三十六章 當廷對質第三十七章 金陵舊院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九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十八章 張斌自辨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八十七章 危機四伏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五十七章 規模空前的大海戰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五十三章 貪官污吏一掃而光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第五十三章 貪官污吏一掃而光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四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七十二章 無恥者自毀長城第一三八章 突如其來的盡頭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四十八章 防禦第二十五章 崇禎暴怒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二十七章 產量第四十章 狀元郎對奸相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
第二十七章 整頓官場第九十七章 胡亂攀咬第二十四章 推廣中成藥第四十三章 見面禮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二二一章 新皇繼位第二十二章 傷離別第三十三章 義診第二九六章 英荷終低頭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九章 不齊心第二十五章 鴻門宴(下)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九章 又玩海盜劫掠第二二七章 投降也不會停止進攻第九十三章 巴蜀驚變第一八七章 弒君否第八十七章 危機四伏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五十六章 多多益善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三十九章 貪腐潮第一二四章 齊聚鞍山之地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十二章 誰人能評說第一八六章 崇禎落幕第二十章 年不好過第二十章 徵兵遇阻第二三七章 來一場大遷移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二三八章 史上最牛總督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六十八章 太子召見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二十六章 反賊爲什麼要造反第一八六章 崇禎落幕第二十一章 京城內鬼(上)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六十二章 測試槍炮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一三一章 斷建奴根基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十六章 總督之爭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三十六章 榮歸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三十六章 當廷對質第三十七章 金陵舊院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九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十八章 張斌自辨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八十七章 危機四伏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五十七章 規模空前的大海戰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五十三章 貪官污吏一掃而光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第五十三章 貪官污吏一掃而光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四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七十二章 無恥者自毀長城第一三八章 突如其來的盡頭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四十八章 防禦第二十五章 崇禎暴怒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二十七章 產量第四十章 狀元郎對奸相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