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至親骨肉(三)

沈瑞沒有掩飾自己的失望與不滿,沈瑾不是傻子,自然也看出他眼中指責。

沈瑾心下一緊,忙不迭點頭道:“身爲人子,維護母親名譽,自然是人子之責。二弟放心的,以後但凡有人再敢就母親之事說嘴,便是我沈瑾的仇人。”

沈瑞沒有給沈瑾留臉的意思,譏笑道:“方纔張老安人說了不止一回,瑾大哥這仇人之說看來也是因人而異!”

沈瑞與沈瑾之間,雖說不曾主動熱絡親近,可也沒有這樣不留餘地的時候。

沈瑾漲紅了臉,一時手足無措,就是沈全在旁也多了不自在。畢竟沈瑾爲長,沈瑞爲幼,這般說話實在無禮。加上如今沈瑾是狀元,前程錦繡;沈瑞纔是秀才,以後說不得有需要沈瑾照拂之處,因此沈全不免擔心,怕沈瑞真的得罪了沈瑾,也怕這種失禮行爲落到沈淵眼中,引得二房長輩對沈瑞人品質疑。

沈淵是第一次看沈瑞如此,卻是沒有擔心沈瑞行爲不妥,反而多了幾分同仇敵愾,帶了挑剔望向沈瑾:“瑞哥兒說的不錯,養恩大於生恩,你既是受嫡母教養長大,自當曉得輕重。方纔那樣質疑你母親教養人品的話,真要傳到外頭,會有什麼後果你不曉得?如何你能旁觀,還要瑞哥兒這個出繼子來維護你母親清名?”

即便他不曾因張老安人母子遷怒沈瑾,可也僅僅是不遷怒而已,只要想到沈瑾生母是“寵妾滅妻”裡的寵妾,沈淵自然也無法對其有什麼好感。

沈瑾滿臉羞愧,毫無辯解之意,老老實實道:“確實是侄兒的不是,再也不會了。”

沈全在旁站着,聽了這話,望向沈瑞。

沈瑞已經轉過頭去,不去看沈瑾,顯然並不相信沈瑾的話。

沈瑾也看到沈瑞動作,有些着急。

小賀氏有心示好沈瑾,可也知曉自己身份尷尬,不好就此事多嘴,正看到張太醫身後小童揹着的藥箱,忙對張老安人道:“老爺還病着,是不是先請大夫過來診看?”

張老安人雖是看不慣沈淵、沈瑞故意拿捏沈瑾,可也存了忌憚,不敢火上澆油,聽了小賀氏的話,纔想起牀上的兒子,忙招呼張太醫上前。

張太醫尷尬死了。旁聽了這許久,他是瞧出來了,這沈家二房、四房早年有恩怨,近年也不太平。沈瑾與沈瑞這對兄弟,中間雖牽着孫氏,可是情分也複雜。至於沈全,之前看着與沈瑞情分深些,可似乎與沈瑾關係也不錯。這個老太太,可真是個糊塗人,什麼話都敢說,卻不想想真要將孫氏名稱弄臭了,影響的也是四房;還有這個年輕的四房太太,倒是難得的明白人,知曉什麼時候說話,什麼時候閉嘴。不顧到底是半路夫妻,情分有限,否則也不會任由丈夫昏迷,看了半天熱鬧纔想起自己這個大夫來。

張太醫也不用別人三請五請,連忙上前問診。

這一上手,張太醫不免心中驚詫。實在是沈源的脈相十分清楚,並無大礙,就是飲食不調的緣故。說是飲食不調是婉轉說辭,實際上就是餓昏了。真要說起來,連方子都不用開,直接灌兩碗人蔘粥下去,吃飽了就好了。

張老安人痛快了一會兒,憋屈了一會兒,現下才曉得眼下兒子的病最重要,眼見張太醫沉吟不語,心也跟着提起來,連忙問道:“我兒子到底怎麼了?可是有什麼不妥?是不是因起到了,才因此昏厥?”

張太醫放下沈源胳膊,沒有直接回話,而是望向沈瑾。

沈瑾這幾日沒在五房,而是在四房“侍疾”之事,張太醫也有耳聞,少不得腦補了一番。他既知曉沈瑞與沈家四房淵源,心中自然也是偏着沈瑞,可隨着沈瑾一路南下,沈瑾爲人處世也都在眼中,實在不像是會虐待生父不孝之人。可要不是沈瑾虐待,這沈源怎麼會吃不上飯,直到餓昏?

張老安人順着張太醫的目光,也看到沈瑾,心中火燒火燎。她不敢發作旁人,可沈瑾這個親孫子有什麼說不得的?立時高聲道:“你到底做了什麼不孝事,是不是忤逆你父親,才氣壞了你父親?你莫要以爲中了狀元就能爲所欲爲,我還活着,這個家還輪不到你當家作主!”

沈瑾本就因沈瑞的冷淡難過,也多少因沈源的昏迷忐忑,臉上露出幾分絕望來,跪下道:“都是我的錯,若是父親不好,我便與父親償命去。”

張老安人本就疑心因張四姐兒的事情,父子爭執才氣壞了沈源,聽了沈瑾這樣說,自然更是認定了,越發怒氣橫生,揮着柺杖抽打沈瑾道:“身爲人子,連孝順都做不到,竟行忤逆事,還配做什麼狀元郎?”

她揮動的突然,手下又用力,沈瑾被抽打身子一趔趄。

待到第二下,卻是抽不動了,沈瑞不知什麼時候站過來,半路接過了張老安人的柺杖。不過即便柺杖落下去,也打不到沈瑾,因爲沈全已經先一步拉開沈瑾。

沈全最是口齒伶俐,皺眉對沈瑾道:“老安人糊塗你也糊塗不成?就算是孝順,你也不能什麼錯都認下,這不孝可是大罪過!源大伯又不是今兒纔不舒坦,早幾日就不自在了,要不然你也不會回來日夜侍奉。到底是因什麼病的,張太醫還沒說話,你就稀裡糊塗請什麼罪?就算是孝順,也沒有這樣孝順的。”

儒家最是講究“忠孝”,“不孝”卻是是大罪過,輕重讓人質疑人品,重則說不得前程都要斷送。

沈淵沒有想到這張老安人是個真糊塗人,竟是毫無顧忌就往沈瑾身上扣帽子。這沈瑾可是四房獨子,以後的頂樑柱,這哪裡像是骨肉親人,說是仇人也不爲過了。幸好此處是松江,不是在京城,否則一句兩句傳出去,傳到御史耳中,小事也要變大事。

沈瑞雖是不滿沈瑾之前的不作爲,可也不會真的任由他背上“不孝”之名,皺眉道:“張太醫尚未發話,老安人這發作也發作的太急了,也不怕冤枉了人?”

張太醫本心中存疑,正好看到不遠處桌子上的飯菜,心中有了別的猜測。按照張老安人話中之意,似乎沈老爺有什麼吩咐沈瑾,沈瑾沒有聽從,父子之間有爭執。既不是沈瑾故意餓着老父親,那剩下的就是沈源自己不吃飯。

雖疑惑到底是什麼事讓沈源“絕食”相比,可張太醫並無探究的意思,斟酌一番,對張老安人道:“沈老爺是因體虛昏厥,並非是肝脾不調。”

“體虛?”張老安人面帶疑惑:“即便之前趕了遠路,也是不緊不慢回來的,我這老婆子都好好的,他一個壯年男子還能累着不成?”

張太醫看了沈瑾、沈瑞一眼,帶了幾分爲難,低聲道:“看沈老爺脈相,倒不是因勞乏所致,而是腎水不足,精元早泄,從陽虛上引得體虛。到底是有了春秋,以後還是當保養爲上。”

這倒不是張太醫信口雌黃,沈源身上飢餓是小事,可被女色掏空身子也是真的。

張太醫雖是隱下沈源餓昏之事,可既是瞧病,也是不願意砸了招牌,沉吟了下道:“另外據在下所看,沈老爺脣色發青,這是體內積攢丹毒的徵兆,怕是這兩年也用了不少丹藥,積攢的多了,如今也是一病發作出來。”

揚州繁華之地,又是出美女的地方,各色“養生藥丸”最是不缺。

張老安人即便身在內宅,也知曉兒子這幾年婢妾不少,外頭也有兩個交好的,只是只當是兒子本事,可憐他年輕時被孫氏約束,放任不管,沒想到竟然有這樣惡果。此時她倒是慶幸沈瑾送走了張四娘,否則以張四娘年歲,正是貪歡時候,折騰的只有自己的兒子。

小賀氏本還埋怨沈瑾這個繼子對沈源太過凌厲,現下知曉沈源“病因”,只覺得牙根癢癢,巴不得沈源立時死了。想起沈源在家中淫便婦人婢子,外頭還花錢養着****,還真不如嘎嘣死了讓人省心。

小賀氏心中暗恨不已,偏生張老安人最是會弄小巧,既是知曉兒子“病因”,自是不肯讓兒子擔了“好色縱慾”的名聲,看到小賀氏低眉順眼地站在身邊,便呵斥道:“知曉你一心求子,可也當曉得輕重?外頭的藥豈是隨便能給你老爺吃的,要是源兒真有個萬一,你也不用在沈家待了,早早回去了事!”

這是要將沈源的病症推到小賀氏頭上,小賀氏平日雖柔順,可也不是真包子,這樣的罪名如何能認下?真要認下了,不單以後在繼子族親面前擡不起臉來,連帶着孃家教養都要被人質疑。

小賀氏擡起頭,不悲不喜道:“兒媳婦因身體有恙,這兩年一直在吃藥,這兩年老爺並沒有在正房宿過。許是求子的有旁人,要不然老安人打發人去揚州春花坊打聽打聽,省得有骨肉流落在外頭;還有家裡的丫鬟婆子,有不少服侍過老爺的,也好生盤問一二纔是,萬一有了老爺骨肉,好好的少爺當不成,再流落成小子婢女,有違天倫……”

第五百零一章 順藤摸瓜(一)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兄弟齊心(三)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金針暗渡(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桂子飄香(六)第三百五十六章 端倪可察(一)第五百二十章 螳螂捕蟬(五)第675章 山重水複(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別有用心(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木落歸本(六)第九十章 有女懷春(二)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第三百九十三章 歸去來兮(六)第二百二十章 貞元會合(四)(第一更)第五百零五章 順藤摸瓜(五)第三百零六章 種因收果(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順水行舟(二)第三十四章 景星鳳凰(二)第668章 向海圖強(下)第三十七章 景星鳳凰(五)第626章 晚來風急(二)第二十七章 浮雲富貴(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六章 歲暮天寒(六)第三百一十四章 金友玉昆(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事在蕭牆(一)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第四百一十章 秋來風疾(六)200加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歸去來兮(六)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669章 第六百六十九 疾風勁草(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多方角力(一)(二合一)第九十一章 有女懷春(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理昭彰(三)第二十四章 素車白馬(三)第五十章 雁南燕北第一百零四章 風波再起(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鳥飛魚躍(六)第四百八十二章 抽絲剝繭(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頂門立戶(五)第四百六十章 迴腸九轉(一)第五百章 別有用心(五)第五百三十七章 漸生嫌隙(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雲際會(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貞元會合(五)(第二更)第四百零八章 秋來風疾(四)150加更第四百七十九章 兄弟齊心(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歸去來兮(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較長絜短(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僞難辨(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喜事盈門(二)第九章 靈前孝子(二)第七章 歲暮天寒(七)第一百七十六章 聞風而動(六)第三百五十章 倦鳥知還(五)第四百二十章 桂子飄香(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裂(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煙析產(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人心鬼蜮(七)第四百四十九章 小人之道 (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至親骨肉(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桂子飄香(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天威難測(二)第六十五章蜚短流長(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風洗塵(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利之所在(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順水行舟(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有心無力(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多方角力(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貞元會合(五)(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倦鳥知還(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鳥飛魚躍(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引蛇出洞(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一)第五百零四章 順藤摸瓜(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理昭彰(二)第六十九章人心不足(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金友玉昆(五)第654章 田月桑時(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倦鳥知還(三)第九十章 有女懷春(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金友玉昆(四)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第696章 克紹箕裘(六)第二百一十章 如意算盤(六)第三百九十九章 分煙析產(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三百六十九章桃李之教(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褏然舉首(一)第三百七十章 桃李之教(五)第四百三十章 樂往哀來(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四)第九十九章 羊狠狼貪(二)第五十三章兄弟怡怡(三)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五)
第五百零一章 順藤摸瓜(一)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兄弟齊心(三)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金針暗渡(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桂子飄香(六)第三百五十六章 端倪可察(一)第五百二十章 螳螂捕蟬(五)第675章 山重水複(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別有用心(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木落歸本(六)第九十章 有女懷春(二)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第三百九十三章 歸去來兮(六)第二百二十章 貞元會合(四)(第一更)第五百零五章 順藤摸瓜(五)第三百零六章 種因收果(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順水行舟(二)第三十四章 景星鳳凰(二)第668章 向海圖強(下)第三十七章 景星鳳凰(五)第626章 晚來風急(二)第二十七章 浮雲富貴(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六章 歲暮天寒(六)第三百一十四章 金友玉昆(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事在蕭牆(一)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第四百一十章 秋來風疾(六)200加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歸去來兮(六)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669章 第六百六十九 疾風勁草(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多方角力(一)(二合一)第九十一章 有女懷春(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理昭彰(三)第二十四章 素車白馬(三)第五十章 雁南燕北第一百零四章 風波再起(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鳥飛魚躍(六)第四百八十二章 抽絲剝繭(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頂門立戶(五)第四百六十章 迴腸九轉(一)第五百章 別有用心(五)第五百三十七章 漸生嫌隙(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雲際會(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貞元會合(五)(第二更)第四百零八章 秋來風疾(四)150加更第四百七十九章 兄弟齊心(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歸去來兮(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較長絜短(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僞難辨(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喜事盈門(二)第九章 靈前孝子(二)第七章 歲暮天寒(七)第一百七十六章 聞風而動(六)第三百五十章 倦鳥知還(五)第四百二十章 桂子飄香(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裂(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煙析產(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人心鬼蜮(七)第四百四十九章 小人之道 (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至親骨肉(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桂子飄香(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天威難測(二)第六十五章蜚短流長(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風洗塵(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利之所在(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順水行舟(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有心無力(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多方角力(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貞元會合(五)(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倦鳥知還(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鳥飛魚躍(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引蛇出洞(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一)第五百零四章 順藤摸瓜(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理昭彰(二)第六十九章人心不足(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金友玉昆(五)第654章 田月桑時(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倦鳥知還(三)第九十章 有女懷春(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金友玉昆(四)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第696章 克紹箕裘(六)第二百一十章 如意算盤(六)第三百九十九章 分煙析產(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三百六十九章桃李之教(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褏然舉首(一)第三百七十章 桃李之教(五)第四百三十章 樂往哀來(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四)第九十九章 羊狠狼貪(二)第五十三章兄弟怡怡(三)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