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

詩曰:

將門有種天下敬,詩書之家四海傳。

豪傑聚首實天意,際會風雲豈偶然。

師徒相逢情義洽,兄弟同心勝金蘭。

水泊英靈應不滅,笑看後生起驚瀾。

話說官軍平定江南,李宗湯辭別張叔夜等衆,帶了韋揚隱骨灰,引從人望楊枹山來。一路上免不得飢餐渴飲,夜宿曉行。約莫行了十餘日,不覺已到濟寧州南城驛。彼時正是二月天氣,朔風正緊,連下了數日大雪,四野茫茫,一派肅殺景象。李宗湯見了這般光景,不免又想起金成英、韋揚隱二人來,心中老大不是滋味。當晚在館驛歇了一宿,兀自輾轉難眠,看看捱到天明,吃罷早飯,依舊和從人趕路。

在路又行了一日,來到濟寧城北一帶桑林,遠遠地望見那座楊枹山。古人有言:‘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李宗湯見了楊枹山,肚裡尋思道:“自隨軍征討,多年不見師傅,不知他老人家如何了?”便快馬加鞭,望桑林中來。忽聽得空中一聲響亮,擡眼看時,卻是一隻海東青,爪上撻着不知甚麼東西,在頭頂盤旋。李宗湯見了,忽起念道:“此行匆忙,正愁沒個贄見禮,何不捉了這鶻鳥獻與師傅?”想罷,忙取弓在手,搭上箭,望那海東青尾巴上一箭射去。滿擬箭到鳥落,不料林盡頭驀地飛出連珠二箭,一箭將李宗湯之箭擊落,一箭正中那海東青爪上之物,那物隨之墜落。李宗湯又驚又怒,近前看時,卻是一條白蟒。正要過去尋人,迎面早見一俊朗後生拍馬而來。李宗湯喝道:“你是誰家後生,怎敢擋我的箭?”那後生見他喝問,心下不平,反問道:“那鶻鳥乃俠義之禽,你卻何故要傷他?”李宗湯聞言大怒,正要動手,忽聽得林中傳來人聲道:“且莫動手,是自家人!”看時,卻是本師於潛主人,自林中策馬而來。

當下李宗湯滾鞍下馬,笑臉迎道:“師傅如何在這裡?”於潛笑道:“若不是我隨你師弟到此,險些大水衝了龍王廟。”便指着那後生道:“此子名韓拓遠,乃老夫所收關門弟子,也是你的師弟。”李宗湯聽了,吃了一驚。看官,那韓拓遠是如何拜於潛爲師的?此中有個緣故,須得另起話頭。

原來那日梁山後輩要下回雁峰,史進引韓拓遠、朱巧兒做一路,欲到江南尋訪名醫爲盧俊義治病。當日三個辭行,衆好漢見史進頭帶白范陽氈大帽,穿一領鸚哥綠戰袍,系一條綠戰裙,提條朴刀,跨一口銅鈸磬口雁翎刀。再看那兩個後生,只見韓拓遠頭戴一頂混青抓角兒軟頭巾,身穿一領禿袖麒麟青袍,腰繫一條青鸞帶,着一雙雲跟鷹爪靴,帶一張泥金鵲畫細弓,懸一壺修幹銅牙箭,手執一杆鑌鐵槍。劍眉星目,面似銀盤,身長八尺,真個是英俊不亞小李廣,威風賽過百勝將。朱巧兒頭戴一頂遮日黃箬笠,穿件淡藍長紗衫,腰繫杏黃縱線絛,下着大襠白絹水褲,穿一雙珍珠履。笑靨春風,質潔如蓮,眼含秋波,肌膚勝雪,六尺五六身材,揹着一個草藥簍,恰似義妁在世。衆人見了,讚不絕口。當日盧俊義等不覺又憶起韓滔、朱富等一班已故弟兄,不禁唏噓感嘆一番,依依不捨,方纔灑淚相送下山。

且說史進、韓拓遠、朱巧兒離了回雁峰,取路南行,沿途並無甚事。行了十數日,來到陽谷縣地面。那日過了景陽岡,正值晌午時分,走得肚中飢渴,不遠處望見一個酒店--正是那年武松到過的。只見一面招旗飄在門前,上頭寫着四個字道:“打虎酒家。”史進等往日都曾聽武松說起當年三碗不過崗之事,今日一見,雖是頭遭經過,卻似舊相識一般,不覺心生感慨。

當時三個入到店內坐下,放了行李,不見有人,史進叫道:“主人家,快把酒來吃。”只聽裡面應了一聲,轉出店主人來,卻是一個年輕後生。當下笑臉相迎,問道:“適才怠慢,客人勿怪。敢問吃些甚麼?”史進道:“我侄女平素吃不慣酒肉,可有面麼,下三碗飽肚。”酒家道:“不瞞客官,這來來往往的客人大都是男子,平日裡吃酒肉慣了,小店卻不曾備面。客人既不吃酒肉,店中尚有白米菜蔬下飯,不知可否?”朱巧兒對史進道:“叔叔,你與拓遠弟自吃酒肉無妨,我有白米菜蔬儘夠。”史進見說,便叫店家準備。轉眼間,店主人把兩隻碗,一碗白飯,三雙箸,一碟熱菜,一盤熟牛肉,放在三個面前。史進、韓拓遠喝了三碗酒,便問道:“店家,我聽說當年有個好漢打這裡過,曾在前面岡子上赤手空拳打死一隻大蟲,可有其事?”酒家笑道:“半點不假,那打死大蟲的壯士名喚武松。當年打這店經過,卻是小人丈人招呼的。我家有酒叫做透瓶香,又喚做出門倒,尋常人吃上三碗便醉,因此往日小店招旗上寫着三碗不過岡。那年景陽岡上出了只吊睛白額大蟲,那武壯士經過小店,一連吃了十五碗,兀自沒事。後又不聽我丈人勸,獨闖景陽岡。本想他性命難保,不料竟徒手打死了那隻大蟲,轟動了大千世界。我丈人方纔信世上真有天神一般的人物,便索性把酒改名打虎酒,連招牌也換做打虎酒家。說來也奇,自那以後,多有慕名而來者,兼且來往客人,都到小店歇腳,因此生意紅火,小人夫妻也從家鄉到此幫襯。轉眼過了十餘年,卻再未見過如那武壯士一般的人物。”又嘆口氣道:“後來小人丈人病故,小人夫妻倆便經營這店,又聽過往客人說,那武壯士在孟州殺了公人,入了綠林,不知如今怎樣了?可嘆恁地一條好漢,官家竟不能用,世道也容他不下。”便篩了酒,轉入裡面去了。史進、韓拓遠聽了,睹物思人,再喝不下那酒。當時三個吃罷,見時候尚早,便算了錢,離店去了。

又走了幾日,恰來到濟寧州地界。那日行至一山,轉過山嘴,前面又現出一帶山岡,對面隱隱傳來呵斥聲。韓拓遠提了槍,搶上岡看時,原來岡下有位老者,背靠大樹,被夥強人圍住剪徑。韓拓遠見了,迎風喝道:“那來的鳥男女,光天化日裡竟欺負一位老丈,豈不識羞?”那夥強人聽見,早有兩個賊人持刀奔上岡來。韓拓遠暗笑道:“這夥撮鳥不識好歹,今日教你認得小爺手段!”當時插槍於地,從背上取下那張泥金鵲畫弓,搭上兩枝箭,叫聲:“且留下質當再走!”颼地射去,恰將兩把刀射落。唬得兩個賊人轉身便跑,沒頭沒腦滾下岡去。岡下強人內,爲首的紅頭子見了大怒,把手指着韓拓遠,便要上岡,韓拓遠暗忖道:“這廝雖可惡,卻也不必傷他性命。”便大叫一聲道:“你這廝該晦氣,今日撞着小爺。叫你長個記性!”搭上箭,拽滿弓,只一箭,喝聲道:“著!”將那紅頭子的左手釘在樹上。又抽出一枝箭,對準衆賊,假作要射。那些賊人見了,發聲喊,一鬨散了。韓拓遠心下得意,收了弓箭,拔槍在手,飛也似奔下岡來。

卻纔行得沒幾步,忽聽側首岡上有人說道:“這箭射的也不俗了,只是尚欠火候,江湖上怕鬥不過真好漢。”韓拓遠聽得這話,猛轉頭看時,見是一個老兒,皓首蒼髯,身軀健碩,一襲白衣。不覺大怒,喝道:“你是甚麼人?敢來笑話我的本事!我的師傅乃是天下聞名的小李廣花榮,豈不如你!”那老漢笑道:“那花榮既然射得一手好箭,如何會折弓新泰?”韓拓遠聽了愈怒,罵道:“老匹夫,你怎敢辱我師傅!”挺槍上前,便要廝並。那邊廂,史進已飛馳下岡,那紅頭子忍痛拔出左手,待要殺老漢,早吃史進一刀,揮作兩段。忽聽得岡上老者之言,心念一動,急轉身奔上岡來,叫道:“賢侄,不得無禮!”韓拓遠聽了,止步道:“這廝笑話我箭法倒罷了,叵耐竟辱我恩師,怎肯罷休!”史進道:“當年我初遇家師王進時,也似你這般光景。這長者既出大言,必有真才實學,何不問他一問?若無大才,再計較不遲。”當時朱巧兒見岡下老漢受傷,便去爲其包紮。史進引韓拓遠過去,那老者對面走來,當時相見。

史進上前施禮道:“適才小侄無禮,足下莫怪。敢問高姓大名,可通射術?”那老者道:“老夫於潛,就在前面楊枹山裡住。年輕時家中也有些資財,任性狂俠,不慕功名,只愛使槍弄棒,射弓走馬。後來見世道混沌,索性隨師入山隱居,潛心修行。說起射術,也粗知一二。適才見這位公子箭法有破綻,因此不覺失口說出,幸勿見怪。”史進道:“原來是高人隱士,失敬失敬。”便叫韓拓遠賠話。韓拓遠兀自氣呼呼地道:“這老兒無禮在先,如今又說大話裝幺。他不來賠罪,反教我去賠禮,天下間豈有這等事!”那老者聽罷,哈哈笑道:“既然如此,公子不妨與老夫做個賭注。若是公子得勝,老夫甘願賠罪。若是老夫得勝,公子須拜我爲師,隨從修煉,藝成方可出山。”韓拓遠道:“若論賭賽,我豈懼你?你且說賭甚麼?”於潛道:“老夫適才見公子箭法,雖然精準,卻少靈性,因此說有破綻。如今便請公子在五十步外射三箭,若能射中老夫,便算公子贏。”韓拓遠道:“你這老兒既活的不耐煩,小爺便送你一程。”

當時史進在旁勸說,韓拓遠執意要比。只見於潛雙手揹負,氣定神閒,徑自走出五十步。韓拓遠急取出一枝箭來,弓開滿月,流星掣電價一箭射去,只見於潛一個閃身,那枝箭卻從肋下飛過,箭簇直沒在身後石棱之內。韓拓遠見一箭落空,心中已有些着慌,卻不甘心,暗想道:“這老兒果有些本事,適才那箭算是僥倖,且看他如何避得我的連珠箭。”便取兩支箭在手,搭上弦,先把弓虛扯一扯,卻見於潛紋絲不動,索性雙箭齊發,直射左右雙臂,眼見已是避無可避。不料那於潛一個鷂子翻身,舒出雙手,竟將雙箭接在手裡。驚得韓拓遠目瞪口呆,連史進、朱巧兒手心裡都捏了一把冷汗。

當下韓拓遠呆在原地,進退不得,甚是窘迫,只見於潛過來道:“老夫適才見公子雖心存仁義,卻口出刀槍,故以言語相戲,並無冒犯之意。適才接箭的法,名喚空手入白刃,若是精通,視刀槍劍戟如無物。若臻化境,縱然百十張弓射來,兩隻手也盡擋得住。公子若是想學,老夫定傾囊相授。”韓拓遠見說,方纔心服。當下推金山、倒玉柱,拱手拜師。於潛連忙扶起。

忽聽山下被救的老漢喚道:“於潛,你今日燒高香,收得好徒弟!”於潛看那老漢,回道:“你被老夫徒兒所救,卻欠老夫一個人情。”說罷,兩個都笑。韓拓遠、史進、朱巧兒等正摸不着頭腦,那山下老漢走上岡,對史進、韓拓遠道:“老夫張履初,兗州人氏,靠行醫爲生,與這於潛是多年好友。今次去曹州與人治病,回來正好路經此地,便想到楊枹山一敘,不想遇着盜賊剪徑,幸得二位相救。”當時施禮,史進、韓拓遠見說,連忙還禮。當下說了姓名,於潛延請衆人赴楊枹山家中。路上朱巧兒張履初問道:“先生莫不是那年受李應之請,在兗州爲魏輔樑診病,人喚作重生扁鵲的?”張履初道:“正是老夫,此事你卻如何知曉?”朱巧兒道:“說來也巧,奴家曾隨神醫安道全學過些醫術,李應也是叔伯長輩。當年李伯伯爲招那魏輔樑入夥,聞其有宿疾,便寫信想請安先生去治。不巧彼時安先生有事纏身,便舉薦了先生。安先生常與人言說,張先生的是妙手,江湖上素有‘北張南安’之稱,因此曉得。”張履初笑道:“天下如此之小,不想竟有這等緣分。安神醫是老夫生平好友,後聞其竟誤於庸醫之手,扼腕嘆息者累月,惜再不能與其坐論岐黃矣!”衆人嘆息不已。

一路走走談談,不覺早到於潛家中。衆人看時,卻是一個大莊院。入內坐定,韓拓遠忙問張履初道:“先生既是神醫,可治得筋骨損傷之症?”便將盧俊義的病說了一遍,只見於潛道:“徒兒不知,這老兒古怪得很,與人醫病從不收金銀,只要別人允其一事便可。”韓拓遠道:“只要能治好盧伯伯,莫說一件,便是十件,晚輩也依得。”於潛道:“莫要說大話,你如今要潛心學藝,如何做得別事?”韓拓遠見說,低頭不語。張履初笑道:“非是老夫誇口,筋骨受損,極難恢復。尋常醫士縱然百般調治,創口雖合,內裡卻難以如初。但若交由老夫,未必全無轉機,然須先答允老夫一事方可。”韓拓遠、朱巧兒見說,齊問何事。張履初道:“你二人一文一武,各有造詣。我今日見於潛收得高徒,忽想起自家尚無傳人。適才見朱姑娘醫者仁心,又有這等緣分,若要我醫那盧俊義,須得朱姑娘拜我爲師,傳我衣鉢方可。”朱巧兒見說,猶豫再三,方點頭道:“若能治好盧伯伯的傷,奴家願拜師。”張履初大喜,對於潛道:“如今你我各收弟子,正宜作慶,還不將出你的酒肉來?”衆人都笑。當日於潛吩咐下人排設宴席,大衆吃酒,都在莊上歇了。住了幾日,張履初隨史進、朱巧兒赴回雁峰爲盧俊義醫傷,韓拓遠自守諾留下。

且說張履初等走後,韓拓遠便隨於潛修行。於潛卻不教他武藝箭法,只是每日與他對弈。韓拓遠問道:“師傅不傳我真本事,每日學這些作甚麼?”於潛笑道:“你不曉得,能坐定方是真本領。實對你說,老夫師祖乃是隋唐好漢謝映登,神射天下無雙。後來看破紅塵,修道成仙。曾留下箭術三訣,所謂準、快、奇是也。射箭要準,此是根基。熟能生巧,但凡有些天賦的人,積年累月,皆能達到;出箭要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若能先手製敵,則能隨機應變;箭法要奇,此是最高一層。縱然箭法又準又快,然若對手先有備防,便難操勝券。那日你我鬥箭,你便是輸在一個奇字上。”韓拓遠聽了,默默點頭。

於潛又道:“你可知花榮爲何輸與那陳麗卿?”韓拓遠道:“徒兒百思不得其解。”於潛道:“新泰斗箭之事,我早已聽說。花榮、陳麗卿二人箭法本在伯仲之間,但最後一箭,花榮卻射那陳麗卿頭盔,何也?心存仁慈,無拼死必勝之念也。花榮只求體面退兵,鬥志已衰,那陳麗卿卻懷你死我活之念,是以勝負已分。花榮非敗於射術,乃敗於心術也。”韓拓遠聽了,豁然醒悟。於潛見他如此,方盡心盡意每日教他武藝箭法。韓拓遠專心練習,大爲精進。那日師徒出山,見樹上一條白蟒,趁鷹巢空虛,吃了幼雛,得一義鶻路見不平,與那白蟒廝鬥,不想李宗湯不明就裡,欲射那義鶻,因此韓拓遠出手相阻。

那日李宗湯與於潛、韓拓遠相見,說知韋揚隱陣亡之事。於潛聽了,長嘆一聲,流淚不已。當日帶李宗湯歸家,祭奠一番,將韋揚隱骨灰埋於楊枹山中。李宗湯略住了幾日,便告辭師傅、師弟,引從人赴東京去了。看官牢記話頭,那韓拓遠自此便在楊枹山隨於潛修行,按下慢表。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說唐斌引關昆、徐翎辭別衆好漢下山,投東京進發。路上三個作軍官打扮,唐斌穿一件青色戰袍,系一條生布裙,提一口朴刀,跨一口腰刀。關昆頭戴一頂綠雷巾,身穿一領斜肩圈金線戲獅綠戰袍,腰繫一條七尺揸五指梅青攢線搭膊,着一雙倒雲根虎尾靴,腰懸寶劍,手提一柄春秋大刀。身長八尺四五,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並無髭鬚,威風凜凜,真乃武聖傳人。徐翎頭戴一字巾,身披生色花白戰袍,腰繫銷金包肚紅搭膊,下着刺麒麟間翡翠雲縫錦跟靴,跨一口腰刀,手裡拿一把鉤鐮槍。七尺五六長身體,團團白臉,儀表亭亭,恰似華表柱一般。路上過往人見了,無不稱讚道:“好一對少年軍官。”

三個行到河北地界,聞聽官兵正在與楊江鏖戰,便繞道而行。又走了多日,方到東京。只見人煙輻輳,商旅往來不絕,果然好個繁華所在。當日三個邊走邊看,不覺到了景嶽街,只見一簇衆人圍住白地上。近前看時,內裡一個後生,約莫十二三歲,正在舞劍,地下放着盤子,卻是做齪嘹風告標手的。那後生年紀不大,卻舞得一手好劍,好似護身龍一般,渾身上下沒半點參差,衆人喝彩不迭。正熱鬧哩,忽聽遠遠地鳴鑼開道,不多時一支隊伍走近。爲首兩個金人,兩旁宋朝官員趨隨,原來是金國使節。當下圍觀衆人見了,兩下躲避。那後生見了,也忙回劍,收拾物事,卻遲了些,那隊伍已是行到面前。

只見一個宋朝官員上前罵道:“你這打脊餓不死凍不殺的貧乞丐,討飯不生眼珠子,不見大金使節隊伍麼,怎敢在此擋路!”那後生連連道:“小子怎敢,這便收拾……”那官員待要發作,見金使說話,忙去解釋一番,轉來笑道:“你這廝撞大運,大金使者不計較攔路之過,只要你那把鐵劍賠罪。”那後生忙道:“這寶劍是家傳,小子全靠它討生活……”那官員聽了,變了麪皮,大罵道:“你個臭要飯的,整日揹着把破劍裝甚麼勢?今日若不交出這劍,便在大金使者胯下鑽過去,這事便了。”那後生聽了,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那街上兩邊看的人越聚越多,議論紛紛。

正鬧中間,只見人從裡走出一個瘦高漢子,臉上戴着銅面具,上前扶起後生,喝那官員道:“你這廝身爲朝廷官員,本應待大宋百姓如赤子,今爲着甚麼番邦的鳥使節,當街欺侮一個孩童,是何道理?”官員聽了,罵道:“你這廝好大的膽,敢管老爺的事!”漢子聽了大怒,只一拳,打得那官員牙齒脫落,喝道:“叫你認得老爺!”金使隊內有個武官,見狀直搶過來。說時遲,那時快,那漢子先把兩個拳頭去武官臉上虛影一影,忽地轉身便走。武官大怒,搶將來。被漢子一飛腳踢起,踢中武官小腹上。雙手按了,便蹲下去。漢子一踅,踅將過來,那隻右腳早踢起,直飛在武官額角上,踢個正着,望後便倒。那漢子踏住金使罵道:“你這番邦狗才,我大宋乃禮儀之邦,柔遠懷邇,敬你三分。你這廝不識擡舉,倒來捋虎鬚,敢在俺大宋國撒野,今日教你認得天朝上國!”

人羣裡,唐斌、關昆、徐翎聽了,暗暗地喝彩道:“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真個好漢所爲!”忽見那些隨從都奔那漢子去,便上前相幫,一頓拳腳,都打的東倒西歪。那邊廂,早驚動了巡街的官兵。街上大亂,那後生見了,急扯了漢子便走,唐斌三個也緊隨去了。

衆人一路奔走,不知轉過多少街道,看看後面人影不見。過了北固橋,行到一處所在。看時,卻是幾椽平屋。那後生開了門,請衆人入內,那漢子方對唐斌三個道:“適才多謝衆位好漢相助。”唐斌道:“我等見好漢仗義出手,甚是欽敬,敢問高姓大名,貴鄉何處?”那漢子除了面具,衆人看時,二十七八年紀,眼如寒星,英氣逼人。當時漢子道:“俺姓喬,雙名慕武,因在鄆州生養,人都喚作鄆哥。現做陽谷縣都頭,因有公幹到京,在此耽擱數日。今日上街閒行,遇見此事,忍耐不得,因此相幫。”

徐翎聽罷,問道:“兄長莫不是曾幫助武松之兄武大捉姦的鄆哥?”鄆哥道:“正是,公子如何得知?”當下徐翎告知衆人身份,鄆哥大喜,笑道:“當年俺助武大郎捉姦,又幫武都頭作證,大鬧授官廳。後來武都頭殺死姦夫淫 婦西門慶、潘金蓮二人,刺配孟州。俺吃那西門慶往日親隨欺侮,幸得武都頭好友相救,又從他處得武都頭傳俺的拳譜。後來機緣巧合,我入東京武學,學成武藝兵法,回陽谷縣做了都頭。因平日裡愛帶銅面具,懲惡揚善,滿縣人口順,都喚我做小狄青。不想今日得遇梁山後人!”

說話間,那後生伏地拜謝,鄆哥連忙扶起,問其名姓。後生道:“小弟郭武定,是東京本地人。先父郭英本是教頭,不幸英年早逝。十歲那年,慈母見背,獨剩小弟一人。家中貧困,別無他物,只有先父所留一口寶劍,又各處胡亂學些本事,每日靠賣藝爲生。今日若無喬大哥及衆位兄長解圍,恐難逃受辱。”鄆哥道:“俺平生仰慕武都頭爲人,最恨欺軟怕硬,不明事理之徒。那些濫官遇本國百姓如狼似虎,作威作福,見了番邦之人百依百順,恰似祖宗一般供着,這等畜生定見一次打一次。”唐斌道:“何止官員如此,近年來又生出一怪現狀,多有女子以嫁番人爲榮,反看低了俺大宋好男子。可見世道人心,亟待收拾。”衆人稱是。關昆道:“我等數人,若在此地久留,恐連累郭兄弟。”郭武定急道:“不妨事,小弟籍籍無名,無人認識。這裡僻靜,官兵斷尋不着。況諸位兄長原是爲我出頭,今日既到寒舍,且讓小弟盡地主之誼。若就此離去,真叫小弟無地自容了。”當時請衆人坐地,自出門去。不多時,從街上買來兩瓶酒並魚肉果品之類,衆人同吃。

吃酒間,各談身世遭際,唐斌、關昆、徐翎說起此來尋甲之事,郭武定道:“諸位可曾聽得東京三絕?”徐翎道:“我幼時曾聽家父提起,京城之中,高家刀、徐家甲、郭家馬,並稱東京三絕。”郭武定道:“正是,高家刀便是太尉高俅所藏寶刀,當年曾用那刀誘騙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入白虎節堂。徐家甲便是哥哥家中的那副賽唐猊雁翎甲。郭家馬便是先父坐騎穿雲電,因當年先父過逝,無錢下葬,家母不知虛實,將那馬一百三十兩銀子賤賣與陳希真。後來小弟知事,尋馬保問明原委,故而數年來賣藝積攢銀兩,只爲贖回這馬,告慰先父之靈。”

徐翎道:“那副雁翎甲亦是我家祖宗留傳五代之寶,當年花兒王太尉曾還家父三萬貫錢,兀自不曾捨得賣與他。自從梁山失陷,家母亡故,那甲便不知所蹤。郭兄弟消息靈通,可知賽唐猊的下落?”郭武定拍手道:“這卻巧了,那花兒王太尉,乃是東京城數一數二的收藏癖。府上有個宛珍閣,專門收藏寶貝。前幾日我在閱武巷集市上聽人說起,那王太尉三絕已得其二,怕不是那甲被他收了去?”徐翎聽罷,心中大喜,便與唐斌、關昆商議道:“既如此,何不就去閱武巷一問。”鄆哥道:“欲速則不達,兄弟莫急。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去不遲。我因來此公幹,客店中還有同伴,須得早些回去,以免生事。”衆人點頭,當下鄆哥告辭回去,唐斌等就在郭武定家中歇宿。

次日天曉,鄆哥重複轉來,說道:“昨日的事已鬧到開封府,那府尹周可道卻是個忠直爲民的官,訪得來龍去脈,將那無禮官員一頓斥責,着人引金使入宮,眼下風頭已過。”衆人都喜。當日又閒談了一整天,看看月輪升起,夜市已開,五個改扮一番,都投閱武巷來。看夜市上人頭攢動,好不熱鬧。郭武定四處找那日說話的人,只是尋不見。

正在焦急,忽聽得巷口有哭聲傳來。過去看時,乃是一個小婦人,身着縞素,在那裡燒陌紙錢。徐翎近前看時,不由吃了一驚,叫聲:“梅香姐!”那婦人聽了,擡頭見是徐翎,驚愕道:“小公子,莫不是夢中相見麼?”原來那婦人正是昔日徐家丫鬟梅香。當下梅香收淚,引徐翎等歸到家中,自家哽咽,說不出話來。徐翎好言勸慰,訴說來由,便問道:“姐姐如何到了這裡,爲何啼哭?”梅香道:“大寨失陷時,夫人恐吃捉了受辱,投井自盡。臨終前,將寶甲交託於我。後官兵殺入內寨,有個畢應元麾下裨將,將我擄了去。又要搶寶甲,我爲護甲,不得已只得委身於他。後被擄到東京,吃他打點,不曾貶去爲奴。誰知他因未得加官,心生不滿,每日酗酒。後來趁我不備,偷偷將寶甲拿到集市上去賣。不料卻被花兒王太尉府中一班人談價不攏,硬搶了去。索要時,反吃一頓毒打,沒過幾日便死了。今日乃是頭七,念他好歹救過我,因此在巷子口燒些陌紙祭奠。”

徐翎道:“姐姐真乃重情重義之人,今次若能奪回寶甲,便與小弟同到回雁峰如何?”梅香點頭。唐斌道:“如此說來,寶甲確在花兒王太尉府中。”關昆道:“雖知寶甲下落,但那王太尉府中定護衛森嚴,如何能夠要回?”郭武定道:“小弟知花兒王太尉府在何處,不如先去探看一番,再做計較。”衆人稱是。便叫梅香在家,等候消息。五個到王太尉府左近,見前後門均有衛士把守,四面牆垣甚高,靠牆又無樹木,無從得入。看了一回,無計可施。

是夜,五個回到郭家,徐翎皺眉不展。關昆道:“不如挖地道進去,如何?”唐斌道:“不可,我等不曉得府中佈局,況京城之內,如此大動,定吃發覺。”鄆哥道:“既然進不去,不妨引他出來。”衆人忙問何法,鄆哥說了,衆人都喜道:“真個好計策!”鄆哥道:“此事須得生面孔,郭兄弟去不得,只帶梅香出城相等便可。”當日安排已定。

且說那花兒王太尉自得了賽唐猊,十分歡喜,把高家刀、徐家甲都鎖在宛珍閣裡,每日必要把玩一番。那日外出歸來,正與妻妾飲酒取樂,忽聽得報說:“有數個遠方客人求見,說帶得郭英的那匹穿雲電到此。”王太尉聽了,屏退妻妾,忙教請入正廳相見。不多時,只見四人入廳。三個遼人裝束,一個漢人打扮。那漢人拜道:“參拜太尉,小人乃是山東人,向來做販馬生意。上月間,偶遇着這三個遼人,說是途徑河北,盜得這匹馬來。小人問的明白,卻是那女飛衛陳麗卿的坐騎。多方打聽,方知這馬舊主是教頭郭英,是東京三絕之一。聞得太尉如今已得三絕之二,故不遠千里到此,以全完璧之美,不知太尉可願買下?”王太尉搓着手,連連道:“如何不買?那馬現在那裡?”漢人道:“因是盜來的馬,恐惹生人打眼,故不敢帶入城中,現在城外驛館內。已得京城內有名的馬保兒驗過,人正在府外候着。”

王太尉聽了,大喜過望,急教左右備馬。不多時,左右牽過御賜烏雲豹過來—正是高俅昔日的坐騎。原來那年高俅倒臺時,王太尉渾水摸魚,將此馬並那寶刀一塊弄到手。當下王太尉點起十數名隨從,都牽了馬,隨四人出府,果見那馬保兒在外候着。那漢人道:“太尉已到,還不快走。”馬保兒忙回道:“請太尉先行,小人隨後。”王太尉平日裡買馬,多曾與那馬保兒打交道。今見他如此說,心中又着急要看穿雲電,遂坦然不疑,隨衆出城。

一路快馬加鞭,風風火火,早出城外五里,只見郭武定、梅香牽着一匹白馬,立在大路中間。衆人都下馬,王太尉待上前看時,只聽那漢人喝一聲:“動手!”三個遼人手起刀落,將王太尉隨從一刀一個,結果了性命。只留得一個,用刀架住。馬保兒早已嚇得腳軟,癱坐在地。只見那漢人颼的一聲拔出短刀,把王太尉劈胸揪住,望臉上撇了兩撇,喝道:“王太尉,叫你不要慌!我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便是梁山泊上好漢。你這廝身爲朝廷命官,如何強奪徐家寶甲!識相的即刻送出來,饒你性命!若然道半個不字,叫你身上多百十個透明窟窿!”唬得那王太尉面色如土,大小便只顧往下廝逼,連聲告道:“好漢饒命!就送!就送!”急喚餘下那名隨從,速回城去取。

列位看官,想必早已猜着,那漢人便是鄆哥,三個遼人便是唐斌、關昆、徐翎假扮。這是鄆哥設的兩頭燒通之計,先假扮王太尉府中人,尋那馬保兒,多與他銀兩,說太尉要買穿雲電,請他去驗真假。又帶他去太尉府,騙王太尉出來,不及細說,匆忙出城。那王太尉、馬保兒兩個都矇在鼓裡,只道彼此已知,因此中計。

當下那隨從正待要走,鄆哥喝道:“且慢,那有這等便宜事!除了那副寶甲,連同高家刀,並一百三十兩銀子都取來。若敢動半點歪心,驚動官府,我先砍下王太尉這顆驢頭!”那隨從聽了,連聲答應,飛也似去了。一炷香功夫,早將刀甲並一百三十兩銀子送到。唐斌奪過,衆人看了寶刀並寶甲,果是真的。鄆哥方把王太尉推過去,說道:“王太尉,你回去好好悔過。收了貪念,愛惜百姓,休要再做不義之事。若然再犯,決不輕饒!”王太尉與隨從跪倒在地,磕頭搗蒜,連稱不敢。鄆哥牽過那匹烏雲豹,與郭武定騎了,梅香自騎那匹白馬,大衆同上馬,揚塵而去。

當日鄆哥等投北行了十餘里,來到一座關武安王廟,見門前有三個土兵,卻是鄆哥隨行的伴當,先安排在此相等。鄆哥便叫衆人下馬,同入廟內,當衆說出一番話來。正是:送君千里須分手,天下終無不散席。畢竟不知鄆哥說出甚麼話來,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十五回 劉慧娘淚灑大庾嶺 雲天彪血染鹿鳴關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十五回 劉慧娘淚灑大庾嶺 雲天彪血染鹿鳴關第十七回 蹈南海大盜受縛 返北闕慧娘談天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廿三回 哈蘭生揮淚斬胞弟 祝永清含笑接親嫂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十七回 蹈南海大盜受縛 返北闕慧娘談天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十五回 劉慧娘淚灑大庾嶺 雲天彪血染鹿鳴關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廿三回 哈蘭生揮淚斬胞弟 祝永清含笑接親嫂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廿三回 哈蘭生揮淚斬胞弟 祝永清含笑接親嫂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十七回 蹈南海大盜受縛 返北闕慧娘談天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
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十五回 劉慧娘淚灑大庾嶺 雲天彪血染鹿鳴關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十五回 劉慧娘淚灑大庾嶺 雲天彪血染鹿鳴關第十七回 蹈南海大盜受縛 返北闕慧娘談天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廿三回 哈蘭生揮淚斬胞弟 祝永清含笑接親嫂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十七回 蹈南海大盜受縛 返北闕慧娘談天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十五回 劉慧娘淚灑大庾嶺 雲天彪血染鹿鳴關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廿三回 哈蘭生揮淚斬胞弟 祝永清含笑接親嫂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廿三回 哈蘭生揮淚斬胞弟 祝永清含笑接親嫂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十七回 蹈南海大盜受縛 返北闕慧娘談天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