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是非憑誰說

這個道理,是知非道人新近纔有的體悟,但這個冒充神僧的善良小妖顯然沒有這個認知,還在不停的求着饒。

他的這一連串求饒的動作顯然做了無用之功。中年僧人面色不渝:“巧言令色,着實當誅!”

說着冷酷的話,這中年和尚沒有半分猶豫,探出手掌,做出一個下壓的動作,一道金色的沛然佛光便便自他手掌發出,帶着金剛降魔的意味,一隻丈許大小的手印向着還在磕頭不止的小妖壓了下來。

勁風呼嘯,沛然莫御。知非道人暗暗點頭,不得不說,某種程度上來說,法修的確是佔了便宜。至少,在宗師與大宗師的境界的時候,知非道人自己是做不到這種程度的——雖然他施展的話,殺傷力或許會強上不少。

只是讚許的是這中年僧人的手段高明,卻並不意味着知非道人對他的行爲的認可。尤其是看到離得比較近的香客被勁風吹的東倒西歪,摔倒在地,更是皺起了眉頭。這般情形,知非道人是看不下去的。他不反對人前顯聖,但至少不能讓普通人受到傷害,這是作爲一個具有超凡力量的人最起碼的素質。既然不爽了,那麼,知非道人自然是要插手的了。

邁步向前,輕輕地嘆了口氣:“和尚,過了。”

衣袖一擺,真氣鼓盪,便將和尚的佛掌消弭。到底是境界高出了太多,之非凡人縱然有傷在身,功力未復,但這一下子輕描淡寫,盡顯仙家氣度,稱得上是仙風道骨。

然而這中年僧人顯然不是一個只看在外在的人。憑着知非道人顯露的這一手功夫,雖然看出了這個道士的不同尋常,甚至多半道行精深,並不在自己之下。但他依然無所畏懼:“這位道士,你要阻止我降妖除魔?”

知非道人眉頭皺着,說道:“降的哪門子妖,除的哪門子魔?和尚眼中,莫非瞧不見善惡?”

知非道人這句話,倒是引起了圍觀香客的共鳴,只是情勢未明,倒沒有出口附和。那中年僧人也是皺着眉頭,在他看來,知非道人顯然是在胡攪蠻纏,甚至聯想到了佛道兩家的明爭暗鬥。有了先入爲主的見解,中年和尚看知非道人的目光便有些不對勁了。

“道士爲這妖孽說話,莫不是也與之同流合污了吧?哼,你們道門藏污納垢,自甘墮落,卻來阻我佛門降妖除魔,維護人間,簡直可惡!”

知非道人搖搖頭,這又是一個被洗腦了的孩子,這種人不是道心堅固,只是單純的偏執,道理是講不通的,動手的話,難免不會誤傷無辜。事實上,知非道人所遇見的佛門中人,人情練達有之,老奸巨猾有之,厚顏無恥有之,但向這中年僧人這樣的,還真是第一回遇見。

“是非不由你我決斷,公道自在人心。貧道也不與你這偏執的和尚徒費脣舌。總是要做過一場的,這裡動手,難免傷及無辜,你我換個地方說話吧。”說着,探手一抓,便將那先前磕頭不止,知非道人出手後一臉茫然的小妖抓在手裡,提溜着他三兩步便出了人羣。知非道人如一陣清風般,往城外飄去。

“怕你不成!倒要看看你這與妖孽同流合污、沆瀣一氣的妖道有什麼手段!”中年和尚說完,也是架着黃雲,向着知非道人追了上去。只是相比於知非道人步履飄搖,仙氣十足,一朵黃雲的中年和尚反倒是賣相上差的遠了。

說時遲,那時快。前後不過幾息的功夫,知非道人等三人便自到了城外十里之遙,四周並無人煙的一片空地上。放下了手中提着的那隻小妖,後者立刻腿腳一軟,坐在了地上。

知非道人卻不再看他,將身子迴轉過來,對緊跟在身後的中年和尚道:“不教而誅,也是罪過。和尚難道連自辯的機會也不給他,便要殺之後快麼?”

中年和尚收起了足下黃雲,對那猶自瑟瑟發抖的小妖說道:“既是如此,那便給你個機會。”

倒不是這中年和尚突然變得通情達理,好說話了。不過是知非道人拳頭似乎比較硬,給個薄面罷了。到最後,哪怕這小妖口吐蓮花,一樣也要將他降了。

中年和尚的這番心思,知非道人心知肚明,但那小妖卻是不知,還以爲真的峰迴路轉,有了活命的機會呢,當即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整理了下語言,這才恭恭敬敬的先是向知非道人行禮拜謝,然後纔開口自辯

“大師、道長容秉。小妖本是廟裡的一隻老鼠,也不知是什麼時候,什麼原因,突然就生出了靈智。”

“但是自從誕生靈智以來,小妖便在寺中吃着香油過活,平日裡聽僧人們誦讀佛經,聽晨鐘暮鼓,有了向佛之念。偷偷的跟着僧人們學了佛經,也天天誦讀,虔誠禮佛,禮拜菩薩……佛祖在上,小妖從來沒有殺生作惡,還請大師與道長明察。”這番話說得情真意切,知非道人暗暗點頭,卻也有些遺憾。這的確是個好苗子,可以一心向佛,不是道門種子。

只可惜並沒有打動中年和尚,他依舊面容冷淡:“但你冒我金山寺清名,妖言惑衆,迷惑蒼生,卻是不爭事實,其行爲當誅!”

小妖擡頭,分辯道:“並非如此。我並沒有妖言惑衆,迷惑蒼生。我施的藥都是用我自身法力加持過,而且都祛除了妖氣,對凡人只有好處,沒有傷害。”小妖頗有些理直氣壯的意思:“我行善積德,解救他人災厄,何罪之有?”

只可惜這句話並不能打動中年僧人。只聽他一聲冷笑:“此事自有專人去做,你一個妖孽,也敢自做主張?”

有些人,道理是講不通的。中年僧人自覺給足了知非道人面子,現在也沒有耐心糾纏下去,早早地降了這妖怪,回寺中清修纔是正經。於是一掌拍下,分明力道十足,乃是地地道道的佛門降魔手段。若是落實了,這小妖必然飲恨當場。

知非道人又是一聲嘆息,舉掌迎上:“和尚不分是非,太糊塗了。”

第七十四章、情爲何物?腸斷淚枯第十二章、初見猴子第二十六章、以音爲幻第六十六章、前夕第三章、起航第五十八章、萬族會開(一)第一章、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第六十一章、何處是歸?菩提大陣第四章、宋閥初見聞第二十九章、猴子歸來第十三章、交換長生訣第二十一章、金拔法王之棋逢對手(補昨日欠的一更)第二十三章、分歧前奏,菩薩攔路第四十二章、佛門機鋒第二十五章、漁家少年第三章、飄零終不恨,執道淡白雲第七十章、大唐終焉第六十一章、風滿樓(上)第十章、酒樓偶遇第五十八章、八方雲動第六十四章、平頂山有人找死第七十八章、教徒第六十五章、造化!第六十二章、論道滅神之師妃暄的離去第三十三章、時光荏苒,各自突破第十二章、悠然赴川蜀,稚童名潼臻第二章、泰山第十八章、劍氣逞威,觀音救人第十四章、來自龍君的邀請第十一章、小辯佛道第三十三章、鷹愁澗第三十一章、小道士,誹謗佛門,膽子挺大啊第五十二章、親人相認,何事凝噎第五十九章、大戰前夕第九章、討公道,會宇文第四十二章、黑皇現第五十四章、青璇戰小鵬王(五)第十四章、和氏玉璧,不足爲奇第三十三章、朱粲死,惡僧亡第五十一章、棋會珍瓏第五十五章、流沙河水蝨子精第三十六章、會面無崖子第五章、太湖風景秀,水榭扁舟尋第六十七章、法海末路第十六章、鳳凰山王道林第三十一章、雁門絕壁處,師徒窺情話第三十四章、對許仙的認可第四十八章、牧場買馬第六十三章、論道滅神之知非道人初戰第五十六章、女兒柔情第十九章、再逢石青璇第二十三章、再逢舊相識,人是物已非第六十一章、看山不是山?第七十八章、告一段落,老君講道第三十七章、一路風塵,追趕喬峰第五十六章、鬥法第六十一章、踏入不死山第四十一章、西湖上第四十八章、再臨危境第四十九章、擒拿丁春秋第二十七章、峰迴路轉,神僧還是妖孽?第五章、抵達熒惑第三章、小道觀和尚上門第四十八章、準帝隕,知非逃第五十四章、西夏秋水第七十六章、混沌爭鋒,高下難明第四十三章、道不相同,何稱道友?第二十四章、太玄山門開第七章、挑撥第四十九章、一杯靈茶,風起微瀾第五章、抵達熒惑第二章第三十八章、情字憑誰訴第三十九章、古族現身第四十八章、準帝隕,知非逃第十二章、決心外出遊歷第三十章、偕徒赴雁門,相思上眉頭第六十六章、論道滅神之知非的算計第二十二章、欲修遮天法第六十九章、論道滅神之尾聲餘韻第四十八章、準帝隕,知非逃第二十七章、人性第四十三章、初見第十六章、勝猴子第五十一章、安樂居內第六十七章、論道滅神之峰迴路轉第六十三章、悟道古茶樹第六十五章、唐僧入觳第三十五章、幽谷高人,聰辯先生第三十七章、菩提陣中(二合一)第五章、水陸法會,觀音現身第四十四章、萬龍巢第三十二章、立場相異,是非怎斷?鬥黃風敖烈受挫第三十章、交談第四十七章、生死一線,老君救命第三十六章、佛門應對、菩提之陣(二合一)第三十八章、盜銀案的收尾第八章、浮生歡愉少,公子幽怨多第七十二章、風流雲散,跫然孤鶴
第七十四章、情爲何物?腸斷淚枯第十二章、初見猴子第二十六章、以音爲幻第六十六章、前夕第三章、起航第五十八章、萬族會開(一)第一章、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第六十一章、何處是歸?菩提大陣第四章、宋閥初見聞第二十九章、猴子歸來第十三章、交換長生訣第二十一章、金拔法王之棋逢對手(補昨日欠的一更)第二十三章、分歧前奏,菩薩攔路第四十二章、佛門機鋒第二十五章、漁家少年第三章、飄零終不恨,執道淡白雲第七十章、大唐終焉第六十一章、風滿樓(上)第十章、酒樓偶遇第五十八章、八方雲動第六十四章、平頂山有人找死第七十八章、教徒第六十五章、造化!第六十二章、論道滅神之師妃暄的離去第三十三章、時光荏苒,各自突破第十二章、悠然赴川蜀,稚童名潼臻第二章、泰山第十八章、劍氣逞威,觀音救人第十四章、來自龍君的邀請第十一章、小辯佛道第三十三章、鷹愁澗第三十一章、小道士,誹謗佛門,膽子挺大啊第五十二章、親人相認,何事凝噎第五十九章、大戰前夕第九章、討公道,會宇文第四十二章、黑皇現第五十四章、青璇戰小鵬王(五)第十四章、和氏玉璧,不足爲奇第三十三章、朱粲死,惡僧亡第五十一章、棋會珍瓏第五十五章、流沙河水蝨子精第三十六章、會面無崖子第五章、太湖風景秀,水榭扁舟尋第六十七章、法海末路第十六章、鳳凰山王道林第三十一章、雁門絕壁處,師徒窺情話第三十四章、對許仙的認可第四十八章、牧場買馬第六十三章、論道滅神之知非道人初戰第五十六章、女兒柔情第十九章、再逢石青璇第二十三章、再逢舊相識,人是物已非第六十一章、看山不是山?第七十八章、告一段落,老君講道第三十七章、一路風塵,追趕喬峰第五十六章、鬥法第六十一章、踏入不死山第四十一章、西湖上第四十八章、再臨危境第四十九章、擒拿丁春秋第二十七章、峰迴路轉,神僧還是妖孽?第五章、抵達熒惑第三章、小道觀和尚上門第四十八章、準帝隕,知非逃第五十四章、西夏秋水第七十六章、混沌爭鋒,高下難明第四十三章、道不相同,何稱道友?第二十四章、太玄山門開第七章、挑撥第四十九章、一杯靈茶,風起微瀾第五章、抵達熒惑第二章第三十八章、情字憑誰訴第三十九章、古族現身第四十八章、準帝隕,知非逃第十二章、決心外出遊歷第三十章、偕徒赴雁門,相思上眉頭第六十六章、論道滅神之知非的算計第二十二章、欲修遮天法第六十九章、論道滅神之尾聲餘韻第四十八章、準帝隕,知非逃第二十七章、人性第四十三章、初見第十六章、勝猴子第五十一章、安樂居內第六十七章、論道滅神之峰迴路轉第六十三章、悟道古茶樹第六十五章、唐僧入觳第三十五章、幽谷高人,聰辯先生第三十七章、菩提陣中(二合一)第五章、水陸法會,觀音現身第四十四章、萬龍巢第三十二章、立場相異,是非怎斷?鬥黃風敖烈受挫第三十章、交談第四十七章、生死一線,老君救命第三十六章、佛門應對、菩提之陣(二合一)第三十八章、盜銀案的收尾第八章、浮生歡愉少,公子幽怨多第七十二章、風流雲散,跫然孤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