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向海而生(二)

史書上一直有登州府周邊一些島嶼的記載,在唐時已有軍事駐防,至宋時又作爲流放之地,除了駐軍外,也有了一些百姓居住。

元時不止在沙門島上置巡檢司,供海船轉帆,更是設置了行政區,劃爲兩社——元時五十戶爲一社,可見島上百姓已是不少。

只是到了明初,倭寇頻擾,太祖、成祖移島民入內陸,只有少量海防駐軍。

再到英廟、憲廟時,駐軍逐漸減少。

如今,基本上就是一座座空島了。

聽聞沈瑞要重新移民上島,衆人表情各異。

軍人的反應永遠是迅速而直接的,戚大郎直言道:“大人,雖近幾年倭人少來禍害山東,但海上仍不太平,將百姓放到島上,不是要給海匪送菜!”

戚宣覺得兒子這話說得太過生硬,恐削了沈瑞面子,但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他雖圓場卻也語氣肯定的道:“大人勿怪,實是海匪狡詐,不得不防。且朝廷的意思……”

開海和允許百姓上島居住是完全兩碼事啊。

成祖時可是有禁令的……雖然後來管得沒那麼嚴,但公然抗令,也夠被參上一本的。

沈瑞並沒有生氣戚大郎的拆臺,若是一個軍人沒有立刻想到保家衛國纔是不合格。

何況他這個移民的想法其實也不是十分成熟,所以纔想拿出來與衆人商量的。

沈瑞清了清嗓子,點頭道:“戚僉事、戚百戶說得極是,這也是本官擔心之事,在此也是作個探討。”

“本官原看過些前人筆記,記得一本寫過宋時曾置‘刀魚巡檢,水兵三百戍沙門島,備禦契丹’。”

彼時出海乘坐的船如刀魚,故而得名“刀魚巡檢”。

沈瑞將案几上的茶盞挪了挪,道:“南京水師的人已到了,原有的、新造的大小海船一應具備,聽聞這幾日潘僉事那邊也開始篩選兵勇了。戚僉事最熟海事,依你看,這登州水師操練可否加上一項,輪番往這些島上去?”

戚宣微一沉吟,嘆道:“大人不知海上情形,左近這些海島,如沙門、長山倒是好說。大小竹島,就有些難了,更勿論隍城島。”

他頓了頓,語氣更爲緩和道:“大人想是沒去過島上,不知地方大小,其實就沙門長山這幾處,養二三千流民不成問題。聽先輩講早年還有軍屯的。”

又看向韓大老爺,似笑非笑道:“那邊也是漁獲豐盈。”

韓家雖主營酒樓生意,魚獲也佔家族產業中極大的一塊,養了二十多條大小漁船。

登州府每年的漁課土貢多賴韓家,故而雖有所謂“海禁”,衙門對韓家漁船往略遠些的海域捕撈也是全然放任的。

韓家不像陸家這樣的海商,沒有大型海船也不會往太遠地方去,最長光顧的也就是近海這些島嶼了。

實際上,不少漁戶會偷偷出海往島嶼這邊來的,這邊海魚資源是相當豐富的,每年春夏之交都會形成一個個漁場。

地方誌上也有記載:“每年小滿後魚大至,漁舟聚集,六十日魚去即止,俗名海秋,是年得魚則曰收海。”

就現下這幾日,韓家的漁船就當是已出海在島嶼附近開始捕撈了。

韓家是登州本地戶裡最早投靠了沈瑞的家族,通風報信的事兒沒少做,如今又在和八仙車馬行以及順風鏢行合作客棧,是徹底上了沈知府這條船,因此也不怕底細曝光。

韓大老爺毫不猶豫的承認道:“大人放心,如戚大人所說,那些島上漁獲極多,養活多少人小的不好估算,但小的敢應承,他們若要往外賣魚,小的這邊照市價全收!”

他這番表態立時贏得了沈瑞與戚宣贊賞的笑容。

韓大老爺便也笑得歡喜。

而沈瑞給了他更大的驚喜。

沈瑞道:“不光要捕,也要養海貨,能更長遠。不止是養魚,本官記得有本農書上曾說,圈海若圈地,上層養藻,中層養貝,底層投石養海蔘養鰒魚。”

鰒魚就是鮑魚,早在宋時登萊的鮑魚就名聞天下,楊彥齡筆記中曾說“登州所出(鰒魚),其味珍絕。”

做過五日登州太守的蘇東坡還曾有一首《鰒魚行》贊蓬萊鮑魚美味。

鮑魚不止味美,其殼也能入藥,只是十分難捉難捕,它生在海水中亂石上,若要捕捉,須得持鐵鏟泅水,如前人筆記所言“鏟驟觸,鰒不及覺,則可得;一再觸,則粘石上,雖星碎其殼,亦膠結不脫。”

正因其“難得”,所以價格纔會一直居高不下。

要是能如同養雞養鴨般養它……

韓大老爺聞言喜上眉梢,讀書人真真不一樣,果然書中自有黃金屋!

若書中果然有妙法,這養鰒魚不就和養黃金差不多了!

因而他沒口子的奉承讀書人沈瑞英明,又問那農書細節。

沈瑞卻是笑着表示日後單獨再談,總要先圈塊海試試,才知書中法子是否奏效。

素來最會奉承的秦二如何肯落後,忙也殷勤道:“小的沒去過島上,不知道田土地力如何,小的這幾日便請韓兄的船帶着往島上去看看,琢磨琢磨種些什麼纔好。

“島上若有出息,總比府城這邊運糧過去便宜。若是流民上島安置,小的也叫些專家、耕地的好手跟去幫扶一二。”

沈瑞笑道:“如此甚好,便有勞你多費心。”

秦二也立時喜氣洋洋起來,連連表示應該爲府衙爲大人分憂。

戚家父子對視一眼,放下心來,如果只是近海島嶼,日裡往返,作爲水師操練,還是挺不錯的,有屯田有百姓,也有利於軍隊暫歇,就是駐軍也可。

不想沈瑞卻是不滿足僅是開發近海島嶼。

“自然先由近海島嶼來,等慢慢的穩固了,再往北推。本官不知兵事,但想來,水師在數島之間巡防,也是一種操練罷,總是要讓兵士更熟悉海上情況的。”

“再往後,船往遼東去,這些沿途島嶼都停靠補給。”沈瑞說着就去看陸十六郎。

“那是妙極!”陸十六郎道,“現下的船隊往遼東時,若遇風高浪急,也會往島嶼避險,只是因島上無人又無泉眼,無可補給,僅避避風罷了。”

沈瑞含笑點頭,道:“本官想着,便是島上地力薄,不宜種穀糧,總可以種些牧草灌木,入秋後往遼東大量收購牛羊,可以分卸各個島上先養起來。

“遼東冬日海上冰封,船隻難行,總要搶個時間出來,卸了貨船隊返回繼續購入,搶個時間。開春各縣缺牲畜可再從島上運回來。”

陸十六郎連連點頭,戚大郎卻是憂心忡忡道:“大人,這線未免抻得太長,有了牛羊補給,恐遭海匪覬覦。俺們人船都有限,總有一個照看不到的時候,那損失就大了。那起子亡命海上的最是兇殘,貨搶了,人直接殺了扔海里……”

沈瑞正色道:“想開海,就不能只走遼東這條相對安全的航線。遼東能吃下多少貨去?南北通商都走海運,又是多大一個市場,還有朝鮮、倭國,南洋乃至海外諸國。

“這樣大的海疆,總是要面對這些兇徒的,那就要看,我們的拳頭夠不夠硬了。

“若有‘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之勢,則羣寇安敢張狂?!遙見大明旗幟便要逃竄了去!”

戚大郎雖豪邁,卻已近不惑之年,早不是會被一兩句豪言壯語蠱惑的熱血少年。

他愁眉不展,還欲再辯駁,卻被他父親阻止。

戚宣接過話來,依舊嘆道:“大人所說遠景實是大利登州,乃至惠及整個大明,只是,如今,一年半載的,水師是練不到大人所想的能耐的。”

沈瑞一笑,道:“戚僉事最知海事,本官就不班門弄斧了。海疆也不是一朝一夕打下來的,先在近海練得好了,再往遠海。

“只是,這個目標要先立好了,不能因着海匪一時強悍,自家便退縮了去,再不往那邊去了,那豈非將整個海疆拱手讓人了?!

“海匪可是不光會在海上橫行,也會上岸劫掠的,其行徑一如倭寇兇殘,令人髮指。”

沈瑞話音一落,他身後田順便忍不住躬身向衆人行禮,憤然道:“不知戚爺是否聽過蘇州府一帶海上‘巨鯊幫’的名號,就是叫王守仁王大人殺破了膽、後來大當家二當家投了朝廷的那個水匪幫派。

“他們三當家施天泰帶着一夥兒跑出去,依舊打着巨鯊幫的旗號,在蘇州府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非但連官兵都敢殺,還敢奪虜軍船!”

沈瑞也嘆道:“戚僉事、戚百戶想是看過邸報,鎮海衛指揮僉事姜瀚被奪職、松江府造船皆因此事起。”

便是商戶不知江湖事,也是都看過朝廷邸報的,施家兄弟動靜鬧騰得可不小,韓大秦二的瞳孔都是一縮。

戚宣在登州衛便是再不管事兒,也是個指揮僉事,多年來又一直練兵備倭,他父子是十分關注海匪動向的,對這多次上了朝廷邸報的“巨鯊幫”是頗爲了解的。

戚宣點點頭,沉聲道:“水師是一定要練的。某家擔心的也是這巨鯊幫。

“如今王大人已將南直隸水師練成強軍,巨鯊幫在蘇州府立不住,聽聞曾在揚州、淮安府露過面,犯了案。

“而今天暖風順,若是他們起了心思,一路北上來禍害山東…………咱們不得不防啊。”

田順聞言臉色微變,他從沒斷了與江湖上的聯繫,尤其施天泰滅他們師兄弟的心不死,他斷不敢掉以輕心,是時時盯着水邊兒動靜的。

他是探聽得施天泰同夥之一鈕東山曾在揚州府上岸。

只是揚州這二年也是大旱,民間甚苦,鈕東山沒搶到什麼,又被官兵圍剿,倉皇逃下海,再也沒冒過頭。

巨鯊幫在淮安府露面,甚至往山東來,田順卻是沒聽到半點兒風聲的。

不過確實,如今正是順風北上的時候,保不齊巨鯊就興許到山東來。

至於爲什麼不南下去更爲富饒的閩浙,蓋因那邊幾個名號響噹噹的大海主,巨鯊幫便是全盛時期也不敢招惹,更別提如今經過圍剿、投降,施天泰帶出來的人手船隻只有當初三成實力。

他們也就只敢對着手無寸鐵的百姓發狠罷。

沈瑞面色凝重,道:“巨鯊幫素來在近海活動,若要沿着海岸線北上,則要經青州萊州。本官這就修書一封,請青萊兩府警戒。”

他頓了頓,又道:“我登州府也當戒備,也請戚僉事這邊多費心,與潘僉事一道,同大嵩衛、靖海衛、成山衛配合,若能憑此機會痛揍海匪一場,既得軍功,又將我登州水師的威望立起來了,海匪不敢來犯,北邊海島移民也就更爲順利了。”

戚宣面色凝重,拱手稱是,戚大郎眼中則閃動着興奮的光,一臉的躍躍欲試。

衆人又商議一番,定下了移民的大體策略,便散了會。

至於移民的細節操作就要沈瑞與府衙、縣衙諸官明日再行敲定了。

今日天色已是不早,沈瑞家眷剛到,正是要回去團圓的時候。

*

那邊宅子裡也爲幾位幕僚專門留了院子,如今沈瑞回去那邊住了,幾位幕僚就商量了一下,謀主陳師爺隨着搬過去,以備東家隨時諮詢,餘下幾位則暫在府衙,幫着接應料理瑣碎公務。

這邊沈府下人幫着陳師爺搬家,那邊沈瑞則帶着田順一行先行回去了。

一路上田順都拉着一張臉,不知道在思量什麼。

直進了沈府大門,兩人一個往內院一個往外院,田順這才向沈瑞請示,想親自去趟文登,看一看文登的消息網出了什麼問題,爲什麼沒有巨鯊幫的動態消息。

文登在山東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如陸家這樣的大海商不多,零零碎碎的小海商卻也不少。

更有許多不顯山不露水的坐地戶,專門收海上來的東西,不管是走私還是搶掠的贓物,都能通過各種渠道洗白出手,他們於海上的消息最是靈通。

蛇信子們慣常同這些人打交道,是以田順在鋪開山東通訊網時,就已在文登埋了線人下去。

“小的知道這會兒要移民島上,長壽哥剛回來不熟情況,棍子又不在,大人只怕還有用小的的地方,只是……”

田順眉頭擰成個疙瘩,“施天泰此人心黑手狠,比他兩個哥哥更惡,若他果然北上,搶一把就走,多處作案,山東衛所這起子兵爺怕是擒他不住。”

他深吸了口氣,“大人心慈,賞我與師兄師弟一口飯吃,我們不能給大人找麻煩,若是叫他知道了我們託庇於大人,蓄意禍害登州府百姓,拖累了大人,我們就是萬死也難贖罪!”

沈瑞拍了拍他肩頭,道:“順子,你想多了,我們當初就說好了的,既敢用你們就能護住你們。你們也幫我良多,如今登州靠你的地方也多,你莫再提這樣的話。”

他目光沉凝,帶着涼意,“施天泰作惡多端,血債累累,就算沒有你師門這事,本官也要想法子拿下他!潘家玉的本事你也瞧過了,還有戚家父子,如今南京水師的人也到了,加上你與你道上的朋友,還敵不過一個殘兵敗將的施天泰?”

說着,又使勁兒拍了田順一記,揚起手掌,示意田順擊掌爲盟,朗聲道:“順子,敢不敢說,讓那姓施的有去無回,讓那什麼巨鯊變成死魚?!”

田順雖心頭仍有陰雲,但想到南京水師,又見沈瑞此言剛硬,也不免振奮起來,點頭道:“他滅我師門,也該是我報仇的時候了!!定讓姓施的這狗賊有去無回!”

兩人擊掌三記,豪氣頓生,彼此大笑。

沈瑞略一思量,忽然道:“你可還記得那個寶珠的二姐?”

當日途中被寶珠纏上,寶珠曾說她們姊妹認得海上走船“英雄”,長姐金大家是爲了躲禍才進京,想藏身富貴人家後宅不被發現,直到那位“英雄”死了,她們纔敢往山東來。

當時她說那位英雄是南邊一個極大的幫派九頭蛟的大龍頭孟弘通,所謂的禍事卻是些兒女情長,正室不容外室的狗血事。

田順是一百二十個不信。

九頭蛟可是東海上最大的幫派,據點在倭國,據說手下幫衆上萬,東南沿海往倭國貿易的船都要向它交買路錢的。

九頭蛟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爲有九位當家。

而孟弘通的妻子圖大娘也是當家之一。

那可是個繼承了父親船隊、縱橫海上、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

若金大家真是孟弘通的外室,惹了圖大娘不痛快,那這三姐妹早就被剁成餃子餡填了魚腹了,哪裡還能京城濟南的蹦躂。

不過寶珠的二姐玉珠如今確實在登州府,不在府城,而在文登,也確實是個花樓頭牌。

至於所謂交了水上的相好,寶珠說得含混,田順也沒能查出是哪個,倒是查出來靖海衛的指揮使馮佑是玉珠的恩客之一。

田順聽得沈瑞提起寶珠,有些詫異道:“大人,是要用她去文登探聽消息?”

有個指揮使恩客,那玉珠姑娘只怕少不得會做些銷贓的買賣,便是沒有什麼海上相好,也會有很多消息渠道。

只是,看寶珠沒有聯絡八仙車馬行,倒是跟着太夫人夫人車駕回來,又那般打扮,田順還道這位要從良入知府大人後宅呢。

沒想到,知府大人還真是拿她當女管事用。

沈瑞淡然道:“明日招了她來,問問琉璃作坊、匠人的事,若她是個幹實事的,便讓她去文登。當然,你還得尋兩個得用的人跟着。”

田順笑道:“小的明白,晚些就去找長壽哥商量人選。”

他倒是個伶俐的,如今長壽來了登州府,他便自覺將自家位置放低一截,諸事以長壽爲先。

言罷見沈瑞頷首,他知自己敬着長壽果然沒錯,便即行禮去了。

沈瑞這邊則進了二門,先往徐氏那邊去問了安,回房更衣,這才得空與楊恬好生說說話。

楊恬說起這一路見聞,笑語晏晏,倒是快活得緊。

沈瑞瞧着她這般,也不自覺微笑起來,又道:“待哪日風平浪靜,我們乘舟往島上去瞧瞧。”

楊恬還不曾坐過海船,不由一臉嚮往,連聲應好。

因又笑道:“明日後日,等粥棚起了,陸家嫂子說要帶我去城裡逛逛呢,聽說普照寺極是靈驗的?”

沈瑞嗤笑道:“信則靈。登州人原還說龍王廟最是靈驗,這二年大旱,大小祭了怕沒上百回,到底也沒龍王顯靈不是。”

楊恬卻忙捂了他的嘴,皺眉道:“你如今是一地父母,可不能說這樣的話,若真有神靈聽去了,豈不害了一方百姓。”

沈瑞笑攬了她,賠罪道:“是,是,是我失言,神靈莫怪。那善信楊恬兒,是要求個什麼籤?”

楊恬板起小臉,一本正經道:“自是求普降甘霖,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沈瑞登時哈哈大笑起來。

楊恬也撐不住笑了,捶了他兩拳,嗔道:“原是真心誠意,倒叫你笑得假了。”

沈瑞便在嘴上一抿,做了個封口的姿勢,卻怎樣也封不住眼裡的笑意。

楊恬瞪了他一眼,又道:“也要求母親與我孃家父母身體康健,哥哥與你仕途順暢。”心下卻是想着求個子嗣昌茂才好,只不好意思說出來。

沈瑞擊掌笑道:“這纔是正理。也當求我妻恬兒日日貌美,日日快活。”

楊恬佯惱,推他道:“不與你說了,沒個正經。”

卻被沈瑞攬住,囫圇香着粉頰,掙也掙不開,終是笑倒在他懷裡。

兩人笑鬧了一番,那邊來報陸家諸人到了,夫妻倆忙整理了衣衫往那邊去了。

今日雖是家裡團圓宴,但到底與陸家有層姻親關係,且在登州府兩家已是緊緊捆在一處了,所以徐氏便讓請了陸家一家子來,熱熱鬧鬧吃了一場席。

沈瑞夫婦送客走後,到了徐氏這邊。

徐氏打發了滿屋子丫鬟僕婦,頭一樁事,先說了沈瑛那邊欲給沈全謀個淮安府外放。

此事在京中他們也曾商量過,原是想在北直隸選一縣的。

“我途中收着了瑛哥兒的信箋,說是要往淮安府去,與海運也有益處。”徐氏道,“瑛哥兒說也稟你師公、你岳父,兩位閣老都說可行。”

“至於北直隸那邊,也是海運要塞,不能空着,調咱們家人去太扎眼,你師公尋了王鏊的一個門生放靜海縣了。”

她頓了頓,聲音愈低了幾分:“王鏊已上書兩次乞休了,皇上沒準,你師公也勸過兩回。”

沈瑞會意,這邊是明面上是王鏊的人,實質上已投了王華。

他笑道:“如此若是海運起來,竟是南北暢通直達京師了。”

徐氏含笑頷首,聽着兒子展望了一番海運前景。

轉而她又提起另一樁事。

聽得是福姐兒的婚事,沈瑞不由吃驚,道:“福姐兒纔多大,怎的就要說人家了?”

徐氏戳他道:“你這是過糊塗了,只知自己長歲數,不知妹子多大了,她今年十三了,可不是該相看人家了。”

沈瑞咂了咂嘴,搖頭失笑,“總還覺得她沒長大。”

因又問,“這也不肖急,總要明年秋闈之後再看,便是不等六年的春闈尋個進士,也要秋闈尋個舉人吧。是哪家來提親了?”

徐氏嘆了口氣,道:“淳安大長公主作媒,說的是遊駙馬家公子,與英國公世孫夫人一母同胞的……”

“遊鉉?!”沈瑞更驚訝了,“怎的,怎的會是他家?!”

弘治、正德兩朝雖說不上文武涇渭分明,但勳貴人家一般都是彼此聯姻的,少有文臣武將作了親家。

而淳安大長公主做這冰人……

德王……

第一百七十五章 聞風而動(五)第695章 克紹箕裘(五)第二十三章 素車白馬(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利之所在(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桂子飄香(六)第四百零五章 秋來風疾(一)第三百四十章 山高水長(五)第六百十二章 鳳凰于飛(十一)第七十六章 過路財神(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心無力(五)第二百六十章 風雲際會(二)第三十一章 浮雲富貴(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順水行舟(六)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重水複(一)第六十四章雛風清音(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疾風勁草(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事難兩全(一)第639章 星河明淡(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端倪可察(四)第三百二十章 金針暗度(五)第六百七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頂門立戶(一)第二百六十章 風雲際會(二)第三百零一章 改過遷善(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聞風而動(五)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心鬼蜮(三)第一百零一章 羊狠狼貪(四)第十六章 前塵影事(一)第634章 緱山鶴飛(四)第630章 晚來風急(六)第699章 克紹箕裘(九)第四百八十一章 抽絲剝繭(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至親骨肉(三)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第666章 向海而生(七)第一百四十章 萬象更新(一)第六百零七章 鳳凰于飛(六)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提兼祧(三)第651章 層雲漫涌(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方匯聚(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褏然舉首(一)第653章 田月桑時(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倦鳥知還(四)第684章 朱闕牙璋(二)第七十七章 過路財神(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金針暗渡(二)第二十三章 素車白馬(二)第四百五十章 金榜題名(一)第七章 歲暮天寒(七)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心鬼蜮(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開誠佈公(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至親骨肉(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倦鳥知還(二)第665章 向海而生(六)第626章 晚來風急(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金針暗渡(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友玉昆(一)【上半部】第三百八十三章 初提兼祧(一)第三百零三章 改惡遷善(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氣之爭(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681章 覆手爲雨(二)第五百零八章 廬山真面(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未雨綢繆(五)第七十七章 過路財神(四)第五百一十七章 螳螂捕蟬(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至親骨肉(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來風疾(七)第二百九十章 白龍魚服(一)第669章 第六百六十九 疾風勁草(一)第六十八章人心不足(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雲路始(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元復始(二)第653章 田月桑時(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別有用心(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兄弟齊心(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鳥飛魚躍(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六百零九章 鳳凰于飛(八)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理昭彰(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同室操戈(上)第三百二十章 金針暗度(五)第三百一十章 收因種果(五)第686章 朱闕牙璋(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利之所在(一)第657章 田月桑時(五)第645章 星河明淡(七)第三百零六章 種因收果(一)第七十七章 過路財神(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久聞大名(一)第三百零九章 種因收果(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至親骨肉(四)第十五章 靈前孝子(八)第一六百十一章 鳳凰于飛(十)第三十一章 浮雲富貴(五)第五百一十三章 血淚盈襟(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端倪可察(四)第二百九十一章白龍魚服(二)
第一百七十五章 聞風而動(五)第695章 克紹箕裘(五)第二十三章 素車白馬(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利之所在(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桂子飄香(六)第四百零五章 秋來風疾(一)第三百四十章 山高水長(五)第六百十二章 鳳凰于飛(十一)第七十六章 過路財神(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心無力(五)第二百六十章 風雲際會(二)第三十一章 浮雲富貴(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順水行舟(六)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重水複(一)第六十四章雛風清音(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疾風勁草(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事難兩全(一)第639章 星河明淡(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端倪可察(四)第三百二十章 金針暗度(五)第六百七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頂門立戶(一)第二百六十章 風雲際會(二)第三百零一章 改過遷善(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聞風而動(五)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心鬼蜮(三)第一百零一章 羊狠狼貪(四)第十六章 前塵影事(一)第634章 緱山鶴飛(四)第630章 晚來風急(六)第699章 克紹箕裘(九)第四百八十一章 抽絲剝繭(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至親骨肉(三)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第666章 向海而生(七)第一百四十章 萬象更新(一)第六百零七章 鳳凰于飛(六)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提兼祧(三)第651章 層雲漫涌(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方匯聚(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褏然舉首(一)第653章 田月桑時(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倦鳥知還(四)第684章 朱闕牙璋(二)第七十七章 過路財神(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金針暗渡(二)第二十三章 素車白馬(二)第四百五十章 金榜題名(一)第七章 歲暮天寒(七)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心鬼蜮(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開誠佈公(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至親骨肉(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倦鳥知還(二)第665章 向海而生(六)第626章 晚來風急(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金針暗渡(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友玉昆(一)【上半部】第三百八十三章 初提兼祧(一)第三百零三章 改惡遷善(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氣之爭(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681章 覆手爲雨(二)第五百零八章 廬山真面(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未雨綢繆(五)第七十七章 過路財神(四)第五百一十七章 螳螂捕蟬(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至親骨肉(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來風疾(七)第二百九十章 白龍魚服(一)第669章 第六百六十九 疾風勁草(一)第六十八章人心不足(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雲路始(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元復始(二)第653章 田月桑時(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別有用心(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兄弟齊心(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鳥飛魚躍(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六百零九章 鳳凰于飛(八)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理昭彰(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同室操戈(上)第三百二十章 金針暗度(五)第三百一十章 收因種果(五)第686章 朱闕牙璋(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利之所在(一)第657章 田月桑時(五)第645章 星河明淡(七)第三百零六章 種因收果(一)第七十七章 過路財神(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久聞大名(一)第三百零九章 種因收果(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至親骨肉(四)第十五章 靈前孝子(八)第一六百十一章 鳳凰于飛(十)第三十一章 浮雲富貴(五)第五百一十三章 血淚盈襟(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端倪可察(四)第二百九十一章白龍魚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