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推廣西學

康熙正自憧憬着千叟宴的盛況,聽的胤禎突然一下把話題拉到興西學這方面來,登時就大爲警惕,推廣倡導西學可不是小事,在宗室子弟中推及,他還只擔心把西學用於火器,大規模的在民間推廣,就不是應用於火器那麼簡單了。

大清的西學完全是靠來自西洋的傳教士傳播的,而傳教士的主要職責卻是宗教傳播,跟傳教士學習西學,必然要被灌輸西方宗教、文化、世界觀等思想,這些思想與大清的統治基礎——儒家思想是背道而馳的。

西洋人雖然也宣傳君權神授,可令人無法忍受的是,他們宣揚的是神權高於君權,在大清推廣西學,無異於向大批士子灌輸西方的宗教理念——神權高於君權,這不僅會引發兩種思想的猛烈撞擊,甚至可能引起儒家思想的崩潰,對大清而言,那是難以想象的災難。

康熙對這一點看的十分透徹,這也是他明知西學的實際應用遠遠大於國學,卻一直不允許在民間傳播西學的根本原因,在京城的傳教士不少,他身邊就有不少傳教士,南懷仁、白晉等人都不止一次的向他灌輸西方宗教思想,企圖引他入教,企圖通過西學的吸引力在大清推進他們的傳教事業。

康熙也正是因爲洞悉傳教士的目的,所以一直將傳教士的活動範圍侷限在京城、廣州兩地,後來才應胤禎的請求允許在上海駐留。

四年前,胤禎在京城辦希望義學,請傳教士授課,康熙之所以允准,一則是考慮到不能總是假手於西洋傳教士,總得培養一點大清自己的西學人才。二則,傳教士在京城也在傳教。不在乎多出幾個教民來。京城畢竟是天子腳下,他根本不擔心能攪起多大的風浪來。

但胤禎請求在各地推廣西學,可就不是小事情了,默然半晌。康熙才道:“一直以來,你對西洋的防範。更甚於朝中諸臣,你可曾想過,在各地推廣西學。會引起怎樣的後果?”

胤禎雖然知道康熙嚴禁在民間傳播西學。卻一直未琢磨透康熙如此做的真實原因,聽他這話的意思,在各地推廣西學,竟似不利於防範西洋人,他頓時也是一頭霧水,思忖了半晌。也未能想到傳教士身上,他只得道:“兒臣愚頓。還望皇阿瑪點撥。”

康熙暗歎了口氣,才道:“那麼多義學,你讓何人來教?”

一聽這話,胤禎登時醍醐灌頂,原來康熙是擔心傳教士藉機傳教,他忙欠身道:“回皇阿瑪,各地義學,兒臣打算從六、七歲的孩童培養起,所謂的西學,便是數學、幾何、物理、化學、醫學、自然等科,當然,六、七歲的孩童不可能一下接觸學習那麼深的知識,兒臣準備先授國學和基礎數學,國學不用兒臣操心,基礎數學,兒臣年前這幾日就編撰出來,屆時還請皇阿瑪指正。

至於教數學的外傅(孩子老師),一般的士子把教材看過幾遍都能勝任,根本不用傳教士授課,五、六年後,現在希望義學的孩子也可以赴各地任教了,有這時間,西學的各科教材,兒臣也定然會組織人編寫出來了,從頭至尾,根本不用西洋的傳教士插手。”

老十四竟然是這個打算?康熙聽的一楞,弄了半晌,他根本就沒打算利用西洋的傳教士?他那個希望義學培養出來的人,根本就是爲推廣西學儲備的人才?這個老十四,想的還真是長遠,誰能想到他當年創辦希望義學,竟然有着如此深意?…。

既然是不用傳教士,僅僅只是單純的學習西學,康熙還能說什麼?不過,想到胤禎方纔說編撰數學的基礎教材,他不由起了好奇心,這個老十四還會編書?

想到這裡,康熙臉上已是露出了笑容,微微頜首道:“西學應用甚廣,大清確實該着手培養自己的西學人才,從孩子抓起,循序漸進,這個想法很好,二、三十年後,大清定然會人才噴涌,只是,朕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這話,胤禎就不好奉承了,要說康熙還能再活二、三十年,自個都覺的肉麻,他忙換個角度奉承道:“皇阿瑪,大清的百年盛世,人才鼎盛,都是由皇阿瑪一手奠定的基礎。”

“好!說的不錯。”康熙已是微笑起來,稍後,他才道:“朕看京城的希望義學規模擴大了不少,這義學也不必侷限於那麼幾個地方,湖廣、晉魯之地也增設幾所,不能造成人才失衡,江南獨盛的局面要逐步打破。”

胤禎聽暗自佩服不已,康熙這是看出了西學的發展前景,開始爲平衡今後朝廷的局面而未雨綢繆了,時時刻刻從大局着手,纔是他要學習的,他忙欠身道:“皇阿瑪高瞻遠矚,聖慮深遠,兒臣受教,定將義學逐步推廣至每個省府。”

康熙甚是欣慰的點了點頭,而後又沉吟着道:“興西學,於國而言,有利亦有弊,隨着海外領地的擴展,顯然是利大於弊的,不過,其弊端亦不能輕忽,興起之初,便須未雨綢繆,在鍊鋼鍊鐵、火器鑄造、船舶製造等方面皆必須要嚴加管束,形成制度,以免給別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機。”

胤禎心裡也清楚,興西學是把雙刃劍,但卻是不得不興,否則便是落後捱打的局面,聞聽康熙叮囑,他神色肅然的說道:“皇阿瑪放心,兒臣必定摸索出一套防範森嚴的管理之法出來。”

康熙對此倒不是很上心,等西學興起,至少得二十年後,他那時早已作古,這事他多操心無益,老十四自然會操心,他也相信老十四有這個能力,慢慢呷了口茶,他才道:“開年之後,移民澳洲便將開始,你不在京,此事,由誰主持,你心中可有適合人選?”

移民澳洲,雖說是胤禎掏的銀子,但在人事任命上,他卻是不敢有絲毫的僭越,一旦開口,康熙定然會應允,但心裡估計不會舒服,甚至可能有被威脅的感覺,那可就得不償失了,因此,胤禎馬上就回道:“回皇阿瑪,此事兒臣沒有考慮過,還請皇阿瑪聖心默定。”

見胤禎如此謹慎,康熙不由大爲滿意,老十四如今實力勢力比起老二胤礽不知強了多少,卻始終謹守臣子本分,不妄言、不僭越,這就堪爲難得了,不過,移民澳洲之費用都是老十四出,他也不想讓他心裡不舒服,略微沉吟,他才道:“移民澳洲,牽連數省,朕意着張鵬翮、富寧安、施世綸三人一同負責,你意如何?”

胤禎心裡叫苦,簡單說好是不行的,這必須得說出好在那裡,才顯的心悅誠服,也才能顯出自己的才幹,沉吟了片刻,他才欠身回道:“移民澳洲,組織的好壞以及安排的周詳與否,直接關係到澳洲的開發及日後的穩定,而且整個移民前後歷經七年之久。

因此,這首批移民,必須得挑選一批清廉愛民,熟悉政務的大員負責,此三人皆以清廉聞名,又熟知地方部院政務,管着官員考評,正是最佳人選。”…。

聽胤禎說的頭頭是道,康熙不由微微頜首,卻是不再說話,若是胤禎再無其它事情,他便準備叫跪安了。

見此情形,胤禎立即說道:“皇阿瑪,如今南洋、澳洲已經納入大清版圖,廣州的商貿、軍事地位便日益凸顯,兒臣有意在廣州建立大型海軍基地。”

在廣州建海軍基地,這是早就定下來的事情,何以老十四如此鄭重的提出來?康熙略微一想,便料到他想大力發展廣州,這是要安插放心的人去廣州,微微猶豫,他才道:“廣東巡撫滿丕官聲不好,屢遭參劾,你可有適合人選?”

一見康熙如此關照,胤禎倒有些不好意思,猶豫了下才道:“皇阿瑪,一旦徵了日本,海軍的重點便要南移,上海的基地都要遷往廣州,兒臣舉薦恩師法海。”

法海?才從七品升到三品,轉眼又外放巡撫?不過其人才學操守皆是上上之選,既是胤禎的老師,也是自個的表弟,康熙略微沉吟,便道:“法海才學出衆,清廉守節,堪當大任,照準。”

“謝皇阿瑪體恤。”胤禎忙起身叩謝道。

見他起身,康熙微微點頭道:“一開年又要忙碌起來,乘着這幾日閒暇,好好休息一下,跪安。”

威海衛位於山東半島東北端,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旅順口勢成犄角,共爲渤海鎖鑰,系拱衛京津海上之天然門戶。

威海衛爲不凍良港,三面環山,前有劉公島扼守,形成向東、向北兩條航道和進出口,日島、黃島、牙石等島羅列劉公島兩側,構成港域天然屏障,形勢險固。

威海衛歷史悠久,原爲濱海漁村,漢稱石落,元朝稱清泉夼,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爲防倭寇襲擾設衛,稱威海衛,以威鎮海疆之意命名。

大清皇家海軍,天津海軍學院的一萬新學員這個冬季便在總隊長武格的帶領下就近移到威海衛訓練。。

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455章 宴請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564章 發作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557章 荒誕之言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582章 倉鼠第690章 對回政策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365章 抱火鍋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186章 述職第137章 流寇第489章 出征第322章 強勢第151章 招撫第180章 朝會(一)第6章 都是精英第676章 詭辯第508章 出手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19 忽悠康熙第407章 宗室反應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579章 捐納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151章 招撫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685章 狗咬狗第9章 票號(上)第513章 俄羅斯館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371章 老十要散夥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19 忽悠康熙第221章 李衛下套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579章 捐納第660章 對比第469章 意外第562章 開局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377章 徵歐主將第709章 失控第621章 反應第698章 失控?第64章 失算了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680章 民富國弱第96章 過年第599章 使團第422章 家務事第77章 胤楨印象第515章 跋扈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493章 徵日(二)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18章 發行銀票第125章 十三行第360章 分田地第599章 使團第321章 善後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615章 撫卹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127章 不賣帳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9章 票號(上)第137章 流寇第680章 民富國弱第511章 工人?第588章 試探
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455章 宴請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564章 發作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557章 荒誕之言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582章 倉鼠第690章 對回政策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365章 抱火鍋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186章 述職第137章 流寇第489章 出征第322章 強勢第151章 招撫第180章 朝會(一)第6章 都是精英第676章 詭辯第508章 出手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19 忽悠康熙第407章 宗室反應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579章 捐納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151章 招撫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685章 狗咬狗第9章 票號(上)第513章 俄羅斯館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371章 老十要散夥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19 忽悠康熙第221章 李衛下套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579章 捐納第660章 對比第469章 意外第562章 開局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377章 徵歐主將第709章 失控第621章 反應第698章 失控?第64章 失算了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680章 民富國弱第96章 過年第599章 使團第422章 家務事第77章 胤楨印象第515章 跋扈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493章 徵日(二)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18章 發行銀票第125章 十三行第360章 分田地第599章 使團第321章 善後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615章 撫卹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127章 不賣帳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9章 票號(上)第137章 流寇第680章 民富國弱第511章 工人?第588章 試探