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

詩曰:

男兒學成文武藝,順天保民振國威。

百戰馳騁勍敵滅,一敗殞身亦太悲。

岑彭身後西川定,驃姚裹屍漠北歸。

世人多羨功成將,誰記沙場幾人回。

話說宣和三年九月,張叔夜、雲天彪、陳希真等蕩平梁山,得勝轉東京。未及休整,便聽聞河北、廣南、兩浙等處盜賊作亂。徽宗震怒,顧不得大軍舟馬勞頓,便派張、雲、陳兵分三路,前去討賊。九月十五日,張叔夜統本部軍將十二員,乃是張伯奮、張仲熊、鄧宗弼、辛從忠、張應雷、陶震霆、金成英、楊騰蛟、韋揚隱、李宗湯、王進、康捷,管領五萬兵馬,出了國門,沿汴河經大運河,轉道長江,水陸齊驅,望兩浙路進發。

九月二十一日,大軍已到杭州。張叔夜召衆將議道:“自方臘就擒,其餘黨作鳥獸散。如今兩浙殘賊,尚有三處。一處是剡縣妖賊仇道人,一處是仙居呂師囊,一處是處、溫二州洪載、俞道安。這三處賊人,雖響應方臘,卻自行其事,未會合一處,可見賊人短視。如今我等亦兵分三路,分頭滅之,早日解天子之憂。”衆將稱是。當日張叔夜將兵馬分作三撥,第一撥,自率張伯奮、張仲熊、楊騰蛟、王進四將,引兩萬兵馬討呂師囊;第二撥,金成英、韋揚隱、李宗湯、康捷四將,引一萬五千官軍討仇道人;第三撥,鄧宗弼、辛從忠、張應雷、陶震霆四將,引一萬五千軍士討洪載、俞道安。分撥既定,大軍就於杭州分手,往各處討賊去了。

不說其他兩路,只說金成英一路官軍,離了杭州,望東南而行。行了數日,前面已近會稽縣——正是韋揚隱的老家。遠望煙塵滾滾,原來是賊將方五相公引數千賊兵攻打城池。那城內知縣、縣尉指揮兵民禦敵,卻是寡不敵衆,漸漸不支。金成英等見了,將兵馬分作兩路,左右掩殺過去。那方五相公正在城南揮軍攻打,眼見得手。忽聽城北吶喊,料是官軍來援,心中大怒,令裨將繼續攻打,拍馬掄刀,自引八百騎前去攔截。正撞見金成英、韋揚隱二將,當時三個纏鬥。看官試想,當年那雙槍將董平何等武藝,尚且敵不住金、韋二人聯手,何況方五相公?不過三五合,韋揚隱的槍已將方五相公的刀壓住,那邊金成英掌中龍舌槍望後心便刺。方五相公急轉刀來擋,韋揚隱槍頭早已對腹刺入。金成英左手槍將刀挑過,右手急抽腰間寶劍砍去,早把方五相公削去半個天靈,登時死於馬下。

金、韋二將既得勝,相視一笑,轉過城南,直插賊兵後背。那賊人裨將吃李宗湯一刀砍了,與康捷一併殺來。衆賊聞知主將身死,皆無鬥志。城內見援兵已至,打開城門,踊躍殺出,三面夾攻,殺死賊兵大半。金成英等乘勝掩殺,直追到曹娥江,賊兵又淹死數十個,僅數人走脫,方收兵而回。

那殘賊逃回剡縣,報說方五相公兵打會稽縣,眼見得手,卻吃官軍援兵趕到,裡應外合,不敵戰死之信。仇道人等聽了,吃驚不小。看官,這仇道人乃剡縣本地人,幼年家貧,衣食無着,便出家修道。機緣巧合,得西羌一異人傳授,習得奇門遁甲、佈陣排兵之術。及至長成,難耐清貧,仗着道術,常背地裡幹些剪徑勾當。後道觀住持仙逝,無人拘束,便現了本相,肆無忌憚起來。那年聽得方臘作亂,本要去投,討個官職。不料尚未起身,方臘已爲張叔夜所擒。彼時官軍勢大,仇道人只得避匿。後見官兵退去,便自立門戶,招誘四處無賴遊民,打破剡縣,殺了知縣宋旅,造反起事。不過數月,又相繼有四位方臘手下來投。

一個是方七佛,乃方臘麾下大將。生得狀貌魁偉,身長九尺,驍勇彪悍,使一杆大桿刀,有萬夫不當之勇。方臘起事時,曾獨當一面,率衆連克數州,向北曾打到秀州地界。那方臘佔據八州五十六縣,多仗他的功勞。後與方臘等被官軍圍困於幫源洞,方臘就擒,這方七佛卻仗着一身武藝,殺出重圍。打探得仇道人於剡縣響應方臘,遂來投奔。

一個是方五相公,因宗族排行第五,故而得名。方臘初起時,便扈從左右,隨軍轉戰各處,多立功勳。後與方七佛一道殺出重圍,來投仇道人。

一個是王寅,原是歙州土東里石匠出身,頗有謀略,官居兵部尚書,與寶光如來國師鄧元覺、南離大將軍石寶、鎮國大將軍厲天閏、護國大將軍司行方並稱南國五虎將。慣使一條鋼槍,坐下一匹良駒,名喚轉山飛。那匹戰馬登山涉水,如履平地。那年童貫南征時,曾助方臘大破官軍。後張叔夜等攻破歙州,其餘四虎均戰死沙場,獨這王尚書仗着寶馬神槍,隻身撞透重圍。後聞仇道人之名,亦來相投。

一個是呂將,祖貫富陽人氏。本是太學生,智謀出衆。因見君昏臣佞,憤而還鄉,後投方臘。取杭州時,曾建言直搗金陵,憑長江之險阻遏官軍,而後傳檄盡下東南郡縣,收其稅賦,先立根本,徐議攻取之計。惜方臘不聽,終爲官軍所擒。張叔夜等未破睦州時,呂將先已識機,脫離火坑。本欲投明州尋一故友,路經剡縣,仇道人聞其大名,虔誠出迎,相邀入夥。那仇道人自得方七佛、方五相公、王寅、呂將四人後,連破上虞、新昌等地,聲勢大振。衆人商議,一面派方五相公北取越州,一面派人南下與呂師囊聯絡,合兵拒敵官軍。

那日仇道人、呂將、方七佛、王寅等正在剡縣商議軍務,接逃回賊兵報方五相公戰死會稽之信,都吃一驚。方七佛道:“方將軍昔日罕逢敵手,官軍是何人統兵?”那人道:“小人迴路上打探得是趙頭兒遣張叔夜引兵南下,那救會稽縣的官軍,便是其部下,領頭的聽說是甚麼金成英、韋揚隱,方將軍就是吃這兩個害的。”呂將道:“原來是張叔夜,怪不得方將軍失利。上年八月間,正是此人引兵來犯。惜聖公不納良言,不及五個月,連戰敗衄,我等心中一萬個不服氣。如今這廝又來,正是報仇良機。”方七佛道:“張叔夜、金成英我都聽說過,那韋揚隱是甚麼人?”王寅笑道:“此人與我卻是老相識了,那年童貫引兵前來,他正在麾下,吃我等殺敗,不料今日又來添彩頭。”

仇道人聽了,皺眉道:“這張叔夜手下一無弱將,此次興兵來討,須得小心對付,諸位可有良策?”呂將道:“官軍于越州得勝,士氣正旺。剡縣不過一小縣,城內僅八千人馬,敵衆我寡。若官兵直抵城下,斷難久守。不如分一撥兵馬,背城下寨,以爲犄角,使官兵不敢輕動。”方七佛聽了,便要出城下寨,又道:“這班奴才,小勝即驕,看我先發兵迎上去敗他一陣,叫他識得爺爺利害。”呂將忙勸道:“將軍萬不可輕敵,那金成英等亦是智勇之輩,更兼兵馬衆多,硬拼無益,須得用計取勝。”方七佛點頭。呂將仍放心不下,又請王寅與方七佛同去,暗中叮囑小心迎敵。當日仇道人、呂將保守本城,方七佛、王寅點起三千人馬,出北門五里外曹娥廟,安營下寨。方七佛摩拳擦掌,只等官兵前來廝殺。

不過數日,金成英等大兵已到。時已黃昏,聞賊兵背城下寨,便相距二十里,也傳令下寨。安營未畢,方七佛引一千賊兵,吶喊殺到。尚未及營前,只見官軍陣內飛起一個號炮,兩邊林中早殺出兩支人馬,左首李宗湯,右首韋揚隱,齊聲喝道:“無見識奴,早料到你來!”方七佛見官軍有備,吃了一驚,卻仗着衝馳怒氣,不願輕退,便掄大刀,直砍李宗湯。李宗湯呵呵大笑,舉刀相迎。當時雙刀並舉,不住手鬥到二三十合,不分勝敗。那邊韋揚隱已揮兵將賊兵裹住,狂吼暢殺。方七佛眼見部衆漸稀,又一時贏不得李宗湯,待要回馬,卻吃逼得緊急,不容得空。韋揚隱見了,正待挺槍,來助李宗湯,忽聽得官軍後隊叫苦價亂起來。猛見一將胯下轉山飛,掌中點鋼槍,引賊兵從後殺來,正是王寅。原來方七佛逞勇,獨自領兵偷襲官兵,卻未告知王寅。虧得王寅巡視各營時,聽得報說,忙引兵來救,幸而及時趕到。

當下王寅撞入陣中,與李宗湯交斗數合,方七佛趁勢解脫,保軍退走。天已昏黑,李宗湯見賊兵來援,不知虛實,約束官軍不追。那韋揚隱於火把影裡,隱約見王寅模樣,吃了一驚。再細看時,賊兵已退走,雖心中疑惑,只得與李宗湯回營去了。

翌日破曉,造飯吃罷。金成英留康捷守營,自與韋揚隱、李宗湯點起一萬兵馬,奔剡縣而來,早望見賊兵大營。方七佛、王寅接報,也盡起兵馬,出營列成陣勢。韋揚隱因昨夜之事,心中疑惑,欲明究竟,一馬飛出陣前,望對陣時,見果是王寅,便點名搦戰。王寅見了,笑對方七佛道:“卻是昔日手下敗將找上門來,將軍且爲我壓陣,看我斬他,以壯軍威!”

看官,那王寅、韋揚隱兩個究竟是何恩怨?原來那年韋揚隱奉童貫差徵方臘,初期本是順利,不料韋揚隱生性孤傲,見諸將本事平平,平日裡不免言語有些傷犯。大軍進抵睦州,那方臘手下大將雲集,韋揚隱要建功勞,請童貫引諸將正面佯攻城池,自將一軍,從白沙坡繞道偷襲。不料計謀吃王寅識破,就於白沙坡設下埋伏,大敗韋揚隱。衆將相救不及,亦被石寶等所破,星落雲散,大敗虧輸。朝廷降責,罪歸韋揚隱。韋揚隱卻不服氣,自認是諸將掣肘,以致敗績,終被削職。那白沙坡一戰,乃韋揚隱平生首敗,因此恨王寅入骨,日夜思量報仇。後來張叔夜等擒方臘北還,韋揚隱亦曾打聽王寅下落,卻不知去向,不免心中悶悶。今次南征,誰料正遇着王寅,正是冤家路窄。

回說當日王寅飛馬挺槍,於兩陣間揚聲道:“手下敗將,尚在人間。今日何敢再來!”這話正戳着韋揚隱痛處,不覺大怒道:“匹夫行險僥倖,何足道哉,看我今日生擒你!”言畢,挺槍直刺王寅,王寅挺槍相迎。兩個都是師傳武藝,俱使鐵槍,正是對手。但見槍來槍往,槍去槍迎,兩人各奮神威,各逞本領,來來往往,翻翻滾滾,鬥到三十餘合,人影倏忽不見,但見兩條神龍飛騰變化,銀光穿亂,金彩盤旋。兩陣上都暗暗喝彩。陣雲影裡,鼓角聲中,二人酣鬥已有六十餘合,兀自難分難解。饒你韋揚隱殺氣沖天,王寅那條槍卻神出鬼沒,儘夠敵得住。官軍陣上,金成英見韋揚隱戰王寅不下,恐有疏失,挺槍來助。對陣方七佛見了,罵道:“呸!我道甚麼金將軍、銀將軍,原來也不過以多欺少之徒。”正要上前阻攔,卻見王寅賣個破綻,撥馬回陣。韋揚隱緊追不捨,方七佛傳令放箭,韋揚隱近前不得,眼睜睜看着王寅回營,又聞得本陣鳴金,只得恨恨而退。

當日王寅歸營,方七佛道:“適才尚書已佔上風,我本待助你斬下那姓韋的狗頭,爲何退了?”王寅道:“今日我見那韋揚隱本事雖高,卻略遜我一地。若久戰下去,斬他不難。只是你我身負守城之責,更兼兵微將寡,若同上陣,與他久持,恐官軍詭詐,偷襲我營,則得不償失。且昨日一戰,那與將軍交戰之人乃李宗湯,此人我曾聞其名字,武藝不弱,更兼箭法超羣。若施放冷箭,陣上好生不便。”正說間,果有伏路頭目來報:“適才交戰之際,有一隊官兵繞道欲偷襲大營,卻不識機關,跌入王尚書昨夜所挖陷坑大半,餘下逃回。”方七佛方道:“幸而尚書考慮周全,只是如此相持,何日方能破敵?”王寅笑道:“我今日見那韋揚隱光景,已有一計,且先入城計較。”

那仇道人、呂將早已接得消息,見官軍未得便宜,都舒了口氣。忽報王尚書前來,遜坐畢,王寅道:“今日交戰,敵將韋揚隱正是上年王某手下敗將,如今盛怒前來,正好可用計取他。”仇道人道:“昨日方將軍去劫營,未得便宜,可見官軍亦有智謀之士,恐不易中計。”王寅道:“官兵狡獪,欲誘其入轂,須得兵行險着,可如此如此。”仇道人、呂將都道:“此計甚險,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以一試。”商議已定,王寅告辭回營。

且說那日韋揚隱等與賊兵交鋒,不得便宜。金成英派人前去偷襲不成,又折了些人馬,衆將都悒鬱不樂。是夜,同聚大帳,商議對策,忽接得探報:“賊人已棄營,逃入城中。”衆人不信,親去看時,果見賊營空無一人。金成英道:“奇了!賊人大營本可爲犄角,如今並未失利,卻退入城中,不知是何詭計。”康捷道:“想是賊人見寡不敵衆,恐難久守,因此入城,合力與我相抗。”李宗湯道:“賊人前日劫我大營,昨日又料到我等劫寨,非等閒之輩。此番入城,定有詭謀。”韋揚隱道:“師兄何必懼他!聞得賊人城中不過七八千人,所守又是一座小城,如今自投羅網,我等圍住攻打,正好盡數斬除。”衆人議論紛紛,商議來日打城。那韋揚隱深恨王寅入骨,一夜未曾閤眼,眼睜睜巴到天亮,只等攻城。

次日天明,金成英同李宗湯、韋揚隱、康捷率領全軍人馬,將剡縣東南西三面圍定,只留北門。架飛樓,豎雲梯,弓弩槍炮,悉力攻打。呂將、方七佛、王寅等分守各處,百計抵禦。怎奈那剡縣不過是個小去處,城矮壕淺,不甚堅固。官軍連環槍聲緊急,城牆大震,下面沙泥連擔,濠塹將平,幸而城內拼死拒住。官軍衆將見了,心中大喜,督兵連攻了數日,呂將等都有些睏乏,守城兵卒傷了許多,城池眼看將破。

看看攻到第五日,金成英等見城破在望,督促官兵悉力猛攻,勿要停歇。戰至日中,金成英正在城南督衆攻打,忽見小校過來報道:“賊人見守不住,棄城望東而逃。韋將軍見賊將王寅在其中,已先行追趕,命小人來報信。”金成英聽了,急傳令叫李宗湯、康捷入城,自引兵去援韋揚隱。

且說方七佛、王寅見城池將破,率領八百名銳騎,保着呂將,衝突東門而出。正遇着韋揚隱率衆攻城,王寅見了,大吼一聲,當先衝出。那邊方七佛護着呂將先走。韋揚隱見是王寅,挺槍攔住便鬥。約鬥二十餘合,王寅見方七佛等已走遠,賣個破綻,投南落荒而走。韋揚隱驟馬狂追,王寅那匹轉山飛,日行千里,幸喜韋揚隱胯下那匹嘶風赤兔馬也是良駒,堪堪追趕得上,那些官兵早已落在後面。

不知追過多少裡,已至新昌縣地界。韋揚隱追王寅過一帶大林,行到一村口,忽見村內立着百十個大圓壇,不見一人。王寅見了,拍馬望村中便走。韋揚隱立意要捉王寅,見其入村,未及細想,也縱馬趕去。方轉過第三壇,忽聽村內鳴鑼響,那第一罈上,早閃出仇道人,手執令旗,指揮左右,壇內忽現出無數人馬來。韋揚隱暗道不妙,見王寅已掉轉殺回道:“無見識奴,中我關門打狗計了,還不下馬受縛!”韋揚隱聽了大怒,不顧死活殺上,約鬥三五合,四面賊兵已至,撓鉤亂搭,韋揚隱心慌意亂,被王寅喝一聲:“下去!”一槍桿敲落下馬,衆賊兵捆捉去了。原來王寅深知仇道人通曉奇門遁甲,精九宮法壇之法,當初起事時便用此法殺死官軍無數。便請仇道人趁官軍未圍城時,悄悄出城,到新昌縣包村先行築壇。衆人在城內堅守,待城將破時,誘韋揚隱來追,果然得計。

那金成英引兵追至包村,見了那一帶壇壝,大吃一驚。聽韋揚隱手下報說其吃賊兵捉去,叫聲苦,不知高低。要入村救人時,又曉得那法壇利害,不敢貿然入內,只得將兵馬紮在村外,遣人回去搬取救兵。申牌時分,李宗湯引兵亦到,見了法壇,同樣不識得,只好令軍士在村外叫罵。當日呂將、方七佛也引兵到村口,與官兵接戰一陣,仇道人、王寅接應,退入村中去了。

且說金成英、李宗湯救不出韋揚隱,急得團團轉,差人四下尋本地土人,探聽備細。次日只見小軍來報道:“包村村口,把竹竿挑起韋揚隱頭來示衆。”方知道被賊人碎剮了。可憐那韋揚隱百戰之身,竟殞命於此。後人有詩嘆道:

會稽生壯士,身雄性氣剛。

良朋南驛會,名師楊枹藏。

仗義復曹府,揮旌奪水鄉。

徵南竟殞命,起嘆夤夜長。

當時李宗湯見報,不覺頹然倒地,放聲大哭道:“天絕我也!”金成英亦垂淚。李宗湯收淚癡坐,長嘆道:“韋師弟與我同門學藝,當年復曹州、奪水泊、克二關,立下大功。不料賊寇未滅,竟今日分手了。”不覺又哭。金成英想起那年韋揚隱相助力破董平一事,亦淚如泉涌。當日兩個痛哭一場,方商議軍務。金成英道:“這法壇你我皆不識得,如今幸而康將軍在,可請他速去張經略處報知,或有法可破。”李宗湯頷首,便留將弁在包村鎮守,無令不得出戰。

金、李二人星夜趕回剡縣,康捷聽得韋揚隱死信,也驚得呆了。金、李二人將那法壇何等模樣,周遭形勢備細說了一遍,便請康捷速去張經略處報知。康捷聽罷,忙道:“且慢,這法壇我曾聽過的……”當時想了半晌,拍手道:“正是了。”金、李兩個忙問緣故。康捷道:“那壇喚作九宮法壇,那年我在兗州時,曾聽陳將軍和陳小姐說起。當前梁山大盜侵犯蒙陰,兩番興兵攻打召家村,卻屢遭敗績,連那大盜魯達、武松、李逵都吃捉了,便是靠這九宮法壇。”李宗湯忙問道:“既是能擺,便定能破。那九宮法壇卻是何人所設。”康捷道:“是召家村主人召忻的書記,名喚史谷恭。據陳將軍說起,那史谷恭本是凌州人氏,正是昔年曾頭市教師史文恭族兄,本名史武恭。因那年曾頭市降賊,史武恭厭惡史文恭爲人,便索性改了名字,到蒙陰隱居。召忻夫婦聞其才學,登門相請,後來到了召村,出謀劃策,召忻夫婦十分欽敬。”

金、李二人聽罷,喜上眉梢,急問道:“那史谷恭並召忻夫婦見在何處?”康捷皺眉道:“這卻不知了。那年陳將軍討濮州時,便未見召忻等隨行,聽說已經歸隱。”又拍額道:“你看我這記性,卻恁地忘事。陳將軍當前閒談間曾說起那召忻歸隱東浦之言,想必定是了。”李宗湯喜道:“真是天助我也!那東浦便是山陰東浦,距此不過百里,我等何不就去探訪,若請得那史谷恭先生來,定可破賊人法壇。”金成英、康捷也喜,當日金成英親自修書一封,交與康捷,託其去東浦尋訪。叮囑若見到召忻、史谷恭等人,務必請來相助。康捷應了,揣了信,踏上風火輪,飛也似投北去了。

原來那召忻世代名家,弱冠時曾遇着山陰 道上仙聖,說他日後必有一番功業,只不可貪不知止,贈他“歸隱東浦,名揚萬古”之讖。那年召忻隨陳希真收復新泰後,便要歸田就隱。陳希真勸他不住,替他報了病狀,乞旨退休。又賜他紅袍錦襖而回。自此召忻、高粱、史谷恭、花貂、金莊離了召家村,歸隱於山陰東浦。

且說康捷一路飛奔,一日路程,已到東浦。尋百姓問了召忻名字,果然隱居在此。依言尋至,只見一個大莊院。康捷敲門,一女子開門,見了康捷樣貌,嚇得大喊大叫。早驚動了兩個莊客,都趕出來廝打。康捷忙說明身份,衆人驚喜,引入莊內。那開門女子便是召忻與高粱的女兒,名喚召蕊兒。莊客便是召忻的家將花貂、金莊兩個。可巧當日召忻、史谷恭入山行獵去了,不在莊上。獨高粱氏在家,當時引着服侍丫頭香雪,請康捷入正廳坐了。康捷說明來意,衆人聽聞韋揚隱死難,也十分震驚。閒談間,康捷又說起陳麗卿。高粱氏道:“陳小姐勇武超羣,奴家亦欽敬。那年蒙陰合力擊敗梁山大盜,曾在召家村與其相會,我將桂花、薄荷、佛手、玫瑰四個丫頭與了他。久疏問候,不知如何了。”康捷便告知正隨軍征討河北大盜楊江。

當時說說談談,不覺日已平西。召忻、史谷恭回莊,見了康捷,不勝欣喜。續聽得韋揚隱爲九宮法壇所害,驚愕不已。召忻嘆道:“韋將軍生性剛直,武藝過人,不想竟喪於賊手。”康捷道:“如今賊人仗九宮法壇之利,做困獸之鬥。我等均不曉得破解之法,還請召將軍、史書記相助破敵。”召忻聽罷,犯難道:“將軍不知,我曾受山陰 道上仙聖的指示,教我功成之後,急流勇退,切不可乘興直前,自取沉溺之禍。因此那年爲官家立下微勞後,便到此地歸隱,久已不問世事。如今再入疆場,恐力不從心矣。”康捷聽了,急道:“天行有常,兄長何必如此拘泥。如今大軍爲賊所阻,亟待將軍解救。大丈夫豈可偷一身之安,而置兩浙數百萬生靈於不顧?若如此,恐辜負了官家,殊非食毛踐土、戴德報恩之義。總而言之,須看朝廷面上,望兄長切莫推辭。”召忻點頭道:“是極,是極。”又轉頭問史谷恭道:“兄長意下如何?”史谷恭道:“康將軍所言有理,昔年我等爲王事驅馳奔走,立下微勞,得蒙恩降,可見官家從不曾虧負人。如今君父召喚,不可不往也。”康捷喜道:“二位兄長深明大義,真國家之福也。待滅了賊人,再回來不遲。”

當日因情事緊急,耽擱不得,衆人收拾起身。召忻留花貂、金莊二人守莊,保護小姐,自與高粱氏、史谷恭並康捷上路。路上說起破九宮法壇之法,史谷恭道:“那九宮法壇乃一西羌人所創,實化自武侯八陣之法。共一千零八十個大圓壇,也可視情縮減。每壇兩面大防牌,每牌後有木刻長人機關,按九宮方位排定。壇內藏有精兵器械,各壇間掘下泥潭陷阱,不識者誤入其中,再難逃脫。然此法須得壇上有人指揮,若能除其耳目,則此陣可破。”

衆人趕了一夜路,翌日清晨,已至剡縣,與金成英、李宗湯會着。金、李二人見果請得召忻夫婦並史谷恭來,大喜過望,就於縣內同吃飲食,仍請康捷守城,金成英、李宗湯、召忻、高粱氏、史谷恭五個引兵出城,投包村來。

且說仇道人等勝了一陣,本望退敵,不料官兵駐紮在村外,只是不走。呂將對衆人道:“我等雖斬了韋揚隱,卻未傷官兵根本。如今剡縣已失,官兵不退,恐有別圖。”仇道人道:“我這九宮法壇,無人識得。便是搬取救兵,亦不懼他。”呂將道:“雖然如此,亦要準備,以防萬一。”便安排方七佛、王寅引兵馬於村口布陣等待。過了兩日,果見大隊官兵前來。方七佛見官軍增兵,又新添了幫手,不覺大怒,早忘了呂將之言,一馬直衝過去,王寅攔阻已是不及。官軍陣前,李宗湯指與衆人。召忻提鎏金鏜出陣,與方七佛大斗七十餘合,不分勝負。

高粱氏見了,舞雙刀相助。王寅見對陣有幫手,也挺槍出陣。當時高粱氏敵住方七佛,召忻抽身截住王寅,四位英雄兩對敵手。約莫鬥過十餘合,高粱見方七佛勇猛異常,便詐敗而走。方七佛緊追不捨,不防高粱使出“三花蓋頂”的手段來。方七佛連避兩刀,第三刀正對着咽喉飛來,急閃不迭,中刀落馬。仇道人、呂將聞知方七佛出戰,急到村口,見方七佛身死,急令鳴金,將軍馬退入村內。王寅戰退召忻,欲入村時,卻吃金成英引兵截住村口,無從得入,只得繞村落荒而走,官兵乘銳攻壇。仇道人不料官兵如此迅速,急引左右登壇指揮,不料那邊李宗湯早已埋伏好,弓弦響處,仇道人應弦而倒,那九宮法壇一來無人指揮,好似羣龍無首。二來壇內機關,史谷恭瞭如指掌,官軍盡數知得。三者一無勇將,怎當得召忻、高粱、李宗湯等人?因此被官兵直衝進來,逢人便殺,遇馬便砍,登時陣破。呂將退入壇中,還想抵抗,見官兵四面圍攏來,恐吃捉了受辱,拔劍自刎而亡。

不說官軍大獲全勝,且說王寅吃官兵擋住,不得入村,只得繞壇而走。轉身見村內喊殺連天,情知陣法已破,無力迴天。只得大吼一聲,舞着手中鐵槍,投東南落荒而走。背後金成英引兵緊追,王寅一條鐵槍,帶招架,帶逃走,溜脫了性命。逃出新昌地界,暮色已深。行至一山,乃是天台山。月下看時,見山上有一道觀。王寅思量上山借宿一晚,待次日南下去投呂師囊。想罷,牽馬上山。行到半山,猛聽得山頂人聲吶喊,忽見道觀火起,濃煙滾滾,王寅大吃一驚。正是:漏屋偏逢連夜雨,短褐又遇朔方風。不知那道觀因何着火,且聽下回分解。

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廿二回 擒楊江麗卿泄憤 入嵩山希真請辭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十五回 劉慧娘淚灑大庾嶺 雲天彪血染鹿鳴關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廿二回 擒楊江麗卿泄憤 入嵩山希真請辭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廿二回 擒楊江麗卿泄憤 入嵩山希真請辭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廿二回 擒楊江麗卿泄憤 入嵩山希真請辭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十七回 蹈南海大盜受縛 返北闕慧娘談天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十七回 蹈南海大盜受縛 返北闕慧娘談天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廿三回 哈蘭生揮淚斬胞弟 祝永清含笑接親嫂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廿二回 擒楊江麗卿泄憤 入嵩山希真請辭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廿三回 哈蘭生揮淚斬胞弟 祝永清含笑接親嫂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十五回 劉慧娘淚灑大庾嶺 雲天彪血染鹿鳴關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十五回 劉慧娘淚灑大庾嶺 雲天彪血染鹿鳴關
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廿二回 擒楊江麗卿泄憤 入嵩山希真請辭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十五回 劉慧娘淚灑大庾嶺 雲天彪血染鹿鳴關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廿二回 擒楊江麗卿泄憤 入嵩山希真請辭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廿二回 擒楊江麗卿泄憤 入嵩山希真請辭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廿二回 擒楊江麗卿泄憤 入嵩山希真請辭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十七回 蹈南海大盜受縛 返北闕慧娘談天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十七回 蹈南海大盜受縛 返北闕慧娘談天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廿三回 哈蘭生揮淚斬胞弟 祝永清含笑接親嫂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廿二回 擒楊江麗卿泄憤 入嵩山希真請辭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廿三回 哈蘭生揮淚斬胞弟 祝永清含笑接親嫂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十五回 劉慧娘淚灑大庾嶺 雲天彪血染鹿鳴關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十五回 劉慧娘淚灑大庾嶺 雲天彪血染鹿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