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命中剋星

簿房的議廳裡頭,其時正坐着幾個小憩的小吏,陡然人和應天巡撫一起走了進來,也是嚇了一跳。低頭顧盼了幾下,連忙溜了出去。

見屋裡已是沒有他人,張居正仍是有些不放心,順手帶上了門。

“子謙,我且是問你。”張居正拉着蕭墨軒坐了下來,“那戶部浙江清吏司的海瑞,可是你舉薦的?”

“海瑞?”蕭墨軒的心裡咯噔的響了一下,“不錯,正是學生向吏部舉薦的。”

“哎呀……”張居正臉色微變,“如何當真是你。”

“這回他惹禍了……”。張居正的樣子,幾乎要捶胸頓足。

“海瑞他如何惹禍了?”蕭墨軒也有些緊張的問道,“難道是惹上了誰不成?”

“惹上誰個?”張居正用力的在蕭墨軒肩膀上拍了幾下,“他惹得是皇上?”

“皇上?”蕭墨軒騰的一下站了起來,“海瑞他向皇上上疏了?”

“子謙你……”張居正頓時被蕭墨軒的舉動嚇了一跳,連忙又把蕭墨軒朝着牆角拉了拉。

“子謙你如何知道?”張居正的嘴脣似乎有些發紫,“難是說你也參與了其間?”

“這倒是沒。”蕭墨軒倒也知道深淺,連忙開口否認。

“那且是還好些。”張居正這才略鬆了口氣,“回頭若是有人問起你來,你萬萬不可胡亂言語。”

說話間,張居正臉色嚴肅的掀起袖子,從裡頭抽出兩封信來。

“這兩封信箋,都是內閣用兵部的勘合八百里快騎送來的。”張居正把手裡的信箋遞給了蕭墨軒,“原本便就有一封是給你地。另外一封,且是給我的。兩封大抵相同,你皆是可以看看。”

“幾位閣老原是要分送給你我,可又怕你一時間失了計較,還是讓我來送來給你。”張居正的心思也有些不定,“我等兩人,也好先商量着行事兒。

蕭墨軒輕輕應了一聲,接過張居正手上的信箋,先拿起寫着自個名字的那封,撕開了上頭的火漆。湊到面前。

“治安疏……唔……”蕭墨軒第一眼看到的,倒是高拱複寫在後頭的文字。高拱擅於強記,海瑞所上的奏疏,雖是留在了萬壽宮裡頭,可是高拱竟是完全憑着記憶,將這份奏疏記了下來。

“學生明白了。”蕭墨軒儘量讓自己臉上的表情平靜些,可是心裡卻是“突突”地跳個不停。

“你且是明白如何?”張居正對蕭墨軒的話似乎有些不解。

“張師傅,這海瑞是甚麼時候上的疏,皇上眼下又是如何?”蕭墨軒連續朝着張居正拋出兩個問題。

“幾位閣老的信上且是都寫明白了。”張居正對蕭墨軒的態度似乎有些不滿,“你且先看明白了再說。

“噢……恕學生過錯。”蕭子謙被張居正頂了一回。連忙安下心來去看手上的那兩份信箋。

後據《名臣志.海瑞列傳》所載: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乙酉。海瑞乘嘉靖帝於皇極殿召羣臣與方士論道之時上《治安疏》,帝盛怒,欲罪於海瑞,幸內侍黃錦一旁進言,曰海瑞備棺於家中,此乃死諫,帝默然,竟不速罪。

在這一段記載中,黃錦其實充當了一個非常光輝偉大的角色,若不是他從旁進言。嘉靖帝盛怒之下,海瑞難逃一死。只從此一事看,黃錦雖是宦官,卻有君子之風;而嘉靖帝能聞言而止。雖是在四十多年的執政生涯中並沒有太多的閃光點,或者只是不想殺了海瑞給自己留下一個罵名,總歸來說倒也並非昏庸之主。

惟一可惜的是。宦官受輕,黃錦雖是有君子之風,當年又顯赫一時,卻也只能留下一個內侍地名頭。

“呵……呵呵……”蕭墨軒看完手裡的兩封信箋,目光卻仍不離開手上,只是垂着腦袋,苦笑幾聲。

“子謙……”張居正倒是擔心自個這位得意門生受了刺激,有些擔心地喚倒。

“唔……”蕭墨軒長出一口氣,微微擡起右手,擺了幾下,向張老師示意自個沒事。

終於還是躲不過去……海大人終於還是上了這麼一封治安疏,雖然在時間上提前了四年之久。文中所指,幾乎與蕭墨軒記憶裡的那封毫無二致。

宿命啊……宿命……只能說,這海瑞真的是嘉靖帝命中的剋星。那麼……蕭墨軒直愣愣的託着手上的信箋,陷入了另一陣沉思。

,幾位閣老和黃公公,馮公公幾個眼下在京中也是盡張居正心裡仍是掛着,走上前幾步來勸慰蕭墨軒,“等過些日子,皇上氣消了,定是不會牽連無辜,只消你回了京之後切莫胡亂言語便是。”

“張師傅。”此時的蕭墨軒,又突然變得鎮靜起來,“學生不會有事。”

“自然。”張居正見蕭墨軒回過神來,心裡也是鬆了一些,“令尊和子謙你對皇上忠心一片,這些年又做過什麼,聖上心裡自然拿捏的清楚。”

“海瑞也當是無恙纔是。”沒想到蕭墨軒緊跟着加了一句,又把張居正嚇了一跳。

“張師傅。”蕭墨軒折過頭來,看着張居正,“什麼時候動身?”

“須得過個幾天纔是。”張居正接過話來,“你且先發一道書,讓寧波市舶司把今年新收的白銀解送京城,稍後出去便發,可巧讓王浚帶了過去。”

“還有浙江巡撫李應節和我這裡。”張居正繼續說道,“也各湊一些錢糧送入京中。你我也走水路,倒是不怕時候長些,須得和押解進京的錢糧差不多時候到纔是。這些事兒,也個幾天也料理不清。”

張居正所說地,在幾位閣老的信箋裡也都提到了。他們的心思,蕭墨軒也明白,無非是指望搏皇上歡心,儘量少追究下來。

“看來今年這個除夕。”蕭墨軒抿了下嘴脣,默默的站起身來,“又得在京城過了。”

自個這回倒真是回家過年了,可看眼下地情形,自己在南京的家眷,於公於私,都是無論如何也沒法子一起跟了回去。

今年這個年……看來無論如何也是沒法子完整了。

紫禁城,萬壽宮。

從今個早上開始,皇上老人家竟是已經昏厥過去了兩次。太醫令萬邦寧領着一羣太醫,呆在寢宮外頭寸步不敢離開。

一個個間或翻開幾本醫書,卻又一副一籌莫展的模樣。

“黃伴……”寢宮裡頭,龍牀上頭響起一陣氣若游絲地喚聲,“黃伴……”

“萬……萬歲爺……”黃錦這些日子來,除了用飯和沐浴,漱洗。其他時候幾乎也都是隻呆在萬壽宮裡頭。

聽見嘉靖帝召喚,黃錦竟也有些顧不得腳下的輕重,三步並作兩步的奔到了龍牀邊上。

“扶……扶朕起身。”嘉靖帝的眼窩看起來似乎有些深陷,竟是比前些時候消瘦了許多。

“萬歲爺,你且是多躺會兒。”黃錦臉上的淚痕已是擦了乾淨,只是眼眶仍有些發紅,“外頭的事兒有幾位閣老料理着,這裡又有老奴伺候着。”

黃錦說的倒是實話,嘉靖老人家即使在這裡躺上一年,大明朝也不會亂。

大明的內閣制度,經過近兩百年的完善和進步,到了今日,已是完全可以獨立的料理朝廷上下所有大大小小的事務。

甚至說,內閣文官制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約束了皇權,逼得做皇帝的不得不弄出個內相,也就是司禮監來相對限制內閣。後世曾經有人借皇帝不上朝來抨擊嘉靖,隆慶和萬曆諸帝,其實並不完全正確。首先,不上朝並不代表不處理國務,嘉靖帝十多年不上朝,卻能熟知天下錢糧之數與兩京一十三省情形;萬曆不上朝,卻能發動“三大徵”,便就是明證。其次,做皇帝的深居,一部分也是因爲對文官內閣制度作出的妥協。

後來雖有魏忠賢閹黨亂政,那也是因爲一部分文官選擇了投靠內臣,才造成了大面積的失衡。自古以來,治天下從來不能只靠一人,若是做皇帝的日日上朝,百姓卻苦不堪言,卻還要歌功頌德;打個戰,自損數千,殲敵數百,割讓土地卻要號稱大揚國威,聲稱要再活五百年,纔是真的滑稽。

大明,華夏一族的最後一個正統王朝,自從建立的第一天起,從未簽定過一個不平等條約,從未割讓過一寸土地,甚至皇帝被俘,也沒有作過任何一絲妥協,直至崇禎帝以死殉國。

這一切雖然不是做皇帝的一個人能做到的,但是華夏一族的最後一絲血性卻在這裡顯露無疑。

甚至從郭子興揭竿而起的第一天開始,包括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對手陳友諒在內,他們都是華夏民族的英雄,並且必將永垂不朽

第9章 少年中國第27章 落葉欲歸第12章 婊子立牌坊第30章 走漏風聲第12章 利益團伙第55章 精神崩潰第23章 爭議第64章 海瑞之怒第40章 向北第54章 打草驚蛇第36章 候補閣員第35章 迎頭棒喝第9章 目光第25章 送上門的人才第40章 白銀兩萬第18章 五大罪第16章 一團和氣第22章 真假倭寇一章 狗急跳牆第27章 無賴哲學第5章 子謙受罰第29章 密旨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15章 如何纔是治本第29章 寒匕初現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56章 風俗?第20章 在此一戰第52章 關鍵證據第15章 昇平下的風暴第4章 神魂顛倒第25章 手帕之交第52章 關鍵證據第20章 在此一戰第29章 三比七第6章 經略江南第29章 蒼天之下第41章 難題第10章 蕭天馭的決斷第23章 爭議第19章 三教九流也大才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33章 談權論勢第3章 南直隸之禍第62章 赴任第36章 爲天下而忍第21章 明槍暗劍第18章 早該想到第24章 邊陲之患第17章 巨財第23章 是福是禍?第50章 左右逢源第39章 兵臨城下第40章 白銀兩萬第16章 武力奪城第48章 怪事第17章 謀財害命第32章 械鬥第40章 主動被動第11章 流行上辭呈第47章 興化之陷第22章 毒藥第19章 美人倚闌第24章 邊陲之患第15章 如何纔是治本第43章 爲何而戰第12章 利益團伙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7章 辛卯日朔第26章 風暴前兆第5章 天上掉下個媳婦第50章 左右逢源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9章 目光第37章 天水冰山錄第56章 山外青山樓上樓第14章 高拱之怒第63章 有辱祖宗第30章 寡人有疾第30章 走漏風聲第13章 國門萬里第53章 暗影潛行第10章 背後第5章 左右爲難第11章 命中剋星第5章 左右爲難第47章 國之利器第25章 靜默第10章 振武軍變第29章 同生共死第14章 無眠夜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45章 早該享福第18章 不肖子誤人第4章 人才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26章 天火降罰第33章 隱患第18章 早該想到第17章 巨財
第9章 少年中國第27章 落葉欲歸第12章 婊子立牌坊第30章 走漏風聲第12章 利益團伙第55章 精神崩潰第23章 爭議第64章 海瑞之怒第40章 向北第54章 打草驚蛇第36章 候補閣員第35章 迎頭棒喝第9章 目光第25章 送上門的人才第40章 白銀兩萬第18章 五大罪第16章 一團和氣第22章 真假倭寇一章 狗急跳牆第27章 無賴哲學第5章 子謙受罰第29章 密旨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15章 如何纔是治本第29章 寒匕初現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56章 風俗?第20章 在此一戰第52章 關鍵證據第15章 昇平下的風暴第4章 神魂顛倒第25章 手帕之交第52章 關鍵證據第20章 在此一戰第29章 三比七第6章 經略江南第29章 蒼天之下第41章 難題第10章 蕭天馭的決斷第23章 爭議第19章 三教九流也大才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33章 談權論勢第3章 南直隸之禍第62章 赴任第36章 爲天下而忍第21章 明槍暗劍第18章 早該想到第24章 邊陲之患第17章 巨財第23章 是福是禍?第50章 左右逢源第39章 兵臨城下第40章 白銀兩萬第16章 武力奪城第48章 怪事第17章 謀財害命第32章 械鬥第40章 主動被動第11章 流行上辭呈第47章 興化之陷第22章 毒藥第19章 美人倚闌第24章 邊陲之患第15章 如何纔是治本第43章 爲何而戰第12章 利益團伙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7章 辛卯日朔第26章 風暴前兆第5章 天上掉下個媳婦第50章 左右逢源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9章 目光第37章 天水冰山錄第56章 山外青山樓上樓第14章 高拱之怒第63章 有辱祖宗第30章 寡人有疾第30章 走漏風聲第13章 國門萬里第53章 暗影潛行第10章 背後第5章 左右爲難第11章 命中剋星第5章 左右爲難第47章 國之利器第25章 靜默第10章 振武軍變第29章 同生共死第14章 無眠夜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45章 早該享福第18章 不肖子誤人第4章 人才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26章 天火降罰第33章 隱患第18章 早該想到第17章 巨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